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为什么说太行山将最美的一段给了河南
为什么说太行山将最美的一段给了河南?笔者是河北人,曾经多次登上西部太行进行野外实习学习,对我们河北太行深表遗憾,同是巍峨八百里太行,河北贫困山区连成片,阜平、唐县、曲阳,涞源,平山县等还都是我们国家重点扶持县区,而相应的太行南端却是水草肥美,风景秀丽的河南辖区,这是为什么呢?还是与自然环境优劣有关。
(看上图艳绿色区域)这里是太行山南端位置,恰恰是黄河劈开太行,阻断太行,走出峡谷,向东冲积、沉积成了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在黄河出山口处有一座 历史 悠久,尽显皇家高贵之气的洛阳城,负阴抱阳,山环水绕,是中国地理环境最安全,最富饶的城市。还有如今快速发展、迅速崛起的郑州市,黄河峡口三门峡 市,三市相距不到二百里,城市非常密集,为什么太行南端位置这么 优越呢?
首先黄河出山口处,水资源丰富,容易获取,能够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另外山前冲积地带,河流阶地上比较安全,免遭黄河改道的危害。
其次 这里的山口处,是通往关中、黄土高原的水汽通道,夏季风携带着的水汽从山口处涌入,受地形抬升影响,带来很多降水,太行山南端、伏牛山、崤山富有灵气。降水量较多,发育着众多的河流,如安阳河、沁河、淇河、卫河等,黄河南岸伊河、洛河等。河网密度很高,这些河流下切侵蚀强烈,地表被切割成峡谷,急流、断崖等各种各样的地貌类型, 旅游 资源非常丰富,如云台山、百泉、郭亮村等风景名胜区。
第三,南太行由于降水较多,岩性较好,风化后土壤肥力较高,植被繁茂,特别适合经济林木生长,而河北太行主要石灰岩构成,风化后多成碱性,山体又多裸露的岩石,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加之近四十年来降水逐渐减少,干旱少雨,这也是北太行难以改天换地的原因。
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优劣,主要取决于这个地区的气候资源,而河南比河北的纬度位置偏南,水汽容易惠顾到本区,河南近几年虽然降水也偏少,但比起河北的降水还是偏强,河北太行山前城市地下水超采非常严重,而南太行由于有黄河水补给,地下水得到补充,生态环境比河北好得很多,这也是题主所说太行山将最美的一段给了河南。感恩吧,黄河母亲!
没听说过这个说法,但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原因也很简单,部分答案都不知道扯哪儿去了。其实这个原因对比河北也通用,咱这里只说河南,懂了河南也就懂了河北。
首先看气候,晋豫太行山两侧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全年等降雨线也都在400以内。就算全年细分可能有差别,差别也是不大的。
其次就是气温,两侧气温是有差别的,差大约4度。这个很可能影响两侧植被物种,但由于两侧降水差不多,影响应该有限。
最后,也是我个人认为最大的因素,就是海拔。要明白,太行山南侧的豫东平原海拔约是50到100米,姑且当做100米。北侧晋城盆地是600至700米,黄土高原的吕梁山以东是500到1000米,姑且北侧就当是600米。然后太行山平均是1500到2000米,精华云台山是1066米。
这样结果一目了然,山西侧与云台山高低差只有400米,河南侧与云台山高低差是900米。400米的高山坐车到出发点再往上爬,到山顶估计都用不了半个小时。
同理高山就意味着山里的植被和物种生态更具多样性和复杂性,落差高水流瀑布也更加宏伟壮观。结果就知道同样的太行山,山西一侧的山峰默默无闻,河北河南侧的则是宏伟壮丽秀美。
沁阳往北23公里就是太行山了,当天气晴朗的时候,在老家就能清晰地看到太行山。
小时候看过的电影《咱们村里的年轻人》里一句歌词:“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就以为太行山只在山西、河北,没想到,太行山不仅延伸到了河南,而且还把最美的一段留给了河南!与北太行和西太行相比,河南是南太行的钟爱之地。这里因为拥有珍贵而充足的水源而在太行山的三个组成部分中独占鳌头,这里不仅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而且森林覆盖率较高,安阳河、沁河、淇河、卫河等河流的切割作用,使得这一带形成了众多的峡谷、悬崖、名泉,南太行山的风光由此变得雄秀兼具,绚丽无比。
在沁阳境内的神农山风景区,就是南太行山中众多风景区中的一个。因炎帝神农氏在这里辨五谷、尝百草、设坛祭天,因而得名神农山。
走进景区大门,就看到了纯铜铸就的神农氏塑像。炎帝神农头生双角、手捧五谷、一副顶天立地的帝王之相。在原始 社会 ,神农辨五谷,制耒耜,创农耕,解决了民以食为天的大事,使先民们有了财富和物质积累,推进了原始 社会 向奴隶 社会 的过渡。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给了河南
