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清图片 » 当吉仁赛马图片大全
扩展阅读
女生和渣男搞笑图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长什么样图片 2023-08-31 22:06:10

当吉仁赛马图片大全

发布时间: 2023-01-11 19:22:26

‘壹’ 西藏当雄赛马节为期几天

8月8日上午,以“古道游牧情 奔向新时代”为主题的拉萨市当雄县“当吉仁”赛马节开幕。这次赛马节将持续7天,来自当雄8个乡镇的300多匹赛马和几百名骑手将在走马、马长跑、马短跑、纳木错环湖赛等项目中展开角逐。抱石头、男女拔河、古朵、赛牦牛、马术表演等藏族传统体育项目也将同期举行。

开幕式主持人介绍,2018年当雄县“当吉仁”赛马节为期7天,该县8个乡镇的300多匹赛马和几百名骑手将参与马长跑(10公里)、马中跑(5公里)、马短跑(3公里)及马术表演等项目角逐,其中马长跑第一名奖金高达10万元人民币。此外,为了让更多牧民参与此次赛马节,活动主办方还设有抱石、举重、拔河等比赛,同时还有民族服饰表演、锅庄舞表演等娱乐项目。

‘贰’ 用文字描述草原人们赛马情景 五十字以内

赛马活动是藏族人民最为喜爱和流传最广的体育运动项目。西藏的骑术历史悠久,据《唐书·吐蕃传》记载,吐蕃有一种通讯骑兵,称"驿人",他们经常携带七寸金箭,往返奔驰于驿站之间,传达信令,遇到急兵,驿人胸前插上银鹊,飞骑传令。因此,此种驿人被誉为“飞鸟使”。唐书解释说,"飞鸟,犹传骑也"。《因话录》说,这种驿人“日行数百里,使者上马如飞,号为马使”。可见,古代西藏骑术是训练有素的。
据藏史记载,第一次赛马会是在桑耶寺落成庆典时,约在公元779年,那次赛马一连进行了半个月。从壁画画面看,其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长距离赛马跑,以快慢决胜负;还有一种是在中心点一骑士驻马而立,另有两骑士自等距离远相向飞驰,以先至中心点为胜。
在西藏,赛马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深受藏族人民喜爱。藏族先民大都过着游牧生活,而马则是人们交往、生产、战争中的重要工具,生活和环境要求人们必须精于骑马之术、从小就受到训练,随之产生了赛马运动。敦煌出土的《东北藏古代民间文学》一书里,第一篇故事是《马和野马分开的历史》。这则故事讲述野马库绒曼达为报长兄被野牦牛挑死的血仇,到人住的地方,在土城甲波与一个名叫莫布丹鲜的人结盟,彼此按了手印,立下重誓:“骡子和马要分开,上等和下等的级别也定下来。”
“马在活着的时候驮着人远行,死后与人交换。”于是,莫布丹鲜骑上了老虎般的马,找到了野牦牛。民间故事以生动的笔法,形象地记载了高原先民在很古远的年代,已经驯养马匹进行狩猎活动,井在狩猎中掌握了骑术。
西藏西代藏族部落主要举行一种贴近大自然的“格萨尔王式”赛马。在七点五公里左右复杂的赛道上,布满河塘沟壑,陡坡和弯路,参赛选手和马匹必须具备顽强的毅力,出众的耐力和灵活性,演出一幕幕涉险绝技,方可登上高高的山顶终点。在《格萨尔》史诗中,形容飞奔的骑手“好似冰雹降,犹如电光闪”。
