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珍稀的野生动物有哪些
珍稀的野生动物有大熊猫、白唇鹿、白颈长尾雉
1、大熊猫
扬子鳄,是短吻鳄科短吻鳄属的一种鳄鱼。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最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因其生活在长江流域,故称“扬子鳄”。
② 谁有中国一级保护动物名录及图片
中国一级保护动物大全;中国一级保护动物名字;珍稀动物;濒危动物名字
中臀拟鲿
魾
金氏
阿鲁巴岛响尾蛇
细痣疣螈
中国大蝾螈
旱谷蟾蜍
巴拿马金蛙
我国特产的珍贵爬行动物——鳄蜥
回到出生地产卵的爬行动物——绿海龟
生活于温带海域中的爬行动物——蠵龟和太平洋丽龟
背甲光泽艳丽的海洋龟类——玳瑁
最大的淡水鳖类——鼋
最大的淡水鳖类——鼋
龟中之王——棱皮龟
三线闭壳龟和云南闭壳龟
走近世上稀有的黑嘴鸥
高原珍稀动物王国 可可西里
扬子鳄在中国永远不会灭绝
渴望嘴下留情的益兽——穿山甲
黑熊--胸挂“新月”的“黑瞎子”
小熊猫—尾巴具九个环状斑纹的动物
大灵猫--能分泌灵猫香的动物
长臂猿
懒猴和小懒猴
猕猴
叶猴
豺--凶残而机警的动物
急待保护的猛兽
熊狸--尾巴有缠绕功能的猛兽
关东三宝之一--紫貂
剑吻鲸-上颌无牙的鲸类
抹香鲸—能分泌“龙涎香”的鲸类
露脊鲸—戴“帽子”的鲸
长着“大额头”的鲸类-大吻领航鲸
瓜头鲸-多牙的鲸类
伪虎鲸-有“集体自杀”行为的鲸类
糙齿海豚—牙齿奇特的海豚
灰海豚—上颌没有牙齿的海豚
鼠海豚—小型的海豚
原麝的近亲—林麝、马麝、黑麝和喜马拉雅麝
豚鹿—我国最稀少的鹿类
大须鲸—具有黑色须板和白色须毛的巨鲸
最小的须鲸—小须鲸
长须鲸—鲸须颜色不对称的巨鲸
坡鹿—生活于热带的食草动物
珍贵的白唇鹿
黄羊——草原上的瑰宝
扭角羚—深山中的大型食草动物
角似弯刀的珍稀动物—北山羊
斑羚和赤斑羚
短尾信天翁—在海风中生活的鸟类
海鸬鹚—捕鱼能手
红脚鲣鸟的近亲—褐鲣鸟和蓝脸鲣鸟
海南虎斑鳽—我国特产珍稀涉禽
黄嘴白鹭—一身雪白无暇的涉禽
秃鹤-头顶无毛的大型涉禽
白琵鹭—长着铲子一样大嘴的珍禽
小天鹅-大天鹅的近亲
美丽的小型雁类—红胸黑雁
肩羽白色的大型猛禽—白肩雕
海陆两栖的空中霸主—虎头海雕
短趾雕和鹰雕
尾羽洁白的海雕—白尾海雕
黑翅鸢—美丽的小型猛禽
大熊猫--动物中的瑰宝
雪豹—高山雪地上的猛兽
云豹—身上具有云状花斑的“豹”
机敏的“野猫”—兔狲
猞猁--北温带寒冷地区的大型山猫
拟小抹香鲸-与小抹香鲸相似的鲸类
座头鲸--大海中的歌声
灰鲸—灰色的巨鲸
伊河豚--长着圆锥形牙齿的鲸类
真海豚—最常见的海豚
白吻原海豚-具有白色喙端的海豚
身上有花斑的海豚—花斑原海豚
蓝白原海豚-具有深蓝色喙的海豚
背鳍如镰的镰鳍斑纹海豚
西藏野驴—“镶有黑边的‘野马’
白鳍豚—生活于长江中的珍兽
马鹿—体形高大似骏马的鹿
用香味传情的动物—原麝
生活在水边的小型鹿类—河麂
沙漠之舟—野骆驼
最原始的反刍类动物—小鼷鹿
失而复得的珍兽—麋鹿
善于游泳的鹿—水鹿
普氏原羚和藏原羚
高原之舟—野牦牛
鬣羚的近亲—台湾鬣羚
鼻腔鼓起的羚羊—高鼻羚羊
登山健将—岩羊
双角巨大无比的动物—盘羊