没走多远,路的两旁出现了一群一群的猕猴,没想到太行山也有猴子!听人介绍,这就是太行猕猴。仔细看去,每一只都是红脸蛋、双眼皮的美人猴。
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给了河南
在神农山景区里一共生活着3000余只野生的太行猕猴,它们或在断崖石壁间腾挪跳跃,或与游客嬉戏逗乐,过着悠然自乐的生活。当我们靠近它们的时候,它们会灵巧的跳过来,抓取递给它们的食物,动作既迅速又轻柔,感觉比峨眉山的猕猴温顺多了。
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给了河南
越往上走,山势也越发地峻峭。大自然数亿年的层积、风霜雨雪的雕刻,使得山石千变万化,也更有了生命的气息。看这块岩石,和第三张图片里的那只美猴多么的相像!
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给了河南
当我们站在神农山的最高处、被当地人称为“小白顶”的紫金顶时,太行山的沟壑都在脚下了,轻纱弥漫之处,每一个山峰都像是航行在海中的船只,摇摇荡荡,在缓缓的前行。
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给了河南
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给了河南
置身于三面都是悬崖、下面是几十丈深渊的龙首台时,远处吹来的太行山峡谷的风,轻柔而又温暖。在绵延的太行群山面前,一切都让人那么欣喜、那么心胸开阔。
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给了河南
从龙首台往北望去,一道峻拔山岭象一条巨龙蜿蜒起伏,长达十几公里,游迤于太行山的层峦群峰之中,其山体像是人工堆砌的长城一样,所以这一景就叫做“龙脊长城”。这一景色,被《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第5期作为封面刊出,只是那一幅照片是雪后早晨拍的,一条银色的巨龙在雾海中若隐若现,呼之欲出。
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给了河南
山顶太极宝殿的古朴红墙和金色琉璃瓦在蓝天的映衬下,更加的光彩夺目。
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给了河南
在神农山上,还生长着一种独特的松树--白皮松。 因其树干布满斑驳陆离的色块,酷似龙鳞,故而又称为龙鳞松。神农山是全国数量最多、最集中的野生龙鳞松原生地,这些形态各异的龙鳞松,宛若大山里的精灵,在悬崖绝壁上展现着万种风情。
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给了河南
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给了河南
展现风情的不仅仅是松树,还有那些生长在崖边、石缝中的山花。长久以来,它们不畏山间的风雪,不嫌脚下的贫瘠, 顽强地展示着自己的美丽,让人肃然起敬。
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给了河南
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给了河南
当我们将要下山时,峡谷里的雾更加浓密起来,神农山的那些峰丛更成了海市蜃楼里幻景,飘飘欲仙。南太行山的这一段,既让我们看到了它的雄伟,又看到了它的灵秀,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是八百里太行山最美的一段,它是太行山这首交响乐的华美篇章,是太行山这个美丽女子的青春年华。
作为一个博爱人,过了太行就是山西,我们这我说知道的就是,以前青天河经常发大水,一下雨,我们村里现在的主路以前就是一条河。下雨就淹的痛苦谁能懂。关键不是我们一个村是这样。正常生活生产影响非常大。放弃协商在山上建水库,调节旱涝。这种事对山西又没好处,他们才不会做。我们博爱花了大代价做了青天河水库,才有了现在的风调雨顺。沾了云台山的光,现在也是5A景区。山西近些年来一直打官司说青天河,云台山是他们的地界。事实上曾经的确是他们的地界。但是这么多年来,青天河,云台山都是河南人一点一滴做起来的。当年发大水的时候也没人说是山西的。
顺带说一句,红旗渠河南牺牲了多少生命换来的。那曾经也是山西的。所以不要说太行山好地方在河南。那是河南人曾经的痛。
壶关 太行山大峡谷
这种最美给河南的论断是典型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大家都知道红旗渠吧,就是林州人民没水,没饭吃,国家又没钱支持,只能自己出工出力从山西引水灌溉农田,现在全国文明的建筑大军林县建设都是从当年修红旗渠出来的,河南的太行厉害是河南自己干出来的,老天爷是公平的,这种自己落后给自己找借口和理由的论调只能继续落后下去,努力吧 骚年!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一段风景的确美,而且勤劳善良的河南人努力开垦、规划、投资后尽早开发了景区快人一步,故而知名度上升,认可度也得到了大大提高。现在河南的太行景区游人如织,风景如画跟前辈的付出有太大关系。河南交通便利,适合更多外部游客参观,最美的风景留给最棒的你,河南太行欢迎您!
