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会议照片怎么拍
要拍好会议的照片,首先拍摄的照片要清晰,明暗适宜,色彩,构图观看舒适。其次,会议的主要流程,活动都要有记录,三是主要领导,嘉宾都要有清晰的记录,也要有与会人员,会场的记录。为全面的反映会议情况,按照内容的重要程度和特点,可以采用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多景别,多角度的拍摄,再有,重要部分要适当多拍几张,防止意外,并可以选择合适的采用。
⑵ 大型会议照片拍摄技巧
一、拍全景。会议新闻图片一定要拍全面,可以拍正面的远景,特别是会议的主题,还有参加会议的重要领导一定要拍清楚,拍全,不要拍一半,要让人一看到照片就知道是开的什么会。
二、重点拍摄参加会议的重要领导。一定要拍摄会议的重要领导,比如领导上场,领导发言,领导发奖致辞什么的都可以。一定要拍到领导的正面形象,尽量不要侧面更不能要背面的,拍照时要多拍几张,可以使用连拍,方便后期选择,不要选择闭眼睛的。
三、会议开始的镜头。会议开始时主持人开场镜头,及参会人员鼓掌欢迎的镜头,如有发言或者颁奖,发言人及颁奖都要拍摄,尽量离近了拍。
四、会议细节镜头。重要镜头拍完了,还需要一些反应会议效果的镜头,比如参会人员认真听会的镜头,或者仔细记笔记的镜头等等,可以拍特写或者近景。
五、多角度拍摄。除了以上几点外,会场镜头还要多几个角度拍摄,不同的角度拍出来的效果不一样,之后选择起来也会方便很多,不至于后悔拍的太少了。
六、照片的构图。注意照片的构图要平衡,拍摄的主体不要偏左,也不要偏右,偏上或者偏下,四周的留白要合适。会场中的过道尽量不要拍进去,中间隔着过道会使照片显得松散。
⑶ 会议摄影技巧方法有哪些
会议摄影技巧方法有哪些
关于会议摄影顾名思义就是在会议进程中的记录片。作为公司企业文化的一种形式备案。下面是由我为大家分享会议摄影技巧方法,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设备准备:
1、相机:确认相机无故障、肩带无断裂,如果有条件,再带上一个备用相机;
2、电池:准备两块以上的电池,并带好充电器,以免电池原因耽误工作。
3、镜头:以24-70焦段作为主要镜头。原因很简单,这个焦段广角端变形不很严重而且包含人像拍摄最佳的50较短。广角镜头边缘变形很严重,谁也不想自己的面部在照片里变形,所以最好不用。如果可能,带上一直70-200活100-300的镜头,长焦镜头拍一些领导讲话的特写十分方便,如果你可以在会场里走来走去 甚至走上主席台,那这个长焦你也不用带了;
4、储存卡:最好带上一个备用储存卡,尽管现在的记录介质储存容量可以达到2千张4兆图片的容量,但是你仍然要带上一个备用的,这种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反正这东西不重。
5、脚架:三脚架在这种需要不停走动的场合一般用不上,但是最好带上一根独脚架,有备无患,反正也不占地,如需拍摄合影,那就别怕麻烦了。
6、闪光灯:带上一只机外闪光灯和两套电池。一般相机自带的闪灯指数较小而且只能直闪,使用局限较大。
7、工具:镜头纸、小皮枪、刷子等清洁用品。
8、包:准备一个能把这些东西都放进去的摄影包,做到包不离身,毕竟那个东西丢了都心疼。
二、现场拍摄:
1、空镜头拍摄:到场后一定不要忘记拍摄会场以及会场各区域的空镜。包括会场(曝光要以会场主体,如舞台等数值为主)、大门口签到处、一些较大的会议活动还会在会场外布置横幅、氢气球一类的的布置,也不能忘掉,还有就是特别的细节拍摄(会场装饰物),比如:准备发奖用的奖杯、奖状特写等等。
2、主要人物会前拍摄:活动前一定要和主办方和承办方的负责人沟通,确定拍摄人物重点(包括主办方领导以及受邀主要来宾等),并且记录主要领导或重要来宾交谈的场面,包括寒暄和互赠名片,尽量能够结合背景的陈设,交代会议场所和环境。
3、活动过程拍摄:
A、领导讲话拍摄:如果条件允许,尽量抵近拍摄。这样可以将主席台的横幅、投影等反映会议内容的信息拍摄在画面当中。拍摄时机需要摄影者掌握,一般在讲话者抬头与参会者眼神交流活有手势时按下快门,这样可使讲话者显得更加生动。也有的领导自始至终不抬头交流,这样的讲话者拍摄一般可在讲话开始时活结束时会出现讲话这抬头的机会。但是为了保险起见,低头的时候一定要拍上几张以免内容缺失。拍摄角度一般要与讲话者同高,尽量不使用仰角或俯角拍摄,并和讲话者保持45度左右的角度;
B、会场拍摄:主席台拍摄一定要有全景和单人的特写。由主席台背景一般色调较暗,拍摄尽量使用人脸曝光值测光数据,注意不要让麦克风、水杯等挡住面部,如果有必要可以有一定的角度。另外会场内前排就坐的一般为比较重要的参会者,所以需要从左右两个方向对会场进行拍摄。最后还要对会场全景拍摄,拍摄位置一般为后场后左、中、右三个位置各拍一张,曝光值同样应该以主席台测光数值为准。
c、活动拍摄:一定要注意主要领导和重要与会者的活动并兼顾其他与会者。拍摄尽量做到人物和能够表现活动的主题的背景相结合。当参与活动的人员走动时,应尽量走到前面拍摄,而不是从后面跟随。还要提醒一下,照片的曝光时宁欠勿过
三、相机的使用
1、iso:如果可能,在室内拍摄时尽量提高iso。活动拍摄曝光速度的提高能更好的提高图片的清晰度。至于噪点,如果你的客户不专业,那么他根本不会在乎;如果你的客户十分专业,那他绝对能理解你的做法。以我对佳能各款相机的感受,5Dmark2以上的相机,iso开到2000,60D以及同技术想能的相机可开1000,噪点都在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如果是600D一类的入门相机iso800问题也不大。
2、光圈:就算你的镜头很棒,也尽量不要把光圈开的很大。原因有二,首先尽量不适用镜头的光圈值的两端,画质会有些轻微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大光圈(如2.8时)的对焦平面很薄,如果你拍的人物前后相差10厘米,就会出现一实一虚的情况。所以推荐,最好在4.5以上光圈。
3、闪光灯:在房顶不超过4米时最好采用反射闪光并利用眼神光板。反射闪光的好处是在提高拍摄主题亮度的同时,还可以适当拍摄环境的亮度,且被摄主题后不会出现十分明显的黑影。眼神光板可以增加被摄主体的亮度,调整眼神光板的反光量可通过调整闪光灯的输出功率(使亮度更高或更低)、改变闪光灯焦段或直接使用柔光板(增加闪光角度)。
在必须使用闪光灯而且需要交代环境下的情况下,一般应将保证速度最少八十分之一秒、光圈不低于4.5(保证足够的对焦平面)、并相应调整iso值后测出曝光准确值。在使用闪光灯后通过调整闪光灯的输出量使被摄主体曝光饱和的曝光速度比上述曝光速度稍快即可(一般达到1/100)。这样可以更好表现被摄主体所处的环境。
四、拍摄集体合影
时下,各种会议要拍集体合影,各学校学生毕业更要拍集体合影。因此,有必要了解并掌握拍摄集体合影的技术技巧。
一张好的集体合影应该达到以下五点要求:
1)集体群像在画面布局合理,充实。
2)前后排无遮挡现象。
3)最前一排与最后一排的人都清晰。
4)没有前排头大、后排头小的透视变形。
5)没有闭眼睛的情况。
要做到以上五点,就必须掌握好以下拍摄要领。
1、应选用标准镜头
标准镜头的视角与人眼一致,用广角镜头拍集体照时会出现透视变形现象,前排人物离镜头近而头大,后排人物离镜头远而头小。因此,拍集体照不能使用广角镜头。如果使用变焦镜头拍集体照也应选择35-50毫米焦距段(全画幅相机)。
2、光圈和快门速度的选择
集体合影的特点是:人物是静止的且纵深大。要获得较大的景深,一般得使用小光圈和较慢的快门速度。20~30人的合影宜用f/5.6~f/8光圈;在60~70人合影时宜用f/8~f/11光圈,在100人以上合影时宜用f/11~f/16光圈。快门速度最好不低于1/30秒,这样可避免个别人在拍摄中突然的晃动。当然,在光线较差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景深,只好牺牲快门速度,但一般不能低于1/8秒。
