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裹蒸粽怎么制作
1.这是肇庆裹蒸粽,最大的特点——粽叶和呈四方立锥体状。这种粽叶,是肇庆裹蒸粽特有,它有点儿似生姜的叶子,但比它宽阔,叫“箸叶”,肇庆地区的乡下,很多都种在门前屋后的,不似其它粽子用竹叶包裹。
2.将粽子取出,加足水量,冷水入锅,煮开后,再小火蒸煮30分钟。此过程要常常翻动粽子,让它们受热均匀。
3.将粽子从锅内提出,放置稍凉之后,用厨房剪将捆绑粽子的水草剪断。
4.从粽子的锥体底面掀开粽叶,逐叶剥离。
5.当剥至露出粽子的底端时,按图中所示的办法,一手托起粽子,另一手拿着碟子,让碟面的中心对准粽子底面中心压过去。
6.放好盛碟,稍稍调整好粽子放置的位置,再用筷将剩余的粽叶夹除。
7.这就能得到剥得干净利落的粽子了,而且不会因剥离粽叶,让粘糊糊的糯米浆液沾在手上而难于清理的尴尬。
8.用筷将粽子从中间夹开,一分为二。吃法:将粽子中间那块五花肉,与绿豆馅先搅匀成糜糊状,然后再与糯米拌匀,开吃!就是最原始,最传统的裹蒸粽吃法。可配:优质酱油、甜酸酱、海鲜酱,最好配酱是蚬蚧酱,绝对是人世间的美味!
9.下面介绍是另一种吃法:用中小火,先将平底煎锅烧至6分热,下花生油。
10.将粽子从锥尖处平行切下3~4片。如图所示,那个粽子是没蒸煮过的。
11.用手将切成片的粽子抓起,另一手将粽子边沿的粽叶剥离。因粽子是凉的,凉的糯米粘性大大降低,不会粘着手的。然后将剥了粽叶后的粽子片,贴着锅内有花生油的位置,再轻轻平推一下,就可以煎制了。如此炮制,逐一将粽子片放入锅内煎制。
12.煎至两面金黄,起微焦,就可以出锅了。
13.出锅,一片片外表焦脆,里面软糯甘香的煎粽子,稍加整理即成。配酱:桂林辣椒酱、1:1腐乳汁与芝麻酱调制酱。本人最爱是用白醋将切碎的红辣椒泡一昼夜成酸辣椒醋,再用一只金桔(广东年花卉中的那种金桔)清洗干净后,挤汁与2汤匙酸辣椒醋一起,制成蘸汁:清新、果香味浓郁,开胃解腻,至少可以多吃2片煎粽的。
14.存贮:将步骤2中处理过的粽子,4~5个扎在一起,滴干水后,挂在阴凉处,可以放置15~20天不坏(视气温条件而定),当过了15天后,再将粽子按步骤2那样处理,一直就可以吃到清明节啦。
② 全国粽子图鉴是怎么样的
全国各地粽子都各有各的特色,比如下面介绍的:重庆腊肠粽、云南特色云腿粽、福建福州肉粽、广西隆林黑米粽、肇庆裹蒸粽、中山芦兜粽、雷州鸭乸粽、潮汕双烹粽。
1、重庆腊肠粽
潮汕的粽子别具特色,其中双烹粽更是名声在外。其主要特色在馅料,一个粽子的馅,一半是咸,一半是甜。咸馅主要是咸蛋仁、虾米、香菇、腊肠、翅脯、莲子、栗子和南乳猪肉;甜馅则主要是水晶馅或豆沙馅。一口咬下去,即甜滋滋,又香喷喷。
③ 粽子的做法
学包粽子
材料:糯米(新米最好)、馅料、食盐、烤过的海苔片(长方形)。
制作步骤:
1.将手洗干净湿润,再把一碗饭的分量放在左手手心上先稍压平,中间放入准备好的馅。
2.将饭往中心包起,成为一个圆球状。
3.左手稍微曲起,并弯成山状,将饭团稍加压挤形成三角形状。然后将饭团数次翻转。
4.左右两侧边用手指往内略压,让两边圆凸起,将成形的饭团放在盘子上,再将双手弄湿搓上少许盐。
5.将饭团再塑一次形,以便将手上的盐融入饭团。
6.将做好的饭团放在海苔中,并稍压一压,使海苔黏紧饭团。然后,掀起两侧的海苔将三角饭团包起即可。
制作时间:熟练时每5分钟可做1个。
给高手送上几点提高技巧(zt):
1.粽叶的选用:广州人包粽子多用箬叶,选表面光滑软韧的较好。汕头人包粽子多用竹叶,粽子有竹叶的清香味,但要煮软再用。
上海等地采用每年大伏天从安徽黄山采下的箬叶,含有特殊的清香味,俗称"徽州伏箬"。
2.粽馅的调味:咸肉粽要先将新鲜的猪肉用少许味精、白糖、酒、盐、生抽拌匀反复揉擦至调味品渗入猪肉再包。
3.粽子的捆扎: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紧,防止米粒挤进豆沙中,如果煮不透会出现夹生现象。咸肉粽如果用肥猪肉不宜扎紧、松紧适度即可。如果用瘦猪肉就要扎紧,因为瘦肉熟了以后会收缩,粽馅的肥汁会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粽的烹煮:煮粽子一定要水滚以后才落粽子,水要浸过粽面,待水重新滚起以后再用旺火煮3个小时左右即可。在煮粽过程中不要。
