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南海一号"是什么朝代的沉船
宋代"南海一号"考古大事记
●1987年,广州救捞局与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在阳江海域寻找东印度公司沉船时,意外在一艘宋代商船中打捞出200多件瓷器。考古界认为可能与海上丝路有关,引起世界瞩目,该船被命名为“南海一号”。
●2000年,考古部门对“南海一号”正式展开调查。
●2001年4月,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联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水下考古专业队员共12人,搜寻和定位沉船遗址。
●2002年3月至5月间,水下考古队再度下水,对海底沉船进行细挖掘、细打捞,打捞出文物4000多件。
●2003年10月,广东省文化厅召开《“南海一号”整体打捞方案》专家论证会。
●2003年11月,规划、立项“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建设项目。
●2004年3月,广东省发改委同意筹措资金,在阳江市海陵岛十里银滩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2005年12月28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开工兴建。
●2007年1月16日,考古队前往沉船海域开展打捞前最后一次海底勘查。
●2007年4月8日,“南海Ⅰ号”整体打捞工程正式启动。
●2007年7月,“南海Ⅰ号”沉船有望浮出水面。
B. 南海一艘百年沉船,捞出整船圆明园文物,英国为什么却说请立即归还我们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翻开五千多年的历史,我们发现,中国古人以其智慧,创造出无数珍贵的文物,而中国的历史,某一程度上,也是中国的文物史。作为一个历史上从未断代的国家,我国素来以古董文物闻名,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探险家都喜欢来中国探险,想要去寻找失落的宝藏。然除了中国这一座大博物馆,有一个地方,同样是探险家的目标,那便是海洋。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博物馆,从人类开始踏上海洋征程,海洋就成为了陆地之外,人类的第二个文明聚集地。
说起流失海外的圆明园文物,不少人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十二生肖兽首,然十二生肖还不是圆明园中最为珍贵的文物。这些文物被英法联军抢走之后,如今被收藏在欧洲的博物馆中,光是大英博物馆,就有数以万计的圆明园文物。我国专家为了找回这些文物,做了很多的努力,然文物的追回之路十分的艰难,他们不知道文物是圆明园抢去的吗?不,他们心知肚明,但他们拒不归还。而如今,我们也拒不归还他们的沉船。
C. 珠江夜游最好的观光船
珠江夜游的船我觉得没什么分别,不过硬要挑一艘好的,那么就挑两艘最贵的船,都是在天子码头上船的:信息时报号和南海神号。这两艘船最贵。
信息时报号是新装修的,二楼环境比较好一点,晚上6点钟那班有自助餐,168一位,其实没必要。自助餐不好吃,时间短,而且现在广州6点天还没黑。8点半那班108,咖啡茶点心水果,很普通那种。
南海神号好像也是比较贵,没有自助餐。但是胜在造型奇特,一楼有南海神号的博物馆可以看,是在哥德堡号来广州的时候才下水的。
通常船的二楼比一楼贵,因为一楼很多视线很多都被挡住了。二楼高一点,视野也好一点。我觉得坐什么船都没所谓,因为通常开船没多久就到三楼全露天的地方拍照吹风,所以毫不豪华对于我来说没作用。所以我推荐你坐最便宜的,在西堤码头上船的穗港之星,才30多元。如果你真的有钱的话,另外再带女朋友吃个有情调的晚餐,未必要在珠江夜游烧钱。
D. “南海一号”沉船里发现了哪些宝物
南海一号,为南宋时期的商船,来往于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丝绸之路最为鼎盛时期的宋朝其运输宝物的数量巨大程度可想而知。
