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知识 » 今年还有什么节日图片
扩展阅读
女生和渣男搞笑图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长什么样图片 2023-08-31 22:06:10

今年还有什么节日图片

发布时间: 2022-12-29 11:28:44

A. 二十四节气对应的食物图片

二十四节气对应的食物如下:

1、立春:春卷

立春,一年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春天的开始。图中吃春饼和春卷叫“咬春”。这几乎是人们接受春天的能量和活力的仪式。

B. 美得令人窒息的二十四节气图

立春,红白两色梅花映着黑木屋;立夏,翠绿的竹叶上打着斑驳阳光;立秋,向日葵开得热烈……最近,一组《美得令人窒息的二十四节气图》在网络上疯传,囊括四时美景,每一幅都美不胜收,受到网友热评。这组照片的作者“青简”,是上海的80后女医生周洁(@青简jane),消化科医生,爱 旅游 ,爱摄影。她的二十四节气图里的取景地遍布了全国11个省份,北至黑龙江,南达福建,西及西藏。“春天的节气图中多以江南水乡景色为主,冬天的节气图则多数摄于北方。灵感来源于偶然看到日本有个做二十四节气照片的网站,从拍摄了两年多的照片中挑选、制作了这套图。

“二十四节气主要反映的是我国黄河流域一年中的自然现象与农事季节特征的节候。如果只选江南地区的图片肯定是不够的”。为了尽自己所能,更准确地表现二十四节气,青简拍照的地方北至黑龙江,南达福建,西及西藏,涉及省份11个之多。“只有走遍全中国,才能完整感受二十四个节气。”青简说。其中,一幅“处暑”摄自江苏太仓。这张图拍摄的内容很简洁,画面中一根根低垂的柳条纹丝不动,深绿色的柳叶,让人一看就知道是盛夏时节。

远处,虚化在画面背景中的白墙灰瓦,一眼便把人带到江南水乡那安静的夏日,使人不免沉醉在水畔树阴下的清凉。喜欢摄影和 旅游 ,青简去过国内很多地方,江苏是她经常到的地方。“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吸引我一次又一次地来到这里。

去年处暑那天,我和朋友正巧到太仓的沙溪游玩。当天阳光热辣又无风,但柳树成荫的水岸边却是阵阵清凉,真的很神奇”。青简说,她拍照用的都是普通器材,因为拍摄的内容都是她带着真实的感受和 情感 拍出来的,“可能这也是引起这么多网友共鸣的原因吧”。

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古代先贤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订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立春 ,是24节气第一个节气。

“立”是“开始”的意思,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从 历史 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历朝历代的迎春仪式隆重而浩大。此时的立春已经超过了农历24节气只标示节令与气候的功能,而是已经被当成一个节日了,因此在 历史 上便演化出了许多围绕立春而举办的活动及民俗,如“春娃”、“春鞭”、“春卷”、“打春”、“春酒”、“春牛”等等。

雨水 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

每年的2月19日前后,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民间到了雨水节,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妇女,必须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久不怀孕的妇女,则由母亲为其缝制一条红裤子,穿到贴身处,据说,这样可使其尽快怀孕生子。

惊蛰 ,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

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即为惊蛰,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会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春分, 是24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

是从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开始至4月4日(或5日)结束。春分,每年公历3月20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0度(春分点)时开始。这天昼夜长短平均,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

清明 ,是中国的24节气第五个节气。

每年的阳历四月五日左右。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 体育 活动。

谷雨 ,位于24节气表的第六个节气。

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所以说“春雨贵如油”。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每年4月20日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 时为谷雨。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或者到野外走走,寓意与自然相融合,强身健体。

立夏 ,位于24节气的第七个节气。

每年5月5日或5月6日是农历的立夏。“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的开始。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

小满 ,位于24节气的第八个节气。

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每年5月21日或22日视太阳到达黄径60 时为小满。江南一带则有“小满动三车”的说法。它是对江南小满农事的形象总结。所谓“三车”即水车、纺车、油车。在农谚中,百姓以“满”指代雨水的丰裕程度,小满正是江南早稻追肥、中稻插秧的时节,如若田里不蓄满水,就会造成田坎干裂,无法插秧,影响农作物的收成。

