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知识 » 鼻腭在哪里图片
扩展阅读
女生和渣男搞笑图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长什么样图片 2023-08-31 22:06:10

鼻腭在哪里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2-10 23:14:02

㈠ 鼻腭管囊肿是

正确答案:E
解析:鼻腭管囊肿纤维的衬里上皮变异较大,邻近口腔部的常内衬复层鳞状上皮,而近鼻腔部常为呼吸上皮,结缔组织囊肿囊壁中可含有较大的血管和神经束,为通过切牙管的鼻腭神经和血管结构,故1题选E
。牙源性角化囊肿肉眼见囊肿壁较薄,囊腔内含有黄白色的片状物或干酪样物质,纤维组织囊壁内有时可见微小的子囊和上皮岛,故2题选D
。鳃裂囊肿纤维囊壁内衬假复层柱状上皮,纤维囊壁内含有大量淋巴样组织并形成淋巴滤泡,故3题选A
。甲状舌管囊肿纤维囊壁内偶见甲状腺或黏液腺组织,故4题选B
。皮样囊肿纤维囊壁中含皮肤附属器和皮脂腺,故5题选C

㈡ 请问鼻腭囊肿是什么~严重吗

鼻腭囊肿是位于鼻底部的上腭部的囊肿,靠前方又称为鼻底囊肿。发现之后,一定需要切除。但是既然是囊肿,就肯定是良性的。一到两周愈合,说话问题,术后即可以说话,对伤口并无影响。

㈢ 鼻丘穴位置在哪里请哪位高人指点一下.

鼻丘穴位于鼻腔外侧壁中鼻甲前端,属经外奇穴,外观呈丘状隆突,此处有丰富的鼻腭神经末梢.

中鼻甲前端外上方的鼻腔侧壁有小丘状隆起称为鼻丘,是三叉神经、嗅神经所形成的丰富的反射区。

㈣ 流鼻涕上颚痒

你好,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出现过敏性鼻炎的情况所造成的,与支原体的感染还是没有关系的,可以及时的根据情况选择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一般在出现这种情况之后,可以选择使用酮替芬、氯雷他定等类型的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同时可以适当的配合使用通窍鼻炎片等类型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缓解上述的症状。

㈤ 鼻炎上颚疼怎么办

得控制病情了这样的话

㈥ 鼻腭囊肿为什么要及时治疗

要知道严不严重就要对它理解
我来给你谈谈关于“鼻囊肿”的问题。
鼻囊肿因其所在部位和囊肿内所含物质及产生原因的不同而名称备异。
按所在部位可分为发生于鼻腔备壁或鼻周软组织内的各种面裂囊肿,如鼻背中线皮样囊肿与鼻前庭囊肿;发生于上领骨的牙源性囊肿及发生于鼻塞内的鼻塞囊肿如粘膜囊肿、粘液囊肿等。
按囊肿内所含物质成分的不同可分为度样囊肿、含齿囊肿、粘膜囊肿、粘液囊肿、气囊肿以及在此基础上因感染而形成的潞留性脓囊肿。
按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先天性发盲异常,腺体因腺管阻塞不能分泌而潴留及炎症感染因素刺激等等。
由于先天遗传或发育异常的囊肿有各种面裂囊肿,如鼻翼下面裂囊肿、鼻背中线度样囊肿及瘘管、唇腭裂囊肿、鼻腭囊肿、切牙骨囊肿及鼻前庭囊肿、含牙囊肿等。其中多由面突在发育过程中于接合或融合之处胚胎残余上度发展而成。而鼻前庭囊肿也可由鼻腔底的粘液腺腺管阻塞、分泌物潴留所致。至于含齿囊肿则可能是在牙齿发育过程中,由正常的牙滤泡发展而来。
腺体内分泌物潴留所致的囊肿(如前所述的鼻前庭囊肿)可因腺管阻塞引起;鼻窦粘膜囊肿分泌型者也由此而来,因而有时又称粘液潴留囊肿或粘膜下囊肿。
由感染刺激引起的囊肿(如发生于上颌骨的牙周囊肿),是由牙根感染或损伤后,根尖肉芽组织发生囊肿样变所致;而发生于上颌窦的粘液囊肿如为非分泌型者,则是由于鼻窦慢性炎症使粘膜下毛细血管壁受损而渗出的浆液积聚于鼻窦粘膜内的疏松结缔组织中形成的假性囊肿,又称浆液囊肿。此外,鼻窦粘液囊肿也可因外伤.手术、肿瘤炎症等因素阻塞窦口,造成窦内分泌物潴留所致。
爱心提示:综上所述,鼻囊肿种类较多,同样的致病原因可引起不同部位的鼻囊肿,而同一囊肿也可由多种因素促成。这也说明其病因的复杂性。临床工作中,应认清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便掌握各种鼻囊肿的特点。
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采纳为答案。

