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来月经肚子痛按手上那个穴位可以止痛
手上没有这种穴位。中医有一个“三阴交”穴,又称“女三里”、“妇科三阴交”。顾名思义,此穴对妇症甚有疗效,如经期不顺,白带、月经过多或过少,经前综合征和更年期综合征等。该穴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有痛经问题的女性,可在平时轻轻用拇指揉按该穴,左右各指压3分钟;还可以用艾条灸疗。将...从药店买回的艾条点燃放在靠近穴位处,以局部皮肤温热而不烫伤为度,每穴灸10分钟。要注意的是,月经来潮后不要强烈刺激该穴,否则可能引起经血增多。 望采纳。
Ⅱ 腹部产生剧烈的疼痛感,轻柔的按压哪些穴位可缓解疼痛
1、关元穴
右手的手掌重叠在左手的背上。右手掌紧压关元穴,用力揉搓0.5~1分钟。
功效:益气壮阳,理气止痛。
也许中医的奇观就在这个地方,一个小小的穴位,却影响着全身。只要穴位定位准确,然后定期按摩,或者找专业人士进行针灸治疗,都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小穴位功能强大,这种传统的、安全的、无副作用的治疗方法正逐渐被人们所信赖。
Ⅲ 最近经常胃痛,手上哪个穴位可以按摩止痛啊
手上的内关,配腿上的足三里,腹部的中脘,可以止痛。
Ⅳ 肚子痛,怎样可以快速的止痛
腹痛,俗称肚子痛,是每个人几乎都有过的经验。然而,哪些原因会引起腹痛?腹痛要不要紧?可是许多人心中的大疑问!腹痛有许多原因,依部位可分为上腹痛、下腹痛、两侧腰痛及不定点处腹痛。
1.上腹痛:肚脐以上的腹痛
肠胃炎引起的腹痛:吃坏肚子,例如食物中毒,在饭后几小时开始肚子绞痛,接下来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称为“胃肠炎”;也有人是肚子痛后腹泻,下痢不止,称为“小肠大肠炎”。前者以胃、后者以大肠的发炎为主,主要因腐败的食物或细菌所产生的毒素,刺激肠胃道的发炎,除少数需到医院打点滴,通常在几天之内会好。
胃痛:胃或十二指肠发炎或溃疡引起的腹痛,痛点通常在肚脐上方,因胃酸分泌过多而引起十二指肠溃疡;吃点东西会改善,肚子饿时又痛,是典型的十二指肠溃疡病人。此外,有少数真正的胃痛是因胃癌而起,一定要做胃镜检查,找出确实原因,才不会延误病情。
胆结石:胆结石掉出来卡在胆囊管出不来,引起胆囊收缩,产生剧烈腹痛,痛点通常在上腹部,常令人以为是胃痛,痛的时间通常是在饭后半小时至一小时;胆囊结石常常并发胆囊炎,阵痛会变成持续的痛,痛点在右上腹,且常合并明显的压痛。
胰脏发炎或胰脏癌:胰脏炎常见于胆结石患者,而三酸甘油脂高的患者血液浓稠,胰脏分泌的消化液不容易流到小肠内,引起胰液逆流,也会导致胰脏发炎。胰脏炎引起的腹痛通常是慢慢加剧,容易误以为胃痛。
胰脏癌也会引起类似胃痛的症状,尤其长在胰脏体部或尾部的癌症,常引起胃部甚至背痛,很多人以为是骨刺,等到病况加剧,才发现大事不妙。
肝癌末期:除了表面的包膜,肝脏并没有痛觉神经,因此肝癌通常不会痛,除非肝癌很大或末期,包膜被撑开,才会疼痛;或肝癌虽不大,但长在表面,也会在早期就会有胃痛的感觉。痛点通常在上腹部,持续性的痛。在台湾,另一项常见的腹痛原因是肝癌破裂出血,多痛在右上腹部或右胸下部,有些人会痛到倒伏在地。
2.下腹痛:肚脐以下的疼痛
盲肠炎:盲肠炎在初期可能会感觉上腹或胃痛,后来转到右下腹,即盲肠所在的位置。此外,会轻微发烧,白血球也会升高,通常诊断不难,但老人家常常不容易诊断。
子宫外孕破裂出血:女性突然下腹痛,大冒冷汗,甚至昏厥过去。严重的子宫外孕破裂出血症状常发生于输卵管粘黏的病人。
膀胱或结石发炎:结石卡在尿道口,会引起膀胱处剧烈疼痛,小便时会有尿道疼痛感,甚至血尿的现象,而如果是膀胱遭到细菌感染,也会有同样部位的疼痛,但疼痛感较轻微,通常伴有小便灼热感,做尿液检查可见白血球升高。
生理痛:女性生理期间会有程度不一的下腹痛,是正常的现象,但若疼痛厉害或兼有下体出血或其他症状就要赶快就医。
3.腰部疼痛:两侧腰部处的疼痛
肾结石:肾结石掉下来卡在输尿管,引起剧痛。通常在两侧腰部,有时会向下辐射到膀胱处,有时会发现排尿有血,这种痛也是一种绞痛,非常厉害,通常要打针后才能缓解。
4.无特定部位的疼痛
大肠癌:大肠癌引起排便习惯改变,甚至出现血便、胀气,严重的还会导致肠阻塞,病人常会感到腹痛,但痛的部位不明确,常常延误诊断。
肠阻塞:做过腹腔手术的病人常会发生肠子黏连,引起肠阻塞,而导致腹痛,痛的部位不定,通常是一阵阵绞痛,胀气厉害,打嗝或排气后就会改善
肚子痛怎么办?