4.添生水。要留意枧水粽不能和其它粽子一同煮。煮好以后趁热取出。吃时打开粽叶,粽香喷鼻,入口油而不腻,糯而不粘,咸甜适中,香嫩鲜美是为上品。
猪肉棕
配料: 圆糯酌量、五花猪肉300公克、盐1/3匙、粽叶及水草绳适量、酱油1/3碗、米酒、味精各少量
做法: 猪肉切成5公分条,用酱油、米酒、味精浸泡一夜;糯米用浸过肉的酱汁加盐拌匀,停置10分钟后再拌到均匀为止;粽叶2张背背相对,由叶蒂1/4处折成一直角匙状,取约2匙米铺在叶匙内,肉条直放其中,再铺2匙米盖满肉条,托叶匙的手要保持开头,配合另一手的动作;将粽叶剩余部分由米末处折盖上去在折处把两边的角折好。粽身由托叶的手全部握住,中一手将盖叶部分捏合折下;用草绳将折叶处绕紧扎好,再绕扎整个粽身;粽子全部包好后放在大锅中,放入冷水用大火煮滚后改用中小火续煮4小时,熄火焖1小时。
主要营养成分: 蛋白质80g,脂肪170g,醣类463g,钠3930mg,胆固醇210mg,热量3790cal
简易肉粽
1. 糯米泡2小时备用
2.
香菇,虾米,红葱头.肉丝放入内锅炒香在和糯米一起拌炒一下,在加入少许酱油,麻油及胡椒粉,糖,蚝油调味,直到米半熟
3. 粽叶洗净,将2中的料包入,可依个人喜好在包入炒香五花肉,及蛋黄,莲子
4. 电饭锅外锅水约放3杯,内锅水淹过粽子放入蒸熟即可
备注:
1. 这是较简单做法,用电饭锅即可,当然最方便还是买来吃啰,自己包味道不同吧
2. 步骤2中若直接加水蒸就成油饭水与糯米比例约1比2
3. 若包不成粽型,其实只要将岳]入即可
绿豆鸭蛋粽 (这个好吃)
糯米、绿豆各750克,花生米25克,熟咸鸭蛋黄5个。将蛋黄切碎与糯米、绿豆、花生拌匀即成馅。取泡过的粽壳叶折成斗状,填入适量馅料,包好后入锅加冷水浸没粽子,煮沸1小时后,改文火煮1小时即可。
咸香鸡肉粽
用料:糯米600克、鸡肉800克、薯仔400克、虾米80克、蒜蓉1汤匙、生抽半汤匙、葱、盐、鸡精、生粉若干、粽叶适量、粽绳适量。
做法:1、将鸡肉、薯仔和大葱头剁碎,加入盐、蒜、鸡精、生粉等调料拌匀。
2、洗净糯米,浸水半小时。烧热锅,用葱姜蒜爆香,加入糯米和生抽,炒均。
3、用粽叶2张,折叠成漏状,放入炒香的糯米1汤匙,加入做法1中扮匀的馅料,再加入1汤匙的糯米在上面。
4、将粽绳把粽子扎好,放入高压煲中煮30分钟,即可趁热食。如果是普通煲须煮2小时左右。
八宝粽子做法
苇叶500克,糯米1000克,小枣50克,薏仁50克,红豆50克,绿豆50克,虾仁50克,瓜条100克,金橘75克,青梅50克。
1.苇叶用开水焯一下冷却待用,糯米洗净用冷水泡24小时后待用。
2.将水枣、薏仁、红豆、绿豆用水泡开;虾肉炒熟加味,切成段;瓜条、金橘、青梅切成粒。
3.糯米和加工好的配料混合包入苇叶中,用水煮1小时即可食用。
正宗金牌广式裹蒸粽
用料:1、糯米500克、干香菇1朵、莲子4粒、虾米10克、绿豆仁50克、栗子2粒、干荷叶1张、干竹叶6片、干碱草2条。
2.咸蛋黄1粒、胡椒粉少许、芋头30克、排骨、肥肉约100克;五香粉、葱油、味精盐少许。
做法:1.将用料1中的材料泡水至发起为止,其中尖糯米至少泡2个半小时以上,然后用胡椒粉、葱油、味精、盐来腌味。芋头切块炸过,备用。
2.将肥肉切块用五香粉腌味约30分钟。排骨切块用黑醋、酱油、盐、味精、面粉腌过备用。
3、将荷叶对撕,粗面朝下,铺上3片竹叶,放一半的糯米。然后放入香菇、莲子、虾米、栗子、咸蛋黄、肥肉、排骨、芋头、绿豆仁。再放上另一半糯米,将另外3片竹叶盖上。
4、将荷叶左右两侧对摺抓紧,再前后对摺抓紧包成四角形,用碱草包紧打结即可。5、用水煮粽子四小时即可上桌。
温馨提示:
粽子好吃要看内馅,但挑选好的粽叶也很重要。最好是选择比较有韧性、柔软不易破碎、并且颜色漂亮的粽叶,粽叶需要先泡过水,使其恢复韧度才好便于包裹。
嘉兴的粽子
材料:
江米(糯米)
粽叶
做法:(大家参考)
1、把江米(糯米)提前一天泡好
2、肉最好买五花肉的,煮完后,肥油都滋到糯米里,会格外好吃,而且肉煮久后口感叫柴
3、肉洗好后切小块,然后放酱油、五香粉、蒜粉、料酒、糖、盐少许,腌制两个小时
4、包粽子时候,放肉不同与放枣,放肉一定要糯米把肉包起来,这样肉的味道不会外泄,
油和香气会被糯米滋住,这样肉夹杂着米香,米又纠缠着肉香,回味无穷。
5、煮粽子最少要2个小时 ...