芒种 ,是农作物成熟的意思。

芒种是24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每年的6月5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75 时为芒种。送花神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夏至 ,是24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

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为夏至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 26′28″44),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夏至这天山东各地普遍要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谚语。烟台莱阳一带夏至日荐新麦,黄县(今烟台龙口市)一带则煮新麦粒吃,儿童们用麦秸编一个精致的小笊篱,在汤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里捞,既吃了麦粒,又是一种 游戏 ,很有农家生活的情趣。

小暑 ,是24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

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 时为小暑。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小暑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大暑 ,是24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

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 。大暑节气的民俗主要体现在吃的方面,这一时期民间饮食习俗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吃凉性食物消暑。湘东南地区则流行一句广东谚语: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仙草即“凉粉草”,有神奇的消暑功效,用它做成的“烧仙草”在外观、口味、疗效上均与龟苓膏类似。台湾则有大暑吃凤梨之俗,乃是因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

立秋 ,是24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

每年8月8日或9日立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贴秋膘,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处暑 ,是24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

每年的8月23日前后(8月22日 24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50 时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祭祖、迎秋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此外,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

白露 ,是24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 。

此时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福州有个传统叫作“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在这一天吃一颗龙眼相当于吃一只鸡那么补。

秋分 ,24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

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很多地方在秋分时节要吃一种叫做“野苋菜”的野菜,有的地方也称之为“秋碧蒿”。秋分一到,全家人都去采摘秋菜。采回的秋菜一般人家与鱼片“滚汤”,炖出来的汤叫做“秋汤”。有顺口溜这样说:“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 健康 。“

寒露, 在24节气中排列十七。

于每年的十月八日至九日交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如果说白露时节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那么到了寒露,则露水增多,且气温更低。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北京人登高习俗更盛,景山公园、八大处、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节,更会吸引众多的游人。

霜降 , 24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 。

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这时中国黄河流域一带出现初霜﹐大部分地区多忙于播种三麦等作物。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在此期间,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吃柿子的习俗。俗话说;“霜降吃柿子,不会流鼻涕。”

立冬 , 24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 。

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我国幅员 广大,除全年无冬的华南沿海和长冬无夏的青藏高原地区外,各地的冬季并不都是于立冬日同时开始的。吃饺子:立冬节气,有秋收冬藏的含义,我国过去是个农耕 社会 ,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小雪 , 24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

每年11月22日23日,视太阳到达黄经240 时为小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曰:“10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 美食 。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大雪 , 24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

在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其时视太阳到达黄经255度。大雪时节,黄河流域一带已有积雪,天气寒冷。而江南才刚刚进入隆冬季节,气温将显着下降,天气寒冷,可能出现初雪和冰冻现象。各地要加强冬小麦、油菜等春花作物的田间管理,查苗补缺,中耕松土,早施苗肥,培育壮苗。

冬至, 24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

是中国农历 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谚语:冬至到,吃水饺,还有关于该节气的诗词和影视作品。

小寒 ,是第二十三个节气。

在1月5-7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285 。对于中国而言,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广州传统:吃糯米饭,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大寒 ,是二十四节气最后一个节气。

每年1月20日前 后太阳到达黄经300 时为大寒。小寒之后过15天就是大寒,也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节,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其间还有一个对于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腊八,即阴历十二月初八。在这一天,人们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栗子、红枣、莲子等熬成一锅香甜美味的腊八粥,是人们过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