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给了河南。准确地说,是给了冀州。黄河北岸,清末仍属直隶管辖。民国划归河南。自古皆知,得中原者得天下。下一句是:得河内者得中原。河南省焦作地区,就是河内。河内是冀州州治所在地。所以,太行山将最美的一段,给]冀州。当然,现在河内划归河南,最美的太行山,名正言顺地归属河南。
看吧,上周假期拍的
巍巍太行,山势雄壮,纵断东西,冠绝中华,山峰如浪无断无绝。或如狼牙或如奇柱或如陡墙,山石裸露,陡奇雄险,风光瑰丽或有幼弱山溪杂列丛中,峰雄石坚华夏脊梁实至名归,雄关亦不可胜举。名人典故如滔滔大河,中华文明几半涉及。无怪乎古人称之太行 。然 荒山连绵,寸粟不生,遥想当年祖辈食不裹腹,抗倭斗战不止,民性如其山成就民族气节。
‘贰’ 太行山地图
太行山地图如下:
‘叁’ 中国主要的山脉图
中国主要的山脉图如下:
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3列(主要包括5条山脉):
北列为天山一阴山;中列为昆仑山—秦岭;南列为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多分布在中国东部,主要也有3列(主要包括7条山脉):西列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为长白山—武夷山;东列为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着名山脉有两条:阿尔泰山和祁连山。
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两条,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分别是横断山脉和贺兰山脉。
(3)太行山脉图片高清扩展阅读:
一、山脉走向
1、东北—西南走向:台湾山脉、长白—武夷山、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2、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3、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
4、南北走向:横断山脉
5、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唐古拉山
二、主要山脉的重要意义
1、秦岭——淮河,是中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是中国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地区; 是中国一月均温 0℃等温线经过地区,是中国积温 4500℃经过地区,是中国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中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
中国南方水田农业与北方旱地农业界线; 中国河流有无结冰期界线,江汉谷地与渭河平原界线,四川盆地与黄土高原的界线;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 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2、大兴安岭,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分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线,传统放牧区与传统农耕区分界线,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黑龙江省与内蒙古自治区界线。
3、昆仑山,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青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界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界线,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界线,西藏藏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界线。
4、祁连山,暖温带与中温带界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与河西走廊界线,青藏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界线,青海省与甘肃省界线。