香芋肉粽的做法
用料:
糯米2cup,芋4,眉豆1/3cup(可以用美国店的blackeye beas)红豆1/3cup,胡椒粉少许,麻油1茶匙,葱头(切碎)少许,蒜头(切碎)1瓣,油适量。
馅料:
广式香肠1根同量的咸猪肉切块,虾米一小撮,冬菇朵。
调味料:
五香粉少量,壕油1茶匙,胡椒粉少量,麻油1茶匙,生抽1茶匙,酒1茶匙,油半茶匙,盐1少许,糖少许。
做法:
糯米和豆洗净,浸水半小时。芋头去皮,洗净,切粒,包油。烧热油在锅中,爆香葱头和蒜米,倒入用料,炒香,待用。把肉(加1茶匙生粉)虾米,冬菇和调味料抖匀。然后象包一般棕子一样包好煮2小时。
真的很好吃这些量可以包10个不大的枕头粽。约可以包0——15个三角粽。
猪肉粽:
①原料:糯米2.5千克,鲜猪肉1.5千克(肥瘦各半),酒25克,酱油150克,食盐70克,味精少许,粽叶适量。②做法:先将糯米淘净,加糖、盐、酱油拌匀。再将猪肉切成长方形小块,与剩下的配料拌匀。然后将粽叶卷成漏斗形,装入40克糯米,放上肥、瘦肉各一块,再加盖约30克糯米拨平,包好。最后将包好的粽子放入水中煮沸1时后,再用温火煮1小时左右,蒸煮过程中要不断添水保持原有水位,煮熟出锅即可。
拉沙沙央粽
用料:
糯米 600克/香叶 4片/黄梨即煮料 1包/葱头仔 3汤匙/蒜米 1汤匙/白兰她油 3汤匙/生抽 半汤匙/粽叶 适量/粽绳 适量/
馅料:
鸡 800克/薯仔 400克/大葱头 3粒/虾米 80克/香辣炒饭即煮料 2汤匙/鸡精 1茶匙/生粉 3茶匙/马拉栈 1茶匙
做法:
将鸡肉斩件,薯仔和大葱头粒,加入其他馅料拌匀。洗净糯米,浸水半小时,香叶切6公分长,葱头仔和蒜米切碎。烧热锅,放入白兰地油,爆香葱头仔和蒜米,加入糯米和黄姜即煮料和生抽,炒均。
用粽叶2张,折叠成漏状,放入炒香的糯米1汤匙,加入馅料、香叶,再加入1汤匙的糯米在上面。
将粽绳把粽子扎好,放入气压煲中煮30分钟,即可趁热食。*普通煲须2小时。
槟城娘惹粽
用料:
糯米 600克/猪肉/鸡肉碎 250克/虾肉 150克/葱头仔 120克/糖冬瓜 120克/蒜米 2茶匙/花生碎 4汤匙/芝麻 3汤匙/香叶 4片/粽绳 适量/粽叶 适量
调味料:
芫茜仔粉 2汤匙/胡椒粉 1汤匙/鸡晶 1茶匙/沙姜粉 2茶匙/生抽 1 1/4汤匙/糖 半汤匙/盐 1茶匙/黄姜 1茶匙/水 半杯/红鹰油 4汤匙
做法:
将糯米洗净,净,浸水2小时,沥干水分,加4汤匙油和2茶匙盐,搅匀。 烧热4汤匙在锅中,爆香葱头仔和蒜米,加入猪肉、虾肉糖冬瓜和调味料,炒好待冷。
把粽叶折成斗形,加入糯米和馅料,用绳裹紧。把粽子放入沸水中煮约2小时,取出供食。
陈皮牛肉粽
泡过的糯米、绿豆各1000克,牛肉、陈皮各100克,猪肉末50克,葱末、姜末、食盐适量。用猪油将葱末炒黄,依次放入牛肉、陈皮、猪肉末炒半分钟后,淋上麻油即成馅。包时先填进拌匀的糯米、绿豆,将馅料夹在中间,再按上述方式煮熟。
百果粽子
糯米750克、青梅、菠萝肉、冬瓜条各25克,西瓜子仁、核桃仁、葡萄干、红丝各15克,白砂糖300克。先将青梅、菠萝肉、冬瓜条各用白糖水煮,沥干水分,然后用白糖腌渍24小时,即成馅。包成五角方底粽,煮50分钟,离火焖4分钟即成。
咖哩牛肉粽
[原料/调料]
(1)美国板腱肉 600公克
糯米 600公克
(2)笋丁 1/2杯
香菇丁 1/2杯
花生 1/2杯
虾米 4大匙
(3)粽叶 20张
棉线 10条
(1)咖哩粉 1大匙
盐 少许
(2)咖哩粉 1大匙
盐 适量
红葱头酥 适量
[制作流程]
(1)糯米洗净,泡水2~3小时后蒸熟备用。
(2)将板腱牛肉切成12块,取2块牛肉切成丁,拌入调味料(1)。其余加水煮烂(或蒸熟)。
(3)在炒锅中放入4大匙油烧热,放入蒸熟的糯米,加入1杯作法(2)煮牛肉的汤汁,将糯米炒至半熟。
(4)另起油锅将材料(2)与生牛肉丁炒熟后,加入调味料(2)拌炒均匀,然后再加入作法(3)的糯米中拌炒均匀备用。