卷羽鹈鹕的近亲—白鹈鹕和斑嘴鹈鹕
颈部赤红的鸊鷉—赤颈鸊鷉
海空“强盗”—白腹军舰鸟
栖居于深山中的涉禽—黑鹳
具有黑白两色个体的涉禽—岩鹭
失而复得的东方鸟类明珠—朱鹮
最珍贵的大雁—白额雁
天之骄子—大天鹅
白腹隼雕和棕腹隼雕
空中霸王—金雕
最小的雕类—靴皂雕
三种鵟鹰
专门以鱼类为食的猛禽—渔雕
头上长“小辩”的猛禽—凤头蜂鹰
栗鸢-体色红艳的猛禽
金丝猴
金猫-美丽的猫类
环斑海豹-体形最小的海豹
北海狮-海洋中的“狮子”
虎-兽中之王
荒漠猫-荒漠中的幽灵
北海狗-雄雌体形差异最大的兽类
髯海豹-“胡须”浓密的海豹
西太平洋斑海豹-善于潜水的海兽
日本喙鲸和瘤齿喙鲸-两种小型鲸类
小抹香鲸-腹腔宽大的小型鲸类
座头鲸-神秘的海洋巨兽
侏虎鲸-罕见的鲸类
中华白海豚-香港回归的吉祥物
宽吻海豚-最聪明的海洋哺乳动物
长吻原海豚-具有长喙的海豚
江豚-长江中的瑰宝
害怕船只的沙漏海豚
亚洲野驴-荒漠草原上的珍兽
大鲵
珍稀鸟类如何分?
白肩雕
玉带海雕
非洲象
马来貘
双峰驼
白腹海雕
中美貘
亚洲野驴
印度犀(独角犀)
小熊猫
孔雀雉
猞猁(Felis lynx)(图)
牦牛(Bos grunniens)(图)
雪兔(L.timis)
水鹿(Cervus unicolor)(图)
塔尔羊(Hemitragus)(图)
长臂猿(图)
紫貂(图)
细嘴松鸡
虎
雪豹
白枕鹤
乌贼的秘密
虹雉
蓝鹇
双角犀鸟
绿孔雀
藏马鸡
白头鹤
鼋
塞舌尔鹊鸲
白唇鹿
蓝马鸡
四眼鱼
“怒发冲冠”的黑叶猴
闻名于世的鸭嘴兽
灵猫
儒艮(美人鱼)
海南鳽
基奈山狼
大草原的保护神——大鸨
大弯食蚊鱼
唐鱼
鹦鹉螺
黄缘盒龟
最为珍贵的鹿类——黑麂
塞舌尔猫头鹰
卷羽鹈鹕
南非国鸟——蓝鹤
喜马拉雅塔尔羊
可爱的遗鸥
“多才多艺”的貂熊
世界上最大的鹰——菲律宾鹰
五彩斑斓的黑鸟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斑海豹
大型猛禽:雪鸮
虎头海雕
金绿色铃蛙
米切尔眼蝶
聪明的塔里木兔
黑颈鹤:唯一的高原鹤类
酷似家猫的兔狲
角龟
渐渐离我们远去的沙丘鹤
性情温顺的毛丝鼠
新西兰岸鸻
捕鼠能手:印度蟒
濒临灭绝的印尼椰子蟹
大型猛禽:蜂鹰
威风凛凛的绿毛乌龟
数量稀少的东京鱊
极危物种桃花鱼
美国埋葬虫
黄唇鱼
可可西里珍稀动物---藏雪鸡
猞猁--可可西里珍稀动物
珍稀野生动物——犀牛
濒临灭绝动物:北部白犀牛
关注藏羚羊
中华鲟的保护现状,保护意义及价值利用
我国鸟类保护名录
堪比大熊猫的“国宝”中华虎凤蝶正面临灭绝
台湾猴
熊猴
蜂猴
倭蜂猴
蒙古野驴
婆欧里鸟全世界仅剩3只
世界珍禽――褐马鸡
白颈乌鸦
斑尾雉鸡
北美红眼雀
捕蚋鸟
查塔姆岛歌鸲
长尾地佛法僧
达尔文美洲鸵
刀嘴凤冠雉
帝啄木鸟
非洲吉布提鹧鸪
非洲塞舌尔莺
粉红燕鸥
贡
古巴钩嘴鸢
寡妇鸥
褐鹈鹕
关岛阔嘴鸟
红金翅
红脸杜鹃
花脸齿鹑
黄头黑鸟
加利福尼亚秃鹫
加那利黑蛎鹬
蕉鹃
金雕
坎贝尔岛水鸭
科隆群岛企鹅
科隆群岛鹰
克拉克织布鸟
盔蜜雀
盔犀鸟
拉索云雀
鹭鹤
马达加斯加海雕
马达加斯加潜鸭
毛伊岛厚喙雀
纽厄尔剪水鹱
诺德曼青足鹬
诺福克岛绣眼鸟
热带大雕
日本冠鹮
条纹伞鸟
秃头雕
鹟
乌卢古鲁丛伯劳
西非鸵鸟
夏威夷雁
夏威夷水鸡
夏威夷蜜鸟
毛里求斯鹎
