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帅哥图片 » 射洪农村男人图片
扩展阅读
女生和渣男搞笑图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长什么样图片 2023-08-31 22:06:10

射洪农村男人图片

发布时间: 2022-11-16 05:38:31

❶ 农村单身男人很多,究竟是什么情况导致的

根据我国现如今的一个数据统计,中国目前为止已经有超过3,000万的单身男士存在,农村的单身人口比例占了大多数,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现实而严峻的问题,毕竟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发展,这种情况的蔓延只会越来越极端严重,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农村的单身青年越来越多呢?其中有如下这么几个重要的原因。

男女比例失衡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农村里面的人大部分都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很多家庭长辈都讲究传宗接代这个传统观念,大多数的都会不惜任何代价都要生一个男孩,在这么一个风气蔓延之下,男多女少,那必定是铁钉钉的事实,目前这一代出生的人已经到了适婚年龄,光棍增多自然不在话下。

现在的农村单身男士越来越多已经是一个常态,农村单身男士要想摆脱这个窘境,唯有不断努力,多挣钱多提升自己的谋生技能,毕竟有了饭票还怕没有心属的另一半吗?

❷ 到“男人天堂”的越难农村走一趟,你会看到什么样的真实情况

一、条件落后

都说越南是男人的天堂,因为他们的生活压力不是特别大,但是这个可能是由于他们是特别容易满足的,并且这个地方是特别落后的那么去越南农村走一圈的话就可以看到特别真实的一样。那么越南都是一些平房,并且他们是依山傍水,虽然说环境是比较好的,但是他们的条件真的不是特别好。

在上面总结的就是越南是男人的天堂的原因,还有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实际。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可能让我们这边的男人去他们那边的话,觉得也不是特别的满足,毕竟生活条件是特别次的。所以说如果想要快乐,就一定要学会知足。

❸ 为什么农村的男人长这么丑

其实,并不是农村的男人长得丑,而是,身在农村,条件有限,没有办法像城里人一样,每天精心装扮自己,从穿着上就会显得土气。
而且,农村的男人很多都没有去过城里,周围都是跟自己差不多的土气的同乡,使得他们没有见识,不会打扮,也没有气质,当然也就显得丑了!

❹ 你们身边这样的女孩都倒贴这种男人吗农村出来的的大学生大多娶到了局长各领导的女儿让我一个女儿的

没身边这样的女孩都倒贴这种男人们,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大多娶到了局长个领导的女儿,让我一个女儿的,情何以堪,我怕以后管不了他,我觉得现在的男的吃软饭的很多,要多注意一些,如果你不喜欢吃软饭的,你可以跟你女儿好好谈一谈,让她远离样的人,找一个门当户对的

❺ 为什么农村老人,男的绝大多数比女的早走很多年

题主是一个有心人,这个客观存在的现象被你捕捉到了,敬佩!不过我还要补充一点:并不是只有农村的男性老人比女性早走,而是社会各阶层的很多男性都要比女性先离世。这既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但同时也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

说它正常,是因为男性长期处于劳累、高压、悲愤、抑郁的环境里,没有不过早离世的道理;说它不正常,是男人一辈子除了要承受太多的责任、高压、劳苦以外,还要承受伴侣给他带来的无休无止、蛮狠骄横的数落、唠叨和责怪,让男人疲惫的身心无处藏身、得不到半秒钟的休息,这也是男人烟不离手、酒不离口根本原因。

我生活了几十年,就亲眼看到过我村一个精神抖擞的村民,在长期的压抑之下从健康到生病再到死亡的全过程。

男人和我是从小耍到大的农村人,年轻时候活泼开朗、为人豪爽,24岁那年娶了邻村的一个女孩做老婆,可能他自己都没意识到,结婚让他整个人生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

他老婆的爷爷辈是一个地主家庭,也许与这个因素有关吧,这个女人心胸狭窄、蛮横无理,在家里极为强势,为了一点芝麻小事,可能也会闹上一月,那时候的农村,离婚是非常不光彩的事情,所以虽然这个家庭三天一小吵、七天一大吵,但始终都没有破裂,一直维持到男人48岁那年去世。

