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清图片 » 雄狮北条氏康高清图片
扩展阅读
女生和渣男搞笑图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长什么样图片 2023-08-31 22:06:10

雄狮北条氏康高清图片

发布时间: 2023-01-24 09:32:07

❶ 1515年的历史人物



卡斯特利奥塞巴斯蒂安·卡斯特利奥(Sebastian Castellio,亦写作Châtaillon、Castellión或Castello,1515年-1563年12月29日),法国传教士和神学家,16世纪宗教自由及良心自由的主要倡导者。在基督教神学上卡斯特利奥则被认为是反三一主义者。
腓特烈三世(Friedrich III der Fromme,1515年-1576年),普法尔茨选侯(1559年-1576年在位)。
腓特烈三世为维特尔斯巴赫家族西莫恩分支的成员西莫恩公爵约翰二世之子,1557年继承父亲的爵位和领地。1559年,持有普法尔茨选侯头衔的维特尔斯巴赫家族长支绝嗣,腓特烈三世代表幼支继承了选帝侯的职位。
玛丽·德·吉斯(Marie de Guise,1515年11月22日出生于洛林巴尔迪克,1560年6月11日逝世于爱丁堡城堡)是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五世的第二位王后,苏格兰女王玛丽一世的母亲。
朝鲜仁宗(朝鲜语:조선 인종;1515年-1545年),讳峼,字天胤,是朝鲜王朝第十二任国王,号仁宗大王,中宗去世后继位,在位8个月去世,王后为仁圣王后朴氏(인성왕후 박씨)。
北条氏康(ほうじょう うじやす、永正12年(1515年) - 元亀2年(1571年))后北条氏第三代家督,北条氏纲的长子,母亲为氏纲的正室养珠院。生于相模小田原城,幼名新九郎。为日本战国前中期的军事家及政治家。其子有北条氏政、北条氏照、北条氏邦、北条氏规、北条氏忠、北条氏尧、北条氏秀等。
安东家忠(1515年? - 庆长4年?(1599年?)通称纪伊介,一名宗忠。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的武将。立花家老,立花四天王之一。
彼得吕斯·拉米斯(法语:Petrus Ramus,1515年-1572年8月26日)又名皮埃尔·德拉拉梅(法语:Pierre de la Ramée)是法国男人文主义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家、教育改革者。他在1572年发生的圣巴托洛缪大屠杀中被杀。

路易十二
塙直之(1567年-1615年5月26日)是日本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以及江户时代早期的武将。别称塙团右卫门,号铁牛。儿时的来历不明,早期是加藤嘉明的铁炮大将。
路易十二(人民之父)Louis XII le Père Peuple(1462年6月27日—1515年1月1日)法国瓦卢瓦王朝国王(1498年—1515年在位)。他属于该王朝的奥尔良支系。即位前的封号是奥尔良公爵(称路易二世,1465年起)。
章敬王后尹氏(朝鲜语:장경왕후 윤씨,1491年-1515年),谥号淑慎明惠宣昭懿淑章敬王后(숙신명혜선소의숙장경왕후),是朝鲜王朝第11代君主中宗的第二位王后,本贯坡平尹氏,是领敦宁府事尹汝弼与其妻顺天府夫人朴氏的女儿。
阿方索·德·阿尔布克尔克(葡萄牙语:Afonso de Albuquerque,马来西亚译:阿方索·迪·阿不奎,澳门译:亚丰素雅布基,1453年,葡萄牙阿尔汉德拉-1515年12月16日,葡属印度果阿),有时称为“东方凯撒”、“海上雄狮”和“葡萄牙战神”,是一位葡萄牙贵族,海军将领,其军事和政治活动形成了在印度洋的葡萄牙殖民帝国。

❷ 关东雄狮北条氏康为什么败给了丰臣秀吉

1590年丰臣秀吉已经统一了除关东和奥州以外的全日本,权倾天下,而德川家,毛利家也早已相继臣服,而且此时北条氏康已经死了29年了,北条家气数已尽,当时的条件下,就算北条氏康复活,北条家也必然灭亡。 因为北条家是不可能对抗全日本的。