立春

2月4日-5日,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雨水

2月18日—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惊蛰

3月5日(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春分

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

每年4月5日(或4日),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谷雨

4月20日前后,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立夏

5月5日或6日“立夏”。万物生长,欣欣向荣。也为夏季的开始。

小满

5月20日或21日叫“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芒种

6月6日前后,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夏至

6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小暑

7月7日前后,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大暑

7月23日前后,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立秋

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处暑

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白露

9月8日前后,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秋分

9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寒露

10月8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

霜降

10月23日前后为“霜降”,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立冬

每年11月7日前后。

小雪

11月22日前后为“小雪”节气。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大雪

12月7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冬至

12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

小寒

1月5日前后,此时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

1月20日前后,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 2天。

C. 接下来还有什么节日吗

截至到2022年8月底,接下来的节日还有: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寒衣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腊八节。
2022年9月10日,教师节;2022年9月10日,中秋节(10日至12日放假);2022年10月1日,国庆节(1日至7日放假);2022年10月4日,重阳节;2022年10月25日,寒衣节;2022年11月1日,万圣节;2022年11月24日,感恩节;2022年12月25日,圣诞节;2022年12月30日,腊八节,是2022年公历中最后一个节日。
2022年下半年,有两个重叠的节日,一是9月10日,教师节和中秋节是同一天;二是10月4日的重阳节在国庆节假期中。11月份和12月份的节日主要是洋节。

D. 重阳节有哪些传统风俗图片,重阳节有哪些传统风俗活动

1.登高。

2.登高是重阳节历史最为悠久的习俗之一,登上高山,俯瞰众生,感悟自然悠然之气,放松心情,岂不妙哉。

3.重阳登高还有两个说法,一是人们对山岳的尊崇欧冠,二是源于恒景登高避灾杀瘟神一说。

4. 吃重阳糕。

5.重阳节吃重阳糕的习俗源于魏晋时代,初日面饼,唐代叫菊花糕,宋代叫重阳糕,明清时则称花糕。

6.重阳糕的“糕”字和“高”同音,重阳节登高之时吃糕,象征步步登高,寓意“步步高升”。

7. 晒秋。

8.所谓晒秋,就是在一些山区的村民们,由于平地很少,地形复杂,所以人们只好将家里面的农作物,挂在屋前屋后的窗台上,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比较特殊的民俗活动。

9.很多画家或者是摄影师,也会在节日期间特意前往山区,目的就是为了寻找到好的素材。

10. 祭祖。

11.在节日期间,全国各个地区都会举行内容丰富多样的祭祖活动,可能会前往坟地烧纸钱、打扫墓地,还有可能会在家里准备一些供品,以及上香祭拜等等。

12.虽然活动的形式不一样,但是传达的心意都是一样的。

13.表达了对逝去先人的怀念,也体现了华夏文化深厚的凝聚力。

14. 放纸鸢。

15.重阳节的时候,天气状况不错,所以人们会去户外的地方放风筝。

16.风筝会有各式各样的形状,寓意着美好幸福,也代表着展翅腾飞。

17.这项活动会全家人一起进行,所以也有助于增强家人间的情感,家庭氛围会变得愈发和谐。

E. 5月20日是什么节日卡通图片

5月20日是由于和“我爱你”谐音,所以被称为网络情人节。

网络情人节是现代化、精神化和含蓄化的爱情节日,来源于歌手范晓萱的《数字恋爱》中“520”被喻成“我爱你”的歌词,后来网络情人节又被称为“表白日”、“撒娇日”,年轻人会通过各种方式和平台来表达爱,更有无数情侣选在这一天登记结婚、举办婚宴。

发展到现在,部分单身的青年男女也会利用这个充满爱的节日向亲人和父母表达爱。

随着节日参与人数日益增多,很多商家也趁势开展团购、打折等促销活动,进一步加强了人们对这个节日的重视程度。

F. 中秋节手抄报图片简单漂亮

八月十五是 中秋节 ,所以被称为中秋或仲秋,一起来画一画中秋节的画,了解中秋节的相关知识。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2021中秋节 手抄报 图片简单漂亮,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中秋节”的内容↓↓↓

★ 关于中秋节的 知识大全 ★

★ 中秋节的含义是什么 ★

★ 中秋节象征着什么 ★

★ 关于中秋节的习俗 ★

★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

中秋节手抄报图片简单漂亮

中秋节 祝福语 简短温馨

1. 亲情爱情,情系佳节。家园月圆,圆满中秋。

2. 春有百花,秋有明月。夏有凉风,冬有飘雪。心中若无烦愁事,便是此生好时节!祝吾友中秋佳节开心快乐!