在这样的环境下,男人婚后逐渐变得少言寡语,也不爱好出去交朋结友,每天就是完成自己应做的事情后,就宅在家里,时不时的又会听到他老婆传来的叫骂声。

那一年,男人45岁,突然有一天,疯了,但是他的疯并不可怕,因为他不吵不闹不打人,我们看到他低着头、佝偻着腰,始终跟在老婆背后,老婆去那,他就去那,从不说一句话,如此延续了3年。

终于在一个深夜,男人在他自己的房间里死了,死得很惨,我过去帮助收尸时,看到男人扑在地上,满身、满地的鲜血,身上还有很多自己抓扯出来的伤痕,身上穿的背心也被他扯得稀烂。原来男人是被痛死的,在临终前经历了剧痛,口里吐出了很多的血,然而男人在与病痛抗争的时候,响声和动静都应该不小,可是女人自始自终都没有去看一眼,直到天明了女人才发现男人早已死在地上。

很多女人常常抱怨自己有多辛苦、自己有多劳碌,可是她们能数得出来的,往往就是“十月怀胎的艰辛”、“生娃时的痛苦”、“看护小孩的劳累”,可是这些事情本来就是女人该做的事情,男人想做也做不来啊,而且这些劳累艰辛也仅仅只是阶段性的,并不是一辈子都如此。如果哪一年开始男人也可以怀孕生娃了,那还拿女人来干嘛?

而男人不一样,虽然男人的苦痛没有女人生孩子时的那般撕心裂肺,但是男人的苦痛是一辈子的、男人的压力和责任也是一辈子的,如果男人在外心里的苦闷没有发泄出来,回到家仍然还要承受更多的苦闷和憋屈,那男人不比女人先离世,那才是真正的“怪事”。

回到话题,为什么农村老人,男的绝大多数比女的早走很多年?我觉得主要是因为:

1、男人的一生遭受的压力巨大、憋屈很多;

2、男人有泪不轻弹,有个什么病痛都是自己扛着,一般不去医院;

3、女性过于啰嗦,给男人增加了更大的压力,男人精神上没有发泄的地方;

4、男人是一个理性动物,过于理性必然就会带来过多的愁闷和不快。

总之,人的一生,都难逃一死,但很多的农村男性,并不是自然的寿终正寝,死得不正常,这需要社会更多的关注,需要家人更多的理解和包容,不要等男人死去了,才假装站出来滴几滴眼泪,那毫无意义,只是虚伪的表现而已。

❻ 射洪有哪些过年风俗

吃 腊 八 粥

腊八节,即腊月初八。原是佛家的节日,但民间认为这是劝人勤俭节约的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以大米、黄豆、绿豆、花生、猪肉和蔬菜等八样粮食煮成有味的稀粥,表示粮食短缺,凑足杂粮煮饭,教育子孙要勤俭节约。此风俗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送 灶 神

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节。传说这一天灶神菩萨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的情况,主人家为了灶神菩萨上天为自己说好话,家家户户必在此日一早摆酒设菜、供奉糖果、燃香燃烛,恭送灶神上天。祭灶之日,各家打扫房屋扬尘,搞好住宅清洁卫生,希望灶神上天奏报善事、说好话。腊月二十三,农村又叫过小年。

吃 团 年 饭

团年,即春节前一天,腊月的最后一天(统称大年三十),这天的活动主要有祭祖、吃年饭、贴门神、贴春联等。吃团年饭这天,即便最困难之家,中午也得做几样菜,在祭祖(上坟)之后,全家团聚,共吃年饭,俗称叫“团年”。出嫁的姑娘可以回家吃团年饭,但不能在娘家过大年三十的夜,更不能参加初一早上的出天方仪式,因农村有句俗话:“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 大年三十,一家的长辈要携子孙到祖宗坟前烧香祭祖先。吃年饭前要把饭菜摆上桌后,先给祖先盛上饭,酌上酒,先祭祖先然后才能享用。又,农村很多人认为男人才是主人,是传宗接代的,男人烧香祭祖家里发旺些,所以祭祖时女人要靠边站或呆在灶屋里。三十下午,各户张挂红灯笼、贴春联、贴门神(门神多为唐将秦叔宝、尉迟恭木刻印象,传说他们能驱除鬼神)、再次打扫清洁卫生,将春节忌用之扫帚、针、剪刀、杆秤等物藏起来。

