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知识 » 图片怎么看raid模式
扩展阅读
女生和渣男搞笑图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长什么样图片 2023-08-31 22:06:10

图片怎么看raid模式

发布时间: 2023-01-18 19:14:17

‘壹’ 如何在WINDOWS下查看RAID方式

http://jingyan..com/article/375c8e197d870425f2a22998.html
首先进入主板BIOS,在硬盘模式里,把硬盘的工作模式改为RAID,即开启主板RAID功能。注意要连接两块及以上硬盘,但要为2的倍数。保存CMOS设置,重启。

开启主板RAID功能之后,开机按Ctrl+I组合键,进入RAID配置窗口,由于是在主板BIOS里操作,因此没有鼠标可以用,只能用键盘来完成操作。选择“ Creat new array(新建RAID阵列) ”,在“ Level ”里选RAID0,也就是速度最快的阵列。完成之后存盘退出,在自检阵列时会有下图的提示。

我用的是一块迈拓160G与一块希捷250G组成的RAID0阵列,组完后大小是305G。不同硬盘组阵列有个规律,就是大适应小,快适应慢。也就是说组RAID的大小与容量较小的硬盘为准,速度快的以慢的为准。一块160G的与一块250G的当然在把250G的算成160G的,组完后大小是160 * 2,也就是320G,格式化完刚好是305G
接下来放入windows7系统盘到光驱里,重启,用光盘引导启动。

出现安装界面之后就不用愁了,接下来就全部的中文提示,跟据自己的需要点下一步就行了。值得注意的是在南桥芯片从ICH9以后都不在集成IDE控制器,也就是说IDE接口不是原生的,而是通过一个芯片控制的,而南桥直接控制这个芯片来达到控制光驱及其它IDE设备的目的。既然不是原生的IDE设备,那么在装系统时很可能需要额外装光驱的驱动,也就是IDE控制器的驱动。(见下图)

通过查询得知,我使用的主板为P35+ICH9R芯片组,IDE控制器的型号为JMicron 363,于是到主板官方网站下载了相应的驱动解压到了U盘中,并选择,成功的安装了DVD驱动器的驱动。经过多次实验得知,非原生的IDE控制器如果系统不自带驱动的话,那就必需要装,不然系统无法继续安装。
接下来系统开始解压文件,并可以看到下面的安装进度条。
安装完成,看窗口切换的效果多酷~~~按快捷键win+Tab

‘贰’ 惠普服务器如何查看RAID信息

G2的太老了,给你说下现在G5、G6查看的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开机按F10进入BIOS界面,找高级选项(advanced),找到硬盘配置界面,改成raid模式,重启机器,自检到阵列卡界面时,会提示按F8,按F8进入,选着第二个选项,查看阵列

‘叁’ 怎样看服务器是RAID 几不要长篇大论,白话解释最好!!!

打开机箱,看几个硬盘
例如:
2个73G硬盘在电脑里显示的是73G的话(一个硬盘),就肯定是RAID1
2个73G硬盘在电脑里显示的是146G的话(一个硬盘),就肯定是RAID0
3个73G硬盘在电脑里显示的是73G的话(一个硬盘),就肯定是RAID5
4(偶数)个73G硬盘在电脑里显示的是146G的话(二个或更多硬盘)就有可能是RAID10

‘肆’ 怎么查看RAID类型

硬件raid:最佳的办法是通过已安装的raid厂商的管理工具来查看,有cmdline,也有图形界面

‘伍’ 怎么查看RAID中磁盘状态

1、先找到RAID卡的命令所在,一般Linux安装时都能认出常规RAID卡,并成功安装驱动,此例中命令为MegaCli64

‘陆’ 如何查看电脑是否用了raid,如果用了能否知道他用了那种

1.如何判断电脑是否装了raid:

(1). 重启电脑,在电脑的启动过程中,如果有RAID卡,会加载RAID的ROM,在加载的过程中会有类似于“ Ctrl+A”,“Ctrl+H”这种提示。

(2). 进入操作系统,如果在设备管理器里面能够看到RAID和SCSI设备,如果有RAID卡,说明系统极可能弄了raid。

(3). 还有就是软raid,这是通过操作系统来实现的,这个可以通过操作系统直接看到。如果是linux 就看有没有/dev/md0之类的设备。如果是windows就进磁盘管理器就能看到。

2.如何判断电脑的raid类型:

(1)如果是软raid,用右键点击我的电脑,然后点管理,再点磁盘管理器,在里面就可以查到。

(2)如果有raid卡,就要按相应的程序去看了。比如说HP、DELL这些的raid管理软件。

(6)图片怎么看raid模式扩展阅读

常见的几种RAID级别

1、RAID 0:

RAID 0是最早出现的RAID模式,即Data Stripping数据分条技术。RAID 0是组建磁盘阵列中最简单的一种形式,只需要2块以上的硬盘即可,成本低,可以提高整个磁盘的性能和吞吐量。RAID 0没有提供冗余或错误修复能力,但实现成本是最低的。