3. 一丝问候,一分谢意,一缕惦记,一席激励,一屋惬喜,一点幸福,一束绮丽,一路坎坷,一直相伴,一心不变,一腔祝愿,一生美满,愿亲爱的客户生活幸福,中秋节大吉大利。

4. 想给你一句关怀,忘了;想给你一声祝福,远了;想给你一个月饼,贵了。想来想去,还是送你一个中秋的月亮,祝你的生活像月光那样挥洒自如!

5. 圆圆的月亮,圆圆的饼,中秋佳节等着你!美丽的星空,美丽的景,愉快心情陪伴你!美好的祝福,美好的心,美好情意滋润你!提前预祝你中秋节快乐!

6. 长空雁匆忙,独舞明月光,长鸣声声切切,代我诉衷肠。月华遍地洒霜,平地堆满吉祥,幸福万年长。抬头思低头想,情谊深不相忘,冷暖惦心上。愿你中秋节,快乐又安康!

7. 蝴蝶结伴飞翔,鸟儿结伴吟唱,鱼儿结伴闲游,鸳鸯结伴水中央。中秋佳节祝你:恩爱甜甜蜜蜜,情谊缠缠绵绵,开心分分秒秒,幸福岁岁年年!

8. 中秋佳节就要到,提前送你大礼包!一轮圆月,如意随心万事圆;一盒月饼,生活美满似蜜甜;飘香月桂,心境沉醉无忧烦。预祝你及家人中秋快乐!

9. 月是中秋圆,团圆暖人间,祝福指尖传,幸福常相伴。快意心头漫,健康在身边,好运光播散,成功不遥远,愁云随风去,美梦皆可圆。中秋快乐!

10. 月圆之夜,赏灯观月,品味月饼,家人团聚,聊人生百态,道世间情缘,惦记远方亲朋,祝福你我传送,中秋节之际,愿你和你的家人能过的快乐!

11. 月是中 秋分 外明,我用短信传真情;相思包着财运到,幸福裹着福运跑;浪漫甜蜜融其中,天天相伴好心情;借问月饼知多少?祝福短信不能少。

12. 月圆情圆人团圆,人满福满酒杯满,花香景美心情美,你乐我乐全家乐,佳节喜闹大团圆,万事顺畅皆圆满。中秋将至,愿你合家团圆,一生圆满!

13. 对于中秋,我要祝福的很多。用这样的卡片祝福,点点心意,愿你请收下。时间过的真快,再过几天就要迎来中秋节,我只想说,这个九月非比寻常。你知道的。提前祝你中秋愉快。永远幸福。

14. 折月桂一缕香,愿你尽享快乐芬芳;裁月华一片霜,愿你笼罩好运之光;借月饼一块糖,愿你把甜蜜品尝;圈月宫一面墙,为你建造幸福天堂!中秋节到了,祈月送福思念淌,真心朋友情意长,衷心祝愿你花好月圆人安康,春华秋实家吉祥!

15. 星光灿灿月儿圆,八月十五中秋来;喜上眉梢人欢喜,朵朵花儿开得艳;张灯结彩庆佳节,欢天喜地大团圆;团团围坐乐融融,推杯换盏展笑颜;欢聚一堂是福分,乐享盛世度中秋;送份祝福传情谊,点点心意在其间。提前祝你中秋快乐,心情舒畅!

16. 中秋佳节众神祝福到,财神祝你财源滚滚来,爱神祝你爱情甜如蜜,食神祝你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幸运女神祝你笑口常开,好彩自然来,我祝你中秋佳节,人团圆,家美满,幸福万万年!

17. 愿圆圆的月亮带上我的思乡之情,把他传递给远在他乡的父母!祝中秋节快乐!

18. 天天各忙各,情意放心上;平时问候少,今天送吉祥;不图啥回报,只愿你安康;虽说不见面,时时在心上;短信贺中秋,情意比天长!中秋节快乐!

19.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中秋佳节之际,祝中秋节快乐!送一个圆圆的饼,寄一份圆圆的情,献一颗圆圆的心,圆一个圆圆的梦。中秋节快乐!