(5)每2张粽叶叠折起,先放入1大汤匙作法(3)拌炒好的糯米馅,再放入1块煮熟的牛肉块,再将糯米馅填满,包起用棉线绑好,放入蒸淮蠡鹫?0分钟即可。
台湾北部肉粽
[原料/调料]
长糯米 2斤
五花肉 2斤
咸鸭蛋黄 20个
香菇约 20朵
栗子约 20粒
虾米 2两
红葱头 2两
水 2~3杯
粽叶 60~80片
酱油 3~5大匙
盐 少许
五香粉、胡椒粉 各适量
[制作流程]
(1)长糯米洗净后泡半小时沥干备用。
(2)起油锅,将红葱头爆香,加入虾米、香菇、五花肉及栗子一起拌炒,再放入调味料及2~3杯水卤20分钟。
(3)将卤好的五花肉、香菇及栗子挑出备用,利用剩余的卤汁将米炒至半熟。
(4)取用2片粽叶背对背重叠,再对折成三角杓状,放入1杓米,加上五花肉、香菇、咸鸭蛋黄,再盖上1杓米包成三角锥状,用棉绳绑好后,放入蒸锅中蒸1.5小时至2小时,蒸熟为止。
端午节各种粽子的做法大全粽子的南北风味:
于各地的饮食习惯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其中比较着名的粽子有:
北京粽子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北京粽子个头较大,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目前,市场上供应的大多数是糯米粽。在农村中,仍然习惯吃大黄米粽。黏韧而清香,别具风味,北京粽子多以红枣、豆沙做馅,少数也采用果脯为馅。
广东粽子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广东粽子与北京粽子相反,个头较小,外形别致,正面方形,后面隆起一只尖角,状如锥子。品种较多,除鲜肉粽、豆沙粽外,还有用咸蛋黄做成的蛋黄粽,以及鸡肉丁、鸭肉丁、*烧肉、冬菇、绿豆等调配为馅的什锦粽,风味更佳。
粽子的一些包法:
又是一年端午节,家家户户少不了吃粽子。盛夏闻艾叶香,包上粽子过端午。虽然现在超市里有速冻的粽子,但吃起来总觉得缺少点什么,还是自己动手包粽子,想吃什么口味全凭自己作主,也许一代名粽就会在你的手上诞生。
1.原料的预加工1.糯米、绿豆、花生米的泡制:
将纯糯米淘洗后,用60℃的水浸泡5小时,或用冷水浸泡12小时。
绿豆淘洗后,加滚水浸泡3.5小时,或用冷水浸泡12小时后去皮,效果最佳。
花生米加滚水浸泡3小时,或冷水浸泡5小时后去皮。
2.葱姜油的制作方法:把葱末、姜末、精盐少许放在25克猪油中炒成金黄色,出香味后,捡去葱姜末,即成葱姜油。
3.糯米绿豆瓣:将泡好的糯米、绿豆瓣,以3∶1的比例混合拌匀后,加点碱(3公斤糯米,10克碱),再拌入葱姜油,即成糯米绿豆瓣。
4.陈皮咸肉的制法:
用料:五花猪肉250克糖少许盐1汤匙葱白适量姜丝20根陈皮2块切丝料酒少许。
制法:把肉洗净,切成手指粗细的条、把糖、盐、料酒调好,搓在肉条上,然后放入葱丝、姜丝、陈皮丝拌匀。腌渍10小时后,捡去葱丝、姜丝。
5.腐乳咸肉制法:
用料:五花猪肉250克糖1汤匙葱结、姜丝适量料酒少许。
制法:把肉切成手指粗细的条,把糖、料酒、葱结、姜丝调好,搓在肉条上,腌渍10小时,捡去葱、姜,放腐乳碾碎,拌入腌渍肉条的味料,再腌渍1小时即可。
6.陈皮牛肉制法:
用料:牛腱子肉500克糖2汤匙酱油100克葱1根花椒粉1小匙料酒少许小茴香30粒(以纱布包好)陈皮两片小苏打少许
制法:将洗净的牛肉,切成手指粗细的条,用小苏打搓匀,放入适量滚开水中,再依次放白糖、葱、料酒、花椒粉、小茴香、煮一会儿即放酱油,煮至八分熟即好。
7.腊肉的制法:
用料:五花猪肉500克甜面酱250克料酒少许葱1根姜15克另有塑料绳毛头纸(窗户纸)。
制法:将肉洗净,切33厘米左右长、3.3厘米宽、3.3厘米厚的条。将料酒、葱花、姜末放甜面酱中拌匀。把肉条放甜面酱中浸2小时。用窗户纸分别把每一条肉包严,用绳扎好,挂在阴凉处风干,约10天左右即好。
