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古代的男人为什么要留辫子
清朝之前,汉族男子是不留辫子的。剃发留辫原本是满族人的风俗。
1621年,努尔哈赤攻下辽沈后,即大规模的强迫汉人剃发留辫。1644年,清兵入关,在攻占北京,尤其是在攻占南京之后,厉行剃发令,“叫官民尽皆剃头”,违令者“杀无赦”。
当时不仅有“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之令,而且还有“一个不剃全家斩,一家不剃全村斩”之令。
因为中国古代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祖训,所以,剃法留辫实质违背了汉族的历史传统和思想感情。
于是,在清朝初期有许多人宁愿掉了脑袋也不愿理发,比如历史上有名的“扬州十日”、“嘉定屠城”等民族悲剧。
清朝统一中国之后,剃发留辫凭借政权的力量由满族的风俗变成了满汉民族共同的风气。从此,中国男人在脑后就多了一条长长的发辫。
(1)男童剃辫子背景图片扩展阅读
满族留辫的起源:
东北的女真族在明朝初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当时女真族各族蜂起,皆称王争长,互相残杀,这种情形愈演愈烈,一直持续到明末努尔哈赤统一女真为止。
明万历二年(1574年),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被明军所杀。1583年,努尔哈赤为报亲仇,正式起兵征战四方,迈出了统一女真各部的步伐。
女真人传说中出过一位杰出的前辈英雄人物,叫作束机能,因其人前额和两鬓天生秃发,所以被后人称作秃发束机能。
聪明的努尔哈赤于是束发为辫,一则纪念前辈英豪,有利于人心所向,众望所归;二则以此为始,避开了先前各女真贵族的干扰。
顺应时代的发展,努尔哈赤于1616年终于统一了女真各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辖地数千里、臣民数十万的后金国。
也就在那个时期八旗制度正式确立,政权上下使用满语满文;服装发式亦须一律,妇女不得缠脚,男子皆要剃发留辫。
这样一来,使原先来自不同地区、制度各异、习俗不一的几十万女真、蒙古、汉人,在生产力、生产关系、赋役负担、国家法令、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等等方面。
大体上达到了同样的水平,旧有的差异迅速消失,一致性愈益增多,逐渐形成为一个在经济条件、语言文字、心理状态等方面基本一致的新的民族——满族。
㈡ 安徽剪辫子的规矩是什么
一般由舅舅一手操办,亲朋好友要来祝贺,剪辫子之前要放炮,然后由舅舅司仪呼喊所有前来的亲友,先由孩子的奶奶开始,依次上前拽辫子,故称“奶奶拽”。
凡是拽辫子的亲友,同时要拿出红包贺礼,有的扎在孩子的辫子上,有的则交给孩子的父母。最后,辫子由舅舅剪去,剪下的毛头发要用红布包好挂在房门的框上,有驱邪之意。
在我国的安徽都有一个习惯:
即在其淮河两岸都会给男孩子留下辫子,然后待六年之后再让家里的舅舅给孩子剃掉。
这个风俗的起源是因为在以前有很多年老的夫妻老年得子,又或者两口子结婚以后家里几代就这么一个儿子,还有可能就是两夫妻经历多次怀孕或者流产才得了这一个儿子,所以均会给男孩留下一个辫子以求孩子平安健康长大。
而给孩子剃辫子这一件事必须由家里的舅舅来完成,这样对于舅舅来说也可以起到旺子的作用。但是舅舅给自己的外甥剃辫子是需要送一头羊的,以表示吉祥如意,至今这个风俗还是保留了下来。
㈢ 男孩留小辫什么意思
是一种风俗。
男孩子留小辫子的风俗存在已久,叫做“命辫儿”。并且在各地的农村都有流传,若是孩子小时候体弱多病,就会从胎发开始留一条“命辫”。
一直到五周岁,六周岁或者十二周岁的生日当天剪掉。其寓意就是孩子被“小辫子”栓住病魔抢不去,好养活,能健康顺利的长大。
留小辫儿现状:
留小辫儿是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已经无法考究,大抵有数百年的时间,演变到现在更是充满了许多美好的寓意。
村子里面老人或父母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会给孩子留一条“命辫儿”,不过现在来说已经不同以往,也没有了太多的讲究,只是对于孩子疼爱的表现。
㈣ 男生可以扎辫子吗,我不愿意理发
