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岳飞弟弟岳翔历史上是否存在,他又是怎么死的
在历史上,岳飞弟弟叫岳翻,岳翻在随岳飞讨伐反叛的曹成时,被当时的曹成部将杨再兴所杀。
《宋史 杨再兴传》和《大宋中兴通俗演义》中均有提及了岳飞之弟岳翻。杨再兴原为反贼曹成的部将。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岳飞打败曹成,进入莫邪关(双叫谢沐关、世睦关,位于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北三十多公里的朝东镇小水村附近)。第五将韩顺夫解鞍脱甲,让劫虏来的妇人陪着饮酒。杨再兴带兵直接攻入韩顺夫的兵营,打退官兵,杀掉了韩顺夫,又杀了岳飞的弟弟岳翻。
(1)岳飞家庭背景图片扩展阅读:
后来杨再兴在曹成败后,跳入涧中,岳飞手下大将张宪要杀掉他。杨再兴说:“请把我带去见岳公。”。杨再兴被捆绑着去见岳飞,岳飞见杨再兴相貌堂堂一表人才,于是就释放了他,说:“我不杀你,但你应当忠义报国。”岳飞竟没有杀掉杨再兴为他弟弟报仇,反而将杨再兴用为大将。
在《宋史》中记载了杨再兴抗金的辉煌战绩了。杨再兴随岳飞攻打伪齐,再兴首战业阳,斩伪齐孙统制和都统制满在,斩首五百级,俘虏将吏100余人。次战于洪涧,破敌二千,占领伪齐粮草补给基地,缴获粮食万石,战马数万匹,刍豆数十万。
岳家军战兀术于堰城,《宋史》记载说:“再兴单骑入其军,禽兀术不获,手杀数百人而还。”兀术被杨再兴搞得很没面子,就集中十二万大军围攻杨再兴部300骑于临颖。再兴率300人血战兀术,杀敌二千,斩万户一人,千户百人。再兴边战边退至小商桥,马陷入淤泥中,金兵万箭齐发,再兴壮烈牺牲。《宋史》记载,岳家军火化杨再兴尸体的时候“得箭簇二升”,由此可见杨再兴牺牲时的战斗有多么激烈。
❷ 历史上真实的岳飞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汤阴县)人,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着名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诗人、抗金英雄 ,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岳飞于北宋末年投军,从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起到绍兴十一年(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靖康元年(1126年)岳飞应招在相州参加赵构为大元帅的部队。
金军南下江南,岳飞独树一帜,坚持抗金,收复建康。绍兴三年(1133年),被任命为沿江制置使,他念念不忘收复中原。次年春,岳飞收复襄阳六郡。绍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下了伊、洛、商、虢等州,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
绍兴十年(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赵构、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岳飞班师。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入狱。
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岳飞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金人流传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
(2)岳飞家庭背景图片扩展阅读:
岳飞的治军风格
岳飞是中国古代治军的楷模,“岳家军”成为一时的典范。他虽然没有军事论着传世,但从其散见于史书篇牍中的论述和军事实践,可看出岳飞严于治军的主要内容。前人在总结岳飞的治军思想时指出有六个方面:贵精不贵多;谨训习;赏罚公正;号令严明;严肃纪律;同甘苦。 这六方面的核心便是以严治军。
由于岳飞严于治军、善于治军,故“岳家军”战斗力强,“皆可以一当百”,金人也赞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家军”为当时一些将帅所叹服,也为后世一些名将所效法。如明代名将戚继光亦以岳飞为榜样,练就了抗倭劲旅“戚家军”。
岳飞在作战中不仅强调要有勇敢的精神,而且更为重视谋略的作用。岳飞注意灵活用兵。宋王朝实行“将从中御”,将帅作战必须依事先准备的阵图行事,不得擅自改变。岳飞认为,阵图有一定的局限,而作战是千变万化的,“古今异宜,夷险异地”,不能照搬阵图。他提出“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思想。另外,岳飞还提出“善观敌者逆知其所始,善制敌者当先去其所恃”的思想。
❸ 岳飞出身贫寒,他的一身功夫,到底是从哪里学来的
我们也知道,岳飞出身农民家庭,按照生活经验推测,他能专业地修习武艺的机会应不会太多,俗语说“穷文富武”,无论是弓刀石马步箭,还是力量训练、营养搭配,哪一项不需要财力支持,而他所处的时代,正是“重文轻武”的北宋,朝廷限制武将掌权。