5、天山,准噶尔盆地与塔里木盆地界线,暖温带与中温带界线界线,冬小麦与春小麦界线 南疆与北疆界线。
‘肆’ 河北省地形山脉图
河北省地形山脉图:
河北省地处中纬度沿海与内陆交界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从西北向东南呈半环状逐级下降。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类型齐全,从西北向东南依次为坝上高原、燕山和太行山地、河北平原三大地貌单元。
(4)太行山脉图片高清扩展阅读:
三大地貌单元:
1、坝上高原
坝上高原属蒙古高原的南缘,俗称坝上高原,面积约1.60万平方公里,占河北省总面积的8.5%。地貌特征以丘陵为主,湖泊点缀其间。坝上高原是河北省的重要林区,也是河北省皮毛、肉食、禽蛋等畜产品的主产区。
2、燕山和太行山地
河北省山地主要由燕山和太行山两大山脉组成,广义的河北山地由山地、丘陵、盆地三部分组成,总面积约为9.01万平方公里。
燕山分布于河北北部,水资源丰富,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是滦河、潮白河等多条河流的发源地和汇流处。河北省的天然森林、天然草场大部分集中在此地,是河北省木材、畜产品和果品的主产区。
太行山绵延于河北省西部,地形复杂多样,山体植被以喜暖灌木草丛为主。太行山区是海河流域的上游,也是河北平原的天然屏障。丘陵主要分布在太行山东麓和燕山南麓,水肥条件较好,是干鲜果品集中产区,也是矿产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
盆地面积较大,主要分布在张家口市,其间分布有洋河流域和桑干河流域,土、肥、水利条件好,是山区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
3、河北平原
河北平原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约5.72万平方公里,分布于河北省中部及东南部地带,主要由山麓平原、中部平原和滨海平原组成,海河流域贯穿全境。
‘伍’ 中国山脉的分布图
主要山脉图:
(5)太行山脉图片高清扩展阅读:
中国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一方面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另一方面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河流自西向东,逐级下降,河流落差大,水能蕴藏丰富。 多种多样的地形为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但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种植业。由于山区面积广大,平原较少,造成耕地资源不足。
‘陆’ 太行山的地形图
太行山地形图:
太行山,地理位置是北纬34°34'—40°43'、东经110°14'——114°33',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
太行山脉位于山西省与华北平原之间,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山脉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与山西交界地区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400余公里。它是中国地形第二阶梯的东缘,也是黄土高原的东部界线。
(6)太行山脉图片高清扩展阅读
太行山是中国东部的一条重要地理界线。东部的华北平原是落叶阔叶林地带,西侧的黄土高原是森林草原地带和干草原地带,两侧的植被、土壤垂直带特征也存在明显差异。
太行山脉多东西向横谷,自古就是交通要道,商旅通衢。古时有着名的“太行八陉”。
太行山北高南低,大部分海拔在1200米以上。2000米以上的高峰有河北的小五台山、灵山、东灵山、白石山,山西的太白魏山、南索山、阳曲山等。北端最高峰为小五台山,海拔高2882米;南端高峰为陵川的佛子山、板山,海拔分别为1745米、1791米。
‘柒’ 中国几大山脉分布图
众多高大雄伟的山脉按照不同走向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并形成许多山系。中国着名的大山脉有:喜玛拉雅山、昆仑山、天山、唐古拉山脉、秦岭、大兴安岭、太行山、祁连山、横断山等。
喜马拉雅山脉:呈弧形分布在中国与印度、尼泊尔等国的边境上,绵延2400多公里,平均海拔6000米,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
昆仑山脉: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中国四川省西北部,长达2500多公里,平均海拔5000-7000米,最高峰公格尔山海拔7719米。