20. 中秋明月夜,诉不尽的祝福,化作香甜的月饼与你共享;举家团圆时,说不完的祝愿,化作爱的信息与你分享。祝愿所有在外的朋友们,节日快乐。

21. 一丝丝秋风,让我们感到秋凉;一缕缕月光,把我们友情照亮;一块块月饼,我们分开品尝;一个个心愿,一定要大声对你讲:中秋节快乐!

22. 中秋将至,祝你日圆,月圆,梦圆,团团圆圆;官源,财源,路源,左右逢源;人缘,福缘,份缘,缘缘不断;情愿,心愿,意愿,愿愿随心。

23. 圆圆的月儿天上挂,圆圆的月饼香天涯,圆圆的快乐美如花,圆圆的祝福到你家:美满日子玉润珠圆,幸福生活花好月圆,合家吉祥永团圆。节日快乐!

24. 月儿圆,人团圆,团团圆圆幸福家;月饼甜,心里甜,甜甜美美幸福日;中秋节,好佳节,节节高升家收入;齐欢乐,共享乐,乐乐悠悠家美满;短信送,祝福送,送送吉祥与如意,愿君全家中秋快乐,开心。

25. 如果中秋节的这天,你见不到月亮,那么你千万不要惊讶,因为“月亮代表我的心”,它在我的心里面呢。我已经把每一缕月光 编织 成了这一条短信,送给你,祝你快乐!

中秋节文案

1、中秋节到了,我要送你五块月饼,一块代表爱情甜蜜,一块代表事业顺利,一块代表生活美满,一块代表万事如意,还有一块,代表我们的友谊,永远珍惜。

2、又是一年落叶黄,一层秋雨一层凉。整日工作挺辛苦,天凉别忘加衣裳。保重身体多餐饭,珍惜友情常想想。信短情长言未尽,唯愿朋友多安康。2021中秋快乐,合家团圆!

3、2021中秋节到了,别忘和家人一起畅饮快乐月光酒,品尝好运桂花饼,倾听团圆海潮曲,观赏平安枫叶舞,享受幸福好日子,收看朋友祝福信:2021中秋快乐!

4、花好月圆夜,中秋喜运腾;明月寓团圆,快意心头升;佳节念亲朋,祝福情谊浓;愿生活如月满,成功伴你行,幸福似月光,照耀你前程!2021中秋快乐!

5、从弯月到半圆,从半圆到满月,从月盈到月亏,从月升到月落,我盼呀盼呀,八月十五都过完啦,你还没请我吃月饼。作为惩罚,我决定把吃剩的给你留下!

6、值此团圆之际,我谨代表我们全家祝您中秋节快乐!收到这条短信的人会快乐,查看的人会平安,转发的人会顺心,保存的人会幸福。

7、八月十五乐陶陶,动物园里真热闹,猴子松鼠到处跳,鸟儿欢乐一直叫,只有小猪在睡觉,手机一响吓一跳:“猪”,2021中秋快乐!

8、中秋的月如盏盏美酒,滴滴醉人;思念的心如涓涓流水,缓缓流淌。星照着温暖,月亮着幸福。愿看着星星,赏着月亮的你中秋快乐,合家团圆!

9、秋天来了,丰收的时候还会远吗?中秋来了,团聚的日子还会远吗?愿我的朋友笑容灿烂,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抛开烦恼,时刻都能开开心心。积极向上,一生都能幸福充实。

10、花好、景好、心情好;月圆、事圆、家团圆。中秋祝福你:门前喜、门后喜、处处见喜;时时乐、天天乐、百事可乐。愿:中秋快乐,合家团圆!

11、深夜,倚窗,抬头,望月,圆圆月儿周围繁星点点,每一颗闪烁的星星都是我对你深深的祝福与思念;流星划过,许下心愿,愿你2021中秋节快乐、健康、幸福!

