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丹参长什么样,多一些图片特写
形态特性:
1、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根细长,圆柱形,外皮朱红色。茎四棱形,上部分枝。叶对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3~5片。
2、顶端小叶片较侧生叶片大,小叶片卵圆形。轮伞花序项生兼腋生,花唇形,蓝紫色,上唇直立,下唇较上唇短。小坚果长圆形,熟时暗棕色或黑色。花期5~10月,果期6~11月。
3、块茎卵圆 形至长圆形,棕褐色,表面密生多数细长须根。
4、单叶互生;叶柄 较叶片稍短;叶片宽卵状心形或卵状心形,长 5〜16厘米,宽2 ~ 14厘米,先端尾状渐尖,边 缘全缘或微波状,两面无毛;叶腋内有大小不 等的紫褐色球形或卵圆形珠芽(零余子),直 径1~3厘米,外有圆形斑点。
5、花单性,雌雄 异株;雄花序穗状下垂,常数个丛生于叶腋, 有时基部花序延长排列成圆锥状;雄花单生 密集,基部有卵形苞片2枚;花被片披针形, 新鲜时紫色;雄蕊6株,着生于花被基部,花丝与花药近乎等长。
(1)单参什么样子图片扩展阅读:
一、药材性状
1、本品根茎短粗,顶端有时残留茎基。根数条,长圆柱形,略弯曲,有的分枝并具须状细根,长10~20cm,直径0.3~lcm。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具纵皱纹。
2、老根外皮疏松,多显紫棕色,常呈鳞片状剥落。质硬而脆,断面疏松,有裂隙或略平整而致密,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导管束黄白色,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苦涩。
3、栽培品较粗壮,直径0.5~1.5cm。表面红棕色,具纵皱纹,外皮紧贴不易剥落。质坚实,断面较平整,略呈角质样。
二、饮片性状
1、丹参: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外表皮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具纵皱纹。切面有裂隙或略平整而致密,有的呈角质样,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有黄白色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微苦涩。
2、酒丹参:形如丹参片,表面红褐色,略具酒香气。
B. 请问各位网友丹参好种植吗效益怎么样敬请赐教
一般丹参种子亩产2000到3000斤左右,干货4差不多400到600斤,。一亩地约种植1万棵,肥料与农药在200以内,除去人工成本就是收益。成品每斤在40-190元之间。
比叫有前景
丹参什么时候种植?怎么种?
丹参以分根、芦头繁殖为主,亦可种子播种和扦插繁殖。
1、分根繁殖。
秋季收获丹参时,选择色红、无腐烂、发育充实、直径0.7~1厘米粗左右的根条作种根,用湿沙贮藏至翌春栽种。亦可选留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在原地不起挖,留作种株,待栽种时随挖随栽。春栽,于早春2~3月,在整平耙细的栽植地畦面上,按行距33~35厘米、株距23~25厘米挖穴,穴深5~7厘米,穴底施入适量的粪肥或土杂肥作基肥,与底土拌匀。然后,将径粗0.7~1.0厘米的嫩根,切成5~7厘米长的小段作种根,大头朝上,每穴直立栽入1段,栽后覆盖火土灰,再盖细土厚2厘米左右。不宜过厚,否则难以出苗;亦不能倒栽,否则不发芽。每亩需种根50公斤左右。北方因气温低,可采用地膜覆盖培育种苗的方法。
2、芦头繁殖。