天山山脉:横亘在中国西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中部,平均海拔3000-5000米,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7455.3米。
唐古拉山脉: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平均海拔6000米,最高峰各拉丹冬峰,海拔6621米,是中国最长的河流长江的源头。
秦岭:西起甘肃省东部,东到河南省西部,平均海拔2000-3000米,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是中国南北之间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
大兴安岭:北起中国东北部的黑龙江省漠河附近,南至老哈河上游,南北纵长1000公里,平均海拔1500米,主峰黄岗梁海拔2029米。
太行山脉:自北向南横亘于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南北长400多公里,平均海拔1500-2000米,主峰小五台山海拔2882米。
祁连山脉:绵亘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祁连山主峰海拔5547米。
横断山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西藏、四川和云南三省区交界处,平均海拔2000-6000米,最高峰贡嘎山海拔7556米。
台湾山脉:纵贯台湾岛东侧,平均海拔3000-3500米,主峰玉山海拔3952米。
‘捌’ 太行山具体分布在哪几个县
太行山大部位于山西河北交界,小部在河南西北部,其中河北约30县(含县级市,区),山西20余县,河南10余县,计60余县。
按照连片特困区域划分标准,燕山-太行山片区环绕京津地区,区域面积为9.3万平方公里,涉及人口1097.5万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1914.8元,是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规划涉及范围包括河北、山西、内蒙古三省区的33个县。
其中河北省的22个县分别为:
1、保定市:涞水县、阜平县、唐县、涞源县、望都县、易县、曲阳县、顺平县。
2、张家口市:宣化县、张北县、康保县、沽源县、尚义县、蔚县、阳原县、怀安县、万全县。
3、承德市:承德县、平泉县、隆化县、丰宁满族自治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山西省的8个县分别为:
1、大同市:天镇县、阳高县、广灵县、灵丘县、浑源县、大同县。
2、忻州市:五台县、繁峙县。
内蒙古的3个县分别为:
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商都县、兴和县。
(8)太行山脉图片高清扩展阅读
太行山北高南低,大部分海拔在1200米以上。2000米以上的高峰有河北的小五台山、灵山、东灵山、白石山,山西的太白魏山、南索山、阳曲山等。北端最高峰为小五台山,海拔高2882米;南端高峰为陵川的佛子山、板山,海拔分别为1745米、1791米。
太行山山势东陡西缓,山西高原东部河流多切过太行山进入河北平原,汇入海河水系。只有西南部的沁河水系向南汇入黄河。
太行山脉西翼连接山西高原,东翼由中山、低山、丘陵过渡到平原。山中多雄关,着名的有位于河北的紫荆关,山西的娘子关、虹梯关、壶关、天井关等。
太行山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天然分界线。太行山崖间的螺蚌壳,显系古生代地层中的腕足动物或软体动物化石。
‘玖’ 太行山的来历是什么
在六亿年以前,太行山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经过了频繁的地壳活动,地面上升下降,海水时进时退,当海退时,这里沼泽广布,气候温暖潮湿,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因此形成了太行山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以后的一次次地壳活动,使太行山脉逐渐隆起。后又与东西的华北大平原断裂,形成太行东部陡峭、西部徐缓的地貌形态。[2]
王莽岭云海
约在240万年前开始大幅度隆起并逐渐形成。早在28亿年前,太行山地区被海水淹没,沉积了巨厚的碎屑岩、含铁硅质岩及碳酸盐地层,受五台运动和吕梁运动的影响,区内古老的地层普遍遭受褶皱、变质,并伴随有断裂和石英岩脉的侵入。至距今18亿年,形成了混合岩化的结晶基底岩层。[3]
自距今18亿年的吕梁运动以后,本区地壳进入差异升降阶段,并由此导致了海水的进退往复,分别形成了中元古代地台沉积盖层,以及上覆的古生界寒武、奥陶、石炭和二叠系地层。其中奥陶和二叠系为含煤地层。发生在中生代的燕山运动使太行山新华夏式褶皱带逐渐形成并发育太行山前深大断裂带。[3]
发生在新生代的喜马拉雅运动使太行山强烈隆升,而山前的华北平原则相对下沉,经过数百万年的千古锤炼,太行山终于产生。[3]