❸ 日本战国名人

武田信玄(1521~1573):幼名太郎,元服后取名晴信,父亲为甲斐领主武田信虎,母为大井氏。1541年,他追放父亲而自立为家督,逐渐成为战国第一兵法家,以孙子四如真言(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为军旗,拥有强大的骑兵团——赤备。势力最盛时领有甲斐、信浓和骏河的全部或大部,以及上野、飞驒、美浓、远江、三河各一部分。曾在信浓川中岛地区多次与上杉谦信激战,1568年南下攻灭今川氏真,1572年于三方原大破织田、德川联军,趁势西上,不久病死于信浓驹场。
上杉谦信(1530~1578):越后守护代长尾为景之子,幼名虎千代,元服后取名平三(一说为喜平二)景虎,后继承关东管领上杉姓氏,先后改名为政虎和辉虎。1548年,击败长兄长尾晴景而成为越后国春日山城主。他是战国第一勇将,自称战神毗沙门天王的化身,以“毗”字为军旗,乱“龙”为冲锋信号,拥有天下无敌的骑兵队。曾与武田信玄在川中岛一带激战十二年,势力最盛时领有越后、越中、佐渡、能登、下野及部分信浓国,人称“越后之龙”、“北陆守护神”。后于上京途中因脑溢血而死。
北条氏康(1515~1571):战国大名,后北条家第三代当主,关东真正的实力人物,政战两道之奇才。 1546年河越夜战,他以八千兵袭破十倍于己的关东联军,从而代两上杉氏确立了关东支配体制。后又为抵抗上杉谦信的关东攻略与牵制武田信玄的骏河侵攻,而与两雄多年鏊战,始终屹立不倒。
毛利元就(1497~1571):安艺小领主出身,后成为中国地区(指日本本州山阴、山阳两道)第一战国大名,无双的智将。1523年继承家督之位,在西边尼子和东边大内两大势力间纵横捭阖,逐渐扩充势力。 1540年击败尼子晴久,归属大内,其后让次子元春继承吉川家、三男隆景继承小早川家,确立了统一安艺的两川体制。1455年,在严岛击破叛乱弑主并掌握大内实权的陶隆房(晴贤),继而又消灭尼子氏,威震关西。
今川义元(1519~1560):通称三河守、治部大辅,骏河领主,悲剧性的一代枭雄。1536年代兄氏辉为家督,在太原崇孚(雪斋)的辅佐下,完成了与武田氏、后北条氏的三国联盟。势力最盛时领有骏河、远江和三河,声名卓着,兵强马壮,一心取将军足利氏自代之。但在西进的途中,不幸于桶狭间为织田信长乘大风雨之势攻入中军而战死。
斋藤道三(?~1556):卖油郎出身,因精于枪术而得仕长井家,起名新九郎利政。后篡取长井氏,改名规秀,再篡取长井之主家、美浓守护代斋藤氏,改名秀龙,法号入道道三。他是战国第一阴谋家,诡变无常,人称为“蝮”。1552年追放守护土歧赖艺而掌握美浓国,南下与尾张织田氏争胜。后为其子义龙攻杀于长良川畔。
浅井亮政(?~1542):通称新三郎、备前守。浅井氏是北部近江浅井郡丁野乡附近的土豪,到亮政时急速抬头,趁近江守护京极氏内乱之机,与国人一揆相勾结,驱逐京极、扩展势力,以小谷为居城。后因遭到南近江六角氏的压迫,而与越前朝仓氏结盟,形成独立领国,成为战国大名。
浅井长政(1545~1573):近江战国大名,因家臣反对其父久政的与六角联姻政策,而被拥立为当主,英武善战,勇名响彻京畿。后娶织田信长之妹市姬为妻,借道于信长,并辔入京勤王。因信长攻击浅井氏世交越前朝仓氏,长政在久政与重臣的胁迫下被迫攻击信长,1570年战败于姊川,三年后居城小谷落城,他剖腹自尽。
宇喜多直家(1529~1581):备前豪族三宅氏的分支,领有儿岛,又称为宇喜田或浮田,先后侍奉守护赤松氏和守护代浦上氏。直家是战国时代仅次于斋藤道三的阴谋家,数十年未经一战,全凭联姻和暗杀获取地盘,最终击败主家,完全支配备前、美作二国。织田、毛利对战时,他及时倒向东军,病殁前托孤于织田军大将羽柴(丰臣)秀吉。
织田信长(1534~1582):绝世无双的豪雄,被誉为战国“风云儿”,安土时代之开创者。幼名吉法师,继承其父信秀为家督后很快统一整个尾张。1560年于桶狭间攻破今川义元,声名大噪,继与德川家康结盟,击灭美浓斋藤氏,移居城于岐阜,确立“天下布武”的雄心。1568年奉将军足利义昭入京,不久二人交恶,他与义昭号召组织的“信长包围网”厮杀数年。1571年火烧圣山比叡,向寺社守旧势力宣战;1573年破浅井、朝仓,放逐义昭;1575年于长篠用新战术大破武田骑兵;1576年筑安土城;1577年开始向关西进军。后因前往增援围攻高松城的部将羽柴(丰臣)秀吉,途经京都本能寺,家臣明智光秀叛乱,他被迫自杀。