8.腊肠的制法:
用料:猪的肥瘦肉1公斤料酒半肠匙白砂糖3汤匙精盐1汤匙葱2根姜25克肠衣3条喜欢陈皮味的,可放些陈皮丝腌渍,或放味精也可。
制法:将猪肉切1厘米见方的丁,用上述调味料腌渍10小时。用50℃的水将肠衣泡5~6小时即软,再用水灌进肠内输通备用。将肉丁(捡去陈皮丝、葱姜)用漏斗灌入肠衣,边灌边分节,挂在阴凉处阴干,约1星期左右便可。
9.*烧肉的制法:
用料:肥瘦兼有的猪肉500克五香粉1汤匙料酒半汤匙白糖50克葱丝和鲜姜丝少许,高级酱油100克油适量。
制作:把猪肉切成3.3厘米宽、6.7厘米长、2.7厘米厚的长条,用上述调味料腌制24小时,将肉条用文火油煎至八分熟,切丁待用。
10.豆沙的制法:
将煮烂的豆子,放在小竹筛中,筛底下放一小盆水。用手在筛底上揉搓豆子,豆沙筛入水盆中,将豆沙水倒入豆包布口袋中,挤落水分,即成豆沙。
11.各类粽子的具体包法:
火腿肉粽用料:配制好的糯米绿豆瓣750克火腿丁50克冬菇或香菇25克猪肉末50克精制淀粉10克麻油5克猪油25克葱末、姜末、精盐适量白糖1汤匙竹叶、马莲。
制法:用猪油将葱末、姜末炒黄,除去葱姜末后,依次放放火腿肉丁、猪肉末、冬菇丁白糖、盐炒30秒钟,勾芡,淋上麻油,即成馅料待用。
取2片泡好的粽叶,折成斗状,填进糯米绿豆瓣,把馅料夹在糯米中间,上面盖好糯米,包成五角方底锥形,扎紧后上蒸锅,码紧,放冷水,没过粽子为便。煮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即好。若用压力锅,煮25分钟,离火再焖5分钟即好。
如没有竹叶,苇叶也行。每边三片苇叶,折成斗形。
陈皮咸肉粽用料:泡制好的糯米绿豆瓣750克花生瓣50克陈皮咸肉条250克竹叶、马莲。
制法:包法与煮制时间同火腿肉粽,只是馅心改用陈皮咸肉条。
腐乳咸肉粽用料及制法、煮制时间同火腿肉粽,只是馅心换成陈皮牛肉。
咸鸭蛋粽用料:配制过的糯米绿豆瓣750克花生瓣25克熟咸鸭蛋黄5个竹叶、马莲。
制法:包法与火腿粽相同。包成,上蒸锅煮1小时后,移文火煮10分钟即好。
腊肉粽子用料:配制过的糯米绿豆瓣750克花生瓣25克腊肉丁250克白砂糖2汤匙竹叶、马莲。
制法:包法与煮制时间与火腿粽子相同,只是馅心改为腊肉即可。
腊肠粽子用料、包制、煮制时间均与火腿粽子相同,只是将馅心换成腊肠丁即可。
*烧肉粽用料:配制过的糯米绿豆瓣750克*烧肉丁250克冬菇或香菇丁25克猪油25克白糖1汤匙精制淀粉10克麻油5克马啼丁50克葱结、姜片适量。
制法:用猪油把葱结、姜片炒香,除去葱姜,依次放入*烧肉丁、冬菇丁、马蹄丁、白糖、适量腌*烧肉的酱油,炒30秒钟,勾芡,淋上订油、即成粽馅。将两片竹叶折成斗状,填进糯米绿豆瓣,把馅夹在糯米绿豆瓣中,包成五角方底锥形,扎紧后上锅码紧,放冷水与粽齐,煮1小时后,再用文火煮30分钟即可。若用高压锅,煮25分钟,离火再焖5分钟即好。
小蚝粽子用料:配制过的糯米绿豆瓣750克花生瓣25克鲜嫩肥美的小蚝(淡菜)75克猪肉末100克嫩笋丝25克精制淀粉1汤匙葱花、姜末、白胡椒粉少许猪油(或素油)、精盐、白砂糖适量。
制法:用猪油煸炒猪肉末,出香味时放入小蚝、葱花、姜末、白糖、精盐、炒1分钟,放白胡椒粉,炒匀后,勾芡,即成粽馅。
包法与煮制时间与*烧肉粽相同。干小蚝须用冷水发3小时左右。
以上的9种咸粽,吃时可蘸红酱油。
澄沙粽子用料:泡制过的糯米1公斤绿豆沙或乌豆沙500克白砂糖250克猪油250克精盐、糖桂花适量。
制法:将豆沙用猪油炒匀炒透,加糖(绿豆沙加白砂糖,乌豆沙加土制红糖,亦叫板糖),出锅后放点糖桂花。将两片苇叶折成斗形,填进糯米,豆沙馅,上面再盖糯米,包成五角方底锥形,扎紧后,装锅,码紧,放冷水,没过粽子为宜。煮50分钟,离火焖4分钟即熟。
果仁桂花粽用料:糯米750克黑白芝麻仁各50克(破开2/3)生猪油100克白砂糖250克盐少许糖桂花50克精制淀粉1汤匙竹叶、马莲。