南海一号,长度41.8米,宽度11米,高度约4米。同时它也是到今天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其排水量约为800吨,载重约为400顿。直到2019年3月20日为止,一共清理船载文物已高达达14万余件,预计总文物将会超过16万件。
据不完全统计全部水下考古发掘文物共有14000余件、凝结物55吨、标本2575件。而且陶器占大多数,一共有13000余件。如瓷瓶瓷壶、瓷碗、瓷盘以及其他瓷器等。样式繁多,且制作工法都出自最好的官窑,由此可见南海一号便是典型的宋代商船,且是航运于国际间的贸易船只。
E. 例:大海是船儿的道路,大海是鱼儿的家。请问大海是渔民的什么(摘自小学暑假作业)
1、大海是渔民的天堂。
2、大海是渔民的财富。
3、大海是渔民的港湾。
4、大海是渔民的乐园。
5、大海是渔民的粮仓。
(5)南海船家高清图片扩展阅读:
句子续写技巧
一、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以原文的结局为起点,写出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变化。
二、展开充分的想象与联想,做到合情合理、真实生动。
三、续写文章要在主要人物思想行为、性格特点、语言特点和风格上与原文保持一致。
四、续写的内容一定要切合题意,并与提供的材料融合,融为一体。
F. 中国在南海有多少古代沉船
中国南海海域的古沉船不少于2000艘
广东省省考古专家断言:只是揭开这片海域冰山一角。
“南海Ⅱ号”的发现只揭开了汕头南澳海域众多沉船一角。9日,考古专家告诉记者,这片海域肯定还有其他古沉船。
9日上午,在明代沉船“南海Ⅱ号”抢救性保护情况汇报会上,广东省考古所有关专家透露出一个惊人信息:汕头市南澳县云澳边防派出所从渔民船舱中查获的瓷器,不仅有明代瓷器,还有一批是宋元时期的,而这些宋元瓷器不可能出自“南海Ⅱ号”。南澳县附近海域很可能还沉睡着其他古船。
判断?+?
三代瓷器不可能同船
9日上午,在“南海Ⅱ号”情况汇报会上,南澳县云澳边防派出所播放了边防官兵5月25日清晨在南澳海域乌屿与半潮礁之间(俗称“三点金”),从当地渔民的船舱中查获138件瓷器的录像。
“渔民潜水船上查获的瓷器,肯定不全是明代的!”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尚杰紧盯屏幕:查获的瓷器中有一只酱色龙纹坛,“专家们从品相上一看,就知道这些酱色、青白釉色的瓷器和那些明代的青花瓷并不出产自一个年代,它们的工艺是宋、元窑口常见的类型。”
根据青花麒麟纹碗等瓷器上清晰印着“大明年造”的字样及省文物鉴定站的鉴定报告,考古专家初步将“南海Ⅱ号”鉴定为一条明代万历年间的沉船,沉没于400多年前。
然而,明代的瓷器基本上不可能与宋代瓷器共乘一船,因这不符合考古推断。尚杰分析道,中国人自宋代开始确有收集古玩的爱好,这有历史可查。但“南海Ⅱ号”这艘明代沉船上出水的宋、元瓷器样式相当普通,全是生活用具,没有太多收藏把玩的价值。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博士魏峻也表达了相似的看法:根据水下考古人员在海底所见,“南海Ⅱ号”上整摞整摞的瓷器都是明代青花,这些零散出现的宋、元瓷器肯定另有来头。
有专家称,如果这几件宋、元瓷器与“南海Ⅱ号”上的大批明代青花瓷器确是从一处打捞上来,那“南海Ⅱ号”附近海域有可能还沉没着另一艘年代更早的古船。
调查?+?
G. 南海美国间谍船
一定会派,即使不动手收拾那帮小鬼,也一定会派。这牵扯到国家主权,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是他国说了算的,也不是他国可以改变这一切的。 菲律宾军事实力较中国差了不知道多远。只是有个后台撑腰,我想美国在这个时候也不会很乐意和中国结仇,而且中国这么广大,也得掂掂分量。
这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最终也不会改变,不论有谁撑腰。
但是我希望政府可以有些实际的动作来改变局势。外交部一路批评,人家有这样的行动就不会理会你这要的反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啊,强大起来才是不受欺负的唯一道路!!!!
我希望次事件可以唤醒我们的爱国热情!
