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华民族有骨气的人有那些
文天祥,南宋丞相。坚持抵抗蒙元的侵略。被俘后不屈不挠,历经威逼利诱而不曾动摇。最终于1283年被杀于大都。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了激励仁人志士的千古名句。
第二,黄道周。明末大臣。1638年清朝大举南侵,内阁大臣杨嗣昌主张密与清和谈,且得到崇祯默许。消息走漏后,大臣群起反对,尤以道周为代表。他们普遍认为作为天朝大国的明绝不能向蛮夷低头。最终和谈机会被错过,明朝北部遭到洗劫重创。而当1644年清入关之后,原先反对和谈的大臣大都投降剃发,唯道周坚持抵抗。时以年过花甲退休在家的黄道周散尽家资,组织了三千义兵北伐。由于装备给养不继且双方悬殊过大,道周被俘。清朝鉴于他的影响力,曾重金利诱。但道周不为所动。当原来的明朝大学士现在清朝大臣洪成畴劝他归降时,黄道周写下了“史笔流芳,虽未成功终可法(史可法是英雄)。皇恩浩大,未曾报国反成仇(洪承仇是汉奸)。”最终在南京就义,死时衣带内藏绝笔,慷慨殉国。。
第三,孙承宗。孙是被《明史》认为明末最有可能力挽狂澜的人。他出身贫寒,早年好游历边塞。四十岁高中榜眼,后为明光宗、熹宗两代帝师,东阁大学士。在明末辽东局势极度危急之下,他毅然前去组织防御,任辽东经略。在他的经略下,本已危险的辽东再次安定,收复了大片土地。使努尔哈赤在其任内不敢越半部雷池。然而由于明内部党争不断,身为东林党人的孙承宗受魏忠贤阉党迫害被迫辞职。几年之后,后金(清前身)绕开山海关直逼北京,年过六十的孙临危受命,主北京之防御。最终成功赶走了侵犯者,同时率兵收复了关内失地。1629年,孙再次经略辽东。然而明末党争已无药可救。在经历一次战役失败后,遭到奸臣攻诘,再次被迫辞职回家。晚年致力于着作和学术。1638年,清兵大举南下,攻到孙的家乡河北高阳县。由于县城并不坚固且没有明军,孙领着全家上城抵抗,在他的感染下,全县都动援了起来。然而由于悬殊很大,城被攻破了。清军同样想尽办法收买这位当年给他们带来大麻烦的老将。孙不为所动,最终清军给予他充分尊重,许他自尽。七十八岁的孙承宗面向京师方向叩首,自尽而死。这就是我认为中国很有骨气的三个人。他们也许不完美,却使终褒有传统儒家那种舍生取义,为而无所求的精神。为国为民而死,无憾!
B. 历史上最有骨气和最没骨气的代表人物是哪几个人
中国的历史上从不缺乏悲情英雄,不缺乏傲骨的文人,他们都在中华民族的记忆里刻下了浓重的一笔。当我们翻开旧纸堆时,里面记录的,是中华民族的骨气和气节。其中最有骨气的名人都有谁?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
傲骨指数:★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季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继位,先后都逃往周国。
元廷召见文天祥告谕说:“你有什么愿望?”文天祥回答说:“天祥深受宋朝的恩德,身为宰相,哪能侍奉二姓,愿赐我一死就满足了。”然而忽必烈还不忍心,急忙挥手要他退去。有的说应该答应文天祥的要求,诏令可以。不一会儿又下诏加以阻止,文天祥已死了。文天祥临上刑场时特别从容不迫,对狱中吏卒说:“我的事完了。”向南跪拜后被处死。几天以后,他的妻子欧阳氏收拾他的尸体,面部如活的一样,终年四十七岁。他的衣服中有赞文说:“孔子说成仁,孟子说取义,只有忠义至尽,仁也就做到了。读圣贤的书,所学习的是什么呢?自今以后,可算是问心无愧了。”
C. 谁有这张图片高清点的,还有这是哪位战斗英雄,有什么故事
以下是我网上搜索出来的二种说法,具体没法考证,题主可以了解看看。
第一种:被称为中国最有血性的男人:眼珠被打掉后继续冲锋!