3、使用三脚架和快门线
因为拍摄集体合影需要较大的景深,所以常选用较小的光圈拍摄,这时快门速度较慢,为防止拍摄中出现“手震”,影响画面清晰度,因此在拍照中必须使用三脚架稳定照相机。
4、为避免前后排遮挡,前后排梯度要大
拍大型集体合影时,安排队列最好用桌椅,能使前后排更紧凑一点,以便更有效地利用景深,拍出清晰照片。队列的安排一般是第一排坐凳子,第二排站地面,第三排站凳子,第四排站桌子,如果人还多,前面可蹲一排。
如果利用大楼前的石阶照集体合影,人群站队排列应注意的是,无论人多人少都必须隔一级站队(即前后两排之间应空一级),这样才能避免前排遮挡了后排。
拍集体合影构图很重要,不能在前排摆上过多的凳子,造成队形细长,人物头像很小,构图难看。
一般拍集体合影第一排摆凳子的数量可用以下公式计算:摆凳子数量=合影人数/5
例如:100人合影,摆凳子数量=100/5= 20即100人的合影,前排领导席摆20个凳子即足。
如果拍摄100人以上的合影,最好将桌椅以照相机为轴心摆成一个弧形,因为镜头最清晰的焦点平面是在以镜头焦点距离为半径的圆弧上。因此,采用弧形站队拍摄,就不会出现集体合影中常见的两侧人物不十分清晰的情况,从而保证了中间和两侧的人物都一样清晰。
5、光线的选择
拍集体合影以柔和的自然光为好,应尽量避免直射阳光和逆光。时间应选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这个时段,不要在树荫下拍照,以防产生花脸。
6、焦点选择
根据景深原理,镜头应聚焦在整个队列纵深的前1/3处。例如:若共五排人,应将焦点对在第二排的中间人物上,这样可更有效地利用前景深和后景深,拍出前后均清晰的集体合影。
7、构图方法
集体合影的构图布局要求上宽下窄留出天地,左右略留有余地而尽量充满画面。
8、拍照时注意力应集中
拍摄前先看看队列中有无前排遮挡后排的情况,如有则应调整一下位置。在按动快门前举手示意,提醒大家注意力集中,以免出现闭眼或晃动。此外,初拍集体照要避免紧张情绪,把注意力集中在准确曝光,精确聚焦以及构图上,否则,任何小小的差错和失误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为大多数集体合影是无法补拍的。
10. 多作善意提醒
合影前调整合影、坐姿是必要的程序。此乃善意提醒之一。被摄者只要两眼视线没被遮挡就觉自己的整个脸在照片上是完整的。其实不然,他脸的下半部已被前排遮挡。提醒他们:调整自己站在前排两人肩部交界处。挺胸抬头。这样拍出的照片最富有动感。
前排领导们的坐姿一定也要善意提醒:请将两腿并拢、挺胸抬头。贵宾是照片的中心,个别宾客姿态不好不仅他自己会觉失水准,照片人手一张,别人也觉没美感。一般女性一经提醒很是注意。但有些男性则积习难改。此时我一定要再次提醒“座位上的男同志”的坐姿修正要求。
拍摄过程中的提醒决定了拍摄最终效果。因天气不好快门速度慢时一定要加一句“摁快门时请大家一定不要动并保持一些时间,这样像不会虚”。
我们拍摄合影都是双机拍。之前我会紧临受众提醒他们拍摄次数和每次的拍摄意图。当我用击掌的方式提醒大家安静准备拍摄时,我已经站在主摄机的旁边请大家看镜头了。全部过程语言组织紧凑、我的提醒与目的相结合,再配合以适当的动作在很短时间内会沟通得很好。现场会很安静、有序。当然严肃活泼也是要的,尤其是你希望大家笑对镜头时。此时的提醒是幽默式的,用一句话足矣。幽默要正面、是会心的笑的类型。若哈哈大笑,表情和时间都受影响。
11. 话笑着说但要有威力
拍摄合影的过程也是检验你服务的时候。说话声音小、用词生硬都是不合格的表现。拍摄期间的讲话音量要足够大。一定要以全都能听到的音量发声。如果有话筒自然更好。讲话要字正腔圆,当然一定要说普通话或在特殊场合说英语。我还从没遇到说海南话的时候。不是海南话不好,而是场所的原因。
;⑷ 如何拍摄会议照片
作为摄影师,应该在会议签到时间前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到达会场,在这段时间,主要是熟悉场地、调试机器、拍摄空镜。