丰臣秀吉(1537~1598):俗称丰太阁,原名藤吉郎,战国第一奇男子,桃山时代之开创者。尾张中村农民出身,仕于织田信长而称木下姓,在政战两道累功而成为大将。1573年受封近江长浜,改名为羽柴秀吉。后受命征讨毛利氏,水淹高松城,得到信长自杀的讯息后火速赶回,于山崎消灭明智光秀为故主报仇。继而在清州会议上取得织田家主导权,又击败织田宿将柴田胜家、泷川一益、佐佐成政等而取得织田氏的天下。再先后攻灭后北条,臣服德川、毛利、长宗我部、岛津等,终于结束战国乱世。他自己得天皇赐姓丰臣,官居关白,退位后称为"太阁"。后因侵略朝鲜失败而羞愤病死。
德川家康(1542~1616):幼名竹千代,元服后称元信或元康,三河冈崎领主松平广忠之子,江户幕府的开创者。幼年先后在尾张和骏河做人质,桶狭间之战后恢复故土三河,与织田信长结盟,攻取今川的远江领地。1582年武田灭亡后而得到骏河,并暗中取得甲、信二州的统治权。1584年小牧、长久手之战后臣服于丰臣秀吉,为五大老之首,移镇北条故地关东八州,以江户为首府。秀吉死后,他利用文吏、武将二派之争,于关原之战击败文吏派而扩大了影响,终于成为征夷大将军,开设幕府。大坂冬、夏两战灭亡丰臣氏后,完全统一日本,后世尊称为“神君”。
朝仓孝景(1428~1481):幼名小太郎,又名教景、敏景,法名英林宗雄,通称弹正左卫门尉。朝仓氏原为但马国日下部氏,1333年朝仓广景在丹波举兵拥护足利尊氏,后从属于越前守护斯波高经。孝景趁斯波氏内乱,勾结守护代甲斐常治,驱逐斯波义敏,拥立斯波义廉,略取河口·坪江庄。应仁之乱时,他先参加西军,又转向东军,1471年成为越前守护,将本处从黑丸城转至原甲斐氏统治的一乘谷城,支配整个越前,成为战国大名。留下着名的家训《朝仓孝景诸条》(或名《朝仓敏景十七条》、《朝仓英林壁书》)。
朝仓义景(1533~1573):朝仓孝景(不是又名敏景的那个孝景)之子,越前的战国大名。因为仰慕京都文化,而将之引入越前,并与明朝开展贸易,使领内日益繁荣。长时期与北陆各国的一向一揆作战。足利义昭曾逃到一乘谷城,请求他出兵攻击三好未得明确答复,而南依织田信长。义景遂与信长对立。1570年,朝仓、浅井联军在姊川被织田、德川联军击败;1573年信长攻克一乘谷,他自焚而死。
足利义辉(1536~1565)室町幕府第十三代将军,足利义晴之子。初名义藤,1546年元服,同时继任将军位,终身为各战国大名间的和平工作,和恢复幕府权威而努力。他同时也是着名的剑道家,人称“强情公方”。1565年,松永久秀起兵攻入二条御所,他挥剑奋战,壮绝讨死。
足利义昭(1537~1597)室町幕府第十五代将军,足利义晴之子。幼年入兴福寺一乘院,法名觉庆。1565年松永久秀弑杀将军义辉,他还俗更名为义秋,又改义昭,先后请求朝仓、织田等有力大名讨伐松永和三好党,最终于1568年利用织田信长的力量回归二条御所,继任幕府将军。其后因反感信长的专断,秘密联络毛利、朝仓、武田、上杉等大名,以及石山本愿寺势力,组成信长包围网。1673年被信长追放,室町幕府灭亡。1587年受到丰臣秀吉的保护,给赐领地一万石终老。
芦名盛氏(1521~1580)战国大名,芦名盛舜之子。芦名氏本为三浦半岛豪族,南北朝时期芦名直盛开始向会津黑川地区发展,逐步称雄南奥州。1553年,盛氏成为黑川城主,结合周边的武田、上杉等势力,与常陆佐竹义重交战,达到了芦名家的全盛时期。他死后九年,家族被伊达政宗所灭
柴田胜家(?~1583):通称权六、修理亮,尾张织田家的谱代重臣。在信秀死后,曾一度拥立信长之弟信行叛乱,兵败后因作战勇猛而被饶恕。此后在信长麾下屡立战功,成为家臣团的领袖。浅井家灭亡后,他得娶信长之妹市姬,并被任命为北陆探题,主导对越前本愿寺势力和越中、越后、能登之上杉势的侵攻,居城在北之庄。本能寺之变后与羽柴秀吉对立,1583年在贱之岳战败,退回居城,点燃储存在天守阁内的炸药而自杀。

