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知识 » 如何拍免疫组化图片
扩展阅读
女生和渣男搞笑图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长什么样图片 2023-08-31 22:06:10

如何拍免疫组化图片

发布时间: 2023-01-07 09:22:30

㈠ cellsens dimension 软件在免疫组化照相时候怎么将标尺显示在图片(保存的图片)上求大神指导..

保存图片时,以.jpg的格式保存就好了

㈡ 免疫组化图片如何加标尺

保存图片时,以.jpg的格式保存就好了。

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

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相对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immunocytochemistry)。

标尺是光学计量仪器的长度标准,它广泛应用于测量长度的仪器中,如工具显微镜、测长仪、测量机等。第一机械工业部已制定了玻璃标尺的标准,以供选择时参考。

㈢ 免疫组化照片怎样剪裁,就是发表文章时,怎样处理自己拍下来的免疫组化照片

一切以能客观展示你的实验结果为基础,有的科研工作者采用局部放大,叠加照片(整体照片放大倍数正常,局部照片放大倍数高)的形式进行展示,也是一个不错的展示方法。

下图是义翘的典型IHC结果,可以作为参考。祝顺利

㈣ 2020-09-07 免疫组化组图

好不容易组了一个16张图的组化,保持清晰度的同时,亦要方便后面调整。使用PS心得如下:
1.之前显微镜拍摄的图片一定要命名好样本的类型、组别名称、放大倍数、部位、统一拍摄像素;
2.使用的是leica明场显微镜,首选储存使用TIFF格式,方便以后调整,一开始我使用jpeg贪图文件较小,其实后期不方便PS调整,因为jpeg压缩导致丢失过多的细节,后期基本用不了;
3.选出需要上图的照片,PS上裁剪成大小固定的一张张图片,我统一将400倍的照片裁剪成13.5cm X 13.5cm格式,调节曝光、色相、对比度、饱和度等与同组的照片一致的色彩,另存为到新的工作文件夹中,然后重命名原始文件,标记上“已使用”,这点非常重要,否则时间长了,重复使用图片被发现是学术不端行为;
4.PS新建目标SCI杂志要求的画板大小(17cm宽,高不超过22cm),上图,编排好顺序,如果不同部位的色彩差太远,可以“图像--调整--匹配颜色”;
5.组好之后,保存成.psd,方便以后调整,图片数据不会丢失。将画板大小调整合适,输出一张tiff格式的组合照;
6.下一步就是将tiff导入AI进一步组合柱状图及标出名称分组等信息了。
类似如下图的样式:

㈤ 如何用imagej分析免疫组化平均光密度值

1、打开Image-Pro Plus 6.0软件,点击右下方的Done。点击file,点击open,打开你要选择组化图片,点击打开,得到如图所示。

㈥ Image pro-Plus6.0软件处理免疫组化半定量时,怎么拍照,病理科的显微镜上能直接拍照么,求大侠指点

听起来,楼主的图像处理软件不负责拍照,也不具备拍照功能。楼主只要看清楚它能够识别哪些格式的图像文件即可。
显微镜上拍照完全可能,此类的配置在实验室与病理科也很常见,但我怎么知道楼主所说的那一台是否安装有相机呢??

㈦ 免疫组化IPP分析

1.图片来源。DAB显色的免疫组化图片

2.输出的结果。

3.光密度(OD)反映蛋白的量。

灰度值:黑0----白255。

步骤

1.光密度校正。具体步骤很容易查到。

2.设置测量参数。 area 和IOD

面积过滤值=100

显示选项中:

 NO fill holes, smooth=2, 

3.保存测量环境文件

4.手工描绘测量区域

5.选择色彩。选择HSI

H:0-29

S:不动

I:MAX=光密度校正的背景值相同(靠近255一端)

根据图片的显色,可以适当微调HSI

最后保存选色文件。file-save-

6.设置数据收集器

image----name

count/size----area(---sum) and  IOD(---sum)

7.测量

测量选择区域面积:edit-count aoi to objects

在data collector中读取测量数据

然后,delete 测量

重新点AOI自主描绘窗口工具,之前画的框就会自动出现

点击count---在data collector中读取测量数据

8.数据整理

同一样品不同视野的结果取均值=一份样品的结果

同一处理组的不同样品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图片的拍摄条件不能变。相同光亮,相同放大倍数,相同曝光条件。

2.不能使用自动拍照功能,必须手动拍照。

3.曝光条件。将空白区域调整到视野中央,通过曝光,使灰度值在230左右,然后校正白平衡,使它显示纯白色。

㈧ 此图片是免疫荧光还是免疫组化出来的结果文章原文是如下描述的。

后面两个图显然是组织免疫荧光,用EET处理后黑色素瘤细胞转移至肺,肝,肾,取肺和肝的组织,切片后(可能是冰冻切片),直接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拍照。由于GFP自带绿色荧光,在荧光显微镜下,直接可以见到转移的GFP标记的黑色素瘤细胞。

㈨ 免疫组化原理、流程及结果分析

免疫组化原理
免疫组化染色是用一抗与被检测组织中目的蛋白抗原结合,然后用HRP等标记的二抗与一抗进行结合,最后通过与DAB显色剂反应,进而确认所要检测蛋白抗原的定位、半定量等目的。
免疫组化更多的意义在于查看目的蛋白的定位。定量一般用western来实现。