守 岁(除夕)

除夕,是年末的夜晚。清.光绪《射洪县志》记载:“三十日为除夕,剪彩纸作钱,遍贴门户,换桃符门神,贴春联;敬天地家神祖先,拜尊长辈,曰‘辞岁’;烧炭围炉,盛设灯烛,达旦不眠,谓之‘守岁’。”这一习俗,流传至今。现在,这天晚上,晚饭后放鞭炮,辞旧岁,全家人在祭天地、祖宗之后,一家老少不睡,围灯而坐,叙旧话新,同享天伦,一直到深夜,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压岁钱的多少,根据家庭的经济实力而定,现在有给几千压岁钱的)。此夜,还要恭迎灶神回宫,因灶神小年时上天言事去了,今夕回宫。除夕之夜,家家灯火通明,不能熄灯,因为农村“人死灯灭”的俗话。

过 新 年

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都是农村过新年的日子。晋.董勋《问礼俗》曰“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后世之人又有“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蚕、九龙,十虎……”之说。
正月初一:春节,又叫元日、过大年。清.光绪《射洪县志》记载:“元日黎明,以九品烛迎神于门。礼毕,爆竹于庭,阖家合饮屠苏酒。《岁华记》:屠苏,草庵名。昔有人居草庵中,每岁除夕,遗闾里药一剂,令井中浸之,至元日,取水置于酒樽,男女饮之,不病瘟疫。今效之,如有亲朋互拜,必款留饮此酒,并且盘餐数事,尽欢而散。”随着时代的变化,元日的民俗文化更加丰富。这天子时,各家点燃香烛,敬天地、祖宗,燃放鞭炮,迎接新年,抢挑“金银水”(挑井水),希望新的一年财源茂盛。早晨起床,人人穿一身新装,多数人家吃面条或汤圆,象征新的一年圆圆满满,一帆风顺。早饭后,三三两两,出门闲游,遇到亲朋好友,互致新春祝福。这一天的喜忌特别多。喜欢吉言吉事,忌讳说“死”“逝”或与“死”“逝”谐音的话;禁动土,动土就破坏了财气;不得扫地,扫地的话,会把一年的财运扫走;不得打碎碗、调羹、酒杯等餐饮用具,新的一年里都希望一家圆圆满满,打碎餐具,全家一年不顺遂;再有,不得动用针、剪刀等尖嘴之物,因这些尖嘴之物很像老鼠的嘴,如果使用了针、剪刀,一年中老鼠爱咬衣物;杆秤,也是忌用之物,因杆秤很长,它的称星密密麻麻,很像蛇,如用了杆秤,一年多蛇。
正月初二、初三:人们开始串门走亲,新婚夫妇拜年和携小孩拜年的,主人家都要“打发拜钱”( 封赠红包),“拜钱”多少,看主人家的财力;狮灯、车灯开始串游乡村表演,索讨喜礼钱。狮灯,民间传统的文娱活动,是由两人披上布制的彩色狮皮,一人带上笑脸面具(笑和尚),持纹帚、篾扇,身穿彩衣,伴着锣鼓逗引狮子,抚摸贴近,跳跃翻滚,做出各种俏皮有趣的动作,引得观众喜笑颜开。城乡中有的户主,还摆出各种阵式,要求狮灯去破阵,能破阵过关的,不仅获得重礼奖赏,还会受到热情款待,知道自己不能破阵的狮灯,只好回避了。我镇栗子湾、大坟坝的狮灯,演技高强,遇关过关,遇阵破阵,至今为人所道。车灯,又名车车灯,用彩纸或花布扎成有顶盖的彩车,由一女或一男扮女装的“车妹”立于车中,另一人扮成丑角,在车前引逗,边唱边舞,身段活泼,回旋蹦跳,情趣盎然,“车妹”摇动彩车,或前或后,如舟荡漾,动作自然。
正月初四:羊过年,过年的气氛渐渐淡去。
正月初五:破五,一种传统习俗。清.光绪《射洪县志》记载:“民间于五日以前不交易出财,除拜年以外,惟饮酒博戏为乐。过此日,渐理贸易。”现在,这一天一般不串门不饮酒,而是早起放鞭炮,还要象征性地下地干活。民间把正月初五称作恨穷日,在农村普遍认为初五串门会给人家带去穷气,所以普遍不走亲、不串门。
正月初六:走亲串门的于今日返家。