丹羽长秀(1535~1585):通称万千代、五郎左卫门、越前守,十五岁即出仕信长,逐渐成为与柴田胜家并列的股肱之臣。1563年与信长养女结婚。1571年姊川会战后初封为近江佐和山城主,1575年赐姓惟住。本能寺之变时,他正在摄津末吉作平定四国的准备,闻报火速东进,与羽柴秀吉合兵,于山崎击败明智光秀。清洲会议附和秀吉,受封若狭一国与近江高岛、滋贺二郡。胜家失败后,改封越前与加贺的能关、江沼二郡,主城移至北之庄。不久病死。
前田利家(1538~1599):通称犬千代、孙四郎、又左卫门尉、筑前守,织田家臣前田利昌之子。十四岁仕于信长,七年后因斗殴杀死信长最宠信的侍童爱智十阿弥而被迫流亡。1561年复归,1569年继任为屋张荒子城主。1575年与佐佐成政、不破光治共领越前府中十万石封地,作为柴田胜家的与力(副将),人称“府中三人众”。利家素与秀吉交好,贱之岳合战因为他的倒戈使胜家大败亏输,最终灭亡。丰臣政权建立后,被任为五大老之次席,以制约德川家康,并且官至从二位权大纳言。
细川藤孝(1534~1610):号幽斋、玄旨,通称兵部大辅,精通和歌的儒将,曾着《百人一首抄》,并传下家集《众妙集》。父亲是三渊晴员,他作为细川元常的养子继承细川家,服侍将军足利义辉。义辉被杀后,拥立足利义昭为将军,但最终与其决裂而服从信长,受封丹后田边城。本能寺之变后,拒绝亲家明智光秀的劝诱,投向羽柴秀吉;秀吉去世又主动倒向德川家康。1600年关原合战时指使其子忠兴加入东军,从而保住了基业。
泷川一益(1525~1586):通称久助、左近将监,近江人。出仕信长后,在伊势攻略战中屡建奇功,成为尾张蟹山城主。1574年镇压长岛一向一揆起义,受封北伊势,居城长岛。1582年3月,信长攻灭武田氏后,一益得到上野全国与信浓山县、佐久两郡,主城厩桥,并继任关东管领,以对抗小田原后北条氏。本能寺之变发生,部属离心,他在神流川大为北条氏政所破,逃归长岛。清洲会议中依附柴田胜家,并于其后参加了小牧、长久手之战。德川家康臣服秀吉后,他被迫出家,死于越前。
池田恒兴(1536~1584):通称胜三郎,纪伊守,入道名为胜入,野史或误作信辉。父名恒利,母亲是信长乳母养德院,因此颇受信长宠信。1580年攻克叛将荒木村重的花熊城,因功得到摄津一国,后与羽柴秀吉合兵攻灭明智光秀,清洲会议时得与柴田、丹羽、羽柴并列为织田家四大宿老,受封美浓大垣13万石。1584年小牧、长久手之战中请使偷袭三河,被德川家康识破,与长子池田元助均中伏战死。
九鬼嘉隆(1542~1600):通称左马允、大隅守,外号“海贼大名”。出身纪伊牟娄郡九鬼浦的豪族,熊野水军之一党,出仕北畠家为志摩鸟羽城主。1568年拜谒上洛途中的信长,正式成为织田家中一员。1574年在伊势浦造大安宅船十余艘,帮助攻灭长岛一向一揆。1578年又受命建造铁甲船,当年11月木津川口海战中摧毁毛利水军的主力。丰臣秀吉侵朝战争中,亦担任水军指挥,被朝鲜水军名将李舜臣在全罗道安骨浦击破。关原之战中参加西军(其子守隆则参加东军),兵败自杀。
佐佐成政(1535~1588):通称内藏助、陆奥守,父名盛政。自称为室町名门佐佐木氏的分支,信长黑母衣众大将,参加过朝仓讨伐战、长篠之战、本愿寺一揆攻击。1575年成为北陆探题柴田胜家的副将,与前田、不破并称“府中三人众”。胜家败亡后,他坚守越中,与织田信雄、德川家康相结合,对抗羽柴秀吉。1585年战败投降,1587年受封九州肥后一国。翌年,因镇压农民暴动不力等借口被迫在摄津尼崎切腹自尽。
石田三成(1560~1600):初名三也,通称佐吉、治部少辅,织丰时代的政治奇才。父名正继,近江人,三成幼年出家,传说因为奉茶得法而被路过的羽柴秀吉收为侍从。此后参加了贱之岳合战,因功升为奉行。他长时间主导羽柴·丰臣家的内政、军事后勤,以及占领区政策的规划。丰臣政权建立后,成为五奉行之首,1591年封近江佐和山二十一万石,推进太阁检地。在侵略朝鲜的战争中,一度被任命为军监,与加藤清正等武将派产生矛盾,秀吉死后,德川家康即利用此一矛盾,在1600年关原合战时将其击败。他逃亡被擒,斩首于京都六条河原。