为什么赛马中只奖前十三名?《艺海》中载吐蕃王朝初期,藏族民间赛马极为普遍,唐书《吐蕃传》中也有赛马的记载。藏文史籍记有“王子能骑马时,父王即逝归天界。”从体育上考察,这简洁的记载有重大的意义。吐蕃王子从小就得学习骑马射箭,年龄到13岁时马术已相当熟练。公元641年,藏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到拉萨时,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其中有一项就是赛马,松赞干布也亲自参加,不过他只得了第十三名,因此“十三”成了藏族的吉祥数字,故在藏族赛马中只奖前十三名。
"骏马奔腾人欢庆,藏歌声声人忘归"。在美丽的藏北当雄草原,数千名牧民从草原各地赶到当雄县城郊外,数百顶临时搭起的帐篷汇成一座"帐篷城",一年一度的"当吉仁"(意为当雄盛大的聚会)赛马艺术节拉开了帷幕。
据介绍,为期七天(8月1日至8月7日 )的"当吉仁"赛马节是藏北当雄草原集文体娱乐为一体的民间传统节日,赛马会上除赛马、赛牦牛、骑马射箭和马术表演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外,还有独特的藏式举重、拔河、搬石头、藏式服装表演等精彩活动。
当我来到赛马会,只见围绕着草原白塔的千人正在跳锅庄舞,其情其景气势如虹;夜幕降临,热闹非凡的篝火晚会和露天电影,也让咱这内地人自叹不如!
我听罗布次仁说:"现在生活好了,马越养越多,这次选了最好的马儿,一定要在万米马长跑中夺个冠军回来。" 话语中充满了期待。
赛马场内,马儿如流星般在观众前飞驰而过,而骑手在马背上尽情舒展身姿。各路骑手云集,骏马嘶鸣,彩旗飞扬,观众振臂欢呼,赛马场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现场观众既为赛马捏一把汗,又为其精彩叫好。其中,速度赛观赏性强,最吸引观众眼球。在起点,随着裁判员一声号令,骑手们蜂拥而出,一个个跃马扬鞭,奋勇争先。强健的骏马、矫健的骑手,异常壮观的场面让围观群众热血沸腾。
赛马会通常在藏历六、七月间气候最好的几天里举行。
比赛项目有长途赛、短途的高速冲刺、跑马打靶、快马射箭、拣哈达等,最精采的是马上花样表演。
参赛的马从头到尾都饰以红、绿、黄、蓝、粉各色彩绸,马鞍马蹬上也缀有彩穗或矶珠,并搭上织有龙凤、花鸟图案的卡垫(小卧毯)。马头辔上鹰翎雁翎孔雀翎,令人眼花缭乱,马尾巴也装饰的红红绿绿,飘飘洒洒。
骑手们的服装不一,但都富有色彩。多数穿天蓝、藏青、浅绿等色的藏袍,红色灯笼裤或蓝、黑色运动裤,脚登长筒靴。有的上身穿白色长袖衫或者坦胸露背,只披皮护肩;有的背挎箭囊,头缠彩绸巾,活象古代的武士。
参加长途赛的是少年骑手,穿戴戏装一样的行头:色彩鲜明的绸缎单衣,从头到脚一种色调。从远处看仿佛是一个个红点、绿点、黄点、紫点。参赛人马上场,骑手们高踞马背,贴着马头拉紧缰绳,虔诚地环绕场中央巨大的焚香台转一圈。焚香台香烟擦绕,台前一大群席地而坐的红衣喇嘛在念经祝祷。一声枪响,群马竞发。各地赛程不一,少则三几里,多则十里八里,那曲镇的赛程是七公里。名次按参赛人数酌情取前十名或二十名。