鼻腭囊是一种病(废话)是病就要赶快治疗阿!

㈦ 在口腔医学中 N代表什么意思啊 例如 麻醉区域 切牙孔麻醉鼻腭N

神经(nerve)。

㈧ 婴儿鼻子腭裂是什么意思

病情分析: 你好,你应该说的是先天唇腭裂,腭裂发生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认为与妊娠期食物中营养缺乏、内分泌异常、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素有关。 指导意见: 建议孕妇在怀孕期间应避免偏食,保证维生素B、C、D及钙、铁、磷的充分摄入,保持心境平和,避免精神紧张来预防。如果已经b超等检查确诊,应5岁前手术治疗。

㈨ 鼻腔的组织构造

通称鼻腔,有内、外、顶、底四壁。
1、内壁
即鼻中隔(nasal septum),由鼻中隔软骨(septal cartilage)、筛骨正中板,又称筛骨垂直板(perpendicular plate of ethmoid bone)及犁骨(vomer)组成(图1-4)。
图1-4 鼻中隔支架
软骨膜及骨膜外覆有粘膜,鼻中隔前下部粘膜内血管丰富,由鼻腭、筛前、上唇及腭大动脉支密切吻合形成毛细血管网称为利特尔区(Littlr’s area)。此处粘膜较薄,血管表浅,粘膜与软骨膜相接紧密,血管破裂后不易收缩,且位置又靠前,易受外界刺激,是鼻出血最易发生的部位。
2、外壁
鼻腔外壁表现极不规则,有突出于鼻腔的三个骨质鼻甲(conchae turbinate),分别称上、中、下鼻甲。各鼻甲下方的空隙称为鼻道,即上、中下鼻道。各鼻甲内侧面和鼻中隔之间的空隙称为总鼻道(common meatus)。上、中两鼻甲与鼻中隔之间的腔隙称嗅裂或嗅沟(olfactory sulcus)(图1-5、1-6)。
图1-5 鼻腔外侧壁
(1)上鼻甲(superior turbinate):位于鼻腔外壁的后上部,位置最高、最小,因前下方有中鼻甲遮挡,前鼻镜检查不易窥见。上鼻甲后上方为蝶筛隐窝(sphenoethmoid recess),蝶窦开口于此。
图1-6鼻腔外侧壁(上、中、下鼻甲部分去除)
(2)上鼻道(superior meatus):内有后组筛窦开口。(3)中鼻甲(middle turbinate):系筛骨的突出部,中鼻甲中常有筛窦气房生长,使鼻腔上部显着缩窄。中鼻甲前端外上方的鼻腔侧壁有小丘状隆起称为鼻丘,是三叉神经、嗅神经所形成的丰富的反射区。
(4)中鼻道(middle meatus):外壁上有两个隆起,后上方为筛窦的大气房名筛泡(ethmoid bulla ),筛泡前下方有一弧形嵴状隆起名钩突(uncinate process),筛泡钩突之间有一半月形裂隙,称为半月裂孔(semilunar hiatus),其外方有一弧形沟称筛漏斗(ethmoid infundibulum),额窦多开口于半月裂孔的前上部,其后为前组筛窦开口,最后为上颌窦开口。
(5)下鼻甲(inferior turbinate):为一独立骨片,附着于上颌骨内壁,前端距前鼻孔约2cm后端距咽鼓管口约1cm,为鼻甲中最大者,约与鼻底同长,故下鼻甲肿大时易致鼻塞或影响鼓管的通气引流。