制法:把白糖、盐、黑白芝麻仁混合均匀,拌入生猪油中(捡出猪油中的丝状物),边拌边倒湿淀粉,最后放入糖桂花,拌匀后即成馅。
包制与煮制时间同澄沙粽子。
百果粽子用料:糯米750克青梅、菠萝肉、冬瓜条各25克西瓜子仁、核桃仁、葡萄干、红丝各15克白砂糖300克。
制法:先将青梅、菠萝肉、冬瓜条各用白糖水煮,沥干水分,然后用白糖腌渍24小时,同以上各料包入糯米中。包法与煮制时间同果仁桂花粽。
小贴士
粽子配茶的学问
如果你吃白粽子,没有任何馅料,可以搭配喝喝玫瑰花茶,它有一股淡淡的清香,还能调理血液循环,十分宜人。
清淡的绿茶和薄荷茶能增进葡萄糖的代谢,不让过多的糖分停留在体内。这两种茶属寒性,适合燥热的甜腻粽。如果你吃特别甜的粽子,如枣泥、豆沙等,就可以喝这两款茶。
如果吃特别油的粽子,如鲜肉、火腿、香肠等,相配的茶有普洱茶、菊花茶。它们可以去除口感上的油腻,尤其是普洱茶,它是上乘的选择,因为它属性甘冷,去脂效果好;而菊花茶能降降吃粽子的火气。咸甜的粽子如椒盐、蛋黄等可配乌龙茶,因为乌龙茶是半发酵茶,有温润的美感,能衬出咸甜口味的幽远口感。
④ 裹粽子的步骤/方法
古代
汉代,粽子是“芦叶裹米”;到了西晋,变成了“菰叶裹黏米,杂以粟”。后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更为详细:
《食经》曰:“粟黍法:先取稻,渍之使释。计二升米,以成粟一斗,着竹内,米一行,粟一行,裹,以绳缚。其绳相去寸所一行。须釜中煮,可炊十石米间,黍熟。”
《食次》曰:“●:用秫稻米末,绢罗,水、蜜溲之,如强汤饼面。手搦之,令长尺余,广二寸余。四破,以枣、栗肉上下着之遍,与油涂竹箬裹之,烂蒸。奠二,箬不开,破去两头,解去束附。”
到了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
“糭,俗作粽。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糭榈叶心之形,故曰糭,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为节物相馈送。或言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饲蛟龙也。”
可见,明朝的时候,糯米已经成为粽子的主要原料。
现代
现在的传统做法则是,先将粽叶(芦苇叶或竹叶等)泡湿,糯米用水泡好,以肉、豆沙、枣仁等为馅,包成三棱形、方形、枕头形等蒸、煮而成。具体做法,详细介绍以下:
1、肉棕
A、5斤香糯米,用(不能过凉或过热,水温以手感有些热但可以接受)温水浸泡糯米2、3个小时(期间挠1至2次,以便米更好浸透),用个小簸箕或过滤篮滤干水分。
B、2斤去皮绿豆,以同样的温水同样的时间浸泡,滤干水分。
C、2斤半肥瘦猪肉(单是瘦肉煮出的粽子口感不爽滑也不够香),把肉切成宽2cm、厚1cm、长10-15cm条状,接下来放入少许精盐、味精(鸡精)、料酒、姜片、生抽1小匙、(麻油)香油1小匙等调料并用筷拌匀待用。
D、把粽子叶放水里煮,水开10分钟后即可取出冷水洗净剪两端多余后滤干。
E、把棉线剪若干条,每条长约20cm。腿上(膝盖处)放一条毛巾以备弄湿衣物。
F、取两张(均为反面)粽叶一头一尾的反方向重叠(不完全),放入一小碗(125克)米,用食指在米中间轻轻划一字,放入1、2匙绿豆,接着是放肉条,放同等绿豆于肉条上,再填123克米盖住绿豆。
G、右手先把外端粽叶往里折叠并向后折去,包好一端再以同样手法完成另一端,绑粽子要先在中间绑一次后才从一端逐一绑向一端以防变形,绳子紧度不能过紧(煮爆)或过松(进水),以轻扯不移动即可。
H、绑好后逐一放到锅里,然后放入冷水满过粽子1cm左右,点火……水开15分钟后把锅里上下粽子对换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时即可。