南美秃鹫
蒙特祖马鹌鹑
塞舌尔斑鸠
美洲鸳鸯
马里亚纳绿头鸭
马卢古太阳鸟
白鹭
爱斯基摩杓鹬
艾博特鲣鸟
游隼
鹦鹉
阿留申鹅
阿劳特拉鸊鹈
阿姆斯物丹信天翁
世界濒危珍稀动物
鳄满为患VS濒临灭绝
种濒危机制与保护(行为生态学)
广州发现绝迹野生唐鱼群
被称为“活化石”的濒危动物蒙新河狸
纽厄尔剪水鹱
全球仅存800只 长江口发现濒危鸟类黑脸琵鹭
胸刺有毒的黄鳍连尾𫚔
喜欢吃水果的蕉鹃
菲尔角银光鱼:渔民的活诱饵
贪婪的肉食鱼类之一:叶唇鱼
身长会长到2~3米的浅色鲟鱼
多骨 肉也并不鲜美的刀项吸口鱼
不会飞的海鸟:科隆群岛企鹅
在空中飞行会翻跟斗的长尾地佛法僧
一生都在树上度过的帝啄木鸟
全世界最珍稀的鸟类之一:爱斯基摩杓鹬
黑凯门鳄:眼睛中间有凸起的脊骨
③ 野兽动物有那些
有野猪、棕熊、狮子、狼、猎豹等。
1、野猪
野猪(学名Sus scrofa)又称山猪,猪属动物。野猪分为欧洲野猪和亚洲野猪,在全世界有27个亚种,亚种间和亚种内核型都有一些差异,染色体数(2n)在36~38之间,如西欧野猪2n=36或37,日本野猪2n=38,但彼此间没有繁殖障碍。
可以生育后代,它们广为分布在世界上,不过由于人类猎杀与生存环境空间急剧减缩等因素,数量已急剧减少,并已经被许多国家列为濒危物种。
野猪是杂食性的,只要能吃的东西都吃。一般的野猪群有2-3只母猪与一群幼猪,公猪只在发情期才会加入猪群。
现今人类肉品食物主要来源之一的家猪,也是于8000年前由野猪所驯化而成。野猪不仅与家猪外貌极为不同,成长速度也远比家猪慢得多,体重亦较重。
2、棕熊
棕熊(学名:Ursus arctos):亦称灰熊。是陆地上食肉目体形最大的哺乳动物之一,体长1.5-2.8米,肩高0.9-1.5米,雄性体量135-545千克,雌性体重80-250千克。
头大而圆,体形健硕,肩背隆起。被毛粗密,冬季可达10厘米;颜色各异,如金色、棕色、黑色和棕黑等。前臂十分有力,前爪的爪尖最长能到15厘米。
由于爪尖不能象猫科动物那样收回到爪鞘里,这些爪尖相对比较粗钝。前臂在挥击的时候力量强大,“粗钝”的爪子可以造成极大破坏。
主要栖息在寒温带针叶林中,多在白天活动,行走缓慢,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平时单独行动。食性较杂,植物包括各种根茎、块茎、草料、谷物及果实等,喜吃蜜,动物包括蚂蚁、蚁卵、昆虫、啮齿类、有蹄类、鱼和腐肉等。
冬眠,在冬眠时体温、心跳和排毒系统都会停止运作,以减少热量及钙质的流失,防止失温及骨质疏松。奔跑时速度可达56公里/时。
冬眠期间产仔,每胎1-4仔,春季雌熊常带小熊在林中玩耍。分布于欧亚大陆,以及北美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
3、狮子
狮子(学名:Panthera leo;英文名:Lion):简称狮,中国古称狻猊。是一种生存在非洲与亚洲的大型猫科动物,是现存平均体重最大的猫科动物,也是在世界上唯一一种雌雄两态的猫科动物。
狮子体型大,躯体均匀,四肢中长,趾行性。头大而圆,吻部较短,视、听、嗅觉均很发达。犬齿及裂齿极发达;上裂齿具三齿尖,下裂齿具2齿尖;臼齿较退化,齿冠直径小于外侧门齿高度。