山地受拒马河、滹沱河、漳河、沁河、丹河等切割,多横谷,当地称为“陉”,古有“太行八陉”之称,为东西交通重要孔道。太行山东翼断陷盆地中分布有井陉、临城、峰峰、六河沟等着名煤矿。太行山为重要地理分界,山以西为黄土高原,以东为黄淮海平原。山地对夏季风有明显阻滞作用,迎风坡降水较多,并形成暴雨区。山地东侧为地震强烈活动带。[4]
太行山
太行山脉的地质基底是复式单斜褶皱。东侧为断层构造,相对高差达1500~2000米,山前发育典型的洪积扇以及冲洪积平原。从北向南有小五台山(海拔2882米)、太白山、白石山、狼牙山、南坨山、阳曲山、王莽岭等山峰。山西高原东部河流多切过太行山进入河北平原,汇入海河水系。只有西南部的沁河水系向南汇入黄河。[1]
太行山是中国东部的一条重要地理界线。东部的华北平原是落叶阔叶林地带,西侧的黄土高原是森林草原地带和干草原地带,两侧的植被、土壤垂直带特征也存在明显差异。[1]
太行山脉多东西向横谷,自古就是交通要道,商旅通衢。古时有着名的“太行八陉”。[1]
太行山北高南低,大部分海拔在1200米以上。2000米以上的高峰有河北的小五台山、灵山、东灵山、白石山,山西的太白魏山、南索山、阳曲山等。北端最高峰为小五台山,海拔高2882米;南端高峰为陵川的佛子山、板山,海拔分别为1745米、1791米。[5]
太行山山势东陡西缓,山西高原东部河流多切过太行山进入河北平原,汇入海河水系。只有西南部的沁河水系向南汇入黄河。[5][6]
共17张
太行山地质风光图片
太行山脉西翼连接山西高原,东翼由中山、低山、丘陵过渡到平原。山中多雄关,着名的有位于河北的紫荆关,山西的娘子关、虹梯关、壶关、天井关等。[5]
太行山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天然分界线。北宋时代杰出的科学家沈括看到太行山的山崖之间“怯怯御螺贝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经过研究指出:“此乃昔日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现代地质研究证实了他的论断。太行山崖间的螺蚌壳,显系古生代地层中的腕足动物或软体动物化石。[3
‘拾’ 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
中国主要地理分界山脉地图:
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3列:北列为天山一阴山;中列为昆仑山—秦岭;南列为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多分布在东部,主要也有3列:西列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为长白山—武夷山;东列为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在西部,着名山脉有两条:阿尔泰山和祁连山。
南北走向的山脉分布在西南和西北,主要有两条:横断山脉和贺兰山脉。
弧形山系由几条并列的山脉组成,基本上东西走向,转为南北走向而与横断山脉相接。其中最着名的山脉为喜马拉雅山。
我国主要山脉介绍
一、喜马拉雅山
主峰:珠穆朗玛峰
喜马拉雅山脉,梵语hima alaya,意为雪域,藏语意为“雪的故乡”。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西起克什米尔的南迦-帕尔巴特峰(海拔8125米),东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全长2450公里,宽200-350公里。是中国与印度、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等国的天然国界。
二、喀喇昆仑山
主峰:乔戈里峰
喀喇昆仑山脉,缘自突厥语,意为“黑色岩山”。世界山岳冰川最发达的高大山脉,平均海拔超过5500米。长度为800公里,宽度约为240公里。塔吉克斯坦、中国、巴基斯坦、阿富汗和印度的边界全都辐辏于这一山系之内。
三、昆仑山
主峰:公格尔山
昆仑山脉,又称昆仑虚、中国第一神山。是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伸延至青海境内,平均海拔5500-6000米。全长约2500公里,宽130-200公里。古人称昆仑山为中华“龙脉之祖”,被认为是炎黄子孙的发源地。
四、大雪山
主峰:贡嘎山
大雪山是大渡河和雅砻江之间的分水岭,四川省西部重要地理界线。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内,南北走向延伸400多公里,多5000米以上高峰。
五、横断山
主峰:玉龙雪山
横断山脉(群),世界年轻山群之一。通常为四川、云南两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南北向山脉的总称。因“横断”东西间交通,故名。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