正月初七:人过年(人日),因为是人过年,农村也很重视这个节日。每家人,同样要备几样菜,同样要喝酒吃菜。这天,不得走亲,因农村有“七不出门,八不归家”之俗。
正月初九:上九日。清.光绪《射洪县志》记载:“是日,民间敬玉皇大帝,城市妇女多以香炉往各寺庙礼拜者,游人携酒,登金华山聚饮。”此俗,现在不传。按老风俗龙灯开始串游集市(初九,为龙过年),为商家拜年,要喜礼钱。现在,有龙灯正月初二、三就到集市拜年的。
正月十五:元宵节(也是道家的上元节)。清.康熙《射洪县志》记载:“上元日,食粉团,街市张灯闹元宵,唱秧歌、采茶歌,八岁儿童作走马戏。清.光绪《射洪县志》记载:是夜观灯,阖城燃巨烛如白昼。民间以龙灯狮子杂剧遍游街市,观者以铁末合火药贮竹筒中,喷烧之,其焰冲天,现花形无数,璀璨可睹,谓之放花。今则从初九起至十五,尤为盛世。”现在,农村习俗要“送年”,送年时供“刀头”、“施水饭”、“烧茅船(草船)”、放鞭炮,烧香化纸,把“年”送走,
同事恭送神灵上天回宫。集镇上观灯、放焰火,耍火龙,非常热闹。火龙,一般由当地手工艺人自制,龙头、龙身、龙骨,皆由篾条(竹篾)扎成,然后连接起来,用红布包裹,再用黄色颜料画龙鳞。整条龙最短有七节,最长有十五节,一切工序完成,待等元宵玩耍。玩耍时,要挑选精壮汉子舞动龙身,这样才能配合锣鼓节拍、躲避焰火焚烧。玩耍尽兴(一般都是深夜了),还要将整条龙烧掉,不烧掉的话,就要天干(天旱);农村还有个禁忌,出嫁女不能看见娘家正月十五的灯,认为看了娘家也不吉利。
综上所述,一些优秀的传统的节日民俗文化,一直在民间传承着,当然,其中也存在一些不甚健康的东西,我们应当大力发展两个文明建设,积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分利用和改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使之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❼ 31省份乡村性别比全部男多女少,为何男生比女生要多

51省份乡村性别比全部男多女少,我认为这是与封建思想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农村还是认为生男子才是王道,才会觉得有成就感。

一、对于男孩的执着

在农村很多家庭都是想要生男孩,认为生男孩才会让自己的脸上有面子,男孩才会赡养的父母,女孩迟早是会嫁出去的人。这样的思想就会导致他们生男孩,一旦发现不是男孩就会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样其实是不对的行为。

近年来,男多女少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但是在农村会认为生男生才是最明智的结果,会把生男孩当作最佳的追求。其实,排除一切的障碍,我认为生男生女都是一样的,都是一条鲜活的生命,都是父母最疼爱的孩子,没有任何的区别。

❽ 农村的条件比较差,农村的男人还能找到老婆吗

现在农村光棍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值得大家思考的难题。农村年轻人找媳妇是常事。我认为有几个原因:

原因1:性别比例严重失衡

现农村有些年轻人浑浑噩噩,不肯发展。原本生活在农村,标准比不上大都市。对我自己来说,我懒,不挣钱,混饭吃等死,天天待在农村,一点理想化和理想都没有。也有一些年轻人在城里上班。他们捕鱼两天,晒网三天,所以他们甚至不能种植自己。最后他们还得虚心向亲人要钱。谁敢嫁?农村的年轻人一定要为自己的理想化和理想努力,让年轻女性看到你的发展潜力,觉得和你在一起很幸福,这样就不用担心娶不到媳妇。