皮毛柔软。前足5趾,后足4趾;爪锋利,可伸缩。尾较发达。有“草原之王”的称号,是非洲顶级的猫科食肉动物。野生非洲雄狮平均体重240千克,全长可达3.2米。
狮子的毛发短,体色有浅灰、黄色或茶色,雄狮还长有很长的鬃毛,鬃毛有淡棕色、深棕色、黑色等等,长长的鬃毛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
生活在热带稀树草原和草地,也出现于灌木和旱林。肉食,常以伏击方式捕杀其他温血动物。分布于非洲草原、亚洲印度。在野外狮子活10到14年,圈养下更长寿,一般达二十余年。
4、狼
狼(拉丁名:Canis lupusLinnaeus),保护等级有“三有”保护动物。共46个亚种,体型中等、匀称,四肢修长,趾行性,利于快速奔跑。
头腭尖形,颜面部长,鼻端突出,耳尖且直立,嗅觉灵敏,听觉发达。犬齿及裂齿发达;上臼齿具明显齿尖,下臼齿内侧具一小齿尖及后跟尖;臼齿齿冠直径大于外侧门齿高度;
齿式为。毛粗而长。前足4~5趾,后足一般4趾 ;爪粗而钝,不能或略能伸缩。尾多毛,较发达。善快速及长距离奔跑,多喜群居,常追逐猎食。以食草动物及啮齿动物等为食。
栖息于森林、沙漠、山地、寒带草原、针叶林、草地。除南极洲和大部分海岛外,分布全世界。外形与狗和豺相似,足长体瘦,斜眼,上颚骨尖长,嘴巴宽大弯曲,耳竖立,胸部略窄小,尾挺直状下垂夹于俩后腿之间。
毛色随产地而异,多毛色棕黄或灰黄色,略混黑色,下部带白色。栖息范围广,适应性强,山地、林区、草原、以至冰原均有狼群生存。夜间活动多,嗅觉敏锐,听觉很好。机警,多疑,善奔跑,耐力强,常采用穷追的方式获得猎物。
狼属于食肉动物,主要以鹿、羚羊、兔为食,也食用昆虫、老鼠等,能耐饥。狼是猎食动物,狼群以核心家庭的形式组成,包括一对配偶及其子女,有时也包括收养的未成年幼狼。
狼属于典型的食物链次级掠食者。通常群体行动,由于狼会捕食羊等家畜,因此到20世纪末期前被人类大量捕杀,一些亚种如日本狼、纽芬兰狼、佛罗里达黑狼、基奈山狼等都已经灭绝。今亚种的确切数量仍旧未定。
5、猎豹
猎豹(学名:Acinonyx jubatus):又称印度豹,是猫科猎豹属的一种动物,也是猎豹属下唯一的物种。猎豹全身都有黑色的斑点。
从嘴角到眼角有一道黑色的条纹,尾巴末端的三分之一部位有黑色的环纹;后颈部的毛比较长,好像很短的鬃毛一样,体型是纤细、腿长、头小。
栖息在温带、热带的草原、沙漠和有稀疏树木的大草原。猎豹为食肉动物,主要食物为各种羚羊,一次只捕杀一只猎物,奔跑速度极快,野外猎豹的寿命一般是15年,主要分布在非洲等地,现存3个亚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野兽
④ 野兽有哪些动物
野猪、棕熊、狮子、狼、猎豹、鬣狗、花豹、非洲野犬、胡狼、鳄鱼、大猩猩、蟒蛇、鲨鱼等。兽类是脊椎动物门哺乳纲动物的统称。
兽类由爬行类进化而来的。从进化的程度来说,可分为原兽类、后兽类及真兽类。兽类均有脊柱、体表被毛、胎生、哺乳且恒温。据统计,中国现生的兽类共有450余种,占世界兽类总数的10.6%,共有14目50科。