大多数朋友应该都体会过肚子痛是什么感觉,“肚子痛”医学上就是“腹痛”。“腹痛”包括的范围很广,你想,这里面多少东西啊,胃、肠、肝、胆、胰腹腔里的所有的器官甚至是腹腔里的肌肉出了问题都会肚子痛。
一般的疼,挺挺也就过去了,可能是涨气或者岔气了,要是疼的厉害了,去医院了,大夫问你,哪疼啊,怎么个疼法啊,你能描述的清楚吗?你说的越详细越准确,大夫也就能更快的给你找出问题在哪了,京都念慈庵健康新概念说上几种。胀痛:这一般是和气有关的,胃里或肠子里有很多空气感觉很胀,大部分是机能性肠胃障碍。 还有绞痛:大多是痉挛,好像在把里面的东西绞的痛,很多结石、肠堵塞、急性肠炎会是绞痛。再有好像有根针刺着你哪了—刺痛,大多是消化性溃疡的问题。还有的时候肚子里象着了火,烧烧的,这一般是胃酸多,大多是消化性溃疡或者是前兆。
那要是肚子疼了,自己又不知道到底问题在哪,到医院挂号的时候该挂哪个科呢?大一点的医院又把科室分的那么细。那,如果你是右上腹和右下腹痛的厉害,来的很急,但是不呕吐,不拉肚子,先挂普通外科。要是中上腹还有左上腹、左下腹的疼痛,或者是经常的上腹痛,同时还有反酸或者呕吐、拉肚子的话,你就应该去消化内科瞧瞧。左、右腰腹这都疼的,尤其是便便的颜色不大对头的,考虑去看看泌尿科吧。 不过如果还没到14岁的小朋友,不管是哪痛那哪不舒服了,爸爸妈妈应该带他们去看儿科。不过有一种肚子痛应该是痛并快乐的吧,就是生产前的痛,这也是大男人们没办法体会的,所以我觉得让丈夫陪同分娩很好,看看老婆有多辛苦,还不好好疼老婆?
肚子痛怎么办?
大多数朋友应该都体会过肚子痛是什么感觉,“肚子痛”医学上就是“腹痛”。“腹痛”包括的范围很广,你想,这里面多少东西啊,胃、肠、肝、胆、胰腹腔里的所有的器官甚至是腹腔里的肌肉出了问题都会肚子痛。
一般的疼,挺挺也就过去了,可能是涨气或者岔气了,要是疼的厉害了,去医院了,大夫问你,哪疼啊,怎么个疼法啊,你能描述的清楚吗?你说的越详细越准确,大夫也就能更快的给你找出问题在哪了,京都念慈庵健康新概念说上几种。胀痛:这一般是和气有关的,胃里或肠子里有很多空气感觉很胀,大部分是机能性肠胃障碍。 还有绞痛:大多是痉挛,好像在把里面的东西绞的痛,很多结石、肠堵塞、急性肠炎会是绞痛。再有好像有根针刺着你哪了—刺痛,大多是消化性溃疡的问题。还有的时候肚子里象着了火,烧烧的,这一般是胃酸多,大多是消化性溃疡或者是前兆。
那要是肚子疼了,自己又不知道到底问题在哪,到医院挂号的时候该挂哪个科呢?大一点的医院又把科室分的那么细。那,如果你是右上腹和右下腹痛的厉害,来的很急,但是不呕吐,不拉肚子,先挂普通外科。要是中上腹还有左上腹、左下腹的疼痛,或者是经常的上腹痛,同时还有反酸或者呕吐、拉肚子的话,你就应该去消化内科瞧瞧。左、右腰腹这都疼的,尤其是便便的颜色不大对头的,考虑去看看泌尿科吧。 不过如果还没到14岁的小朋友,不管是哪痛那哪不舒服了,爸爸妈妈应该带他们去看儿科。不过有一种肚子痛应该是痛并快乐的吧,就是生产前的痛,这也是大男人们没办法体会的,所以我觉得让丈夫陪同分娩很好,看看老婆有多辛苦,还不好好疼老婆?