12、中秋节,桂花飘香满宫阙,嫦娥蟾宫来祝福,祝福一刻不停歇,祝您团团圆圆,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健健康康,长长久久,幸福美满,直到永远。

13、微风沁凉惬意心【中】,玉露倾城待静思【秋】,月盈情浓点缀佳【节】,丝缕乡愁盼欲飞【快】,佳肴赏月万家同【乐】。祝2021中秋节快乐,万事圆满!

14、以真诚为圆心,心意为半径,画出友情的圆;以缘份为圆心,浪漫为半径,画出爱情的圆;以关怀为圆心,惦挂为半径,画出团圆的圆;2021中秋节至,愿你快乐!

15、中秋到,祝福到,一祝心情好,二祝没烦恼,三祝步步高,四祝财源广,五祝容颜俏,六祝所有快乐统统将你围绕!中秋快乐!

16、月圆,情圆,团圆节日好运连;月满,人满,他乡游子在期盼;月美,景美,祝福问候巧搭配。遥遥千里暂未聚,但邀明月代传情,月圆酒美共相福,满天福祝都送你。中秋节,友情一路相随,愿你心情最美,合家团圆。

17、中秋快乐兑换支票。出票日期:中秋佳节,收款人:客户朋友,收款额:每一天的快乐,用途:中秋祝福,出票签章:财富月饼。尊敬的客户,记得兑换哦!

18、嘿,听说附近的那家大酒店正在搞中秋免费大餐活动,只要带着身份证进去,可以随意挑选位置,随意挑选各种菜品,吃完了以后啥都别管,拔腿就跑!

19、烦恼都飞绝,忧愁踪迹灭。中秋庆团圆,阖家偕欢乐。壬辰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愿您丢开烦恼,抛弃忧愁,归家团圆,举杯欢歌!中秋年年有,今年更快乐!

20、仰首是春,俯首为秋,抬头低头话中秋;月圆是诗,月缺是画,十五明月空中挂;问候是茶,祝福是酒,茶浓酒香添盈袖。中秋了,祝您中秋愉快,合家欢乐!


关于中秋节手抄报设计图相关 文章 :

★ 简单又好看的中秋节手抄报图片模板大全

★ 中秋节手抄报图片大全简单又漂亮

★ 关于中秋节手抄报设计图

★ 中秋节手抄报一等奖图片大全

★ 中秋节手抄报设计图内容资料

★ 中秋节手抄报简单漂亮图片大全

★ 中秋节手抄报版面设计图大全内容资料

★ 中秋节手抄报设计图欣赏

★ 2021 最新中秋节手抄报简单漂亮模板6张

★ 有关于中秋节手抄报图片大全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G. 重阳节有哪些民间风俗图片

重阳节有哪些民间风俗图片

重阳节有哪些民间风俗图片。我们国家有着各种各样的节日,而重阳节就是其中一个节日,每个节日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民间风俗。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重阳节有哪些民间风俗图片。

重阳节有哪些民间风俗图片1

1、插茱萸。

古代有在九月九日插茱萸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茱萸节。茱萸香味浓郁,有驱虫去湿、去除风邪的作用,也有消积食、治寒热的功能,可以入药,也可以制酒养生祛病。所以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有佩带茱萸或者登高望远时插茱萸的习俗,还可以将茱萸当作礼物送给亲朋好友,以求辟邪求吉,延年益寿。

2、饮菊花酒。

菊花酒清凉甘美,有明目、补肝气、安肠胃、利血、治头昏、降血压、减肥之功效,是强身益寿的佳品。饮菊花酒,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经开始盛行。在我国民俗中,人们在菊花盛开之时,采集菊花的茎叶,与谷物掺在一起酿酒,等到来年九月九日饮用。

3、登高望远。

在重阳节这一天,民间有一个普遍的习俗,就是人们要在这一天外出登高望远。关于它的来源,有两种说法。

古代人们崇拜山神,认为“九九老阳,阳极必变”,所以在九月九日,要前往山上登高望远,祭拜山神以求吉祥,后来逐渐演化为一种娱乐活动。

重阳时节,农忙秋收大多已经结束,这时候老百姓比较清闲,山里的野果、药材又是成熟季节,所以人们这时候就会去山上采集野果、药材等等,后来逐渐将活动集中到重阳这一天,演变成重阳节登高望远的习俗。