其实很多六零后七零后八零后应该都知道他的名字,因为大家一定听过这首歌《小草》。我们是不是都忘记了这个首歌的原唱者是谁?可是您可以去问问85年左右已经懂事成年的人,他们有很多都记得这首歌,因为这首歌是属于战斗英雄——史光柱的。没错,那个被誉为中国最有血性的男神,他的名字就叫史光柱,他和亿万富豪史玉柱只有一字之差,没史玉柱那么有钱,可是他是当之无愧的真正的中国男神。
史光柱,男,汉族,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人,1963年出生,1981年入伍,1984年1月入党,2005年10月从77283部队副政治委员职位退休。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1984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90年被总政治部、国家组织部、人事部、宣传部、中国残联联合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2006年被中国文联,中华基金会联合评选为“全国十佳卓越人物”。现任中国残联作家联谊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史光柱原是十四军—一八团九连二排四班班长。老山拔点作战时,他所在的连队向老山主峰东侧前沿的57号、50号等高地冲击时,史光柱一马当先,冲锋在前。战斗中,在代理排长受重伤的情况下,史光柱奉命指挥二排向57号高地继续冲击。冲击中,他又临时指挥三排剩余同志一起战斗。当敌火力压制他们时,史光柱果断指挥大家散开队形隐蔽,自己低姿爬到一棵横倒的大树旁,用一发火箭弹将敌机枪打哑。接着,指挥机枪压制敌人另一个火力点,并命令八班火箭筒手用两发火箭弹消灭了压制他们的火力点。全排趁势向前冲去。冲击中,史光柱左小腿负伤,但他忍痛继续带队前进。
占领57号高地后,史光柱迅速调整了战斗部署,带领战士们攻打50号高地。该高地由3个小山包组成,上面有敌一个连部。激战中,一发炮弹在史光柱头顶4米高的一根树枝上爆炸,顿时,飞散的弹片打进了他的左臂左眼,强大的气浪把他掀滚出两三米远,钢盔也飞了出去,史光柱当即昏迷不醒。战友们立即赶上来为他包扎。过了几分钟,战友们把从昏迷中喊醒,大家焦急地告诉他,第一次攻击受挫。他咬着牙站起来,立即组织第二次冲击。
战友们在史光柱的英勇精神鼓舞下,勇猛地向50号高地扑去。通过雷区后,是敌人设置的防步兵绝壁,高处约3米,低处有两米。史光柱选了一个位置,组织战士们攀了上去。一登上绝壁,史光柱就和副连长李金平立即组织火力猛烈压制山头上的敌人,四班、五班交替掩护前进,很快攻下第一道堑壕。史光柱率先跳下堑壕,带着战士们向第二道堑壕发展。在距第二道堑壕20来米的地方,敌人一排手榴弹砸来,致使史光柱第三次负伤:他的喉部和左膝各中一块弹片。但史光柱全然不顾,命令机枪掩护,继续向前冲击。在离敌前沿堑壕两三米时,李金平踩响了一颗压发雷,小腿被炸断,而在他身旁的史光柱也被炸成重伤。史光柱脸部被打进几块地雷碎片,左眼球也被地雷碎片剜出,挂在脸颊处,血肉和飞起的泥土堵住了他的嘴。他用右手把嘴上的泥土抹了一把,喘了口气,又咬紧牙关,忍着剧痛把左眼球使劲往左眼眶里一塞,恰好塞了进去。后来,他在继续冲击时摔进一个坑里昏了过去。很快,连长带着后续部队冲上来,攻下了50号高地。
下战场时,史光柱身负六处重伤,双眼、脸部、喉部、右耳、左臂、左膝上有大大小小的几十片弹片。医生硬是神奇般地把史光柱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遗憾的是他从此双目失明。随救援队一起来的联合国的观察员抓住这个时机给他拍了这张照片,事后观察员说:“我只来了一天,但我已经知道这场战争的胜负了,我看到了一个标淮的中国军人。”战后,中央军委授予史光柱“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第二种:驳《中国军人最有骨气的一张照片》
第一、根本就没有什么“硬骨头排”的荣誉称号,只有“硬骨头六连”,在1985年6月,因在老山对越防御作战中战绩突出,中央军事委员会又授予该连英雄硬六连称号;
第二、当时根本就没有联合国观察员到两军交火的战地瞎拍照;
第三、这根本就是一张油画(一个系列油画中的一张,作为原型的战士叫张大权,我曾经看过全系列的),艺术创意的油画,而不是照片。
我们需要崇敬英雄,我们需要敬仰英雄的事迹,但是对于这样不负责任的胡编乱造,我们是不是应该多一些理性的判断而不是盲目相信跟从?
