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孩子不好好吃饭,有什么策略可以改善
孩子不好好吃饭,大概可以分为两大类原因:一是生理原因;二是行为原因。生理原因也就是要考虑孩子是否到了可以自己吃饭的年龄,又或者孩子是否身体中缺乏某些微量元素,甚至是有肠胃疾病。因此,要让孩子好好吃饭的第一步是要确认下孩子身体是健康的,并且已经达到了可以自己吃饭的年龄。那么,下面重点来聊一下,孩子如果是由行为原因引起的不好好吃饭该怎么办?
3.家长做出良好的表率,让孩子“有样学样”
曾经去一位朋友家玩时,朋友一直让孩子多吃青菜,可是,孩子不仅不听,而且还反驳道:“青菜不好吃,不然你为什么不吃?”这时候朋友才意识到,孩子不吃青菜很可能是跟着自己“有样学样”。孩子天生就会模仿身边人的行为,当他们发现家长不吃某样菜或者不好好吃饭时,这样错误的示范会对孩子造成误导,导致他们不好好吃饭。所以,家长如果希望孩子好好吃饭,就要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做一个不挑食、好好吃饭的好家长。
㈡ 孩子在幼儿园不好好吃饭怎么办
这可能是现在很多父母都遇到过的问题。如果你也已经为人父母,你遇到过相同的烦恼吗?回想我们小的时候,好像永远吃不够,吃什么都香!现在的孩子,却常常出现胃口不佳的状况,每个家庭又常常只有一个宝贝,看着这个“独苗苗”,每天吃饭吃得很少,又吃的不香,作为爸爸妈妈,你软也不行,硬也不行,真的是感觉很无奈! 说实话,在我的孩子小的时候,我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我曾经采取过软的方法有:哄着吃、追着吃、许愿贿赂小家伙等等。硬的方法有:逼着吃,或威胁小家伙:“如果不吃会有什么什么后果”,或到点就把饭拿走,不到下顿吃饭的时候不给吃...... 那时真是黔驴技穷的感觉呀! 但和小家伙斗志斗勇的过程中,我有了一个发现,我发现我越担心他不好好吃饭,这小家伙就越不好好吃饭。反而是我有时工作比较忙,顾不上在意这个问题时,孩子不好好吃饭的情况也不那么厉害。小家伙并没有像我感觉的那样“天天不好好吃饭”。 仔细回想一下,小家伙只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两天不好好吃饭。如果这时大人没有在意,孩子一两天过后就又开始好好吃饭了。当然这也有情况不同的时候。我把各种情况总结如下,希望对各位爸爸妈妈们有所帮助! 情况一:孩子的饭量和父母的期望量有差距。 这样的情况,通过我们仔细观察就能得知。观察一下孩子是不是每天都是吃那么多就剩饭了?如果是,就说明我们每天都给孩子盛饭盛的有点多,是我们做爸爸妈妈的希望孩子吃的更多一点,其实我们的宝贝胃口本身就是那么大,如果我们一定要孩子加大饭量,时间久了,孩子不但容易积食,而且还容易对食物产生厌恶,从而厌食! 如果我们为了不让孩子剩饭,就威逼利诱,让孩子“养成好习惯”不剩饭,一定要孩子吃完。时间久了,孩子甚至会对吃饭产生恐惧的心理,一到吃饭就害怕。而孩子越不好好吃,大人就越着急,形成恶性循环。 更好的做法是:通过观察,如果你的宝贝属于这样的情况,就按照孩子每天能吃完的饭量给孩子盛饭,不强迫孩子按我们期待的饭量吃饭!我们做父母的重要的是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和心情,让自己放松下来。对自己说:"吃饭是孩子的事,孩子的本能就是要吸收营养让自己成长。我相信我的孩子能照顾好自己!" 有些孩子因为我们做爸爸妈妈过去的做法,已经养成了剩饭的习惯,即便我们给孩子把饭盛少了,孩子还是吃到最后几口就不吃了。那我建议还要结合后面的一些方法,按照具体情况帮孩子调整。 情况二:孩子运动量太少 现在的孩子已经不像我们做父母的这一代小的时候玩的机会那么多了(我指的是体能方面,比如:户外运动等)。我们的孩子现在常常是宅在家里,和手机、电脑、电视、iPad为伴。因为没有什么体能运动,孩子几乎没有什么消耗,所以常常上顿饭还没有好好消化,又到了下顿饭,所以吃不下真的挺正常的。 更好的做法是:我们可以每天给孩子多安排一些运动的机会,不一定非要出门,有些运动在家里就可以完成。