4、赏菊花。

在九九重阳节期间,各种各样的菊花正是盛开的时候,观赏菊花自然就成为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除了观赏明目繁多的菊花,同时还会点燃菊灯,举办酒宴,乐鼓并作,大庆重阳节。

5、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是九月九日重阳节的代表性食品。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为了庆祝粮食丰收,喜尝新粮。因为“高”与“糕”谐音,有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后来才有了重阳节登高吃糕的习俗。

6、重阳祭祖。

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统称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早在先秦时期,在农作物丰收之际,人们就有在九月祭祀天地、祭祀祖先的习俗,以谢天地祖先的恩德。

重阳节有哪些民间风俗图片2

重阳节的来历

2012年10月5日是九九重阳节,重阳节是个历史悠久的节日,关于重阳节的来历主要有三种主流说法。

重阳节的来历一: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的《西京杂记》中记载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可见当时节俗已初步定型了。重阳节主题,是求长寿、戴茱萸、酿菊酒、赏菊及祭祀酒业神等。在之后的.流传演变中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更具有意义,另外有登高、野宴活动及各种游戏等。

重阳节的来历二:重阳节的原型是古代祭祀大火的仪式。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即心宿二),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风俗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一些情景。

重阳节的来历三:重阳节的起源据说是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害死后,她身边的侍女也受到牵连并被赶出皇宫,流落到民间,嫁给了一个贫民。由于她在宫中每年都过重阳节,节日期间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以求长寿,所以嫁人之后,她在这一天还是照着宫里的规矩过重阳节,人们听说后纷纷效仿,于是这种习俗在民间就广为流传了。

重阳节的习俗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重阳节有哪些民间风俗图片3

关于描写重阳节的优美句子说说

1、重阳节的种种风俗习惯,不辜负这大好光景,增添了这个秋天的快乐,有多少人画上了这个秋天的快乐,为多少人画上了一丝微笑,它看不见,摸不着,要发自内心去感受。

2、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3、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4、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国逢秋此恨稀。目极暂登台上望,心遥长向梦中归。荃蘪路远愁霜早,兄弟乡遥羡雁飞。唯有多情一枝菊,满杯颜色自依依。

5、秋天的重阳不公是春光胜似春光,时值霜天季节,却格外显得神采奕奕。

6、重阳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就是重阳节。重阳节在秋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每到重阳节,我国都有登高赏秋,敬老的传统。故而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7、秋高气爽远眺望,秋景斑斓任你赏。秋风缕缕拂胸膛,心情安详莫慌忙。秋云翩翩悠闲逛,花开花落人安康。重阳天渐凉,鸿雁又南翔,饥时饱胃肠,冷来添衣裳。人生路漫长,让心去飞扬,快乐伴身旁,保重体健康。

8、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举办,那时的老奶奶们在县村里跳舞唱歌为自己过重阳。九九重阳正赶上丰富多彩的秋季,它也染上了秋天的五彩和美丽。“九”包蕴着长久,吉利,祝福老人们延年益寿,健康。“九”代表着中华人民的喜悦兴奋。

9、摘一朵秋菊,遥寄思念暖心怀;插一枝茱萸,心许平安幸福愿;尝一口甜糕,苦涩想念化蜜水;饮一杯美酒,香醇团圆心寄你;登一登高山,舒展身心好运至。

10、“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在九九重阳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被后人广泛流传,现在在中国几乎是全部人家都会庆祝重阳节,登高探亲赏菊,是一种民俗的享受。

H. 七夕情人节怎么过呢

七夕节情人节该怎么过

1、情侣

现在很多情侣谈恋爱之后都选择同居,同居时间长了,感情会慢慢变淡。因为住一起之后,很多日常接触看不到的缺点都会暴露出来。日常沟通也会比较不顺畅,容易出现各种矛盾。当然,谈恋爱的时候,男人为了取悦女朋友,都会带女朋友过七夕节。

