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十二星座星云图片
求星云,星空,星座图片超清的,数量越多越好,网络云! 十二星座梦幻星空图
求一些有名的星座和星云,请注明一些必要的信息,可以附图 室女座是黄道星座之一,每年的春季太阳落山不久,它就出现在东方的地平线上,在春夏两季的夜空中室女座一直吐放着它的光芒。在全天88个星座中,它是仅次于长蛇座的大星座,室女座的位置很重要,黄道和天赤道的交点之一――秋分点就在室女座中,就是说,黄道和天赤道都穿过室女座。纬度变化位于+80°和?80°之间可全见。
希腊神话中,它是遭赫拉嫉妒的美丽仙女卡里斯托,宙斯为了保护她,将她变成了一头熊。这个星座拥有全天最着名的星象――北斗七星。拥有7个梅西耶天体。大熊座ζ是北斗七星的第六颗,也是一颗双星,于1650年发现,是望远镜时代最早发现的双星,在中国被称为开阳。
4.鲸鱼座(Ceti):海神波塞东派来惩罚埃塞俄比亚王后的海怪,被英雄珀耳修斯杀死。包含数百个星系。有一个梅西耶天体。
5.武仙座(Herculis):希腊神话英雄赫剌克勒斯,曾跟随伊阿宋和阿尔戈远征队去夺取金羊毛,曾完成“赫剌克勒斯十二件难事”。他是珀耳修斯的外孙,宙斯的私生子。有两个梅西耶天体,其中M13是赤道以北最大、最亮也是最醒目的球状星团,只有位于南天的半人马座ω、杜鹃座47和M22超过了它。
6.波江座(Eridani):所有的古文明都把它看作他们生活区域中心的河,有一颗一等星波江座α,是一颗星等+0.5等的蓝白色大星,在中国被称为水委一。还有很多的双星。
7.飞马座(Pegasi):幻化于美杜莎颈腔喷出的血中,降落在赫利孔山上,创造了灵泉,成为诗的灵感之源。飞马座的大四边形是秋季星空中北天区中部最耀眼的星象,有一个梅西耶天体。斯蒂芬五重星系在其范围中,它包括五个着名的星系和一个较暗的成员――NGC 7320C。
8.天龙座(Draconis):希腊神话中,它是一条藏在金苹果园里的龙,被武仙座的英雄赫剌克勒斯杀死。
9.半人马座(Centauri):拥有两颗一等大星,半人马座α与β,其中α是一个三合星,β是一颗蓝白巨星。
10.宝瓶座(Aquaril):人间最美貌的王子甘尼美提斯,被宙斯看中在神界为众神倒酒。黄道十二星座之一。
11.蛇夫座(Ophiuchi):希腊神话中,阿斯克勒庇俄斯是着名的蛇夫,手持两条蛇,一条的毒液是致命的,另一条却可以治病。他能够起死回生,因此激怒了冥王哈德斯,而被宙斯赐死。用八英寸的望远镜就可以看到它至少有20个球状星团,包括7个梅西耶天体,其中包括最暗的一个梅西耶球状星团――M107。其中的巴纳德星是自行速度最快的一颗恒星。黄道的第十三个星座,由于所占黄道的区域较小,自古以来一直被排除在黄道星座外。
12.狮子座(Leonis):它所占据的广阔天区有很多星系。在每年出现的流星群中,狮子座流星群是最显着的之一。狮子座α是一颗蓝白色的大星,星等+1.35等,在中国称为轩辕十四。黄道十二星座之一。
13.牧夫座(Bootis):是带着猎犬座不停追赶大熊座的猎人,其中有一颗赤道以北天空最亮的星,牧夫座α,在中国称为大角,星等-0.1等。
14.双鱼座(Piscium):希腊神话中,双鱼代表厄洛斯和阿芙罗狄蒂在水中的化身,他们为了逃避怪兽,变化成鱼形,潜入幼发拉底河中。有一颗梅西耶天体M74,也是最暗的梅西耶天体之一。黄道十二星座之一。
15.人马座(Sagitarii):也叫射手座,这是一个非常壮观的星座,银河系的心脏就在其中,这个星座中主要的宇宙深处的天体都是银河系的天体,包括发射星云和暗星云,疏散星团和球状星团,以及行星状星云,它还拥有所有星座中最多的梅西耶天体,共十五个。M8是个明亮的发......>>
哪些星座和哪些星云配 白羊座和什么座最配
与白羊座最配的星座,白羊座最佳配对星座:第一名:狮子座;第二名:白羊座;第三名:金牛座。
金牛座和什么座最配