收挖丹参根时,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粗根切下供药用,将径粗0.6厘米的细根连同根基上的芦头切下作种栽,按行株距33×23厘米挖穴,与分根方法相同,栽入穴内。最后覆盖细土厚2~3厘米,稍加压实即可。
3、种子繁殖。
于3月下旬选阳畦播种。畦宽1.3米,按行距33厘米横向开沟条播,沟深1厘米,因丹参种子细小,要拌细沙均匀地撒入沟内,益土不宜太厚,以不见种子为度播后覆盖地膜,保温保温,当地温达18~22℃时,半个月左右即可出苗。出苗后在地膜上打孔放苗,当苗高6厘米时进行间苗,培育至5月下旬即可移栽。南方宜于6月种子成熟后,随采随播,出苗最高。亦可于立秋前后播种。
4、扦插繁殖。
南方于4~5月,北方于7~8月。先将苗床畦面灌水湿润,然后,剪取生长健壮的茎枝,切成长17~20厘米,将插穗斜插入土中,深为插条的1/2~1/3,随剪随插,不可久置,否则影响成苗率。插后保持床土湿润,适当遮荫,半个月左右即能生根。待根长3厘米时,定植于大田。
C. 红参叶子是什么样子的
红参叶子如下图
1、选地整地
红参的适应能力强,只要保证种植地土壤松软肥沃及光照充足即可种植,不过为了保证红参的产量与品质还是要对土壤适当进行改良。施足基肥或者是添加适量的沙子,如果建园地坡度超过10度那么则需要修建梯田。选好地之后将土壤深翻40厘米左右,并且在定植前一年要挖好定植沟,挖好沟等待风化后施足充足的底肥,底肥以农家肥与过磷酸钙为主。提高土壤的肥力,促进红参果植株的生长。
2、种子处理
如果是使用播种种植的话,那么在种植前首先要处理好种子,将种子放入多菌灵等杀菌剂中浸泡4-6分钟。然后将其捞出放入温水中浸泡10小时左右,再将其捞出风干后放入25度左右的环境下进行催芽。再根据种植面积控制好种植密度适时播种,播种后覆盖细土,及时浇水,保证土壤湿润,提高土壤的保水性。当幼苗长至10cm左右的时候适当追施翠姆特种肥,促进幼苗的生长,增强长势。
3、水肥管理
种植或者定植后要加强水肥管理,首先要保证土壤湿润,为种子及幼苗扎根提供充足的水分。幼苗出苗后及时追肥,提高幼苗的免疫能力,降低病虫害的发病率,做好基本的水肥管理工作。并且我们还要根据幼苗的生长情况及土壤等各种因素合理的调整肥水施用频率。注意肥料营养配比,不可过施偏施,否则容易导致植株徒长,并且还要注意水分,水分过多时要及时排水。
4、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对红参果的危害是非常大的,虽然红参果的抗病能力比较强。但是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很多朋友在种植的时候疏忽了对红参果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在种植红参果的时候,不仅要定期对果园消毒,还要做好各方面的预防工作,尽量切断传播源,降低发病率。经常观察果园,仔细检查每颗果树,发现有任何部位产生不良情况时。要及时做出对应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D. 农作物种植环境很重要,丹参的生长环境是怎么样
丹参主要生长在阳光充足的山坡草地、沟渠、路边或森林上。目前分布在大部分地区,丹参的适应性很好。一般来说,它能快速适应周围环境。根系种植时,种植植物留在地面上。当需要再植时,2-3月可采取侧根种植,但注意覆盖秸秆,防止冻害。扦插种植,将强壮的茎放在地上,移去下部叶片,斜插栽培后移栽。播种、繁殖、钻播、地膜覆盖、保湿、出苗、移栽。
一般来说,野生丹参生长在森林、路边和山坡上。事实上,这些地方的土壤相对干燥。丹参怕积水,需要高而干燥的土壤。我最喜欢肥沃、疏松和沙质壤土。我对土壤的pH值没有严格的要求,我可以用微酸、微碱和中性来种植。一般来说,肥沃、干燥、透水的土壤更适合种植。丹参喜欢温暖的气候、潮湿的空气、充足的光线和肥沃的土壤。在生长期,光照不足,温度低,幼苗生长缓慢,植株发育不良。丹参具有抗旱性和耐涝性。地下根耐寒,能在野外越冬。适宜的生长条件是年平均气温不低于17.1℃,根系在-15℃下能安全越冬。平均相对湿度为77%,土壤为砂壤土,土壤pH值等于或略大于7。野生丹参多见于路边、山坡和河流。