下面附上这张图高清照片
D. 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名人
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名人
中国有很多有骨气的名人,那么现在我们来看看最有骨气的名人有哪些呢?以下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名人,欢迎阅读本文!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儿子。墨胎氏。孤竹政治中心在今河北省卢龙县西(包括今迁安市、滦县等地)。孤竹君生前立三儿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去世后,叔齐出走,欲让位给兄长伯夷。
伯夷也不愿作国君而逃避。后来二人在路上相遇,闻昕西伯侯姬昌(周文王)善养老幼,深得人民拥戴而入周投靠。文王仙逝,周武王继位而拥兵伐纣,他们认为诸侯伐君以为不仁,极力劝谏。武王不听,决意灭商。伯夷、叔齐对周武王的行为嗤之以鼻,誓死不作周的臣民,也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采野果为生。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中国古代有不少因维护人格,保持气节而不食的故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
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郡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
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
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获得了人格的尊严,写出了流传百世的诗文。在为后人留下宝贵文学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他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成为中国后代有志之士的楷模。
苏武:贝加尔湖牧羊十九载
在中国有一个流传广泛的故事,就是苏武牧羊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苏武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不畏强权,仍然保持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苏武是公元前一世纪中国汉朝人。当时中原地区的汉朝和西北少数民族政权匈奴的关系时好时坏。公元前100年,匈奴政权新单于即位,汉朝皇帝为了表示友好,派遣苏武率领一百多人,带了许多财物,出使匈奴。
不料,就在苏武完成了出使任务,准备返回自己的国家时,匈奴上层发生了内乱,苏武一行受到牵连,被扣留下来,并被要求背叛汉朝,臣服单于。
单于发现无论软的,还是硬的,劝说苏武投降都没有希望,但又敬重苏武的气节,不忍心杀苏武,也不想让他返回自己的国家,于是决定把苏武流放到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让他去牧羊。临行前,单于召见苏武说:“既然你不投降,那我就让你去放羊,什么时候公羊生了羊羔,我就让你回到中原去。”
在贝加尔湖,苏武牧羊达十九年之久。十几年来,当初下命令囚禁他的匈奴单于已去世了,就是在苏武的国家,老皇帝也死了,老皇帝的儿子继任皇位。这时候,新单于执行与汉朝和好的政策,汉朝皇帝立即派使臣把苏武接回自己的国家。
苏武在汉朝京城受到热烈欢迎,从政府官员到平民百姓,都向这位富有民族气节的英雄表达敬意。两千多年过去了,苏武崇高的气节成为中国伦理人格的榜样,成为一种民族文化心理要素。
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
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抱负,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书怀》、《书情赠蔡舍人雄》等诗篇中,对此都有绘声绘色的展露。
在长安3年经历的政治生活,对李白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政治理想和黑暗的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胸中淤积了难以言状的痛苦和愤懑。愤怒出好诗,于是,便写下了《行路难》、《古风》、《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一系列仰怀古人,壮思欲飞;自悲身世,愁怀难遣的着名诗篇。
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那种酷爱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怀。在这一类诗作中,奇险的山川与他那叛逆的不羁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契合。这种诗在李白的诗歌作品中占有不小的数量,被世世代代所传诵,其中《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最杰出的代表作。
诗人以淋漓挥洒、心花怒放的诗笔,尽情地无拘无束地舒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了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让苦闷的心灵在梦中得到了真正的解放。而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更把诗人的一身傲骨展露无遗,成为后人考察李白伟大人格的重要依据。
阮籍:傲然独得,任性不羁
阮籍的父亲阮瑀曾任曹魏丞相,为“建安七子”之一。阮籍本人以潇洒和不拘礼节而出名。
太尉蒋济听说阮籍“俊而淑悦,为志高”,准备证辟阮籍做自己的椽属。阮籍听到消息,就写了一封《奏记》,亲自送到洛阳城外的都亭,请吏卒转呈蒋济。《奏记》中说自己才疏学浅,出生卑微,难堪重任,婉言表示谢绝。后勉强就任,但是不久即告病辞归。