比如:早晨起床一家人“叠罗汉”,3、5分钟就让每个人都精神振奋,还能带来快乐的一天,又增加了一家人的亲密感。最重要的是这几分钟让每个人全身的血液都加速流动,洗漱完毕就会有饥饿感和食欲。这时让孩子吃饭,孩子往往会吃的很好! 中午和晚上也是如此,智慧的你,一定会找到适合的运动,即增加家庭欢乐气氛,又让孩子“饭饭吃的香香”。相信你、家人和孩子一定都会越来越喜欢属于你们自己家庭的独特运动方式的! 情况三:孩子零食吃的太多,加餐太多 也许父母细心就能观察到,孩子有可能饭量并不小,吃的也很好。只是在生活中孩子的小嘴就没停。到了午饭时间,当孩子吃不下饭了,自然就给人的感觉是“孩子不好好吃饭”。其实孩子早就各种零食吃饱了。没有胃口再吃正餐了。 更好的做法是:少吃多餐是很好,但是现在很多零食对孩子并不是很健康。再加上,正餐吃的少,难免父母紧张。倒不如,平时除了加餐一点水果,就不要给孩子吃其他什么零食了,把胃口留着好好吃正餐。当然了,如果孩子是老人带,就要和老人沟通好,取得共识,才好执行。 情况四:孩子脾胃不调 首先我们要观察孩子不好好吃饭是不是因为脾胃不调。我们可以从孩子的睡眠、舌苔、口气、大便这几方面来观察。如果孩子晚上睡不好,常易醒,有时还会夜里做梦哭闹,睡不安稳;舌苔发白;早晨有不好闻的口气(大家知道,孩子正常一般就算是早晨,也没有什么口气的);大便不规律,干或稀或不成形,这就说明孩子是脾胃不调。 这里介绍大家一个我们中国最传统的调理孩子脾胃不调的好方法,这个方法真是简便易行,绿色环保,安全无副作用,每个爸爸妈妈都能做到!那就是——儿童四步推拿。 1.按揉推四横纹:四横纹穴位于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按摩时,爸爸妈妈左手握住孩子的手指,用右手食指或中指指端分别按揉四横纹穴,约2~3分钟;也可推四横纹穴,将孩子四指并拢,爸爸妈妈用右手拇指自孩子的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推50~100次。 2.按揉推板门穴:板门穴位于孩子手掌大鱼际处。按摩时,爸爸妈妈左手握住孩子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揉板门穴。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也可使用推法,由拇指指根推向腕横纹可止泻,由腕横纹推向拇指指根能止呕,来回推可调整脾胃功能。按揉2~3分钟,推50~100次。 3.推脾经穴:脾经穴在孩子拇指桡侧面。按摩时,爸爸妈妈左手中指或无名指夹住孩子左手四指,再以拇指与中指捏住孩子拇指,爸爸妈妈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后,直推孩子脾经穴,从拇指指尖推向拇指根,推50~100次,单方向直推,不宜来回推。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 4.捏脊法:(这个是强烈推荐,真的立竿见影)捏脊不仅可以给孩子用,而且也可以给家里的大人用。捏脊能很好地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特别是对胃肠功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捏脊能调理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吸收,提高人体抵抗力的作用。捏脊方向为自下而上,从臀裂至颈部大椎穴。一般捏3~5遍,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度。在捏最后一遍时,常常捏三下,向上提一次,称为“捏三提一”。我的孩子每次消化不良,只要用这个方法真是立竿见影,见效很快!大家一定要试试这个方法,真是很好用!如果大家从文字上看不清,可以仔细看看这个视频,真的很简单,很有效!希望分享对各位爸爸妈妈有所帮助,欢迎大家加我微信留言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