E. 野丹参花是什么样子
多年生草本,根肥厚,外面红色。茎高40—80厘米,有长柔毛。叶常为单数羽状 丹参-植物形态。
复叶;小叶1—3对,卵形或椭圆状卵形,两面有毛。轮伞花序6至多花,组成顶生或腋生假总状花序,密生腺毛或长柔毛;苞片披针形,花萼紫色,有11条脉纹,长约11毫米,外有腺毛, 2唇形,上唇阔三角形,顶端有。3个聚合小尖头,下唇有2齿,三角形或近半圆形;花冠蓝紫色,长2—2.7厘米,筒内有毛环,上唇镰刀形,下唇短于上唇, 3裂,中间裂片最大;雄蕊着生下唇基部。小坚果黑色,椭圆形。花期4—6月;果期7—8月。
F. 丹参的叶子是什么样子
叶常为奇数羽状复叶,叶柄长1.3-7.5厘米,密被向下长柔毛,小叶3-5(7),长1.5-8厘米,宽1-4厘米,卵圆形或椭圆状卵圆形或宽披针形;
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偏斜,边缘具圆齿,草质,两面被疏柔毛,下面较密,小叶柄长2-14毫米,与叶轴密被长柔毛。
轮伞花序6花或多花,下部者疏离,上部者密集,组成长4.5-17厘米具长梗的顶生或腋生总状花序;苞片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无毛,下面略被疏柔毛,比花梗长或短;花梗长3-4毫米,花序轴密被长柔毛或具腺长柔毛。
(6)单参什么样子图片扩展阅读:
丹参喜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空气湿润,土壤肥沃的环境。生育期若光照不足,气温较低,则幼苗生长慢,植株发育不良。
在年平均气温为17.1℃,平均相对湿度为77%的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适宜在肥沃的砂质壤土上生长,对土壤酸碱度要求不高,中性、微酸及微碱性土壤均可种植。
分布于中国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及湖南;日本也有分布。生于山坡、林下草丛或溪谷旁,海拔120-1300米。
G. 什么样的土壤适合种植丹参
丹参又名血参、赤参、紫丹参、红根等。丹参在我国分布甚广,四川、山东、山西、河北、江苏、安徽、辽宁、陕西、河南、湖北等省区均适宜种植。应选择比较肥沃的微酸性或微碱性沙质壤土(pH 6~8)种植丹参。
H. 红参到底长的什么样子求红参植株图片.
红参是人参与红塘加工的炮制品,所以不可能有红参的植株图谱,红参图请参考人参图.
满意请采纳
I. 这是什么植物是丹参吗
土人参(学名: (Jacq.) Gaertn.)是中央种子目,马齿苋科,土人参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达100厘米。6-7月开花,9-10月结果。
土人参栽培容易,繁殖迅速,病少虫微,根、叶均可食用,可炒、可做汤、可涮、可炖,药蔬兼用。作为蔬菜食用部分是不断生长的嫩茎叶,为宾馆蔬菜。
肉质根,是一种药用补品,具有滋补强壮作用,能补气血、助消化、生津止渴、治咳痰带血。
水肥管理
土人参喜土壤湿润,一般晴天3-5d浇1次水,保护地栽培原则上是见干才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利茎叶迅速生长和保持产品鲜嫩。土人参不耐涝,多雨季节应注意排水。每次采收嫩茎叶后,进行一次根外追肥,叶面喷洒0.3%尿素和0.3%沃叶磷酸二氢钾混合溶液,采收3-4次后,每hm2追施尿素150-300kg。
浅耕除草
结合浅耕清除田间杂草,浅耕深度3-4cm。实行多年生栽培可于冬前进行培土覆盖,以利于越冬和早春萌芽,并提早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