岳飞岳飞毫无疑问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他的伟大不只是对抗外族入侵,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维护中华文明。为了人类的进步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而牺牲个人,这种精神是当今乃至未来的中国人必须铭记的精神支柱。
岳飞是南宋最伟大的民族英雄,精忠报国,志向远大,志厉于北阀惩金迊回二帝,但它犯了宋王祖制,妄议政事,行同于犯上作乱,无自知之明,牛鼻子插葱装象,宋将皆知伴君似伴虎,可惜了,八千里路云和月,壮志未酬身先死,怒发冲冦凭栏处。
岳飞治军有方,赏罚分明,纪律严整,以身作则,岳家军个个作战勇敢,勇往直前。他们号称“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虏”。连金军也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❹ 简单介绍一下岳飞的子女。
1、长子岳云(1119—1142),字应祥,号会卿,刘氏生。他12岁即从张宪军,随父亲征战四方,身先士卒,屡建奇功。后被诬入狱,与父和张宪同时被害,时年23岁。冤狱平反后,赠安远军承宣使。
2、次子岳雷,字发祥,号夏卿,又号声甫,刘氏生。1126年(靖康元年)三月,生于山西平定军。
3、三子岳霖(1130—1192),字及时,号商卿,母李娃。岳飞遇害时,霖年仅12岁,孝宗皇帝昭雪时,霖32岁。
4、四子岳震,字东卿,母李娃。父兄蒙冤遇害,震方7岁,随母流放。曾任朝奉大夫,后又加封缉忠侯。
5、五子岳霆,李娃生,初名岳霭,宋孝宗为之改名岳霆,字应时,号君锡。父兄遇害时才3岁,随母流放。后任修武郎、閤门祗候、奉直大夫。加封续忠侯。
6、岳安娘,岳飞之女,其夫高祚于1163年(隆兴元年)特补承信郎。
(4)岳飞家庭背景图片扩展阅读
岳云早年经历:南宋时期因为金军侵略,岳云从小与父母分离,颠沛流离中目睹了金兵的恶行,宋人的困苦,在祖母教育下,立下保家卫国的大志,岳云自幼习武,12岁时岳云从军,被父亲岳飞编入部将张宪的队伍中,当了一名小卒。他勤学苦练,可谓文武双全,大有其父之风。
有一次,小岳云与将士一起骑马进行爬山练习,不小心马失前蹄摔倒在地。父亲岳飞见了大怒,并指责岳云说:“这全是平日练习不认真造成的,如果是在战场上,岂不误了国家大事?”当即下令将他推出去斩首。众将士急忙求情,念其年幼,岳飞最后还是下令将岳云打了100军棍。从此岳云更加刻苦练习,练就了一副钢筋铁骨。
❺ 岳飞的简介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宋相州汤阴(今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人,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官至少保、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
宋高宗以谋反罪名赐死岳飞,宋孝宗为之平反,追谥武穆、后追赠太师、追封鄂王,改谥忠武。明朝加封三界靖魔大帝,配奉于各地武庙[3]。中兴四将诸多说法中唯一一位出现在所有名单中的名将。
岳飞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与金军进行过数百次大小战斗。1140年,金太祖四子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城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
宋高宗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在绍兴和议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
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迫令自害,通说为自鸠,其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皆被害。宋孝宗即位后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
(5)岳飞家庭背景图片扩展阅读:
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河北抗金武装和宋官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之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着有词作《满江红·写怀》。其着作编成《岳忠武王文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认定岳飞为民族英雄。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也对网络上流传岳飞不再是民族英雄的说法进行了澄清,称岳飞在中国历史上历来被认为是民族英雄,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在中小学的历史教学大纲和教材中,对岳飞的评价都是一贯的,不存在重新定义岳飞是否是“民族英雄”的问题。