❾ 克妻相男人标准照片 男人克妻面相图片

印堂有竖纹
通过印堂部位的面相,也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婚姻运势,如果一个男人的印堂有竖纹的话,说明这样的男人是非常克妻的,并且是所有克妻面相中最严重的,他们不仅会影响到妻子的事业发展,可能还会影响到妻子的生命。女人嫁给这种面相的男人,生活很难有好日子,无论经济还是身体都会越来越差。印堂有竖纹的男人通常比较情绪化,在外易惹是生非,给妻子带来很多麻烦。

❿ 杀害杨虎城的兇手,伪装成农民种田,被一张照片识破身份,他是谁

1955年6月17日,南充青居乡的一个小组长杨大发接到通知,到区里宣传播种经验。

此时和杨大发所属的合作社指导专家罗梦华也接到命令回区里汇报工作。

两人同行,他便请杨大发为自己挑行李。

杨大发也不好推辞,一口气挑着行李走了六七里地,刚到区公所办公室放下行李喘气,就听到有人在背后叫他名字。

杨大发回头一看,几个侦查员不知道从哪里冲出来,给他戴上手铐,还宣布他被当场逮捕。

杨大发是什么人?为何要逮捕他呢?

原来他就是杀害杨虎城的兇手杨进兴,解放后伪装成农民种田,结果被一张照片识破身份。

究竟是一张什么样的照片呢?

杨进兴是浙江定平人,1941年调到重庆担任军统看守所特务队的看守。

因其枪法准,人够狠,被军统头目戴笠看重,担任他的便衣警卫、侍从副官。

原本以为跟在戴笠身边,能够换来一片大好前程,可是没想到戴笠会去世那么快。

跟对人,职场一片光明;跟错人,职场一生落魄。

自戴笠去世后,杨进兴被调入军统重庆白公馆看守所做看守员。

虽然工作职务有所调动,但是他的本性没有改,还是嗜杀成性,他把工作上调动的怒气都发泄在抓捕的共产党人身上。

渣滓洞和白公馆专门用来关押共产党人和一些爱国人员,他们有着坚定的信仰,即便身陷囹圄也不肯向敌人低头。

面对这些不畏牺牲的革命战士,杨进兴用老虎凳、辣椒水、电刑等手段摧残他们的身体。

在这里,他背负无数条人命,他亲手杀害过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罗世文和车耀先两位同志,为了不被人发现,他还用汽油毁尸灭迹;

最让人发指的是,他用极其残忍的手段杀害了杨虎城将军和他的子女以及秘书宋琦云夫妻和儿子小萝卜头,小萝卜头被杀害时还不到9岁。

西安事变后,杨虎城被蒋介石削了军权,派到国外“考察”。

抗日战争爆发后,杨虎城满腔热血想要回国驱赶日寇,他多次致电蒋介石,想要回国。

蒋介石起初不同意,在杨虎城再三要求下,他同意杨虎城回国,还派戴笠前去迎接。

谁料,戴笠将杨虎城他们安排在南昌的办事处软禁,限制他们一行人的自由。

南昌沦陷后,戴笠将杨虎城转移到重庆杨家山一平房内。

妻子谢葆贞听说后,不顾一切前去重庆寻找丈夫,她不能眼睁睁看着丈夫受酷刑而不顾。

蒋介石之所以一直扣押杨虎城,没有痛下杀手,是因为他还不想因为杨虎城背上骂名。

但是对于谢葆贞,蒋介石欲杀之而后快,因为她是一名共产党员,蒋介石最恨的就是共产党。

在监狱中,特务对谢葆贞残忍对待,还给她注射药水,致使她死在病床上。

自从李宗仁当上代理总统后,他下令释放杨虎城和张学良,奈何他的威慑力和影响力远不及蒋介石。

戴笠只听从蒋介石的命令,蒋介石不松口,他是不会释放杨虎城的。

1949年4月,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政权彻底灭亡,紧接着解放军又以摧枯拉朽之势向华南挺进。

南京政府被占领后,他们只能向重庆撤退,企图将这里作为大本营,和解放军做最后的抵抗。

在重庆,蒋介石命令毛人凤先把关押的政治犯中最重要的一批杀掉,给共产党人一个教训。

毛人凤询问,是否要将杨虎城带到台湾去?