生活在我国的有蹄类动物,多数为陆栖兽类。它们集群生活,多活动于森林、草原、荒漠、半荒漠等多种环境中。除野猪等动物为杂食外,其它均以植物性食物为食。每年多在春季繁殖,每胎产1~6仔。草原和荒漠那种开阔的景观、不良的隐蔽条件以及由于干旱食物缺少等诸种原因,使得生活在这类环境中的有蹄类都具有锐利的视觉、听觉和迅速奔跑的能力,以便取得足够的食物,避免天敌的侵害。如生活在内蒙古草原的黄羊,其奔跑速度每小时达60~80公里。骆驼、野马、野驴、羚羊这些荒漠和半荒漠动物,由于自然条件的更加严酷,除需具备长距离奔跑外,还需有长时间的耐渴能力,它们只能从有限的食物中吸取水分和寻找水源才能维持生命,而其中骆驼是最能适应荒漠生活的动物了。通常这类动物几头或十数头成小群活动,只在秋季交配季节才集成大群。
⑤ 野兽有哪些
一、棕熊:
陆地上最大的食肉动物,体重可达800千克,站立高度可超过三米,攻击力强,也经常有熊 袭击人吃人的事件。但行动比较笨拙,与狮虎争斗时常处于下风。
⑥ 野兽有哪些
野兽有棕熊、野猪、狮子、老虎、狼、猎豹、鬣狗、花豹、非洲野犬、胡狼、犀牛、鳄鱼、大猩猩、蟒蛇、北极熊、鲨鱼等动物。野兽是指家畜以外的兽类,天性凶猛,尤指食肉的野生哺乳动物。兽类是脊椎动物门哺乳纲动物的统称。兽类由爬行类进化而来,可分为原兽类、后兽类及真兽类。兽类均有脊柱、体表被毛、胎生、哺乳且恒温。
⑦ 哪些动物的图片
以下是常见的100动物:
哺乳动物。虎、狼、鼠、鹿、貂、猴、貘、树懒斑马、狗、狐、熊、象、豹子、麝牛、狮子小熊猫、疣猪、羚羊、驯鹿、考拉、犀牛、猞猁、穿山甲长颈鹿、熊猫、食蚁兽、猩猩、海牛;水獭、灵猫、海豚海象、鸭嘴兽、刺猬、北极狐、无尾熊、北极熊、袋鼠、犰狳河马、海豹、鲸鱼、鼬。
鱼类。龙鱼、塘鳢、鲶鱼、鲨鱼、章鱼、刺鱼目、鲱形目、鲵、鳅鱼、鳟鱼、锦鲤、鲀鱼、神仙鱼、鳗鲡、热带鱼、鲽形目、鰕虎鱼、鳄鱼、鲈鱼、鳐鱼、鲤鱼、鳢鱼、金枪鱼、深海鱼、鲟鱼、鲑鱼、鲉鱼、杜父鱼、鳢形目、淡水鱼、孔雀鱼。
⑧ 中国有哪些野生动物
中国野生动物有:大熊猫、华南虎、中华鲟、野牦牛、中华秋沙鸭等等。
1.大熊猫
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据第三次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调查,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不足1600只,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截止2011年10月,全国圈养大熊猫数量为333只。大熊猫最初是吃肉的,经过进化,99%的食物都是竹子了,但牙齿和消化道还保持原样,仍然划分为食肉目,发怒时危险性堪比其它熊种。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
2.华南虎
华南虎 拉丁学名: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厦门虎,南中国虎)。于1981年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Ⅰ保护名单,亦称“中国虎”,华南虎头圆,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较长,胸腹部杂有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黄色并布满黑色横纹。毛皮上有既短又窄的条纹,条纹的间距较孟加拉虎、西伯利亚虎的大,体侧还常出现菱形纹,在亚种老虎中体型较小。