2、RAID 1:

RAID 1称为磁盘镜像,原理是把一个磁盘的数据镜像到另一个磁盘上,也就是说数据在写入一块磁盘的同时,会在另一块闲置的磁盘上生成镜像文件,在不影响性能情况下最大限度的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可修复性。

3、RAID 0+1:

RAID 0+1名称上我们便可以看出是RAID0与RAID1的结合体。把RAID0和RAID1技术结合起来,数据除分布在多个盘上外,每个盘都有其物理镜像盘,提供全冗余能力,允许一个以下磁盘故障,而不影响数据可用性,并具有快速读/写能力。

4、RAID 2:

RAID 2 是将数据条块化分布于不同的硬盘上,条块单位为位或字节。RAID 2使用一定的编码技术来提供错误检查及恢复。

5、RAID 3:

RAID 3和RAID 2类似,只是增加了带奇偶校验码的并行传送。它访问数据时一次处理一个带区,这样可以提高读取和写入速度。校验码在写入数据时产生并保存在另一个磁盘上。

6、RAID4:

RAID4和RAID3很象,不同的是,它对数据的访问是按数据块进行的,也就是按磁盘进行的,每次是一个盘。RAID3是一次一横条,而RAID4一次一竖条。

7、RAID5:

RAID5使用了分布式奇偶校验的独立磁盘结构,它的奇偶校验码存在于所有磁盘上。RAID5的读出效率很高,写入效率一般,块式的集体访问效率不错。因为奇偶校验码在不同的磁盘上,所以提高了可靠性。

‘柒’ 怎么查看RAID类型

先装两块盘建raid0,完毕后在加两块做raid1

动态磁盘与基本磁盘相比,不再采用以前的分区方式,而是叫卷集,它的作用其实和分区相一致,但是具有以下区别:

1.可以任意更改磁盘容量

动态磁盘在不重新启动计算机的情况下可更改磁盘容量大小,而且不会丢失数据,而基本磁盘如果要改变分区容量就会丢失全部数据(当然也有一些特殊的磁盘工具软件可以改变分区而不会破坏数据,如PQMagic等)。

2.磁盘空间的限制

动态磁盘可被扩展到磁盘中不连续的磁盘空间,还可以创建跨磁盘的卷集,将几个磁盘合为一个大卷集。而基本磁盘的分区必须是同一磁盘上的连续空间,分区的最大容量当然也就是磁盘的容量。

3.卷集或分区个数

动态磁盘在一个磁盘上可创建的卷集个数没有限制,相对的基本磁盘在一个磁盘上最多只能分4个区,而且使用DOS或Windows 9X时只能分一个主分区和扩展分区。

*这里一定要注意,动态磁盘只能在Windows NT/2000/XP系统中使用,其他的操作系统无法识别动态磁盘。

因为大部分用户的磁盘都是基本磁盘类型,为了使用软件RAID功能,我们必须将其转换为动态磁盘: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磁盘管理,在查看菜单中将其中的一个窗口切换为磁盘列表。这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右键菜单将选择磁盘转换为动态磁盘。

在划分动态卷时会可以看到这样几个类型的动态卷。

1.简单卷:包含单一磁盘上的磁盘空间,和分区功能一样。(当系统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态磁盘并且两个磁盘上都有未分配的空间时,我们能够选择如下的两种分卷方式)

2.跨区卷:跨区卷将来自多个磁盘的未分配空间合并到一个逻辑卷中。

3.带区卷:组合多个(2到32个)磁盘上的未分配空间到一个卷。 (如果如上所述系统中的两个动态磁盘容量一致时,我们会看到另一个分区方式)

4.镜像卷:单一卷两份相同的拷贝,每一份在一个硬盘上。即我们常说的RAID 1。

当我们拥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动态磁盘时,我们就可以使用更加复杂的RAID方式——RAID 5,此时在分卷界面中会出现新的分卷形式。

5.RAID 5卷:相当于带奇偶校验的带区卷,即RAID 5方式。

对于大部分的个人电脑用户来说,构建RAID 0是最经济实用的阵列形式,因此我们在这里仅就软件RAID 0的构建进行讲解:

要在Windows 2000/XP中使用软件RAID 0,首先必须将准备纳入阵列的磁盘转换为上文所述的动态磁盘(这里要注意的是,Windows 2000/XP的默认磁盘管理界面中不能转换基本磁盘和动态磁盘,请参考上文中的描述),我们在这里尝试使用分区的条带化,这也正是软件RAID和使用 RAID芯片构建磁盘阵列的区别。

我们选取了一个29GB的分区进行划分带区卷,在划分带区卷区时,系统会要求一个对应的分区,也就是说这时其他的动态磁盘上必须要有同样 29GB或更大的未分配空间,带区卷分配完成后,两个同样大小的分卷将被系统合并,此时我们的格式化等操作也是同时在两个磁盘上进行。