第一前期准备
熟悉场地:
1、根据会场环境事先选定拍摄位置(大全景、中景、特写)
2、熟悉不同会场的位置、光照条件
3、和会务组沟通详细会议流程(如果有什么不清楚的一定要问)
4、如果有合影的内容,最好事先选好地点
调试机器:
1、主要是根据会场光照条件调整iso、白平衡、测试拍摄条件
2、相机设成连拍模式
3、拍摄格式最好设成raw,以便进行后期调整
4、室内一般iso设为800-1600之间,高iso是为了保证能尽量减少闪光灯的输出(减少闪光灯的输出是为了快速回电)
5、一般我会在这段时间里设好两组白平衡,以便实际拍摄时快速切换,一组是不开闪关灯的用手动色温调整,一组是开闪光灯的,用灰卡+手动白平衡调整。(如果在开闪光灯后用自动白平衡发现色温正常,可以只设一组)
6、我一般习惯用中心对焦点,如果真的来不及二次构图,大不了回来裁图呗,反正这种会议照片一般都不会用到大幅输出。对于佳能的非顶级机身来说,其他的对焦点不值得信任(现在5d3应该也还不错)
7、拍摄条件我一般习惯闪光灯放在m档,跳灯1/4输出(为了保证连拍时候回电,如果有的话,能给闪光灯配一个外接电源最好了)
8、相机条件视情况而定,不过至少要分别测试一下用闪光灯和不用闪光灯的大概条件,便于后面拍摄的时候快速调整。快门不要太低,光圈如果可能的话,最好缩一档用
在不能同时保证快门速度与曝光量的情况下,优先保证快门速度,毕竟曝光是可以靠后期调的,虚了就完全没用了
拍摄空镜:
1、主要拍摄会议相关主题的布置,诸如条幅、展板等
2、另外还需要拍摄会场大全景、桌牌、引导指示牌、签到台等
3、如果有颁奖环节,需要拍摄奖品的相关照片
4、拍摄空镜的主要目的是要将会务组的努力用影像表现出来
第二、需要注意签到
1、签到拍摄时比较简单的
2、主要就是拍摄参会人员签到画面,已经有签名的签到簿
3、如果有领导专门的贵宾休息室,应去拍摄领导之间的交流画面
4、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在会场内拍摄一些参会人员的交流画面
5、签到的拍摄主要以近景为主
6、拍摄注意事项:不要漏掉领导签到的画面
第三、需要注意会议
领导入场(如果有的话)
事先确定好路线,在前面等着,拍摄以中景为主,将领导放在画面中间,要有周围参会人员衬托,注意领导和周围参会人员的互动
领导就坐
重要领导每人一张半身特写,如果可能,最好把桌牌也拍入画面
会议流程
每一位发言人特写、中景、全景,中景需要能包括背板或者ppt等能表现发言内容的元素,如果只是念稿的话,一般上台拍几张就好了,没必要太多,回放照片看一下口型和眼睛。如果是脱稿演讲,肢体语言比较丰富的话,可以多拍一些。
参会人员,主要以中景、全景为主,至少要有一张鼓掌的画面,如果有特别值得记录的画面,也应拍摄特写,比如记笔记、用手机拍摄屏幕、认真的表情或者漂亮的妹子……
茶歇(如果有的话)会务组准备的茶点空镜、参会人员交流画面
如果现场有ppt的话,也许会需要单独拍摄几张ppt的画面,因为很有可能人物的曝光条件和ppt画面的曝光条件是很难一致的,所以,如果是比较重要的ppt,需要单独拍摄下来,以便后期和人物的照片合成到一起
其他的拍摄内容视会议流程而定
拍摄注意事项:
1、在会议开始后,横穿前排的时候,最好弯腰、快速通过
2、不拍照的时候站在前排靠边的位置,便于及时拍摄发言人与前排的领导
3、不要长时间站在前面,如果实在需要,可以蹲着
4、当拍摄领导半身像的时候,可以提醒对方看镜头,但拍摄发言人的时候别这么干
5、发言人一上台最好马上抢一张,以免后面一直低头念稿,如果真是这样,只能在一边端着相机等着然后自求多福了……
6、拍摄全景的时候,一般不用闪光灯
7、身上带好备用的电池、储存卡,别等到真的用完了才换,差不多快用完的时候就随时找机会换上三脚架对于摄影来说基本上用不到,前期空镜也许可以用一下,后面可以放在最后,拍大全的时候用一下,反正一般我们干活去是不带那个的,除非是有人数比较多的合影
最后结束注意
1、看看是否有合影需要
2、拍摄会后交流画面
3、收拾好东西,别落下什么,尤其别把卡丢了!!