蒋介石听到这个名字后,咬牙切齿地说:“像这种祸国孽臣,还留着干什么,早就应该处死了!”

9月6日晚,杨虎城和儿子杨拯中乘坐的吉普车在重庆歌乐山松林坡停车场停下。

特务带着杨虎城和杨拯中前往戴公祠,特务指着会客室说:“这里有两间房子,你们随便选。”

无论哪一间房间,都已经提前布置好杀手埋伏在房间里,只等杨虎城他们进屋。

杨拯中一进里屋,躲在门后的特务王少山将匕首一把用力刺进他的腰部。

杨拯中惨叫一声:“爸!”就倒在血泊中,还未来得及反抗,就离开人世。

走在前面的杨虎城听到声音后知道这里情况不对劲,刚一回头,房间里埋伏好的特务将匕首刺在他的腰部。

几乎同一时间,杨进兴用帕子捂住他的嘴,又狠狠几刀刺了进去,结束他的生命。

杀死杨虎城还不够,杨进兴还要斩草除根,用极端残忍的方式杀死杨拯贵和小萝卜头。

那么这个罪大恶极的特务是怎样隐匿身份潜藏下来,成为贫农出身的“模范互助组长”呢?

1949年12月10日南充解放,劳动人民都沉浸在自己获得解放的开心中。

唯有反动派担惊受怕,他们知道自己过去犯下的罪过难以饶恕,趁解放之初, 社会 秩序还不完善,他们密谋出逃。

在南充解放的第二天,南充市一个身穿黄呢子军大衣的中年男子正在和抬滑竿的滕明清讲价格。

一番商讨后,农民把他们一男一女和一个小孩子抬到南充东南20里的永安场。

到了永安场才发现,这里到处都是国民党的散兵游勇,附近百姓都大门紧闭,担心这些人会对他们造成伤害。

这名身穿黄呢子军大衣的男人无处可躲,只能询问滕明清家在哪里,愿意出高价到他家吃饭。

在等待吃饭这个过程中,他一直打听当地的风土人情、山水分布、以什么谋生。

当滕明清问他是做什么的时,他脱口而出:“我叫杨大发,原来是广安县人,妻子叫田德俊,是重庆人。

我在6岁那年父母双亡,只能跟随做生意的叔叔杨济生四处流浪,最终在江苏无锡当一个放牛娃,10岁就在这里卖饼子讨生活。

但是战争一起,民不聊生,我靠卖饼子也无法维持基本生活,只能到浙江金华卖香烟和水果度日,16岁那年到重庆南岸做水果生意,先后当过各行各业的包工头。

原本在成都做生意,好不容易安了家,可是这段时间兵荒马乱的,生活不太平。

我们家人商议,想要回老家,可谁知道在途中竟然被国民党的散兵抢走了行李箱和金钱。如今无家可归,只想在这里暂住几天。”

