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知识 » 宝物藏在哪里图片
扩展阅读
女生和渣男搞笑图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长什么样图片 2023-08-31 22:06:10

宝物藏在哪里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5-17 04:01:18

❶ 拥有很多宝藏的李自成,失踪后把宝藏藏到哪里了

大文豪苏轼在《答程全父推官六首》中写道:“儿子比抄得〈唐书〉一部,又借得〈前汉〉欲抄。若了此二书,便是穷儿暴富也。”此言原是苏轼用来形容学问增长,后来多用于形容人一夜暴富。一夜暴富,是很多人的梦想,这种机会也不是没有,只是甚为稀少。而通过得到宝藏,一夜暴富,更是各种传奇故事里的经典桥段。说起关于历史上留下来的宝藏,就不得不提起闯王李自成。

李自成,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军领袖,被部下奉为“闯王”。此人自陕西起兵后,领兵攻下北京,建立了大顺政权。至此,李自成从一个普通的乡间农民出身,变成了执掌大权的大顺皇帝。不过李自成并未将已经到手的江山守住,吴三桂投降满清后引清军入关,李自成不敌,退出西安,后至河南陕西继续抗击清军。清顺治五年(1648年),李自成在湖北九宫山神秘失踪,至此下落不明。


▲宝藏照片

万万没想到,这几个箱子里竟装满了金银珠宝。刘中廉一下就联想到之前的李自成宝藏传言,当时那两人很有可能就是李自成的部下,可能是因为逃亡时不方便携带,所以奉命将钱财暂存商铺。发现了这笔钱后,刘中廉顿生贪念,立刻带着这笔钱远走他乡。此后,刘中廉便凭借这笔财富成为了富甲一方的晋商。

李自成攻入北京之后,大明朝积累300多年的库房被他搜刮得一干二净,肯定不会只有这点财富留在人世。从山西到广东,几乎全国各地都在传说着李自成的宝藏。曾经有日本学者研究后表示,晋商的第一桶金很有可能就是来源于李自成留下的宝藏。

❷ 古代皇帝宝物一般放在哪

台北"故宫"宝库揭秘:山洞内藏数万帝王宝物(图) http://news.xinhuanet.com/tai_gang_ao/2007-10/25/content_6940671.htm

中国的三个故宫由来与宝物详解(组图)http://www.tzsy.cn/earticle/xuejiao/whbk/200807/27-135169.html

清代广东向皇帝进贡什么?http://www.ycwb.com/gb/content/2005-01/25/content_839531.htm

溥仪皇宫里藏了什么宝?