参加短途赛的是嫖悍的青壮年汉子。"砰"的一声枪响,几十匹马如箭离弦,高速向终点冲刺。
“拣哈达”比赛也很精采。赛场上用的哈达是一种长约一米、宽30厘米的白色棉纱巾,它间隔地铺在跑线上,要求骑手们在疾驰的马背上俯身拣拾,既要跑快,又要多拣哈达,最后凭哈达的多少排名次、领奖品。骑手们在呐喊助威声中,有的如飞燕凌空,翻身倒挂;有的如蜻蜒点水,轻盈敏捷。有的座骑稍慢,后边的一跃超过;有的人马突然摔倒在地,后边的马队则从其身边飞越而过,继续前进。
集体马上射击表演,更有一番动人的景象。领队的人骑着一匹棕红马,穿着红夹袄,下着箭裤,高擎一面红旗,引着马队绕场一周。返回原地后开始一对一对地表演。分火枪射击和弓箭射击。表演射击时,要在疾跑的马背上,举起猎枪,手执火绳,接近靶子时,点燃火枪,瞄准目标射击;弓箭手则取弓搭箭,快马骑射。无论是枪还是箭,几乎都百发百中。
最引人注目的是马上花样表演,有单腿钩马背奔驰;有双腿离开马身,一手搭住马背;有飞身纵跃上快马,又从马脖于下钻圈翻身再上马……
赛马会其实是牧区综合项目的体育比赛。除上述的项目外,还有拔河、跳绳、跳高、跳远和举重等。有些牧区赛马会上还有赛牦牛的项目。
赛马会期间的娱乐活动主要是跳"锅庄"(圆圆舞)和打藏牌。藏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男女相间,手臂互挽,踏足为拍,围成大圈,且歌且舞,男女一唱一和,一班方止,另一班又接上,有时通宵达旦地跳。此外,还有东部的热巴舞和说唱长篇民族史诗《格萨尔》的。
藏民在节日期间穿着比平时讲究。男子一般穿黑、蓝、黄色面(布料有棉、毛、人造纤维等)皮长袍,腰间挂着藏刀,脚登长统靴,有的男子还留有长长的发辫,盘在头顶上。很多妇女头戴棕、灰、蓝色的阔边礼帽,袍边、袖口、领口甚至长统靴口,也镶有海蓝、桔黄、翠绿、朱红等各色绒布边。有的把长辫盘在头顶,有的梳成百绺,缀上刻有花纹的银钩、银片,散在背后。人人都戴手阈,手镯的质地从金、银、铜、玉到塑料仿制品都有。多数妇女戴珍珠、玛瑙项链,有的项链下挂一个精致的小佛盒。藏民穿长袍时,常常把右臂从长袍中袒露出来,据说,原是为了劳动的方便和适应夜寒昼热的变化,但后来成了藏人穿着的一种习惯,也成了内地人识别藏族人的一个标志。
赛马会的起因,各地说法不一。有说是源自尚武精神,1000多年前的格萨尔就是赛马夺魁而称王的。有说是藏政府收税官每年夏天来征税,需召集牧民,顺便举办赛马会,庆贺完税。有说是开始于后藏的江孜。江孜法王为纪念父亲每年祭祖,到藏历火鼠年(公元1408年)祭祖时,除展现佛像轴画和跳神等活动外,还有跑马、角力、负重等娱乐活动。到公元1447年又增加了跑马射箭等,从此,江孜开始形成达玛节-跑马射箭。而藏北人的说法是:13世纪上叶,西藏归入元朝版图,受元世祖忽必烈敕封的西藏萨迦法王八思巴,继吐蕃王朝之后,创建了西藏历史上第二个统一政权--萨迦王朝。为纪念这个历史性事件,西藏各地在七八月间,纷纷举办以赛马为主的各种民间文化体育活动,历时三五天。

