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颈部淋巴结位置在哪些
颈部淋巴结位置 在临床上,浅表淋巴结肿大很常见,正常人有时在颈部(包括颌下)、腋下、腹股沟可扪及淋巴结,但正常淋巴结质地软,表面光滑,无压痛,可以滑动。直径一般在0.5cm以下, 颈部淋巴结一般可扪及2个左右,颈部可扪及1~2个。判断淋巴结肿大的性质时,一定要动态观察,重视一段时间内淋巴结变化,否则容易漏诊误诊一些早期病变,尤其是颈部淋巴结肿大,为局部淋巴结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部位,一般有以下的原因: (1) 急慢性炎症:最常见的有扁桃体炎、牙龈炎、咽炎、中耳炎等炎症引起, 颈部淋巴结成中等度肿大,质地软,无粘连,不融合,急性期可有疼痛及压痛,—般可找到原发病灶,经敏感抗菌药物治疗后多能缩小。 (2) 淋巴结核:颈部淋巴结位置最常发生的部位为颌下和颈前三角沿胸锁乳突肌前沿,早期呈一股淋巴结肿大,可成串或散在发生,无粘连,如果病情恶化,则淋巴结继续增大,可粘连融合,以后可液化,可破溃,流出干酪样物,这时多数伴有结核毒性症状,抗结核治疗后能缩小、消失。 (3)淋巴结转移癌或恶性淋巴瘤:鼻咽癌、口腔癌(唇、舌、颊或牙龈癌)、上颌窦癌、甲状腺癌、咽喉癌可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左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多见于胃癌、肝癌、胰腺癌、结肠或直肠癌转移;右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多为支气管肺癌和食道癌转移;恶性淋巴瘤也好发于颈部淋巴结。淋巴结质地硬,边沿不清,无疼痛,亦无压痛,可与皮肤及其它组织粘连,固定,可彼此融合,随病情发展进行性增大和数目增多。 关于颈部淋巴结位置的问题综上所述,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尤其是经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更应积极寻找病因,必要时行淋巴结病理活检,早日做作出针对性治疗。特别要注意有“广东癌”之称的鼻咽癌,在广东珠三角及两广西江流域一带年发生率最高达:男性58.6/10万人口,女性22.8/10万人口,占恶性肿瘤之首,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率高,颈部肿块首发症状的占40%,初诊时上颈部有肿块的达60~80%,本病对放疗、化疗都比较敏感,早发现早治疗效果好,切莫大意耽误治疗时机。
⑵ 脖子两侧的淋巴结正常情况下是什么样
正常的人在下颌,耳后,枕后,锁骨上,腋下,腹股沟,都有淋巴结。
直径约0.2毫米,一般的都可以触到。
你的枕后有黄豆粒大小的肿物,是略为肿大的淋巴结,这是由于头皮或附近组织有一点炎症,所引起的淋巴防御反应。不用担心,和HIV不着边。
早期HIV病,淋巴肿大只见于腹股沟,一般都有蚕豆大小,而且是多个,而是两侧。
⑶ 脖子上的淋巴在哪里
请看详细示意图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⑷ 颈部淋巴结肿大图片
颈部淋巴组织来自鼻,鼻窦,咽,喉,口腔和面部的淋巴回流,这些部位的炎症或癌肿可侵及或转移到颈部各组的淋巴结。有时食管,胸部甚至胃肠癌肿也转移至此。
一般可按颈部淋巴结肿大的部位,大小,质地,活动度,有无压痛来鉴别其性质和原因,探查可能的原发病灶。
常见原因有:
(1)炎症。急性者有红,痛,热的特点,起病快,局部有压痛,经抗炎后肿块消退。慢性者病程长,活动,无压痛,常位于下颌下区。
(2)结核。可原发性或继发于,腹腔的结核病灶,病程长,肿大淋巴结呈串状,质中等,可活动,无压痛,可互相粘连成团,若干酪样坏死,,溃破则形成瘘管。
(3)转移性恶性肿瘤。为颈部淋巴结肿大原因之一,其原发灶多位于头颈部,肿块逐渐增大,质硬,活动度差,无压痛,常为一侧性,也可双侧受累。鼻咽癌,扁桃体癌,喉癌多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鼻,鼻窦,口,面部癌常侵及下颌下淋巴结,食管,癌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
(4)恶性淋巴瘤。为一种发生于淋巴网状组织的恶性肿瘤。非何杰金淋巴瘤的肿块无痛性,进行性增大,质硬,活动度差,何杰金淋巴瘤多为双侧性,有发热,肝脾肿大,消瘦乏力症状。
(5)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侵犯所致,病程长,淋巴结逐渐增大,常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发热,消瘦,乏力和白细胞减少等。
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认真进行临床检查,结合影像学检查,力求找到原发病灶,末能发现原发灶时,通过穿刺或摘除活检,可以明确性质,原因,而后可进行相应的抗炎,抗痨,手术廓清或放疗治疗。
你已经肿大近一年了,建议你尽快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不要贻误病情.不过也不要有顾虑,会好的,祝你早日康复!
⑸ 在颈部的什么位置可以摸到淋巴结,有图片吗,具体位置
正常颈部是摸不到淋巴结的。通常只能摸到肿胀了的不正常淋巴结。多数在颈部两侧和颌下的位置摸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