曹爽召他为参军,但他报病不出。后来曹爽被杀,司马懿召他为从事中郎,司马懿死后司马师继续用他为从事中郎。阮籍本来在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氏集团心怀不满,但同时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
钟会是司马氏的心腹,曾多次探问阮籍对时事的看法,阮籍都用酣醉的办法获免。司马昭本人也曾数次同他谈话,试探他的政见,他总是以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来应付过去,使司马昭不得不说“阮嗣宗至慎”。司马昭还想与阮籍联姻,籍竟大醉60天,使事情无法进行。
景元四年(263)十月,司马昭被晋封位晋公,位相国,加九锡,这是司马昭正式实施其篡权的重要一步。按照例行公事,由曹魏傀儡皇帝曹奂下诏加封晋爵,司马氏谦让一番,然后再由公卿大臣"劝进",当时阮籍担任步兵校尉之职,也被受命执笔,但阮籍依旧喝酒,等到使者来催稿时,阮籍只好带酒拟稿塞责。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国家民族危亡紧急时刻,文天祥无时无刻不把国家民族利益看作最高的利益,对投降派和奸佞之徒从不留情。1259年,元军渡江围鄂州,皇帝宠幸的内侍董宋臣怂勇宋帝迁都,文天祥勇敢地上疏,乞斩董宋臣。
1275年,朝廷追封投降元军大将吕文德为和义郡王,又提拔他的侄子吕师孟为后部尚书,投降气氛一时弥漫京城,文天祥又上书乞斩吕师孟,以稳军心。文天祥被俘后,留梦炎一班降贼都曾硬着头皮来劝降,文一律唾骂之,就连先已投敌的宋恭帝前来劝降时,也被置之不理。文天祥明确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他并不对帝王愚忠,而只无条件地忠于国家和民族。
E. 历史上中国人有骨气的例子
1、刘胡兰
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反动村长石佩怀处死。阎锡山匪军决定实施报复行动,大举进袭文水一带。为保存实力,中共八地委决定平川地区大部份干部转移上山。她以自己年纪小、熟悉环境为由,主动要求留下来,党组织同意了她的请求。
十二团三营连长王本固负伤,她将王本固隐蔽在一户军属家,用自己平时节省的钱给他买药治伤,并精心护理直至痊愈返队。12月,敌人频繁出击云周西村,并捕走地下工作人员石三槐等,形势日险。家人劝其撤退但她仍坚持等上级通知。
1947年1月11日夜,上级通知她转移。次日拂晓,国民党却突然包围了云周西村,把先期被捕的石三槐押解回村,强令全村群众到观音庙集中。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
国民党当场又抓捕了石世辉、陈树荣、刘树山、张年成等,并胁迫她出场坦白。审讯中,国民党千方百计,软硬兼施,想诱使其供出同党,并相许给她土地。刘胡兰百般不从,从容就义。
2、夏明翰
1928年初,中共党员夏明翰被党调到湖北工作,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由于叛徒的出卖,同年3月18日不幸在武汉被捕。3月20日清晨,他被敌人押送到汉口余记里刑场。
当敌执行官问夏明翰还有什么话要说时,他大声说:“有,给我拿纸笔来!”28岁的夏明翰在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愤然诗句后慷慨赴死。
他的遗言为千万人记忆,然而很少有人记得,在他赴死的一年前,1927年的春天,夏明翰在听闻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的消息后,悲愤地写过:“越杀胆越大,杀绝也不怕。不斩蒋贼头,何以谢天下!”一年以后,这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将“骨气”两个字深深地烙入中华的脊梁。
3、狼牙山五壮士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第6班班长、共产党员马宝玉,副班长、共产党员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1941年8月,侵华日本军队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今北京西部)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9月25日,日伪军约3 500余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
第7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第6班马宝玉等5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第6班5名战士坚定沉着,利用有利地形,奋勇还击,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90余人。
次日,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5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
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4、赵一曼宁死不屈
1935年11月,在与日军作战中,赵一曼为掩护部队腿部负伤后在昏迷中被俘。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审讯。
在狱中,日本人动用酷刑,她没有吐露任何信息。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
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中国人保卫民族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贞不屈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
5、八女投江