❻ 抗金名将岳飞,其后代都出过哪些响当当的大人物
岳飞,相州汤阴人,南宋时期着名的抗金名将,同时他也是一位民族英雄,他被誉为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此人可以说是非常有才华,他文治武功俱佳,然而他生逢乱世,为了收复山河,他奔波于战场为国为民鞠躬尽瘁。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无私奉献的人最后却因为统治者的阴谋惨死。岳飞在时十分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幸而他的子孙后代也不辜负他的期望,各各都十分有才华,不管是在文坛还是在军营都有岳家子孙的身影,他的后裔一代比一代牛,尤其是他的二十一世孙,战功比起岳飞更是不输。
平反出身,军营磨练
北宋崇宁二年岳飞出生了,他家境普通,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境十分贫寒。然而虽然他的出生卑微,但是他的父母并不自轻自贱,反而对他寄予了厚望。尤其是岳飞的母亲姚氏,这位深明大义的母亲,从小就一直教导岳飞要心怀天下,收复山河保护百姓。在岳飞参军之后,她还在岳飞的背上刻上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以此激励岳飞发奋图强。
岳钟琪是岳飞的二十一代子孙,他是清朝时期的着名将领。在康熙年间战争爆发的时候,他曾经作为部队先锋主动征讨准格尔部落。
他善于谋略,曾经仅仅凭借四千人就打通部队大军行进道路。在雍正年间,他被授予参赞大臣的身份跟随年羹尧一起出征青海,仅仅只用了15天就收回了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朝廷大力提拔,他建立下来的赫赫战功让他声名鹊起,可以说是声名远扬。
历史长河中你我都是沧海一粟不值一提,然而各人有各人的理想追求,就像岳飞他选择精忠报国,他教育的后代子孙更是如此,因此这样的人才能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被世人所铭记。
❼ 岳飞的后代如今在哪里呢现在生活的到底怎么样了呢
鲁迅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为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这些为民请命的英雄当中,当然不能少了岳武穆岳飞将军了!面对国破山河在的破败的天下,他豪气冲天的写道: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由于岳飞尽忠报国的理念,所以岳家拳自始至终都不是一种父子相传的私人拳法,岳家军当中的其他姓氏的部下都被传授了岳家拳,在这样的环境下不断丰富发展的岳家拳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系统,比如岳飞爱将张保的后代张业金,就是岳家拳的第二十六代传人。
岳飞虽死,岳飞的后人还在流传,岳飞尽忠报国的精神永在,在中国新时代的建设当中,会有更多新时代的岳飞精神继承者加入进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添瓦。
❽ 有关岳飞的资料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 、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止,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金军攻打江南时,独树一帜,力主抗金,收复建康。绍兴四年(1134年),收复襄阳六郡。
绍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绍兴十年(1140年),完颜宗弼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夹击金军。岳家军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
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1142年1月,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宋孝宗时,平反昭雪,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8)岳飞家庭背景图片扩展阅读:
岳飞的军事成就:
军队建设
杜充降金后,岳飞开始独立成军,在江南坚持抗金。岳飞收复襄汉六郡后,岳家军移屯鄂州,襄汉地区自此成为岳家军的主要防区。经过数次扩编,岳家军截至绍兴五年的兵力达到了三万人。绍兴五年(1135年),岳家军的规模扩大到十万人左右。
治军风格
岳飞是中国古代治军的楷模,“岳家军”成为一时的典范。他虽然没有军事论着传世,但从其散见于史书篇牍中的论述和军事实践,可看出岳飞严于治军的主要内容。前人在总结岳飞的治军思想时指出有六个方面:贵精不贵多;谨训习;赏罚公正;号令严明;严肃纪律;同甘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