不愿意理发,可以留长发、扎辫子,没有人干涉。不过,你的身份要允许才行,学生,肯定不可以,公务员、不可以,对仪表要求比较严格的单位,也不可以。如果你是自由职业者,这就没有限制了,即使长发披肩,也不会有什么障碍,只要你自己觉得舒服就可以。现在有一些男生留长发,尤其是技术类专业的男生,为了显示自己的个性,也是长发飘逸。这样的发型,虽然可以不去理发店,但是,平时的梳理也是个问题,尤其是这个季节,骄阳似火,大汗淋漓,一天洗一洗头发也许都不够清爽,如果是做服务行业,面对顾客的岗位,卫生、清洁,就需要清爽的样子,长发洗头,费时、费力,还要吹干,也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我有一个朋友,也是不愿意理发,一年只去理发店一次,那就是进伏那一天,去理发店推光头,然后,就慢慢让头发生长,一年后,头发就是披肩发了,然后,进伏在去推光头。这也是一种方法啊。
㈤ 安徽剪辫子的规矩是什么
我国的安徽都有一个习惯,即在其淮河两岸都会给男孩子留下辫子,然后待六年之后再让家里的舅舅给孩子剃掉,这个风俗的起源是因为在以前有很多年老的夫妻老年得子,又或者两口子结婚以后家里几代就这么一个儿子,还有可能就是两夫妻经历多次怀孕或者流产才得了这一个儿子,所以均会给男孩留下一个辫子以求孩子平安健康长大。
而给孩子剃辫子这一件事必须由家里的舅舅来完成,这样对于舅舅来说也可以起到旺子的作用。但是舅舅给自己的外甥剃辫子是需要送一头羊的,以表示吉祥如意,至今这个风俗还是保留了下来。
历史
我们在影视剧中可以看到很多,清朝的男子会把额头前面的头发剃掉。当时清军骑马打仗,为了不让头发遮挡视线,这是一个很聪明的做法。
而保留脑袋后面的头发,是为了在行军打仗的时候方便宿营,把头发编成辫子的形状,可以在夜间充当枕头使用。同时,满族人还会在头发上增加一定的发饰,一次来表示地位的高低以及身份的尊卑。在他们看来,这样是十分有效的方式,值得推广。
㈥ 男孩剪辫子是哪里的习俗,具体是怎样的
小男孩留小辫子的风俗在淮北地区较为流行。
在淮北地区的农村里面,经常可以见到有些小男孩的后脑勺留着一绺子头发,有的还还会辫起来,就像女孩子留的小辫子。
过去的剃头挑子
人们为了保住性命,只好忍辱受屈,留起了小辫子。到了后来,尽管满清早已经不存在了,但留小辫子的风俗却沿袭下来。
大家都说,给小男孩留一个小辫子,好领活。
㈦ 北方风俗中的圆辫是什么意思
你说的“圆辫”在皖北这里叫“剃辫子”“剃鸭尾”。叫法上所说不同,实质上是一样的。
“辫子”“鸭尾巴”是男孩子留的,女孩子留的是“满发”。有些人家因为疼爱孩子,也有的是怕孩子不好养,就在剃胎发是在脑后勺留一绺子头发不剃掉,时间一长就长成了一条小辫。
老照片
上面说的“因为疼爱孩子,也有的是怕孩子不好养”也就是从这项政策来的。
㈧ 6周岁要剪辫子贺词
6周岁要剪辫子贺词:
1、金钩挂起银,请出小官坐明堂。朝中剃宰相,今日又元郎。
2、愿孩子健健康康、聪明活泼、人见人爱、前途无量。
3、顺利剃头开财路,从而无病也无晦。
4、今日喜剪发尾,来自喜登高科。
5、从头开始幸福,一生无忧。
6、剪去三千烦恼丝,从此人生再无忧。
7、希望孩子一直都这样无忧无虑,生活在快乐当中。
8、将所有烦恼都剔除,只留下快乐和幸福。
9、大师操刀剃贵人,从而无灾也无难。
10、愿孩子一生顺顺利利,被周围人所爱。
11、一剃一生顺遂,二剃富贵花开,三剃未来发光。
简介:
当孩子剃辫子的时候,家里人都要准备一些祝福语,有猴年送吉祥、宝宝剃龙尾;全家乐悠悠、宝宝长一岁;剃头开财路,祛病又去晦;宝宝的甜蜜,宝宝的运气,宝宝的健康,宝宝的快乐,宝宝的心情,宝宝的欣慰,宝宝的顺利,宝宝的幸福等,又或者健康成长,人见人爱,聪明活泼等。
当然也可以选择一些对联,如上联今得才子从天降,下联未来步入清华门,横批栋梁之材。或者上联未卜他年大学士,下联且喜今日小登退科,横批喜剪鸭尾等。
㈨ 小辫子的意思
小辫子的意思是:小的发辫,今常用以比喻把柄。
引证出处如下:
瞿秋白 《乱弹·水陆道场》:“流氓的小辫子要是给人家抓住了,他立刻会磕头下跪。”
秦兆阳 《在田野上前进》第二五章:“ 张书记 刚来的那天,就抓住了他的小辫子,就着着实实地给了他一下子。”
在这个问题上我不跟她贫,反正我们相互抓小辫子抓习惯了,她怎么说我都不痛不痒。
虽然嚣张跋扈,但也是一个城府极深的人物,丝毫没有留下任何给别人抓小辫子的把柄。
我们不抓小辫子,不搞秋后算帐 。
有些人特别喜欢抓小辫子。
做事小心谨慎,不违背良心,就不怕别人来抓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