华南虎以草食性动物野猪、鹿、狍等为食,是中国的十大濒危动物之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红色物种名录极度濒危,在野外已灭绝。
3.中华鲟
中华鲟(学名:Acipenser sinensis):体长平均约40厘米,最长达130厘米,体重最高达600千克。[1]体呈纺锤形,头尖吻长,口前有4条吻须,口位在腹面,有伸缩性,并能伸成筒状,体被覆五行大而硬的骨鳞,背面一行,体侧和腹侧各两行。
鲟是一亿五千万年前中生代留下的稀有古代鱼类,它介于软骨与硬骨之间,骨骼的骨化程度普遍地减退,中轴为未骨化的弹性脊索,无椎体,随颅的软骨壳大部分不骨化。尾鳍为歪尾型,偶鳍具宽阔基部,背鳍与臀鳍相对。腹鳍位于背鳍前方,鳍及尾鳍的基部具棘状鳞,肠内具螺旋瓣,肛门和泄殖孔位于腹鳍基部附近,输卵管的开口与卵巢远离。
4.野牦牛
野牦牛(拉丁学名:Bos mutus),是家牦牛的野生同类,四肢强壮,身被长毛,胸腹部的毛几乎垂到地上,可遮风挡雨,舌头上有肉齿,凶猛善战。是典型的高寒动物,性极耐寒,为青藏高原特有牛种,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栖息于海拔3000~6000米的高山草甸地带,人迹罕至的高山大峰、山间盆地、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等各种环境中,是食草动物,分布于新疆南部、青海、西藏、甘肃西北部和四川西部等地。
5.中华秋沙鸭
中华秋沙鸭(学名:Mergus squamatus)为鸭科秋沙鸭属的鸟类,俗名鳞胁秋沙鸭,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嘴形侧扁,前端尖出,与鸭科其它种类具有平扁的喙形不同。嘴和腿脚红色。雄鸭头部和上背黑色下背、腰部和尾上覆羽白色;翅上有白色翼镜;头顶的长羽后伸成双冠状。胁羽上有黑色鱼鳞状斑纹。
出没于林区内的湍急河流,有时在开阔湖泊。成对或以家庭为群。潜水捕食鱼类。分布于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大陆的黑龙江、吉林、河北、长江以南等地,主要栖息于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溪流、河谷、草甸、水塘以及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国。
参考资料网络-中华秋沙鸭
网络-野牦牛
网络-中华鲟
网络-华南虎
网络-大熊猫
⑨ 100种常见动物的图片 儿童早教动物图片
教孩子认动物不仅能增强其对生命的敬畏,同时还能拓展其知识面,让他们了解到世间的缤纷万物。100种常见动物的图片是大家最常用的早教教材,因为它涵盖动物多,种类广,所以饱受家长们青睐。当然,也有些家长更青睐简单些的儿童早教动物图片,因为后者不那么花花绿绿,对孩子也不会有感官。
100种常见动物的图片
1、哺乳动物。虎、狼、鼠、鹿、貂、猴、貘、树懒斑马、狗、狐、熊、象、豹子、麝牛、狮子小熊猫、疣猪、羚羊、驯鹿、考拉、犀牛、猞猁、穿山甲长颈鹿、熊猫、食蚁兽、猩猩、海牛;水獭、灵猫、海豚海象、鸭嘴兽、刺猬、北极狐、无尾熊、北极熊、袋鼠、犰狳河马、海豹、鲸鱼、鼬。