4、第一时间把卡里的内容传到电脑里!!
5、在没有将照片交上去之前,卡里的内容尽量别删
⑸ 会议照片怎么拍
会议照片的拍摄技巧如下:
1、带上备用的电池,存储卡,充电器等。尽管看起来很简单,总有一些人花了半天的时间寻找额外的电池,尤其是在活动之前,至少多带一套备用的物品。对于存储卡,通常在会议拍摄期间一般不会将存储卡的内存全部用完,但是最好还是有一个备用存储卡仍然更好,另外不要忘记带充电器。
2、关闭自动模式:在拍摄前最好关闭自动模式,因为你在拍摄会议期间对相机需要有更多的操控权。你可以调整闪光,白平衡,ISO,光圈和快门速度。在自动模式下,你的照片几乎总是看起来很随意,而且不适合这个场合。明亮的闪光,浅景深,反之亦然,颗粒感等等。
最好选择光圈优先模式。这样更容易获得最佳的角度和效果。
3、尝试抓拍:在拍摄会议期间,你的目标是不够明确的。试着捕捉到人们全神贯注、认真倾听、自然微笑、严肃表情或笔记的时刻,重要的表达情感。参会人员不需要为你摆姿势。90%的人喜欢他们的非正式照片,而不是他们在镜头前摆姿势的照片。在非正式的拍摄中,它们是自然的,放松的,真实的。
4、尽量不要使用闪光灯:在会议上拍照并不容易。大多数时候,灯光都很糟糕,大多数摄影师只是打开相机上的内置闪光灯,这并不总是一个最好的方式,内置的闪光会使照片失去质地和深度。如果你没有带远程相机闪光灯,并且房间光线不足,即图像模糊而黑暗,则需要更改 ISO 的值。
5、调整白平衡:相机自带一个比较好的功能就是调整白平衡。如果你根据光线调整白平衡,例如,你在阳光下拍摄,或者在荧光灯下拍摄,照片看起来会更好,因为因你正在“告诉”相机传感器什么是色温和白色,即中性色。这就是为什么图片中的颜色将与你在生活中看到的颜色接近。
6、多角度拍摄:据说变焦镜头让摄影师变得懒散。如果你尝试更改位置,靠近或变化角度,你会发现图片比使用缩放更好。特别是在运动中,你可能会看到到一些新的和有趣的东西,只会使照片更好。
拍摄会议的一个很好的选择是f / 2.8 70-200毫米镜头,因为它在低光照条件下具有出色的性能。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放大照片时,所需的光量也会增加,即整个照片有模糊的可能性。
⑹ 会议照片怎么拍
1、拍摄会议照片的时机要选择对,一般会议开始的时候都有一个开幕式,或者是领导讲话,你要排进去,同时照片上要有会议的主题。
2、拍摄的频率不要太频繁,这样不仅会打扰会议开展,同时选择照片也是意见辛苦活儿,而且吃力不讨好。
3、拍摄的角度一定要显得人比较正派、大方,光线要足够,不要完全侧着拍主要人物,或者光线过暗。
4、如果你要拍会议的主要人物,注意表情,表情一定要认真或者微笑,绝对不能要那种类似打哈切、揉眼睛之类的表情。
5、你拍摄会议照片,不能全是领导的特写,也需要有会议人员的照片,会议人员的照片不能要有东倒西歪或者玩手机的情况,要拍出聚精会神的感觉。
6、全体照最好要把全员排进去,而且不要留太多空位子,尽量把空位置补齐,这样会显得会议内容比较饱满一些,精神气会比较好。
⑺ 会议室开会拍照技巧
开会议时当然也是要拍会议照的,以下是专门为你收集整理的会议室开会拍照技巧,供参考阅读!