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Ⅳ 我的肚子心窝地方痛/用手按得到哪里痛/有十多天了/问是什么回事/严重吗/好不好治/请告诉我
病情分析:
你好这位朋友,根据你的描述,考虑是胃肠炎的现象,与饮食不当有关系,就出现胃痛、胃胀、腹痛、腹胀等症状。
指导意见:
根据你现在的情况,建议你服用奥美拉唑胶囊、元胡止痛片按说明服用,少吃多餐,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希望我的回复能够帮助你。
Ⅵ 肚子疼,按虎口穴真的有用吗
肚子痛时,按虎口穴。虎口穴是医学上所说的合谷,在食指关节的后方桡侧。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合谷 英文名称:hégǔ;LI4 定义:手阳明大肠经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 所属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针灸学(二级学科);腧穴(三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合谷 经穴名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陷中。主治齿痛.手腕及臂部疼痛.口眼歪斜.感冒发热等症。 孕妇慎用(娠妇可泻不可补,补即堕胎)。别名虎口。 合谷穴是人体的一个穴道,合谷穴位置在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 合谷穴位置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属的大肠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的疾病减轻或消除。定位人体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便取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解剖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一骨间背侧肌中,深层有拇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 合谷穴取穴示范网,为头静脉的起部,腧穴近侧正当桡动脉从手背穿向手掌之处;布有桡神经浅支的掌背侧神经,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鼻出血,牙痛,牙关紧闭,口眼歪斜,耳聋,痄腮,咽喉肿痛,热病无汗,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 穴义大肠经经气在此形成强盛的水湿风气。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层次大范围内的水湿云气。 运行规律:穴内的天部水湿云气一方面横行向阳溪穴传输,另一方面不断气化向更高的天部层次扩散。 功能作用:推动天部层次的气血运动,向天部层次输送水湿云气。 治法:虚寒则补而灸之,实热则泻之,热症凉药水针良。 由于大肠经从手走头,凡是颜面上的病,项牙痛、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痛、咽喉痛以及其它五官疾病等都有疗效。但要注意的是体质较差的病人,不宜给予较强的刺激,孕妇一般都不要按摩合谷穴。 取穴方法确定此穴时应让患者侧腕对掌,自然半握拳,合谷穴位于人体的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或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再介绍一种 合谷穴照片图示简易找法: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是此穴。用另一指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根据经络理论以及实践证明,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属的大肠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的疾病减轻或消除,健康可以保证。由于大肠经从手走头,凡是头面上的病,象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肿、咽喉病以及其他五官疾病都可以得到缓解和治疗。在按摩时,两手可以交替按摩,用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谷穴上,做一紧一松的按压,频率为每2秒钟一次,即每分钟30次左右。重要的是按压的力量需要有一定的强度,穴位下面要出现酸、麻、胀的感觉,即有“得气”现象为好,这样才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编辑本段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牙疼痛、牙龈疼痛、青春痘、赘疣、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喉咙疼痛、耳鸣、面部神经麻痹、口眼歪斜、打嗝等。该穴为人体手阳明大肠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由此穴的主治疾病即可看出本穴道的治病效果非同一般。这里顺便提及一下该穴指压的小窍门:指压时应朝小指方向用力,而并非垂直手背的直上直下按压,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此穴道的疗效。本站有关该穴的治病穴道疗法有:穴道指压法治疗扁桃腺疼痛。 手法揉按合谷穴治疗呃逆 治疗方法 </B>取穴:“虎口位”,第1、第2掌骨之间,拇侧中点,实际应用中可取背侧正中或掌侧正中位,前者常用。 治疗手法:患者掌心面向身体,取掌指屈曲位,医者中、环、小指环扣患者手背至小鱼际,拇指相应扣在患者第2掌骨拇侧背侧正中“合谷穴”上,向患者第2掌骨方向揉按合谷穴。