他这一番说辞赢得了滕明清的好感,再加上他出手阔绰,滕明清立刻答应,让杨大发在自己家里先住下。

他拿出几个银元,请滕明清出面帮他在街上买一些酒肉,请当地的保长吃饭。

滕明清请来保长许绍岳、甲长滕义和,邻居滕明忠等几人前来吃饭。

为了能在这里隐姓埋名生活,他将自己讲给滕明清的故事,又在席间讲述一遍,说到伤感处就声泪俱下。

这一番表演可谓精湛无比,赢得所有人的同情和怜悯,大家都劝他先在这里住下来。

从此以后,杨大发跟着滕明清从事抬滑竿的工作,在这里居住三个月时间后,他又以20银元押金租用地主滕明华的两亩土地耕种。

这里进行土地改革的时候,杨大发被划分为贫农,政府给了他一家人一亩土地,八挑田,一间半房屋。

有了这些资产,杨大发算是在烟山脚下安了家,扎下了根。

杨大发害怕自己的身份会被人揭穿,所以一直装出一副伪善的样子,凡是认识杨大发的人,都会竖起一个大拇指,说他是个好人。

在土地改革中,他还在诉苦会上积极发言,一番言论无不说到百姓心坎里,大家都很感激他。

在全村分胜利果实的时候,他将自己所得的四分之一粮食上交村委会,请他们分给有需要帮助的农民。

无论刮风下雨,只要村里通知开会,他都会一如既往前去,且从来不会迟到,早退。

每次干活都抢着干那些最苦最累,还不讨好的工作,在村子里修公路时,他为了尽快完成工期,好几次挑土运石都把绳子担断。

无论村里有什么活动,他们夫妻俩都是第一个报名参加,杨大发这才当选为当地互助小组组长。

1953年8月,全国进行大规模的人口普查活动,青居区办公室向公安局反映:在村子里有个来历不明的人。

他们反映的人就是杨大发,公安局立即对杨大发展开调查。

杨大发自称原籍是广安县的,可是当他们写信到广安后,没有查到这个人的一切信息。

南充县公安局觉得此人身份存疑,派吴英昌和侦查员黄同伦同志以普选办公室工作人员的身份到村里调查。

当大家一听说调查杨大发的情况,他们都积极向这两位调查人员提供自己了解的情况。

村民滕明忠反映:“好像是解放第二天吧,杨大发带着妻子田德俊来到本村。

我记得他当时穿的好像是黄呢子军大衣,手上还戴着价值不菲的手表,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他的妻子还烫着时髦的波浪头,被村里人嘲笑后才改的发型。

在正月初五那天,杨大发还约我一起去烧香,谁知道在新场乡他突然改了主意,说自己一个人可以,去了好几天才回来。

有一天他在县城陈老板的栈房里,因为没钱掏房费,只能拿物品抵押。

但是当时世道混乱,物品根本不顶用,陈老板只认现钱,当时他就火了,还生气地说‘这也就是解放了,要不然信不信我一句话,你生意都做不下去’”。

除了这些外,杨大发还曾经拿出一个很值钱的金戒指和女士大衣到南充市场换钱。

虽然杨大发说自己从小没机会上学,也没读过书,可是他一点都不像文盲。

象棋在这里打遍村子无敌手,而且记忆力特别好。

村子里举办夜校培训,老师无论讲什么字,他都认识,当即说出这个字的意思,还能举一反三。

因为学习进步快,他还被评选为学习模范,许多村民都找他请教。

侦查员深入村子调查三个多月,搜集到的信息越多,发现此人越可疑。

此人来烟山脚下落户,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在农村调查一段时间后,侦查员决定继续深入调查,专案组首先梳理现阶段已掌握的资料。

第二步,调取所有群众检举的材料和国民党特务的档案。

其中1951年川北党校滕志远的检举引起他们的注意:“南充解放第二天,青居来了一对陌生男女,还请保长等人吃饭。

他曾经说过自己原来在抗日沦陷区和西南长官公署工作,原本打算飞到台湾生活,结果情况有变,他们不得已四处分散,在华蓥山集合...”

南充市公安局的《敌情通报》中称:“敌人保密局在1949年派出一个潜伏组到南充,分散在华蓥山附近。”

根据这两条重要线索,省公安厅批准,将杨大发列为重要潜伏特务进行严密侦查。

为了进一步弄清楚杨大发是不是在逃的特务,省公安厅明确指示南充的公安人员进一步查明以下几点:

省公安厅指示下来后,当地公安局决定:

经过将近一年的调查, 侦查人员发现两条新的情况。

第一条:“有一次杨大发的邻居听到两人吵架,他的妻子田德俊在偷吃玉米,这件事激怒了杨大发,妻子气急之下和他争吵‘你竟然敢凶我,你信不信我去政府揭露你的黑 历史 ?他们可是在抓特务,你敢去向他们坦白吗?’”