会议室开会拍照技巧 篇1
一、拍照的对象与技巧:
1、全影照。
1)主题突出,在拍摄时一定要拍一张会议全影照,全影照要将会场横幅的会议标题拍进画面,一看照片就知道是什么会议,全景照要注意画面充实。做到三位一体即;会议横标、主席台领导、参会人员都要拍进去,使会议照隆重生动有立体感。
2)全景照会场最好不要将会场过道拍进画面,否则显得照片松散,调换一下角度便可以避开会场过道。
2、拍摄领导和贵宾发言。
1)会议开始,主持人开场白用特写镜头,台子一般高不宜正面拍摄,否则台子只露一个脑袋,不好看。正确的拍摄角度为45度,麦克风不能和嘴连接或挡住讲话领导的脸,还要注意不能在领导头部出现背景分割线条。基本此场景都用特写镜头,也可以拍摄讲话时全景。
2)另外,拍摄领导最好在会议一开始拍摄。因为这时领导精神饱满。拍摄效果好,特别注意主席台的背景画面,切勿使领导的头部与背景的一些不和谐的画面重叠,最好在不同的角度试拍,以备后期选取,否则就是废片。
3)在拍摄时尽可能接近会议的主要领导,这样才会保证不会有不相关的人或者由于拉动镜头过远而导致手颤动,所出现画面的走样和摇晃。能够在领导面前拍摄,就尽量靠前,要抓紧时间,选择好时机。
4)进行拍摄领导时,构图还要注意不要去犯一些低级的构图错误。譬如:发言时麦克风遮住了领导的半个脸、桌面的水平面与领导的脖子等高、领导抽着烟或者手叼着烟、会场烟雾弥漫、把隔壁领导的半个头或半只手也拍摄进去等等。
5)拍摄主要领导时,不要给所拍的人物头顶留太多的空间,否则就会造成构图不平衡缺乏美感,很容易把领导拍摄成中年“地中海”。对领导一定要少用俯拍镜头,特别是对于高个子的记者。因为从高角度拍摄人物特写,会削弱人物的气势,使观众对画面中的人物产生居高临下的优越感。画面中的人物看起来会显得矮一点,也会看起来比实际更胖。
3、 拍摄听众。
1)在发言者交接的时候不妨把画面对着听众,拍摄他们专注的神情或做笔记的动作。听众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打盹或是交头接耳的画面不可以拍摄,否则将会成为会议拍摄记录的败笔。
4、 拍摄颁奖、领奖等动态的照片。
1)因为人在运动着,所以,一定要用闪光灯,否则容易使画面虚掉。这就和拍摄人物的方法差不多了,近距离拍摄的时候,注意闪光灯的角度。不能调节闪光灯角度的,尽量不要靠人物太近,以免使拍摄对象发白。
5、抓拍会议休场时的讨论画面和会议开始结束时的握手画面。
二、注意:
1. 拍摄人物特写(领导和听众)。
比如领导讲话、会议上有特点听众代表的代表。拍摄这种照片比较好办,就是用闪光灯。如果是近距离拍摄,闪光灯不要直接对着人物,可以稍微向上,通过天花板的反光来进行补光,这样,人物的脸不容易出现发白的现象。还有就是如果有防红眼的设置,要打开,不然,拍摄的人物眼睛发红光就成为废片了。如果不能调节闪光灯角度的,尽量不要靠人物太近,以免使拍摄对象发白。如果是远距离通过长焦拍摄人物,那闪光灯可以直接对准人物,或者根据距离远近作适当的角度调整。这必须根据实践来掌握。
2. 会议照片要拍的稳重,会议全景照要拍的横平竖直,否则就会有失重感,横以会标为准,两侧竖柱为准。
3. 小会议室拍摄注意事项,在小会议室拍摄时要注意光线的利用,因为小会议室往往窗户较多。受强光干扰严重,容易将人物拍黑。如果可能最好使用闪光灯,在没有闪光灯的条件下最简易的办法是拍照者背对窗户或拍摄角度能避开强光。
4. 会议中,一些抢眼的背板色彩也要注意,特别是红色、鲜黄色和深蓝色尤其会吸引眼睛的注意,画面中要避免出现跟拍摄主体没有关系但却会抢眼的色彩。