对体虚者可以另手拇、食双指相夹合谷后,互作衬垫,进行揉按,体实者则以第2掌骨作衬垫,拇指尖作掐法。 对意识清晰的患者,可依据得气感调整按压点和力度,而无论揉按还是指掐力度均应由轻而重,力透穴位至局部得气(酸胀感),持续至少1分钟。 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为临床特效穴位。《针灸甲乙经》说:“合谷,一名虎口,在手大指次指岐骨间。手阳明之所过也,为原。”在全身体表的数百个腧穴中,合谷穴的治疗范围最为广泛,具有全身性的治疗作用。历代医家对它很重视,各针灸文献中均有记载。 止嗝作用分析 1、经络关系影响: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而《内经》云:“大、小肠皆属于胃。”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相接,因此合谷穴对胃肠道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通过合谷穴治疗,能调经气、和胃腑,以达到安和脏腑,起到药非能及的疗效。 2、神经解剖影响:膈由膈神经(C3~5前支)支配,而有相关实验研究表明,在合谷穴注入荧光素后,PI单标记细胞分布于C5~8节段,主要分布于C5、C6,此是公认的合谷穴的一级传入部位。这就与膈神经支配部有一定的重合,通过揉按穴位的神经刺激,就能对膈肌产生神经干涉,从而抑制膈肌不自主地间歇性收缩,达到平复呃逆的治疗效果。 3、情绪稳定因素:惊恐耗气,呃逆发生时由于反复异声,常易造成紧张感、烦躁感,而进一步出现气虚之心慌、出汗症状。合谷穴具补气固脱、益气回阳之功,常用救治气虚晕厥(休克),是回阳九针穴之一,故指针合谷可补气安神,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改善上述症状,从心理上稳定患者急躁、紧张情绪,为呃逆的平复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编辑本段穴位名解 (1)合谷。合,汇也,聚也。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也。合谷名意指大肠经气血会聚于此并形成强盛的水湿风气场。本穴物质为三间穴天部层次横向传来的水湿云气,行至本穴后,由于本穴位处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肌肉间间隙较大,因而三间穴传来的气血在本穴处汇聚,汇聚之气形成强大的水湿云气场,故名合谷。 (2)虎口。虎,八卦中的寅木也,风也。口,出入之所也。虎口名意指穴内的气血物质运动形式为风木的横向运动。 (3)容谷。容,容纳、包容也。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也。容谷名意指三间穴传来的气血物质在本穴被包容、聚集。 (4)合骨。合,汇也,聚也。骨,水也。本穴物质为三间穴的水湿之气汇合而成,所处为天部,其状为云,富含水湿,故名合骨。 (5)含口。含,包含、容纳也。口,脾胃之属也。含口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有脾土的长养特性。本穴物质为三间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由本穴外传时也是以风木的形式横向外传,但由于其水湿云气有温热之性,因而还有部分水湿之气气化上行于天,表现出脾土的长养特性,故名含口。 (6)大肠经原穴。本穴物质由三间穴的水湿云气而汇聚,性温、量大、所处范围广,可担当起充补大肠经整条经脉气血的作用,故为大肠经原穴。 编辑本段古典文献摘录 《千金翼》:“产后脉绝不还,针合谷,三分,急补之。” 《圣惠方》:“目不明,生白翳,皮肤痂疥,遍身风疹。” 《铜人》:“妇人妊娠不可刺之,损胎气。”
Ⅶ 人家说肚子疼可以按手上的一个穴位.在那
什么呀!!!都是对废话!!我是个针灸大夫,从医8年来还没有听说有“虎口”这个穴位呢!!!倒是有“虎口歧骨当”这句话,说的是叫“合谷”的一穴位,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各种疼痛症的首选穴位。另外,在足内踝上三寸(也就是提问者本人的食指、中指……四指头并在一起的宽度)的三阴交,主要治疗妇科的一系列疾病。再补充一句,中指的穴位名字叫“中冲”,有没有治疗痛症的作用临床待查!一般仅用于急救!
Ⅷ 肚子痛快速止痛
从理论上来讲
肚子疼只是表面现象
具体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比如食品不干净感染了,或者着凉了,或者肠胃炎,或者其他很多的疾病都会导致肚子疼
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解决这么多种问题
如果是疼痛难忍,可以先服用止痛药
然后到医院检查治疗
Ⅸ 可缓解肚子痛的穴位在哪里
足三里―――肚腹三里求。经常按摩捶打足三里穴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足三里穴 位置: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左腿为例,坐椅上,用右手掌按膝盖骨正中央,轻抓膝盖。中指沿胫骨伸长,在中指尖水平画线,与食指方向延长线交汇处既是。 三里膝眼下,三寸两筋间,能通心腹胀,善治胃中寒,肠鸣并泄泻,腿肿膝胫痠,伤寒羸瘦损,气蛊及诸般,年过三旬后,针灸眼便宽,取穴当审的,八分三壮安。 取穴方法: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找穴时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即为此穴。 另外一种简易找法: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在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此穴。本穴是胃经的合穴,四总穴之一,其作用非常巨大,效果最好的方法是艾灸。足三里确实相当于一个宝藏。胃痛一揉这个足三里,马上缓解。醉酒一按足三里马上就能吐出来,最好吃上几粒藿香正气丸以保护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