大哥我很辛苦的…………
参考资料:http://bbs.news.sina.com.cn/tableforum/App/view.php?bbsid=4&subid=2&fid=135193&tbid=5070
H. 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当年是在哪里沉没的
南海一号是一艘南宋时期的木质古沉船,沉没于广东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处。1987年在广东阳江海域发现,初步推算,“南海一号”古船是尖头船,整艘商船长30.4米、宽9.8米,船身(不算桅杆)高8米,排水量估计可达600吨,载重可能近800吨。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宋代船只。专家从船头位置推测,当时这艘古船是从中国驶出,赴新加坡、印度等东南亚地区或中东地区进行海外贸易国。令人惊奇的是,这艘沉没海底近千年的古船船体保存相当完好,船体的木质仍坚硬如新,敲起来铛铛作响。这艘沉船的出现对我国古代造船工艺、航海技术研究以及木质文物长久保存的科学规律研究,提供了最典型标本。同时,它也将为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陶瓷史提供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甚至可以获得文献和陆上考古无法提供的信息。
I. 中国南海进海海域有多少古代沉船
中国南海海域的古沉船不少于2000艘
广东省省考古专家断言:只是揭开这片海域冰山一角。
“南海Ⅱ号”的发现只揭开了汕头南澳海域众多沉船一角。9日,考古专家告诉记者,这片海域肯定还有其他古沉船。
9日上午,在明代沉船“南海Ⅱ号”抢救性保护情况汇报会上,广东省考古所有关专家透露出一个惊人信息:汕头市南澳县云澳边防派出所从渔民船舱中查获的瓷器,不仅有明代瓷器,还有一批是宋元时期的,而这些宋元瓷器不可能出自“南海Ⅱ号”。南澳县附近海域很可能还沉睡着其他古船。
判断?+?
三代瓷器不可能同船
9日上午,在“南海Ⅱ号”情况汇报会上,南澳县云澳边防派出所播放了边防官兵5月25日清晨在南澳海域乌屿与半潮礁之间(俗称“三点金”),从当地渔民的船舱中查获138件瓷器的录像。
“渔民潜水船上查获的瓷器,肯定不全是明代的!”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尚杰紧盯屏幕:查获的瓷器中有一只酱色龙纹坛,“专家们从品相上一看,就知道这些酱色、青白釉色的瓷器和那些明代的青花瓷并不出产自一个年代,它们的工艺是宋、元窑口常见的类型。”
根据青花麒麟纹碗等瓷器上清晰印着“大明年造”的字样及省文物鉴定站的鉴定报告,考古专家初步将“南海Ⅱ号”鉴定为一条明代万历年间的沉船,沉没于400多年前。
然而,明代的瓷器基本上不可能与宋代瓷器共乘一船,因这不符合考古推断。尚杰分析道,中国人自宋代开始确有收集古玩的爱好,这有历史可查。但“南海Ⅱ号”这艘明代沉船上出水的宋、元瓷器样式相当普通,全是生活用具,没有太多收藏把玩的价值。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博士魏峻也表达了相似的看法:根据水下考古人员在海底所见,“南海Ⅱ号”上整摞整摞的瓷器都是明代青花,这些零散出现的宋、元瓷器肯定另有来头。
有专家称,如果这几件宋、元瓷器与“南海Ⅱ号”上的大批明代青花瓷器确是从一处打捞上来,那“南海Ⅱ号”附近海域有可能还沉没着另一艘年代更早的古船。
调查?+?
南澳海域沉船不止一艘
魏峻告诉记者,2002年省考古研究所对粤东、粤西展开沿海古沉船调查,对广东沿海沉船情况有了大致把握:南海海域星罗棋布般散落着不少古代沉船。2005年,汕头市南澳岛附近就有渔民在海上打捞出一批铜钱和宋元瓷器,省考古所专家大都认为,南澳海域的沉船不止“南海Ⅱ号”一艘。有关专家透露,根据比较清晰的资料显示,南澳海域还掩埋着另一艘清代古船。而据中国水下考古中心的一项报告,中国南海海域的沉船不少于2000艘。
“整个潮汕地区以前也发现过不少沉船,汕头市澄海一带海域以前清理过红头船遗迹,包括一些保存比较好的,这个海域的沉船应该不只一条。”
汕头大学教授隗芾认为,潮汕地区是我国典型的海洋文化区,潮汕对外交往从元末明初就开始兴起,于清朝中叶达到鼎盛繁荣期的汕头樟林古港,就是当时整个粤东韩江流域重要的海上交通港口。“南海Ⅱ号”的发现,无疑为再现当时潮汕一带繁荣社会经济生活面貌提供了“密码”。
现场?+?