宫中散失出去的古玩、字画、古籍,在当时被称为“东北货”。这批东北货的来源就是当年溥仪在紫禁城退位后,从清宫中“赏走”的,他们随溥仪经天津进东北,终在长春安家,被保存在“小白楼”中。这座“小白楼”是一幢二层日式钢筋水泥楼,建于1938年,当年是日本人为溥仪修的保存善本图书及古玩字画的库房,内存藏品总数约1300件,对外名曰“图书馆”。1945年8月11日,溥仪逃亡大栗子沟时仅带走了其中的一部分,约140件,余者皆被留守官兵盗抢。
溥仪皇宫里的藏宝组成情况到底如何?什么时间运到的?谁负责了这一行动?要解开这个谜团,必须要了解严振文的情况。他在天津时担任溥仪侍卫,曾负责管理溥仪由故宫带出的珍宝。据严振文回忆:“溥仪走前,他在日租界住处张园将书画卷册装30箱到32箱,宋元殿本图书装35箱,还有两个大金库,内装古玩古器,大金库内套小金库手提箱。其中有:法书名画1300件,约30箱;法书名画册页40件,共4箱;书画挂轴31件,装1箱;宋元版书200部,装31箱;殿版书装3箱;大金库两个,内装皮匣两个,手提小金库30余个;皮货200件,装8箱。这批国宝后来被溥仪放在日租界新宅静园,溥仪去东北后由他的父亲醇亲王载沣、弟弟溥杰以及一帮亲信看管,直至溥仪成为傀儡“康德皇帝”后,才由日本关东军中将参谋吉冈安直偷运到长春伪皇宫。十几个小金库被放在溥仪居住和办公的“缉熙楼”客厅,而70余箱书画与善本图书等则放在东院图书馆,即所谓“小白楼”,由刘振瀛负责保管。”
清宫散佚书画的下落及归属的问题,一直是得到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人民鉴赏家杨仁恺先生自上世纪50年代起,就亲身参与国宝的征集、抢救工作,功高至伟,他着的《国宝沉浮录》一书,影响巨大。现供职于辽宁省博物馆艺术部的张锋,很早便师从杨老学习书画鉴定工作,也就自然对清宫散宝这一专题很感兴趣。在他看来,对伪满洲国皇宫藏宝的来源、保管、散佚和重新收集的情况进行研究,是伪满洲国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物史和收藏史研究的一个重点。随着对外文化交流、拍卖活动的不断增加,清宫散佚书画会得到逐渐发现。
在清宫散宝这一问题上,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许多待解之谜,例如溥仪一行人撤退到大栗子沟,究竟带走了多少国宝?有哪些品类?有没有用国宝换食品的情况?国宝在大栗子沟有没有散佚?是哪一支部队执行了追缴溥仪一行所带国宝的任务?领导者是谁?他们缴获国宝后又是怎样交接的?交给了谁?有没有原始交接记录?这些历史的细节,就像重重迷雾,等待着今天的人们去破解。用张锋的话说,这是他从事书画研究工作以来感觉到的最大的困惑。
2005年初,张锋开始走访历史当事人,并大量查阅史料,力图把这段史实弄清楚。在吉林市船营区,他见到了爱新觉罗·毓嵣和他的夫人杨井竹。爱新觉罗·毓嵣系溥倬的第七子,是道光皇帝的直系子孙,当年溥仪逃跑时亲选的贴身亲信,也是溥仪当年亲选的宫庭学生。作为溥仪的侄子,1945年溥仪逃亡期间,毓嵣一直亲随溥仪左右,直至从抚顺战犯管理所释放。他当年目睹了溥仪亲身携带的这批国宝的流失过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7465a5010007jy.html

恭王府府邸开放,和珅旧宅如皇宫,发现和珅藏宝夹墙 (4/41) http://qbar.qq.com/dc1z7z6d/2254.htm

❸ 圆明园里的宝物都在哪里

圆明园的宝物都珍藏在中国故宫博物馆中。

典藏文物

古玩字画

圆明园是一座珍宝馆,还是一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着许多珍宝、图书和艺术杰作。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圆明园也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名贵花木多达数百万株。

而圆明园曾经收藏了多少文物是个谜。无论是故宫、颐和园还是其他文物建筑,都会有相关的陈设档案,专门记录建筑中所拥有的文物,唯独圆明园缺乏陈设档案,因为圆明园收藏文物的总数并没有明确的记录,弄清到底有多少文物流失国外也变得很难。

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说:“即使把我国所有博物馆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园内各殿堂内装饰有难以计数的紫檀木家具,陈列有许多国内外稀世文物。园中文源阁是中国四大皇家藏书楼之一。

图书典籍

圆明园内收藏有极为丰富的图书文物,现仅举几例。文源阁是仿照宁波范氏天一阁而建的藏书楼,为着名的皇家北四阁之一,建成于干隆四十年。阁中收藏干隆钦定《四库全书》和康熙《古今图书集成》各一部。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综合性丛书,收书3400余种,有近8万卷,36000余册。因《全书》篇帙浩瀚,当时又择其尤要者,编成《四库全书荟要》,计12000册。

《荟要》共抄两部,一部贮在故宫摛藻堂,另一部收藏于长春园含经堂的东厢“味腴书室”。另外,含经堂还有一外着名文轩——淳化轩,是专为收藏着名法帖《淳化阁帖》摹版而建的。《阁帖》原是北宋淳化三年(992年)摹刻的,包括王羲之、王献之乃至苍颉、夏禹、孔子等99人的书法名迹。帖分十卷,是中国的第一部大型丛帖,被誉为诸帖之祖。

干隆年间,根据《阁帖》的北宋“初拓赐本”,经过精审更定之后,进行钩摹刻石。历时三载,至干隆三十七年(1772年)春,将所摹刻的144块帖版,镶嵌于淳化轩前的24间左右回廊之中。这就是着名的《干隆重刻淳化阁帖》。

不用说圆明园劫毁时,园内收藏的《四库全书》、《全书荟要》、《古今图书集成》、《淳化阁帖》摹版等珍贵图书文物,都未能幸免于难。这从一个侧面可反映出帝国主义侵略者火烧圆明园,对人类文化所造成的巨大破坏。