2、红枣粽子
弄清肉粽的做法后甜枣粽子并不是很难啦。最大差别:枣子温水泡好去籽剪成豆大颗粒,然后与滤干的糯米混匀,至于调料方面,喜欢甜的可放些糖。
3、绿豆鸭蛋粽
糯米、绿豆各750克,花生米25克,熟咸鸭蛋黄5个。将蛋黄切碎与糯米、绿豆、花生拌匀即成馅。取泡过的粽壳叶折成斗状,填入适量馅料,包好后入锅加冷水浸没粽子,煮沸1小时后,改文火煮1小时即可。
4、陈皮牛肉粽
泡过的糯米、绿豆各1000克,牛肉、陈皮各100克,猪肉末50克,葱末、姜末、食盐适量。用猪油将葱末炒黄,依次放入牛肉、陈皮、猪肉末炒半分钟后,淋上麻油即成馅。包时先填进拌匀的糯米、绿豆,将馅料夹在中间,再按上述方式煮熟。
5、百果粽子
糯米750克、青梅、菠萝肉、冬瓜条各25克,西瓜子仁、核桃仁、葡萄干、红丝各15克,白砂糖300克。先将青梅、菠萝肉、冬瓜条各用白糖水煮,沥干水分,然后用白糖腌渍24小时,即成馅。包成五角方底粽,煮50分钟,离火焖4分钟即成。
6、咸香鸡肉粽
用料:糯米600克、鸡肉800克、薯仔400克、虾米80克、蒜蓉1汤匙、生抽半汤匙、葱、盐、鸡精、生粉若干、粽叶适量、粽绳适量。
做法:
(1)将鸡肉、薯仔和大葱头剁碎,加入盐、蒜、鸡精、生粉等调料拌匀。
(2)洗净糯米,浸水半小时。烧热锅,用葱姜蒜爆香,加入糯米和生抽,炒均。
(3)用粽叶2张,折叠成漏状,放入炒香的糯米1汤匙,加入做法1中扮匀的馅料,再加入1汤匙的糯米在上面。
(4)将粽绳把粽子扎好,放入高压煲中煮30分钟,即可趁热食。如果是普通煲须煮2小时左右。
7、正宗金牌裹蒸粽
用料:
(1)糯米500克、干香菇1朵、莲子4粒、虾米10克、绿豆仁50克、栗子2粒、干荷叶1张、干竹叶6片、干碱草2条。
(2)咸蛋黄1粒、胡椒粉少许、芋头30克、排骨、肥肉约100克;五香粉、葱油、味精盐少许。
做法:
(1)将用料1中的材料泡水至发起为止,其中尖糯米至少泡2个半小时以上,然后用胡椒粉、葱油、味精、盐来腌味。芋头切块炸过,备用。
(2)将肥肉切块用五香粉腌味约30分钟。排骨切块用黑醋、酱油、盐、味精、面粉腌过备用。
(3)将荷叶对撕,粗面朝下,铺上3片竹叶,放一半的糯米。然后放入香菇、莲子、虾米、栗子、咸蛋黄、肥肉、排骨、芋头、绿豆仁。再放上另一半糯米,将另外3片竹叶盖上。
(4)将荷叶左右两侧对摺抓紧,再前后对摺抓紧包成四角形,用碱草包紧打结即可。5、用水煮粽子四小时即可上桌。
⑤ 裹蒸粽卡通设计来源
爱情故事。裹蒸粽主要是来源于一个爱情故事。当初古时候的端州有一对青年男女,一个叫阿青,一个叫阿果,但女方父母一开始并不同意他们在一起,后来阿果制作出了裹蒸粽。
⑥ 裹蒸棕的做法
主料
糯米25000克
绿豆25000克
辅料
猪肉
1块
花生
1碗
芋头
500克
咸鸭蛋
黄500克
腊肉
1块
猪大排
500克
调料
色拉油
适量
食盐
适量
五香粉
适量
裹蒸粽的做法
1.准备好所有材料,糯米、绿豆洗干净后调入少量油和盐入味,花生煮熟,猪肉用五香粉炒香,冬叶和席草煮过后洗干净
2.准备好模具(没有这个模具可用碗代替)放入至少三片以上的冬叶,放入一大勺糯米,一大勺绿豆,然后放入花生,香芋,猪肉等自己喜欢的馅料
3.再倒入一大勺绿豆,最后铺一层糯米(两勺)四角压实,表面熨平,不平的会东倒西歪,或者棱角不清晰
4.四个方向对折,压实,脱模
5.用席草绑好即成
6.全部包好后放入大铁锅,明火煲煮12个小时左右即可食用
⑦ 裹蒸棕的来历
裹蒸粽的来历是一个动人心弦的爱情传说故事——相传古时候,端州有一对青年男女,女的叫阿青,男的叫阿果,情深意笃。但阿青父母认为阿果只是一介书生,无财无势,不允许女儿和他相爱。为此,阿果立志发奋图强。
这一年大考又到,他打点行李赶赴京城。清晨,阿青赶到,送上连夜用冬叶包裹的糯米绿豆饭团,叮嘱他一路珍重,勿忘双方情意。阿果高中状元,皇帝欲招为驸马,阿果不从。皇帝怒而囚之。阿果每日抚饭团而泣,公主奇之,阿果曰:糟糠尚不弃何况饭团乎?