‘叁’ 通辽818赛马节2022年开吗

开。2022“当吉仁”赛马节极净当雄齐欢腾,喜迎党的二十大。8月1日,2022年“当吉仁”赛马节·羊八井镇、纳木湖乡分会场正式开幕,建筑的正南面是周长为1000米的赛马场,通辽市一年一度的赛马节就在这里举行。

‘肆’ 西藏最着名的节日是哪个

西藏是中国节日最多的地区之一,据相关统计,西藏一年中的节日有上百个,各地月月有节日,有的节日甚至延续十几天。各地藏族群众几乎每隔几天都要过一个节日或传统吉日,众多的节日是藏族群众互相表达良好祝愿,联络感情,加强团结的契机,同时也是展示藏族文化的一个很好的舞台。

其主要节日有(以下时间为藏历时间,藏历同汉族的农历基本同时,比公历早一个多月,一般为一个月零十天):

一 月

藏历年--传统节日,藏历正月初一,节期三五天,藏语称“洛赛”节。

祈愿大法会(传大召)--正月初三,初四至十五日举行,纪念释迦牟尼,藏语称“莫朗钦波”。

燃灯节--每年正月十五日举行,青海、甘肃两地的藏民聚居地称为“酥油花灯节”。

春播节--给第一次学耕地的小牛套上轭木,试耕土地。每年正月的某一个吉祥日举行。

二 月

送魔节--二月初七日,将化装成魔鬼模样的人赶至大夏河对岸,七天内不准返回。

亮宝会--二月初八日,晒大佛像,展示各种宝物。

“充曲”--二月下旬,也称小祈愿法会或传小召,展示唐嘎佛像和三大寺的珍贵宝物。

三 月

世轮金刚节--三月十五日,纪念藏历第一个绕回的第一天(火兔年----公元1027年)

四 月

萨嘎达瓦节--藏历四月十五日在龙王潭畔举行,纪念释迦牟尼诞生、成佛、圆寂和文成公主进藏。

江孜达玛节--纪念江孜法王帕巴桑布,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时间为藏历四月十日至四月二十七日。

浴佛节--四月八日举行,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地区的转山会,祭神祈福拜佛。

五 月

“桑吉曼拉”节--五月初五日,传说这一天药圣要撒下圣水灵药,上山采药游山。

逛林卡(又称“赞朗结桑”)--五月初一至五月二十日,传说为世界神灵降临之日,十五日这天达到高潮,设帐野餐,尽情歌舞,观赏自然风光。

“智达得钦”节--五月初十日,莲花大师的降生日,山南协扎和洛扎卡曲等地举行庆祝活动,每年举行一小庆,十二年为一大庆。

六 月

“丹伊得钦”(又称朝山节)--六月四日,是释迦牟尼口授“四大真经”之日,朝佛,诵经,点灯。

七 月

雪顿节--每年藏历七月一日举行,节期四五天,雪顿意为“酸奶宴”,又叫喝酸奶子的节日,后来演变成以演藏戏为主,所以又称“藏戏节”。

沐浴节--藏语叫“嘎玛日吉”(洗澡),在藏历七月六日到十二日举行。

当雄赛马会--藏历七月十日开始,历时三天,藏语称“中仁从读”,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八 月

那曲赛马节--是藏北草原规模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藏区最着名的赛马节。每年藏历八月一日举行,为期五至十五天不等。

望果节--西藏人民渴望丰收的传统节日,在秋收前择吉日举行,历时一到三天,节日一过,便开始秋收。

西莫钦波节--扎什伦布寺的神舞节,是一种跳神驱鬼的宗教仪式,现已成为日喀则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

九 月

降神节--九月二十二日举行,人们朝佛,行善,诵经。

十 月

林芝工布节--藏历十月初一,又称工布新年。与藏历新年相比,有着较强的林区特色。主要活动有赶鬼、请狗赴宴、吃“结达”、背水、祭丰收女神等。

仙女节--藏语称“摆拉旦珍”,十月十五日举行,有多种宗教活动。

燃灯节--藏语称“葛登阿曲”,十月二十五日举行,这天是宗喀巴圆寂日,晚上各地俗家和寺院都在屋顶上点灯,寺院内举行宗教仪式。

十二月

驱鬼节--藏语称之为“古突”,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举行,这一天各地寺庙举行盛大的跳神活动,家家户户打扫卫生,驱鬼销灾,迎接新年。

除以上正规节日以外,藏历称每月的初八、十五、三十这三天为“聂当杰松”,多举办转经礼佛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