“南海Ⅱ号”首尾未现
9日,记者从汕头市南澳岛后宅镇前江码头登上一艘公边艇,前往“南海Ⅱ号”发现地——“三点金”。乘船20分钟后,记者登上交通部广州打捞局派驻现场的作业船——300吨起重能力的“南天马”号。对面半海里外的小岛“乌屿”清晰可见,而“南天马”号的脚下就是暗礁潜伏的半潮礁。
担负“南海Ⅱ号”水下考古任务的省考古所专家崔勇向记者讲述了下海探摸“南海号”情景。“海底的能见度比较好,可达3-4米,船体保存比较完好,周身有泥沙覆盖。在木船中部的隔舱裸露在海水中,里头整摞排列的瓷器清晰可见,而船头、船尾还看不清楚。”
有人称,“南海Ⅱ号”与“南海Ⅰ号”的沉没姿态有些类似,都是端坐于海底泥沙里,并不像发生过大幅度断裂或翻倾。也有人称,“南海Ⅱ号”的规模可能略小于“南海Ⅰ号”,但这些说法并未得到考古专家证实,“‘南海Ⅱ号’到底多长、多宽,目前为止仍没有探摸清楚”。
对比“南海Ⅰ号”,“南海Ⅱ号”的价值如何?魏峻说,“南海Ⅱ号”与“南海Ⅰ号”各有各的研究价值,一条在粤东、一条在粤西;年代也不一样,一条是明代、一条是宋代,两条船的意义都很大,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物证,会使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更加丰富。
问题?+?
“南海Ⅱ号”是否整体打捞?
省文化厅副厅长景李虎表示,“南海Ⅱ号”会不会像“南海Ⅰ号”一样进行整体打捞,目前还无法确定。“我们要首先摸清楚这条船的情况,对它的价值有一个清晰的判断,才能决定采用什么样的打捞方案更为合适。能见度、海流、气候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并不是所有的沉船都会适于整体打捞”。
魏峻告诉记者,如果不采取整体打捞,就是原地发掘清理,这是水下考古的原始方法。“‘南海Ⅱ号’所在海域的能见度较高,即使采用原地清理也可以进行得比较顺利。”
6月7日,交通部广州打捞局已经有两艘作业船赶赴现场,分别是起重船“南天马”号和3000马力的拖轮“德华号”,昨日两艘船进行了布锚。省考古所水下考古专家也已进驻船上,相关考古探摸业已展开。(李培 方一庆)
J. 南海一号是什么年代的船
1987年八月在广东省江海域发现了一艘古代沉船,对我国考古人员命名为南海一号。
南海一号位于海面下20米深处,被两米厚的淤泥所覆盖,船头朝西南240度,船体依旧保存完好,整艘橙船没有翻侧,而是端坐海底,船体的木质仍坚硬如新,敲起来当当作响。据初步推算,南海一号是尖头船,长26米以上,宽10余米,船身(不算桅杆)高八米,排水量估计可达600吨,载重可能近800吨。按照这条船的载货量计算,文物总数将达到六万件到八万件。
目前从南海一号打捞出水的文物大多是瓷器,有瓶,碗,碟,盘……分别产自浙江龙泉,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镇等,品种超过30种。起获的文物还有:船上用麻石这个长方形条板的锚,一些古船身上的碎木块,其材质大部分是马尾松木;一条近两米长的鎏金腰带;一只硕大的金戒指;一只鎏金龙纹手镯;两只眼镜蛇遗骨。在南海一号沉船上发现的铜钱已达上万枚,其中年代最古老的是汉代的五铢钱,最近的是南宋初年的建炎元宝;还发现了铜镜、朱砂、胭脂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