对于宣传人员,很多时候需要拍摄各种各样的专题会议。而在会议中,除了要把会议的场景,如大景,中景拍摄好外,最重要还要把会议的主要参会者和领导拍摄好,如果把主要领导的拍摄搞砸了,整个会议的拍摄也会变得黯然失色。
单个主要领导拍摄。首先应充分运用各种动态构图法,更加突出的表现主体形象,不能呆板、没有活力。例如,可以首先选好几条推拉路线,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远到近搭配,然后在拍摄过程中把不同的构图有机地串联起来。给每一个领导足够时间的特写,尽量时间长点,在后期制作的时候可以有选择性地把好的镜头剪接出来。
多个主要领导拍摄。在大多数情况下,拍摄要以平摄为主,但是开会的主要领导很多时候都有多个,这个时候就更加要注意拍摄要领。如果一部新闻全部一律地使用单独平摄,就会使观众感到平淡乏味。偶尔变换一下拍摄的角度,就会使影片增色不少,最适合用左右平移的方法。首先,在给一个领导足够的特写后不要关机,用平移的方法,保持平均的速度把镜头移向另一个领导,再给他足够时间的特写,如此类推;但镜头的平移不能过快或者过慢,否则会破坏节奏的'连贯性。
有时候,对人物拍摄时为了突出拍摄的高大形象,可以用仰摄来拍摄,同一个人物,因为观看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仰望一个目标,观众会觉得这个目标好像显得特别高大。用这种方法去拍摄,可以使主体地位得到强化,被摄者显得更雄伟高大。
会议室开会拍照技巧 篇2
一、 室内会议拍照技巧:
会议摄影涉及的场所主要有三:签到台,VIP厅和主会场。
1. 拍摄空镜头。一般全景拍摄会场、VIP厅、签到台的布置。特别的细节拍摄(会场装饰物),比如:准备发奖用的奖杯特写等等。
2. 拍摄签到台。全景拍摄来宾的签到过程,特写拍摄礼仪小姐为重要领导佩带胸花。特别需要注意领导和VIP的到来,签字和主办方迎接,握手的场面。
3. 拍摄VIP厅。中景拍摄领导或VIP交谈的场面,包括寒暄和互赠名片,一般结合背景的陈设,交代会议场所。
4. 拍摄茶休。茶休主要就是拍摄宾客随意交谈的场面,一般使用中景多。
5. 拍摄领导和贵宾发言。会议开始,主持人开场白用特写镜头,台子一般高不宜正面拍摄,否则台子只露一个脑袋,不好看。正确的拍摄角度为45度,麦克风不能和嘴连接或挡住讲话领导的脸,还要注意不能在领导头部出现背景分割线条。基本此场景都用特写镜头,也可以拍摄讲话时全景。需要注意讲话的领导表情的抓拍。全景拍摄参加会议的人。
6. 拍摄合影。合影和会议记录的拍摄有所不同,要求很高。对人数和室内外光线环境的要求很高,有无站立的架子也很重要。后期制作也很麻烦,不是简单的放大!需要做电脑精细明暗调整,加字,扫描费,修整照片缺陷(如闭眼),一般摄影师都有熟悉的彩扩店,可以享受优惠价格,甚至免收部分费用,最重要的一点是保证照片的质量。拍摄宴会。主要是演出拍摄、游戏拍摄、领导和VIP敬酒、演员和观众互动的镜头,注意画面的生动性。
7. 根据主办方要求或会议活动程序的变化临时安排调整拍摄方案。
二、怎样拍摄集体合影
时下,各种会议要拍集体合影,各学校学生毕业更要拍集体合影。因此,有必要了解并掌握拍摄集体合影的技术技巧。
一张好的集体合影应该达到以下五点要求:
1)集体群像在画面布局合理,充实。
2)前后排无遮挡现象。
3)最前一排与最后一排的人都清晰。
4)没有前排头大、后排头小的透视变形。
5)没有闭眼睛的情况。
三、拍摄要领
1、应选用标准镜头
标准镜头的视角与人眼一致,用广角镜头拍集体照时会出现透视变形现象,前排人物离镜头近而头大,后排人物离镜头远而头小。因此,拍集体照不能使用广角镜头。如果使用变焦镜头拍集体照也应选择50毫米焦距段。