2、两栖爬行动物。鼋、蟒、鳄蜥、巨蜥、扬子鳄、四爪陆龟地龟、玳瑁、大鲵绿海龟、山瑞鳖、大壁虎、虎纹蛙、棱皮龟凹甲陆龟、细痣疣螈、镇海疣螈、贵州疣螈、大凉疣螈细瘰疣螈、三线闭壳龟、云南闭壳龟、太平洋丽龟。
3、鸟类。鹰、鹭、鹅、企鹅、犀鸟、遗鸥、隼、鹳松鸡、鲣鸟、鹦鹉、鸳鸯、啄木鸟、鸮、鹮、鸵鸟翠鸟、天鹅、蜂鸟、信天翁、鹤、雉、夜鹰、海鸥、鸸鹋;北极燕鸥岩鹭、小苇、彩鹳、白鹮、黑鹮、鸳鸯、雪鸡、血雉、黑鹇原鸡、勺鸡、灰鹤、灰燕、小鸥、白鹇、彩鹮角、海鸬鹚、白琵鹭、白额雁、黑琴鸡、柳雷鸟、岩雷鸟镰翅鸟、马鸡;蓝马鸡、沙秋鹤、蓑羽鹤、姬田鸡、花田鸡黑浮鸥、鸮形目、犀鸟科、阔嘴鸟、小杓鹬、白枕鹤赤颈、黑颈鸬鹚、海南虎斑、黑脸琵鹭、红胸黑雁、红腹角雉长脚秧鸡、棕背田鸡、铜翅水雉;小青脚鹬、黑腹沙鸡、黑颏果斑尾林鸽、凤头雨燕、橙胸咬鹃、蓝耳翠鸟、黑胸蜂虎、绿喉蜂虎鹤嘴翠鸟、花尾榛鸡
4、鱼类。龙鱼、塘鳢、鲶鱼、鲨鱼、章鱼、刺鱼目、鲱形目、鲵、鳅鱼、鳟鱼、锦鲤、鲀鱼、鱼、鳗鲡、热带鱼、鲽形目、鰕虎鱼、鳄鱼、鲈鱼、鳐鱼、鲤鱼、鳢鱼、金枪鱼、深海鱼、鲟鱼、鲑鱼、鲉鱼、杜父鱼、鳢形目、淡水鱼、孔雀鱼。
儿童早教动物图片
常见动物名字有虎、狼、鼠、鹿、猴、猪、羊、斑马、狗、狐、熊、象、豹子、考拉、犀牛、穿山甲、长颈鹿、熊猫、猩猩、海牛、鲫鱼草鱼、鲨鱼、鲸鱼、蛇等。
动物分类学家根据动物的各种特征(形态、细胞、遗传、生理、生态和地理分布等)进行分类,将动物依次分为6个主要等级,即门、纲、目、科、属、种。
根据化石研究,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源于海洋。
早期的海洋动物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逐渐演化出各种分支,丰富了早期的地球生命形态。
在人类出现以前,史前动物便已出现,并在各自的活动期得到繁荣发展。后来,它们在不断变换的生存环境下相继灭绝。
但是,地球上的动物仍以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的趋势不断进化并繁衍至今,并有了如今的多样性。
全球的虎仅有一种,均产于亚洲,上个世纪尚有8个亚种:孟加拉虎、东北虎、爪哇虎、华南虎、里海虎、巴厘虎、苏门达腊虎,但后三个亚种相继灭绝,中国的虎(尚未搞清属于哪个亚种)是在20世纪初灭绝的。
华南虎雄性约重149~190千克,雌性约重100千克,个头虽然不是最大,但对文化的影响可谓源远流长,人们谈虎色变、畏虎、敬虎,认为“老虎”的心理根深蒂固。
但结果是,老虎几乎被人类吃光了。华南虎正处于垂危状态,野外数量约20只,呈孤岛分布,且捕食对象稀缺。人工饲养下的50只呈严重近亲,退化现象十分明显。
我们连作为具有精神“虎虎有生气”“龙腾虎跃”象征的这种大猫都保护不了,还能保护好我们自己吗?虎的消失,将预示人类灵的失落。
⑩ 有哪些珍稀的野生动物
在青藏高原上,生活着大约210种野生哺乳动物,占全国总种数的50%左右。在这些野生动物中国家一、二级保护种占有很大比例如:金丝猴、藏羚、野牦牛、藏野驴、盘羊、雪豹、羚牛、白唇鹿、梅花鹿等。
一、金丝猴