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纠集伪蒙、伪满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4、5军为摆脱困境决定向西转移,遭到日军多次围追堵截,牺牲了很多抗联战士。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第1师的一支百余人的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了去路,队伍中有第5军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
她们是:冷云(原名郑志民)、胡秀芝、杨贵珍、郭桂琴、黄桂清、李凤善、王惠民、安顺福。抗联战士们发现了日军,急忙向外冲。冷云(郑志民)比较冷静,命令七名女战士卧倒,敌人没有发现她们,向大部队逼近。
此时情况十分危急,在此生死关头冷云果断地组织女战士殿后,从背后袭击敌人,吸引日军火力,掩护大部队突围。敌人一下子慌了神,以为中了埋伏,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们还击,大部队乘机突出了日军的包围圈。
冲出去的同志最后听到她们齐声喊――“快往外冲啊!保住手中枪,抗战到底!”日军在得知她们只有八名女兵时,变的更加猖狂边打边叫:“乖乖投降吧!皇军不会亏待妇女!”当大部队发现还有八名女战士没有冲出日军的包围后,多次组织抗联战士回来营救,因日军火力强大未能成功。
在背水作战至弹尽的情况下,八名女战士面对日伪军逼降,誓死不屈。冷云坚定地对大家说:“同志们,我们是共产党员、抗联战士,宁死也不做俘虏!为祖国的解放而战死,是我们最大的光荣!”她们投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趁敌人卧倒的机会,挽臂涉入了冰冷的乌斯浑河。
高唱着《国际歌》“……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集体投江,壮烈殉国。牺牲时,她们中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八名女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她们年轻的生命,写下“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
F. 中国抗战史上有哪些有骨气的人
抗战时期有骨气的人有:
1、杨靖宇:
杨靖宇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杨靖宇将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2、向警予:
1928年3月20日,由于叛徒的出卖,向警予在法租界三德里被捕。国民党对她实施了严刑逼供,但她始终大义凛然,严守党的秘密,严守共产党员的操守,表现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和崇高品格。国民党新军阀决定在5月1日这个全世界工人阶级的节日里处决向警予。
向警予视死如归,在走向刑场的路上,沿途向广大群众进行演讲。国民党对此极端恐惧,宪兵们殴打她,想使她不再说话,但她仍然坚持地讲下去。刽子手向她嘴里塞进石沙,又用皮带缚住她的双颊,血沫从她的嘴角流出。向警予被押赴余记里空坪刑场,终年33岁。
3、董毓华:
出生于湖北省蕲春县狮子口董冲一个教师家庭。1925年由董必武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1933年秋,董毓华从武汉到北平考入中国大学政治经济系,成为该校党组织主要领导人。
1935年11月成立北平学生联合会,董毓华被推选为主席。参加组织领导震惊国内外的“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1939年6月,正在前线指挥作战的董毓华,终因长期疾病和奋战劳累而病倒,终年32岁。
4、方叔洪:
1939年6月23日夜,69团夜袭太平官庄未能奏效,24日又激战终日。6月25日晨,方叔洪获悉太平官庄被我军包围之敌有突围迹象,认为歼敌时机已到,即严令69团务必完成歼敌任务,并亲自到达老洼子督战。
六时许,太平官庄之敌向俊家场方向溃退。此时,彭家场附近以及冯家场、公家场、闫家场等地均布满前来救应的日军,并集中火力向方叔洪部进行射击,包围了直属部队。
我军将士与数倍于我的日寇展开血战,激战了三小时余,我官兵伤亡过半,方叔洪本人头部、腰部中弹多处。敌人包围圈逐渐缩小,日军向他步步逼进,突围已经绝望,为了不落入敌人魔掌,方叔洪用自佩的六轮手枪,向已负重伤的头部补射一枪,壮烈殉国,时年仅31岁。
5、赵渭滨:
1937年3月17日下午,敌军已占领滕县南面城墙和东关,王铭章亲临城中心的十字街口指挥督战。至5时许,西、南两面城墙我军死伤殆尽,陷于敌手,敌人从城墙上集中火力向城中心射击。
王铭章率部突围夺路不成乃从城西北角登上城墙继续指挥作战,这时敌军已占领西门城楼,继续向前迫进,在此万分危急的情况下,王铭章和赵渭滨及其他随从人员乃利用城墙上的电线缝城出去,准备到火车站去指挥布置在那里的一二四师三七二旅继续与敌人搏斗。
不料刚走到西关外电灯厂附近,即被西门城楼之敌军发现,一阵机枪扫射,王铭章腹部中弹,伤势危殆,赵渭滨中弹倒入城壤,当即牺牲
G. 中国最帅男生排行榜
每个人心中的帅不一样,每年的排行在不同的网站评选也不同,给你几个这几年的评选结果吧。
共进网
1.胡歌
2.王力宏
3.贺军翔
4.周杰伦
5.吴尊
6.付辛博
7.古天乐
8.郑元畅
9.霍建华
10.张瀚
2010年度中国最帅的男人排行榜:
第一名:王力宏
第二名:吴彦祖
第三名:刘德华
第四名:张学友
第五名:陈冠希
第六名:陈小春
第七名:杜淳
第八名:罗志祥
第九名:李连杰
第十名:金城武
台湾,内地的全国各地网友评出中国十大最帅男明星,经过各地网友在网上投票评出中国十位最帅的男明星,以下是投票选出的结果 (貌似是09年的)
1;谢霆锋 2;吴尊 3;林志颖 4;韩庚 5;炎亚纶 6;王力宏 7;井柏然 8;唐禹哲 9;黄晓明 10;罗志祥
07年的
1.永远的天王-刘德华
2.纯情帅哥—林志颖
3.无敌小情人-谢霆锋
4.型男帅哥-金城武
5.魅力帅哥-王力宏
6.黑色帅哥-古天乐
7.F4帅哥-言承旭
8.F4帅哥-周渝民
9.阳光帅哥-潘玮柏
10.电眼帅哥-梁朝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