公主大受感动,遂放阿果归乡。阿果和阿青终成仙眷。后人发现用冬叶包着糯米、绿豆、猪肉等材料做成的饭团味道甘香可口,遂纷纷仿效,及至后来,更成了端州年关时家家必备之物。裹蒸者,“果青”也。
(7)裹蒸粽的清新背景图片扩展阅读:
包粽的前一日,先把猪肉洗净去皮,切成小方块,调入适量盐、糖、五香粉、味素拌匀。绿豆洗净,浸过夜,然后用手搓擦出豆皮,再用清水掏去,豆肉沥干水分,用少许生油、盐捞匀。糯米洗净,沥去水分,加入适量生抽、盐、糖、味素和五香粉拌匀。咸蛋黄一个切开两件。
裹蒸粽是选用干的荷叶包裹的(即干莲叶,要先用水洗净,再用温水浸软,涂上少许油),先铺上一层糯米,再铺一层绿豆;然后放入肥瘦猪肉和半边咸蛋黄等;
最后,又销上一层绿豆和一层糯米,包裹成“四方形”,用水草结扎,即可放进蒸笼锅内,隔沸水蒸熟。用莲叶包裹的裹蒸粽,蒸熟后有一股芬香的荷叶味,吃起来特别可口。
⑧ 端午节南北粽子都是怎样的
1、北京:粽子多以红枣、豆沙做馅
厦门、泉州的烧肉粽、碱粽皆驰名海内外。烧肉粽精工巧作,糯米必选上乘,猪肉择三层块头,先卤得又香又烂,再加上香菇、虾米、莲子及卤肉汤、白糖等,吃时蘸调蒜泥、芥辣、红辣酱、萝卜酸等多样佐料,香甜嫩滑,油润不腻。闽南话“热”与“烧”同含义,所谓“烧肉粽”,就是要趁热而食的粽子,热食则更有风味。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端午节南北粽子大PK你更爱哪种?
⑨ 肇庆着名传统小吃,明明长着粽子模样,专家却偏说“裹蒸不是粽”
又到端午,粽子飘香。端午纪念屈原吃粽子,自古以来便是中国人的习俗。中国地大物博,各地节日民俗也大不一样。就拿粽子来说,东西南北的粽子五花八门,各不相同,特别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新潮粽子”也层出不穷。这篇文章给大家介绍的是广东肇庆的裹蒸粽。
裹蒸粽,是广东肇庆最着名的传统小吃,也是自古至今当地最受欢迎的主要特产之一。裹蒸粽的主要原料与其他的粽子大同小异,主要又糯米、花肉、绿豆 、咸蛋黄、冬菇、虾米、瑶柱、栗子、花生等,而裹蒸粽区别于其他粽子主要是粽叶用的是当地特有的柊叶、水草来包裹,而且裹蒸粽个儿比较大。
裹蒸粽的 历史 由来已久,相传在秦代时候,当时的农民为了方便劳作,便用竹叶或荷叶包裹大米,煮熟后带到田间作为劳动干粮,后来经过不断改良演变,形成如今的裹蒸粽。肇庆人喜欢吃裹蒸粽,制作这种小食也极其讲究。
在肇庆采风的时候,我们来到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睦岗街道下瑶村的刘姨家,在当地典型的家庭作坊,深入了解了裹蒸粽的制作过程。
肇庆人制作裹蒸粽,粽叶须选用碧绿油亮的柊叶,上等的糯米和绿豆,还有肥瘦相间的新鲜五花肉等配料,备齐原料后,先要浸泡糯米和绿豆,并把绿豆去皮,再加五香料和曲酒腌制猪肉,所有基础原材料加工完毕后,就可以包粽子了。
在三角形模具中铺上几片柊叶,加入两勺糯米,再添一勺绿豆和两块猪肉在中间,最后再加几勺糯米覆盖在上头,最后包裹缠线,一个粽子就包好了。而裹蒸粽煲煮则需要耗费很长时间,通常都要明火煲煮近8小时,粽子才会完全熟透。所以,煮一锅粽子,一般都要熬通宵才能完成。
在刘姨家的作坊,驾轻就熟的刘姨不用一分钟便可包好一个粽子。每年端午期间,她家的粽子订单骤增,每天平均要包400多个,数量比平时增长4倍,全靠刘姨及其丈夫徒手完成。与工厂流水线生产的裹蒸粽相比,这种隐于城市居民小巷中的粽子手工作坊显得不太起眼。但粽香不怕巷子深,刘姨说相对于工厂批量生产的裹蒸粽,当地许多酒家和街坊更青睐于家庭作坊出品的手工粽子。
这是街坊对传统饮食文化和味觉习惯的迷恋,也是一种难忘的舌尖味道和 情感 记忆。刘姨和她丈夫表示,他们不求生意做大,只为包好每一个粽子,保证出品质量,量力而行收入足够过日子就行。
裹蒸粽体块很大,呈金字塔形状,是普通粽子的3-5倍,每只重约0.5公斤。煮熟的粽子,一只足够2-3个人食用。而更有趣的是,肇庆裹蒸粽的传承和制作和传统的粽子有许多不同,所以肇庆以前在裹蒸文化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当地专家就提出了“裹蒸不是粽”的观点。明明长着粽子的模样,当地人却偏说“裹蒸不是粽”!对此,欢迎了解裹蒸粽文化的朋友留言与大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