2、光圈和快门速度的选择
集体合影的特点是:人物是静止的且纵深大。要获得较大的景深,一般得使用小光圈和较慢的快门速度。20~30人的合影宜用f/5.6~f/8光圈;在60~70人合影时宜用f/8~f/11光圈,在100人以上合影时宜用f/11~f/16光圈。快门速度最好不低于1/30秒,这样可避免个别人在拍摄中突然的晃动。当然,在光线较差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景深,只好牺牲快门速度,但一般不能低于1/8秒。
3、使用三脚架和快门线
因为拍摄集体合影需要较大的景深,所以常选用较小的光圈拍摄,这时快门速度较慢,为防止拍摄中出现“手震”,影响画面清晰度,因此在拍照中必须使用三脚架稳定照相机。
4、为避免前后排遮挡,前后排梯度要大
拍大型集体合影时,安排队列最好用桌椅,能使前后排更紧凑一点,以便更有效地利用景深,拍出清晰照片。队列的安排一般是第一排坐凳子,第二排站地面,第三排站凳子,第四排站桌子,如果人还多,前面可蹲一排。
如果利用大楼前的石阶照集体合影,人群站队排列应注意的是,无论人多人少都必须隔一级站队(即前后两排之间应空一级),这样才能避免前排遮挡了后排。
拍集体合影构图很重要,不能在前排摆上过多的凳子,造成队形细长,人物头像很小,构图难看。
一般拍集体合影第一排摆凳子的数量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摆凳子数量=合影人数/5
例如:100人合影,摆凳子数量=100/5= 20即100人的合影,前排领导席摆20个凳子即足。
如果拍摄100人以上的合影,最好将桌椅以照相机为轴心摆成一个弧形,因为镜头最清晰的焦点平面是在以镜头焦点距离为半径的圆弧上。因此,采用弧形站队拍摄,就不会出现集体合影中常见的两侧人物不十分清晰的情况,从而保证了中间和两侧的人物都一样清晰。
5、光线的选择
拍集体合影以柔和的自然光为好,应尽量避免直射阳光和逆光。时间应选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这个时段,不要在树荫下拍照,以防产生花脸。
6、焦点选择
根据景深原理,镜头应聚焦在整个队列纵深的前1/3处。例如:若共五排人,应将焦点对在第二排的中间人物上,这样可更有效地利用前景深和后景深,拍出前后均清晰的集体合影。
7、构图方法
集体合影的构图布局要求上宽下窄留出天地,左右略留有余地而尽量充满画面。
8、拍照时注意力应集中
拍摄前先看看队列中有无前排遮挡后排的情况,如有则应调整一下位置。在按动快门前举手示意,提醒大家注意力集中,以免出现闭眼或晃动。此外,初拍集体照要避免紧张情绪,把注意力集中在准确曝光,精确聚焦以及构图上,否则,任何小小的差错和失误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为大多数集体合影是无法补拍的。
四、会议照片的基本要求:
①求真,会议中图片必须是这一事件中真实的照片,不可以将其他图片用于这个会议上,除非特别需要!
②求新,图片包含的景象必须新鲜,色彩鲜明,清晰!
③求活,图片可以将会议事件的现场气氛表现出活力,富有感染力!
④求情,能够抓住图片主体的表情特征,借以抒发主体的心理感情!
⑤求意,根据整体会议的要求,会议图片必须对新闻内容的侧重点有所表现。
⑥文字说明要规范,描述画面的事实,包括日期、人物、事件等要素必须精确严谨,然后说明新闻事件的背景,最大限度地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