比如说带女朋友去看灯,很多地方七夕节的时候,都会放花灯,各式各样的花灯被点亮,非常的耀眼。两个人手牵手看花灯,吃美食,开心得过情人节。比如说送礼物,现在网络发达,每次有节日的时候,购物平台都会推出节日礼物,如化妆品套装、首饰等。提前订好,到了七夕节的时候送给她,收到礼物的女人会很开心的。

2、夫妻

很多夫妻结婚之后,浪漫的时间就少了,各自为了生活努力奔波。平日里基本上很少一起出门逛街,送礼物等,要知道女人是很感性的,虽然没有直接说出来,但是看到别人收礼物,晒幸福照片,内心都会羡慕的。如果七夕节这天,能够收到老公的礼物,会非常惊喜的。

对此,建议男人们可以提前买好礼物送给妻子,比如说化妆品、漂亮的裙子、金首饰等。或者说提前预定妻子爱吃的美食,带她去吃美食,陪她逛逛街,过一下二人世界。或者说带上妻子周边旅游一下,看看自然风景,有助释放压力。

I. 2020二十四节气表 2020的24节气具体时间表图

导读:二十四节气是我国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每六个节气组成一个季节,节气的交替揭示了季节的变化特点,每年节气时间都有不同。那么,2020二十四个节气都是什么时候呢?以下是我带来的2020二十四节气表,一起去看看2020的24节气具体时间表图吧。

2020年立春时间:2月4日 17:03:12,农历2020年正月(小)十一。

2020年雨水时间:2月19日 12:56:53,农历2020年正月(小)廿六。

2020年惊蛰时间:3月5日 10:56:44,农历2020年二月(大)十二。

2020年春分时间:3月20日 11:49:29,农历2020年二月(大)廿七。

2020年清明时间:4月4日 15:38:02,农历2020年三月(大)十二。

2020年谷雨时间:4月19日 22:45:21,农历2020年三月(大)廿七。

2020年立夏时间:5月5日 08:51:16,农历2020年四月(大)十三。

2020年小满时间:5月20日 21:49:09,农历2020年四月(大)廿八。

2020年芒种时间:6月5日 12:58:18,农历2020年四月(小)十四。

2020年夏至时间:6月21日 05:43:33,农历2020年五月(大)初一。

2020年小暑时间:7月6日 23:14:20,农历2020年五月(大)十六。

2020年大暑时间:7月22日 16:36:44,农历2020年六月(小)初二。

2020年立秋时间:8月7日 09:06:03,农历2020年六月(小)十八。

2020年处暑时间:8月22日 23:44:48,农历2020年七月(小)初四。

2020年白露时间:9月7日 12:07:54,农历2020年七月(小)二十。

2020年秋分时间:9月22日 21:30:32,农历2020年八月(大)初六。

2020年寒露时间:10月8日 03:55:07,农历2020年八月(大)廿二。

2020年霜降时间:10月23日 06:59:25,农历2020年九月(小)初七。

2020年立冬时间:11月7日 07:13:46,农历2020年九月(小)廿二。

2020年小雪时间:11月22日 04:39:38,农历2020年十月(大)初八。

2020年大雪时间:12月7日 00:09:21,农历2020年十月(大)廿三。

2020年冬至时间:12月21日 18:02:12,农历2020年十一月(小)初七。

2020年小寒时间:1月6日 05:29:59,农历2019年十二月(大)十二。

2020年大寒时间:1月20日 22:54:33,农历2019年十二月(大)廿六。

什么是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指干支历法(或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在国际气象界,它们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即:立春、 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1、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是反映季节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是象征温度变化的,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是反映降水现象的,惊蛰、清明两个节气是反映物候现象的,小满、芒种两个节气是反应农事活动的。

2、每个月有两个节气,月首叫“节”,月中叫“气”,“节”有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气”有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节” 和“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

3、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为春季节气,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为夏季节气,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为秋季节气,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为冬季节气。

二十四节气表顺口溜

顺口溜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顺口溜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顺口溜三: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小暑和大暑,立秋处暑八月间。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顺口溜四: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立夏桑果像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