(3)宝物藏在哪里图片扩展阅读

盛时圆明园

(一)、举足轻重的地位。圆明园由紧相毗连的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是清朝五代皇帝历时150余年,集中无数能工巧匠倾心经营的大型皇家宫苑。它始建于清朝康熙四十六年(1707)。最初是康熙给皇四子胤禛(即雍正)的赐园。

雍正即位后,在园南部增建正大光明殿、勤政亲贤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干隆在位60年,他除了对圆明园继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东侧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绮春园。至干隆三十五年(1770),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

嘉庆时,又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扩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山、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山庄与木兰狩猎,却仍不放弃对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

圆明园是清代五位皇帝长年居住、生活并处理朝政的地方,即所谓“以恒莅政”,或称之为“凡莅官治事,一如内朝”的一座大型宫苑,前后长达130余年之久(1723年到1860年)。这就是说,清王朝统治中国268年,全国的政治权力中心,实际上是由圆明园与紫禁城共同构成的。

它与大内(紫禁城)的不同之点,在于宫苑结合、以苑为主,是封建帝王“避喧听政”、“宁神受福”的理想场所。并形成了独特的帝后园居、官员奏事、禁园管理和护军拱卫制度。清帝每年都有大半时间居住园中,并在此举行朝会,处理政事,设置有内阁、六部、军机处等中央政府各部院衙门的办事机构,成为封建王朝统治的中心。

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造园艺术、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突出的政治地位闻名于世,被誉为“万园之园”,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干隆皇帝赞誉其“规模之宏敞,邱壑之幽深,风土草木之清佳,高楼邃室之具备,亦可称观止。

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法国大文豪雨果把圆明园和雅典的帕特农(Parthenon)神庙分别称为东西方艺术的代表,盛赞圆明园“不但是一个绝无仅有、举世无双的杰作,而且堪称梦幻艺术的崇高典范”。

一位曾经看到圆明园景色的英国随军牧师写道:“必须有一位身兼诗人、画家、历史家、美术鉴定家、中国学者和其他别种天才的人物,才能图写园景,形容尽致。”从这些描述中不难想见圆明园曾有的辉煌与秀美。

(二)、皇家园居生活。清帝长年居住在圆明园,他们通常是从正月灯节之前,就由紫禁城移来。届时皇太后、皇后嫔妃、皇子公主等眷属,都一同随往。待入冬之后,皇帝又由圆明园迁回大内时,也是“宫眷皆从”。

这种每年两度的浩浩荡荡大迁居,当时俗称为“大搬家”。但一年之中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圆明园度过的。如雍正在圆明园度过十几年的帝王生活,除冬日在紫禁城略住几十日之外,主要在圆明园居住。

雍正十一年(1733),全年共计355天,胤禛有247天生活在圆明园,占全年天数的百分之七十。干隆的活动范围较大,除紫禁城、避暑山庄、南巡、东巡等,他也是长期在圆明园居住。干隆二十一年(1756),有闰月,全年共384天,干隆外出巡游、行围、谒陵共109日,其余居大内118日,居圆明园157日。

嘉庆之后,皇帝在圆明园居住的时间更长,尤其道光帝,每年在圆明园居住的时间一般要接近300天。道光二十四年(1844),共347天。道光帝在圆明园居住达274天,在宫中居住仅73天,园居时间达全年的八成。该年冬至前道光帝奉太后回宫,次年正月初九就回到圆明园。由此也不难看出皇室在圆明园生活居住的时间之长。

圆明园是清代皇室优游享乐的地方。皇室成员们可以在河湖泛舟,在福海观赏龙舟竞渡、河灯、乘坐冰床游赏;在文源阁等藏书楼读书、在同乐园等戏台听戏、在山高水长欣赏元宵火戏;在买卖街陶醉于模拟市井街市的风情。

在北远山村、多稼如云等地享受农桑、田园、水乡的景致;在西洋楼欣赏各式各样的西式水法;他们还可以在园内拈香拜佛、登高揽胜、宴饮咏对。皇室贵族们在圆明园优美秀丽的环境中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令人痛心的是,由于清政府的逐渐衰落和西方列强的侵略,正是这凝聚着中国人民血汗和智慧的举世名园,竟然于咸丰十年即1860年10月,遭到英法联军的野蛮洗劫,并被付之一炬。过后四十年,即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园内残存建筑,再次遭到官僚、地痞、奸商和军阀的破坏,此后,一代名园圆明园逐渐沦为了一片废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圆明园