明智光秀(1528~1582):通称十兵卫,美浓土岐氏支族明智家的当主。原侍奉斋藤道三,道三亡后,帮助足利义昭联络织田信长并最终仕于信长。1568年信长上洛后,光秀负责京都地区的民政管理,以及与公家、各寺社的交涉。1570年开始参加对越前朝仓氏的征讨,1571年被封为近江坂本城主。1573朝仓氏灭亡,他与泷川一益共同支配越前国。1575年赐姓惟任,任日向守,同年作为丹波侵攻的先锋,活跃在第一线。1579年完全支配丹波国,居城移往丹波龟山城。1582年6月2日发动本能寺之变,逼死主君信长,其后压制京畿,得到征夷大将军的头衔。同月13日在山崎被羽柴秀吉所败,逃亡途中,在山城国小栗栖地方被狩猎落难武士的农民所杀。
明智秀满(?~1582):民间传说中讹为左马助光春。原名三宅弥平次,是明智光秀的女婿。光秀平定丹波后,他被封为福知山城主。1582年本能寺之变时担任先锋,其后夺取并守备安土城。当得到光秀在山崎战败的消息以后,秀满逃归近江坂本城,然后自杀。
明石守重(?~1618):通称扫部、全登,大坂七将星之一。原为宇喜多家臣。1595年信奉天主教。1600年关原合战时跟随宇喜多秀家与东军作战,非常勇猛;战败后逃往筑前国秋月领潜伏。1614年进入大坂城,被委以重任;1615年大坂夏之阵中奋战败北,在各地流浪潜伏三年后死亡。
浅野长政(1547~1611):初名长吉,又名弥兵卫尉,尾张人。父名安井重继,他入赘给土岐氏支族浅野长胜,才改姓浅野,与丰臣秀吉是连襟关系,受到重用。先封为若狭小浜城主、京都所司代,侵朝战争时任军监。1593年增封甲斐二十二万石,成为五奉行之一。后与石田三成对立,蛰居武藏府中。关原之战中从属于东军,战后,其子幸长受封纪伊三十七万石,他自己领了常陆国真壁、筑波地方的五万石封地养老。
浅野幸长(1576~1613):浅野长政之子,曾向稻富一梦学习炮术,成为名将。侵朝战争中指挥蔚山防守,受到好评。关原之战中作为东军的先头部队攻克岐阜城,因功成为纪伊藩三十七万六千五百石的藩主。其弟长晟则在大坂之阵后,领有广岛藩四十二万六千五百石。
朝日山乘(?~1577)日莲宗僧人,传说出自出云国朝山氏。关于山乘的事迹,历来文献存在相当多的疑点,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曾经被织田信长登用,负责内里的修筑和对长州毛利氏的外交交涉。因为反对基督教的布教,他曾与宣教师弗罗伊士展开过大辩论,后遭到基督教的保护者和田惟政的谗言而被迫隐退