免疫组化染色和HE染色的不同之处可能是HE染色比较粗略地辨认不同细胞形态学改变;而后者能够针对特异性细胞标志物来检测特异性细胞的改变(数量)、也可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的转位,组织中一些特异性蛋白的表达的量改变(通过图像分析系统分析颜色深浅、分布的面积等综合分析)。
通俗的讲,HE仅仅是看大体病理改变,比如组织坏死,比如炎性渗出。免疫组化,看你的目的蛋白的表达情况。

免疫组化和****HE****染色的对比
DAB和HE一样也是一种染色剂,HE染色相对简单,能分辨出细胞中的嗜酸嗜碱性物质;DAB染色全称应该叫做免疫组化DAB染色,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后,DAB(二氨基联苯胺)染色剂能将辣根过氧化物酶染成棕色。

常用的免疫组化染色方法:
组化用HRP的话,信号不够强。通常用生物素标记HRP来增强信号。
1、 ABC法(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
ABC法是利用卵白素与生物素特有的高度亲和力特性,与生物素化二抗结合,形成抗原+特异性抗体+生物素化二抗+卵白素+生物素+HRP复合物,最后DAB显色。
复合物配制:先将生物素与酶结合,形成生物素化HRP,以生物素化HRP与卵白素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
2、 SP法(抗生物素蛋白链酶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
本身没有连接生物素,但有两个生物素亲和力极高的结合位点,可以与二抗上的生物素结合,敏感性高,复合物不需要使用前混合,更为简便。
3、 PAP法
4、 直接法

样本制备

免疫组化结果分析
免疫组化结果的判断原则:
1 、必须设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
2 、 抗原表达必须在特定部位。
3 、 阴性结果不能视为抗原不表达。

免疫组化染色实验组与对照组结果分析表

从表可以看出只有6、7实验结果有意义。1-5均因对照组的结果已否定Ab的特异性或IHC技术操作存在错误等而使实验结果失去意义,必须重复实验或换用Ab。

染色失败的几种情况及原因:
1、 所染的全部切片均为阴性结果,包括阳性对照在内。
2、 所有切片均呈阳性反应。
3、 所有切片背景过深。
4、 阳性对照染色良好,检测的阳性标本呈阴性反应。

所有切片呈阳性反应,其原因:
1、 切片在染色过程中抗体过浓,或干片了。
2、 缓冲液配置中未加氯化纳和PH值不准确, 洗涤不彻底。
3、 使用已变色的呈色底物溶液,或呈色反 应时间过长。
4、 抗体温育的时间过长。
5、 H 2 O 2 浓度过高,呈色速度过快且粘附剂太厚。

所有切片背景过深,其原因:
1、 内源性过氧化酶没有完全阻断。
2、 切片或涂片过厚。
3、 漂洗不够。
4、 底物呈色反应过久。
5、 蛋白质封闭不够或所用血清溶血。
6 、使用全血清抗体稀释不够。

阳性对照染色良好,检测的阳性标本呈阴性反应。
最常见的原因:标本固定和处理不当。

注意事项:
1、 苏木素复染时间需要摸索,尤其要考虑阳性染色的位置。
2、 切片脱蜡和水化要充分;加反应液时要覆盖组织充分;每次加液前甩干洗涤液,但又防止干片。
3、 以下原因可能导致片子着色不均匀:
①脱蜡不充分。可以60℃烤20min,立即放入新鲜的二甲苯中。
②水化不全。应经常配制新鲜的梯度乙醇。
③抗体没混匀。用移液器充分混匀一抗/二抗等试剂。④抗体孵育时,切片放倾斜。
⑤抗体孵育后PBS冲洗不充分。
⑥制片厚薄不均匀等问题。
⑦染片盒不平,切片倾斜。
4、 一抗的清洗:
1、单独冲洗,防止交叉反应造成污染。
2、温柔冲洗,防止切片的脱落,推荐用浸洗方式。
3、冲洗的时间要足够,才能彻底洗去 结合的物质。
5、 PBS的PH和离子强度的使用:
1、建议PH在7.4-7.6浓度是0.01 M。
2、中性及弱硷性条件(PH7-8)有利 于免疫复合物的形成,而酸性条件则有利于分解;低离子强度有利于免疫复合物的形成,而高离子强度则有利 于分解。
6、 拍照:
1、有条件的话应该立即拍照,若不能及时拍照,也要封好片和用指甲油封固,保持避光和湿度。

㈩ ImageJ 如何除去镜头等设备造成的免疫组化图片背景干扰

在日常科研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仪器使用时间过长后,拍出来的组化片子背景中有各种阴影(如下图中右侧阴影)

同时我拍了一张没有组化片子的纯背景图,也可以看到右侧确实有明显的阴影。

其实有很多工具可以达成目的,我这篇文章主要集中在ImageJ如何操作可以消除背景中的阴影。

打开image J,依次点击process-calculator plus,然后按照下图进行设置,图1位置放染色的片子,图2位置放拍的背景图,然后点击OK,就可以完成操作了

下面放上最后的结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