参考资料来源:圆明园遗址公园-圆明园历史概述

❹ 中国十大宝藏都是哪些宝藏

中国十大宝藏:

1、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城东大约5公里处的骊山北部,它是中国第一批的世界文化遗产,同时也是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始皇陵初建于公元前247年,总共历时39年时间才建造完成。

2、成吉思汗陵墓

成吉思汗在入葬之时,为了防止后人盗掘,所以采取了非常保密的措施。成吉思汗入葬完之后,用上万匹战马踏实地面,之后也没有立墓碑。后人为了能够找到他的墓地以便祭奠,所以当着一匹母骆驼的面,杀死了它的一个幼崽,然后将其血液洒在了墓地之上。到了第二年之后,墓地表面已经跟平地没有任何异样,所以祭奠时候需要靠那匹母骆驼带路。后来,那匹母骆驼死后,再也没有办法找到成吉思汗的陵墓。

3、抚仙湖古滇国宝藏

抚仙湖传说,流传着湖怪、水下活人、飞马等传言,最为令人关注的是,其湖下隐藏着滇国古城,它是历史上神秘消失不见的一座古城。1965年9月,当地人在李家山上挖田时,挖出了不少的青铜器,但是并没有引起村民的重视,反而将这些青铜器当成破烂卖给了供销社,由此才引起了有关部分的重视,最终揭开了这座尘封已久的古城之谜。据说,当时考古队在古城内挖出了不少的奇珍异宝,更有很多具有历史价值的宝藏。

4、铁山寺古刹藏宝

从东汉末年开始,就流传着铁山寺宝藏传说,据说当年黄巾军把大量的财宝藏在寺庙中,这些财宝已经无法用价值连城来衡量,可见其价值。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他们把唯一的寻宝图给毁掉了,导致铁山寺宝藏成了千古之谜。

10、南海沉船

中国南海在古代,这里发生过很多次的沉船事件,据说多达3000艘左右,其中元朝时期的沉船最多。而且,在很多的沉船内都有大量的瓷器和金银玉器,所以这都是一笔不可小视的宝藏。2007年12月,充满了神秘感的“南海一号”被整体打捞上来,之后被整体搬入了水晶宫。2008年,水晶宫开始对外开放,引来了很多好奇的游客,都想亲眼目睹被传了800多年的南宋沉船珍宝。

❺ 上海博物馆十大宝物是什么

上海博物馆十大宝物有:定窑白釉印花云龙纹盘、钧窑鼓钉洗、吉州窑木叶纹盏、汝窑盘、白瓷莲花口弦纹六管瓶、柳鸦芦雁图卷、高逸图卷、夏山图卷、草虫花蝶图卷、青卞隐居图。其中定窑白釉印花云龙纹盘、柳鸦芦雁图卷、青卞隐居图很具有参观游览价值。

1、定窑白釉印花云龙纹盘

此图描绘了位于王蒙家乡吴兴的卞山景色。此图采用高远法构图,画面中山势险峻,林木茂盛,瀑布高悬直泻,画面左侧可见房屋数间;图中人物形态各异,一人闲坐于房中,一人持杖步行于山间小径,表现了文人闲适的隐居生活。
此图技法使用多样,运笔纯熟,墨色丰富,王蒙对山石、苔点的描绘融合多种不同的皴法,灵活多变而和谐统一,体现江南山石苍润浑厚的特点。此图整体布局虽繁复,但疏密得当,画面气势雄伟,与倪瓒山水寂寥天真的画风形成了极大对比。

❻ 中国历史上三大宝藏分别是什么,它们现在分别在什么地方

中国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国家,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带给一个国家的不只是文明上的深厚底蕴,还有许多与之相关的价值连城的文化宝藏与历史传承。换句话来说,即一个国家的文明延续越久,那么,跟随其一起传承下来的宝藏也就越多。中国人大多都有这样一个习惯,那就是他们总喜欢藏东西。

在我看来,这或许是一种居安思危的表现。

综上所述,历史的真相永远都是那么的扑朔迷离。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时候,我们不能认为哪种说法正确,哪种说法错误。关于这三宗宝物的去向,至今仍是考古界的未解之谜。它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揭开这些谜团背后的神秘面纱,让历史的真相大白于人前。