❹ 真心不懂,北条氏康那么厉害的人,三12居然没

战国·的雄狮和·老虎·还有升龙·
北条氏康继承了祖父伊势新九郎早云的才智和父亲北条氏纲的沉稳人称“相模之雄狮”、“文武兼备,河越夜战以少胜多大败关东公方权威上杉氏,奠定了其称霸关东的基石·在与上衫谦信,武田信玄的战争也不落下风,既善战,也善守,战两杉败里见称霸关东,另外,史家对氏康的评价都近乎完美,氏康不仅是军事、及外交之能手,他的文才、和艺术也是继承至北条家(如北条幻庵)的优良传统而名重关东,“文武相兼之武将”、“关东唯一的名将”等史家评价实是当之无愧,而且氏康得儿子们都很团结,可以看出氏康真的很了得,文武兼备的良将。
武田信玄战国最强武将。一生开拓领地达一百二十万石之多,武田信玄将领土从甲斐一国扩展到远江国,信浓国,甲斐国,伊豆国,骏河国及美浓国,飞驒国,上野国,相模国,三河国,武藏国,越中国的一部分,而且周围对手都不弱小,足见他的非凡超的军事才能 。
武田信玄内政方面也很强大·这好像是名将的基本素质啊··其倾心于领地内的治理,尤其穷半生精力在甲斐的釜无川和笛吹川上修建的治水工事,采用最先进的筑堰分流技术,是战国时代最大、最有名的堤防,其利泽及后世,被后人称作“信玄堤”,至今仍在发挥作用,但是信玄公很好色,很好色,也做了很多坏事,比如·杀子放父啊·杀了小叔子啊·娶了侄女·啊·这都不算什么事了。
上杉谦信公·军事·道德上面都没话说啊··开拓的金山······简直··而且一身都是为了正义,都是大道为公·为了·维护旧势力·几度出阵关东,更是恶势力的大魔头·武田信玄打了一辈子仗。
在杀伐无常,狂争乱斗的诸国武将中间,上杉谦信以尊神佛、重人伦、尚气节、好学问的高节之士见称,令人感到不愧是混乱中的一股清新气息。”

❺ 北条氏康的人物概述

汉字:北条 氏康
平假名:ほうじょう うじやす
罗马字:Hōjō Ujiyasu
永正12年(1515年)~元龟2年(1571年))后北条氏第三代家督,北条氏纲的长子,北条早云的孙子,母亲为氏纲的正室养珠院。生于相模小田原城(一说玉绳城),幼名新九郎。为日本战国前中期的军事家及政治家,继承了祖父伊势新九郎早云的才智和父亲北条氏纲的沉稳,人称“相模之雄狮”、“文武兼备之将”。其子有北条氏政、北条氏照、北条氏邦、北条氏规、北条氏忠、北条氏尧、北条氏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