在构建RAID 0完成后,我们决定测试其硬盘传输率以确定这种软件RAID对性能的提升程度,我们构建软件RAID的平台和前文中的硬件RAID平台并不相同,为了保证 CPU的性能以确保我们软件RAID的实现,我们采用了较高端的系统:Athlon XP 1700+,三星 256MB DDR内存,华硕A7V266-E主板,由于软件RAID对硬盘规格的要求比较低,所以硬盘系统我们选用了不同规格的硬盘,希捷酷鱼Ⅳ 60GB和西部数据1200BB 120GB两块硬盘。

在传输曲线的后半段,我们很清楚地看到软件RAID 0的硬盘传输率达到了60MB/s,完全超越了阵列中任意一个硬盘的传输率,RAID 0的优势开始体现出来。对于追求高性能的用户来说,这应该是他们梦寐以求的。

这里应该说明的是,在Linux环境下,我们同样可以利用Raidtools工具来实现软件RAID功能。这个工具可以制作软RAID 0、RAID 1、RAID 4、RAID 5等多种磁盘阵列。在使用Raidtools之前,首先要确定目前正在使用的Linux核心是否支持Md。如果你正在使用的核心是2.0.X,并且不是自己编译过,大多数情况下支持软RAID。如果不能确定,则需要自己编译核心。

虽然RAID功能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好的速度体验和数据安全性,但是应该指出的是,现在市面上的大部分廉价IDE-RAID解决方案本质上仍然是 “半软”的RAID,只是将RAID控制信息集成在RAID芯片当中,因此其CPU占用率比较大,而且性能并不是非常稳定。这也是在高端系统中软件 RAID 0的性能有时可以超过“硬件”RAID 0方案的原因。

对于用户来说,高性能的IDE-RAID存储系统,或者需要比较强劲的CPU运算能力,或者需要比较昂贵的RAID卡,因此,磁盘阵列仍然应该算是比较高端的应用。不过对于初级用户来说,使用简单而廉价的磁盘阵列来提高计算机数据的可用性或提升一下存储速度也是相当不错的选择,当然其性能还远不能和高端系统相比。参考资料:http://hi..com/fxxt/blog/item/ab192124fdc4672bd4074288.html

‘捌’ windows怎么看服务器是raid几

需要重启服务器,在检测RAID卡的时候根据提示摁CTRL + A或CTRL + C(具体情况请根据具体提示选择)。进入RAID卡选项后,就能看出服务器当前raid 配置状态了。
磁盘阵列(Re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RAID),有"独立磁盘构成的具有冗余能力的阵列"之意。
磁盘阵列是由很多价格较便宜的磁盘,组合成一个容量巨大的磁盘组,利用个别磁盘提供数据所产生加成效果提升整个磁盘系统效能。利用这项技术,将数据切割成许多区段,分别存放在各个硬盘上。
磁盘阵列还能利用同位检查(Parity Check)的观念,在数组中任意一个硬盘故障时,仍可读出数据,在数据重构时,将数据经计算后重新置入新硬盘中。
分类:
磁盘阵列其样式有三种:外接式磁盘阵列柜、内接式磁盘阵列卡,利用软件来仿真。
1、外接式磁盘阵列柜最常被使用大型服务器上,具可热交换(Hot Swap)的特性,不过这类产品的价格都很贵。
2、内接式磁盘阵列卡,因为价格便宜,但需要较高的安装技术,适合技术人员使用操作。硬件阵列能够提供在线扩容、动态修改阵列级别、自动数据恢复、驱动器漫游、超高速缓冲等功能。它能提供性能、数据保护、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管理性的解决方案。阵列卡专用的处理单元来进行操作。
3、利用软件仿真的方式,是指通过网络操作系统自身提供的磁盘管理功能将连接的普通SCSI卡上的多块硬盘配置成逻辑盘,组成阵列。软件阵列可以提供数据冗余功能,但是磁盘子系统的性能会有所降低,有的降低幅度还比较大,达30%左右。因此会拖累机器的速度,不适合大数据流量的服务器。

‘玖’ raid怎么打开

一般在BIOS中打开RAID模式。

1.我们需要准备好两块相同容量的硬盘,连接在SATA3.0硬盘接口(SATAII接口速率已无法满足SSD组RAID的速度需求),开机后按“DEL”键进入BIOS界面。

3.由于要组建磁盘阵列,我们将选项调成RAID模式,然后回车确认。最后按F10保存退出,即可完成在BIOS重打开RAID模式。

‘拾’ 怎样区分磁盘阵列是RAID几

最简单的是算容量,RAID0是叠加(所有盘容量的叠加),RAID1
是减半的有效容量,RAID
5是(N-1)的有效容量。
当然你也可以在设备启动过程中看RAID
信息的显示过程,一般都会有提示做的RAID几的,或者也可以截图出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