❼ 求轩辕剑三外传天之痕各地图宝箱及隐藏宝物的位置,带图

地图宝箱及隐藏宝物的位置如下:

1、洞察光环:在伏魔山的一条向下的楼梯旁有个比较隐蔽的宝箱可得到。

装备后可直接在战斗中使用其功能,不需要成长,只要在敌人击中时,立刻按下ENTER键,则伤害为零。一开始我没有发现,只是回来救主角师傅的时候才找到的,就在伏魔山脚下,左边的一个隐藏的宝箱。

温馨提示:天之痕中还有许多隐藏宝物,大部分符鬼都会出现提醒你;但是很多宝物都只能用鼠标或键盘找到,有的还是要仰赖鼠标或键盘并用,有的隐藏宝物甚至不会出现手的指针提示,玩家还可以查看游戏自带的秘籍中全物品攻略。

❽ 上海博物馆十大宝物都是什么

上海博物馆十大宝物都是:雍正粉彩福寿橄榄瓶(清)、王羲之《上虞贴》(唐)、越窑青釉海棠式碗(唐)、子仲姜盘(春秋)、王献之《鸭头丸贴》(唐)、怀素《苦笋帖》(唐)、《淳化阁帖》(北宋)、孙位《高逸图》(唐)、晋侯稣钟(西周)、大克鼎(西周)。

1、大克鼎(西周)

大克鼎为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出境文物。大克鼎是西周孝王时期所铸的青铜重器,高93.1厘米,重201.5公斤,1890年陕西省扶风县出土。大克鼎铭文共28行290字,记载了周天子对贵族“克”的册命辞,字体圆润古拙,又不失劲健,无论在布局书写上、还是铸造效果上都十分精美。

4、《淳化阁帖》(北宋)

《淳化阁帖》全名《淳化秘阁法帖》,是中国法书丛帖之祖。所谓法帖,就是古代名书家的墨迹经双钩描摹后,刻在石版或木版上,再拓印装订成帖。淳化三年(992年),宋太宗拿出秘阁所藏晋唐历代名家法书,令翰林院侍书王着编成。

❾ 日本在东北藏了多少宝物

宝物肯定是藏了,但具体有多少这就不好说了,作为土生土长的东北人,而且还是牡丹江地区出生的人,可能对于日本gui子在东北干的勾当,体会的更加深刻一些吧,结合我知道的传说,来列举一些故事给各位,无论真假,听个乐呵就好。

第二个故事就是关于731部队遗址的,这事发生在黑龙江,据说有位大爷在地里干活,一不小心挖到了一个像炮弹一样的陶瓷罐子,管子冒出一些气体熏到了他的腿,他的腿从那开始就烂,我看到这个事情的时候已经是几十年后了,大爷的腿都露出骨头了,可见他曾经遭受的痛苦。我说这些并不是要激化中日两国的矛盾,而是想通过这些我自己都不确定的故事,来告诉各位,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图片来自网络,虽然很想找一些匹配的图,但很多洞口都已经封了,找不到实际的图片了。

❿ 每种宝藏都分别藏在什末地方

1.粉色宝藏
荷花...就在粉钻俱乐部上偏左的地方...记住
要点击正中间的荷叶哦...
2.绿色宝藏
水晶鞋...在步行街里面的正中间哈...可不能点下面那个托座啊
3.蓝色宝藏
鲸鱼尾...在海水里泡着的鲸鱼岛
就在太阳(或者月亮)的下偏右的哈...社区地图的左上角...
4.红色宝藏
火狐狸...就在鲸鱼岛的Q宠训练营里面的...里面只有一个在摇尾巴的狐狸...
5.紫色宝藏
鸟宝宝的巢...在魔法俱乐部里面的右偏下的地方
一个明显又偏僻的鸟巢...
6.黑金宝藏
火山口...在医院的上方...希望是座死火山
7.无敌宝藏
书博士雕像...在Q宠学校里...正中间那个...看上去就很有文学气概...
8.青色宝藏
宠物村的湖...在嘉年华的左边...
9.橙色宝藏
只开花不结果的树...就在学校旁边的那棵小树...
10.月光宝藏
宠物村的井...在种植园里的左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