这话一出,原本还气势嚣张的杨大发瞬间偃旗息鼓,不敢再和妻子吵闹,只能叹气离开。

第二条:“1952年底,杨大发曾写信到重庆,田德俊的娘家人,介绍他们现在的情况。”

专案组立刻马不停蹄到重庆去寻找田德俊的养母田映贞调查情况。

田映贞告诉调查人员:“女儿在重庆嫁给一个国民政府做事的杨大发,解放后在南充安家,其他情况一概不知。”

但是国民政府的特务档案中,并没有杨大发这个人,侦查人员也没有找到滕志远。

为了弄清楚检举材料的内容,公安又派出两名侦查人员到重庆调查田映贞的亲朋好友核实情况。

他们找到常年在她家里帮工的雷开云。

雷开云告诉侦查人员:“田德俊最后嫁的男人叫杨进兴,听说在重庆司令部工作,此人性格狠毒,手上沾满鲜血。”

这一情况,终于让案件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

两人赶回重庆,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查到杨进兴的档案和他过去犯下的案件。

虽然查到杨进兴的材料,可是如何能证明杨大发就是杨进兴呢?专案组人员想到用照片进行辨认。

但是杨大发夫妻自来到南充后,一直小心谨慎,从不照相。

经过研究,他们决定派侦查员以搞农业合作社的名义在村子活动,伺机拍照。

可是他们找了许多机会都没能给杨大发夫妻拍照,每次拒绝的理由也不一样。

为了弄到照片,侦查员以评选先进合作社为由迫使两人拍照。

拿到照片后,专案组人员再一次到重庆监狱找徐远举和周养浩等人进行指认。

可是他们看过照片后却眼神闪躲,说自己根本不认识照片上的人。

公安人员把照片送到原来杨进兴工作的地方,请军统特务辨认,他们的表情有些迟疑,但还是说不认识。

虽然他们都坚持不认识,但公安人员还是从他们的表情上得到肯定的回答。

为了谨慎,他们还是找到其他和杨进兴工作的同事,寻求答案。

老炊事员陈紫荣夫妻和警卫员顾有德他们指认这张照片上的人就是杨进兴后,他的身份终于揭晓。

这个杀害罗世文、车耀先和杨虎城的刽子手终于再一次出现在公安人员视线范围内。

确认身份后,公安人员为防止他再一次逃跑,决定立即实施逮捕。

但是杨进兴是有多年经验的老牌特务,想要神不知鬼不觉逮捕他,有些困难。

重庆市公安局想出一个绝妙的计划:利用他模范代表的身份。

晚上,村长来到杨进兴家,交给他一个任务:“大发啊,村子里接到一个任务,只能交给在村子里表现突出的人,我这不立刻想到你了。”

杨大发一听激动不已,这代表村子里的人很认可他,根本没想到这不过是抓捕他的其中一个环节。

“村长,你就别卖关子了,快说吧,什么任务。”

“你明天早上代替咱们村去区里宣传一下这段时间播种的经验。”

“好的, 没问题。”

没想到路上碰到罗梦华,还帮他搬运行李。

他刚到休息室休息,几个公安人员从四面八方涌来,将他逮捕归案。

经过审讯,他交代在解放前,曾经乘坐周养浩的车逃离到成都,周养浩还给了他200银元作为活动费。

他的命令是到华蓥山打游击,结果在经过射洪县的时候, 汽车 出现故障,大家只能各自逃窜。

杨进兴没办法只能改名杨大发,带着妻子逃到南充烟山脚下,在这里潜伏。

他冒充贫农,以拉车、卖灯草为掩护,四处联系旧部伺机做一些危害 社会 治安的事。

只是他发现自从朝鲜战争结束后, 社会 趋于稳定,想要制造混乱着实不易。

只能先安静下来,找机会逃离大陆。

1958年5月,重庆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他死刑,立即执行。

政府用他的死亡来告慰那些牺牲在他手上的革命志士,希望他们在天之灵能够安息。

. END .

文: 墨染单珪

编辑、排版: 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