(6)下鼻道(imferior meatus):前上方有鼻泪管开口,其外段近下鼻甲附着处骨壁较薄,是上颌窦穿刺的最佳进针部位(图1-7)。
图1-7 右鼻腔
3、顶壁
呈狭小的拱形,前部为额骨鼻突及鼻骨构成。中部是分隔颅前窝与鼻腔的筛骨水平板(cribriform plate),此板薄而脆,并有多数细孔,呈筛状,嗅神经经此穿过进入颅前窝。外伤或手术时易骨折致脑脊液鼻漏,成为感染入颅的途径。
4、底壁
即硬腭,与口腔相隔,前3/4由上颌骨腭突,后1/4由腭骨水平部构成,两侧部于中线相接,形成上颌骨鼻嵴,与犁骨下缘相接,底壁前方近鼻中隔处,两机时各有一切牙管开口,腭大动、静脉及腭前神经由此通过。 按其组织学构造和生理机能的不同,分为嗅区粘膜和呼吸区粘膜两部分。
1、嗅区粘膜
分布于上鼻甲及部分中鼻甲内侧面及相对应的鼻中隔部分,为假复层无纤毛柱状上皮,由嗅细胞、支持细胞、基底细胞组成。其固有层内含分泌浆液的嗅腺,以溶解有气味物质微粒,产生嗅觉。嗅细胞为双极神经细胞,其中央轴突汇集多数嗅细胞嗅丝,穿过筛板达嗅球,周围轴突突出上皮表面,成为细长的嗅毛(图1-8)。
图1-8 嗅神经
2、呼吸区粘膜
除嗅区外,鼻腔各处均由呼吸区粘膜覆盖,该区粘膜属复层或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其纤毛的运动主要由前向后朝鼻咽部。粘膜内含有丰富的浆液腺、粘液腺和杯状细胞,能产生大量分泌物,使粘膜表面复有一层随纤毛运动不断向后移动的粘液毯(mucous blanket)。粘膜内有丰富的静脉丛,构成海绵状组织,具有灵活的舒缩性,能迅速改变其充血状态,为调节空气温度与湿度的主要部分。下鼻甲上的粘膜最厚,对鼻腔的生理功能甚为重要,故手术时不宜过多去除。 动脉主要来自颈内动脉系统的分支眼动脉和颈动脉系统的分支上颌动脉。
1、眼动脉 自视神经管入眶后分出筛前动脉和筛后动脉。两者穿过相应的筛前孔和筛后孔进入筛窦,均紧贴筛顶横行于骨脊形成的凹沟和骨管中,然后离开筛窦,进入颅前窝,沿筛板前行穿过鸡冠旁小缝进入鼻腔。
2、上颌动脉 在翼腭窝内相继分出碟腭动脉、眶下动脉和腭大动脉供应鼻腔,其中蝶腭动脉是鼻腔血供的主要动脉。
3、静脉回流 鼻腔前部、后部和下部的静脉汇入颈内、外静脉,鼻腔上部静脉则经眼静脉汇入海绵窦,亦可经筛静脉汇入颅内的静脉和硬脑膜窦。 包括嗅神经、感觉神经和自主神经。
1、嗅神经分布于嗅区粘膜。嗅细胞中枢突汇集成多数嗅丝穿经筛板上之筛孔抵达嗅球。嗅神经鞘膜为硬脑膜的延续,损伤嗅区黏膜或继发感染,可沿嗅神经进入颅内,引起鼻源性颅内并发症。
2、感觉神经来自三叉神经第一支(眼神经)和第二支(上颌神经)的分支。
眼神经:由其分支鼻睫神经分出筛前神经和筛后神经,与同名动脉伴行,进入鼻腔分布于鼻中隔和鼻腔外侧壁上部的一小部分和前部。
上颌神经:穿过或绕过蝶腭神经节后分出蝶腭神经,然后穿过蝶腭口进入鼻腔分为鼻后上外侧支和鼻后上内侧支飞,主要分布于鼻腔外侧壁后部、鼻腔顶和鼻中隔。
3、自主神经 鼻粘膜血管的舒缩及腺体分泌均受自主神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