金丝猴(拉丁学名:Rhinopithecus),毛质柔软,鼻子上翘,有缅甸金丝猴、怒江金丝猴、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越南金丝猴6种,其中除缅甸金丝猴和越南金丝猴外,均为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
金丝猴群栖高山密林中,以浆果、竹笋、苔藓为食,亦喜食鸟蛋等肉类,栖息地海拔很高,身上的长毛可耐寒。6个品种均为珍稀品种,均列为红色物种名录濒危品种。
二、藏羚
藏羚羊(学名:Pantholops hodgsonii):体长135厘米,肩高80厘米,体重45-60千克,雌性略小。头形宽长,吻部粗壮,鼻部宽阔略隆起。雄性具黑色长角。
栖息于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带,早晚觅食,善奔跑。可结成上万只的大群。夏季雌性沿固定路线向北迁徙。
由于常年处于低于零度的环境,通体被厚密绒毛,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已成立羌塘、可可西里、三江源等自然保护区,主要分布于中国以羌塘为中心的青藏高原地区(青海、西藏、新疆),少量见于印度拉达克地区。
三、野牦牛
野牦牛(拉丁学名:Bos mutus),是家牦牛的野生同类,四肢强壮,身被长毛,胸腹部的毛几乎垂到地上,可遮风挡雨,舌头上有肉齿,凶猛善战。是典型的高寒动物,性极耐寒,为青藏高原特有牛种,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栖息于海拔3000~6000米的高山草甸地带,人迹罕至的高山大峰、山间盆地、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等各种环境中,是食草动物,分布于新疆南部、青海、西藏、甘肃西北部和四川西部等地。
四、藏野驴
西藏野驴(学名:Equus kiang):是所有野生驴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平均肩高为140厘米。外形与蒙古野驴相似。头部较短,耳较长,能够活转动。吻端圆钝,颜色偏黑。
全身被毛以红棕色为主,耳尖、背部脊线、鬃毛、尾部末端被毛颜色深,吻端上方、颈下、胸部、腹部、四肢等处被毛污白色,与躯干两侧颜色界线分明。
它们外形似骡,体形和蹄子都较家驴大许多,显得特别矫健雄伟,因此在当地人们常常把它们叫做“野马”。
五、盘羊
盘羊(学名:Argali sheep):雄性肩高可达120厘米,体重可达200千克。雄性的弯角粗大,长达1米以上,向下扭曲呈螺旋状,外侧有环棱。
雌性的角非常短,而且弯度不大。毛的颜色从淡棕色至白灰色,胸、腹部的颜色浅一些。脖子白色,没有类似赤羊的鬃毛。
主要分布于亚洲中部广阔地区,包括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蒙古。中国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西藏、四川、内蒙古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