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看懂照片的直方图
直方图就是一种照片的分析方式,横向代表亮度,纵向代表像素数量。
首先分析出照片中所有像素的亮度,然后计算出具体数值,再把它们映射到横轴上。这样的话,越高,这个亮度上的像素就越多。
直方图的观看规则就是“左黑右白”,左边代表暗部,右边代表亮部,而中间则代表中间调。
纵向上的高度代表像素密集程度,越高,代表的就是分布在这个亮度上的像素很多。
直方图(Histogram),又称质量分布图,是一种统计报告图,由一系列高度不等的纵向条纹或线段表示数据分布的情况。 一般用横轴表示数据类型,纵轴表示分布情况。
直方图是数值数据分布的精确图形表示。 这是一个连续变量(定量变量)的概率分布的估计,并且被卡尔·皮尔逊(Karl Pearson)首先引入。它是一种条形图。 为了构建直方图,第一步是将值的范围分段,即将整个值的范围分成一系列间隔,然后计算每个间隔中有多少值。
这些值通常被指定为连续的,不重叠的变量间隔。 间隔必须相邻,并且通常是(但不是必须的)相等的大小。
直方图也可以被归一化以显示“相对”频率。 然后,它显示了属于几个类别中的每个案例的比例,其高度等于1。
B. 摄影图片分析从哪几个方面着手写
摄影图片分析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分析,内容依存于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
1、作品的内容
(1)主题指向
作品表达出了一个什么样的主题,传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
(2)时代背景
知名画面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现象,有没有典型意义,可以挖掘出画面隐含着的信息。
(3)情节定义
点明画面中所包含的情节要素,任何画面都是一定的情节过程的某一个定格,在其前后肯定有一个情节链,评析时可以设想画面所表述的情节点前后的情节,看画面情节表述是否有典型性
(4)情绪感受
任何画面总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体验,表达了作者的情绪感受,可以根据画面内容,看看它表现了什么情
(5)意境韵致
画面中能看到的时形象,看不到的是意蕴,画面形象激发观者的思想和联想,营造出升华画面的意境。
注:时代背景和情节意义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就不要写,切勿自己编造。
2、作品的形式
(1)构图
包括黄金分割构图,框架式构图,开放式构图等等。根据自己所学的摄影知识进行运用
(2)用光
可以从光型、光位、光质、光比的方面进行分析。
(3)色彩
对于彩色照片来说,色彩尤为重要,色彩可以突出主体、烘托气氛等等作用。黑白照片主要从影调进行分析。
(4)细节
画面的形成可能会有深层的意义,体现出了作者、观者以及考生对现实世界或作品的观察力。
(5)景别
特写-近景-中景-全景-远景,作者采取的是哪种景别拍摄。
(2)如何看懂图片分析图扩展阅读
图片分析注意事项
1、论点明确,要有基本的评价,明确、在理乃至见解独到,同时不要求面面俱到,可以从某一角度切入。
2、结构严谨,按艺术评论的笔法,脉络清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并应该举例论证。
3、文笔流畅,使用摄影术语正确,不堆砌乱用术语。
4、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5、要杜绝面面俱到,无侧重点,无段落层次,无条理次序的随想式评论。
C. 怎么才能看懂照片的直方图
如果直方图左侧和右侧都被切断,同时出现了上面说的过曝和欠曝现象,(或者一侧接触边缘,另一侧切断)则意味着环境里的亮度差别太大,相机已经难以记录下全部信息了。
这个时候直方图提醒我们,需要使用渐变灰滤镜或者包围曝光再后期合成的办法,来平衡光比了。
例如这张马六甲清真寺的照片,如果想记录下暗部区域的枯木细节,则亮部的太阳周围天空全部过曝溢出,一片死白。直方图上看,左侧接触边缘,右侧切断,很明显环境光比超出了相机的宽容度,我们不可能在一张照片中记录下所有细节。因此我们如果要记录亮部的细节,必然超出相机宽容度的暗部又全部以0值的死黑色记录了下来,丢失掉所有的细节。这个时候,我只能用包围曝光的办法同时拍下上面的两张图片,这样图片亮部和暗部被分别记录在了两幅图里。后期再用蒙板合成两张图片,这样亮暗部信息都被反映在了新的图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