与金牛座最配的星座,金牛座最佳配对星座:第一名:处女座;第二名:摩羯座;第三名:巨蟹座。
双子座和什么座最配
与双子座最配的星座,双子座最佳配对星座:第一名:水瓶座;第二名:天秤座;第三名:射手座。
巨蟹座和什么座最配
与巨蟹座最配的星座,巨蟹座最佳配对星座:第一名:双鱼座;第二名:天蝎座;第三名:摩羯座。
狮子座和什么座最配
与狮子座最配的星座,狮子座最佳配对星座:第一名:射手座;第二名:白羊座;第三名:水瓶座。
处女座和什么座最配
与处女座最配的星座,处女座最佳配对星座:第一名:摩羯座;第二名:金牛座;第三名:双鱼座。
天秤座和什么座最配与天秤座最配的星座,天秤座最佳配对星座:第一名:双子座;第二名:水瓶座;第三名:狮子座。
天蝎座和什么座最配
与天蝎座最配的星座,天蝎座最佳配对星座:第一名:双鱼座;第二名:处女座;第三名:射手座。
射手座和什么座最配
与射手座最配的星座,射手座最佳配对星座:第一名:白羊座;第二名:狮子座;第三名:双子座。
摩羯座和什么座最配
与摩羯座最配的星座,摩羯座最佳配对星座:第一名:金牛座;第二名:处女座;第三名:双鱼座。
水瓶座和什么座最配
与水瓶座最配的星座,水瓶座最佳配对星座:第一名:天秤座;第二名:双子座;第三名:狮子座。
双鱼座和什么座最配
与双鱼座最配的星座,双鱼座最佳配对星座:第一名:天蝎座;第二名:巨蟹座;第三名:摩羯座。
谁知道行星~星云~星座的图片和起源 行星起源:
水星的英文名字Mercury来自罗马神墨丘利。符号是上面一个圆形下面一个交叉的短垂线和一个半圆形(Unicode: ?). 是墨丘利所拿魔杖的形状。在第5世纪,水星实际上被认为成二个不同的行星,这是因为它时常交替地出现在太阳的两侧。当它出现在傍晚时,它被叫做墨丘利;但是当它出现在早晨时,为了纪念太阳神阿波罗,它被称为阿波罗。毕达哥拉斯后来指出他们实际上是相同的一颗行星。中国古代则称水星为“辰星”。
中国古人称金星为“太白”或“太白金星”,也称“启明”或“长庚”。古希腊人称为阿佛洛狄特,是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而在罗马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是维纳斯,因此金星也称做“维纳斯”。金星的天文符号用维纳斯的梳妆镜来表示。金星的位相变化金星同月球一样,也具有周期性的圆缺变化(位相变化),但是由于金星距离地球太远,用肉眼是无法看出来的。关于金星的位相变化,曾经被伽利略作为证明哥白尼的日心说的有力证据。
地球是太阳系中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列为第三。它是太阳系类地行星中最大的一颗,也是现代科学目前确证目前惟一存在生命的行星。行星年龄估计大约有45亿年(4.5×109)。在行星形成后不久,即捕获其惟一的天然卫星-月球。地球上惟一的智慧生物是人类。
因为它在夜空中看起来是血红色的,所以在西方,以罗马神话中的战神玛尔斯(或希腊神话对应的阿瑞斯)命名它。在古代中国,因为它荧荧如火,故称“荧惑”。火星有两颗小型天然卫星:火卫一Phobos和火卫二Deimos(阿瑞斯儿子们的名字)。两颗卫星都很小而且形状奇特,可能是被引力捕获的小行星。英文里前缀areo-指的就是火星。
木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列为第五颗。它也是太阳系最大的行星,自转最快的行星。中国古代用它来纪年,因而称为岁星。
在西方称它为朱庇特,是罗马神话中的众神之王,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宙斯。
土星是一个巨型气体行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木星的第二大行星。土星的英文名字Saturn(以及其他绝大部分欧洲语言中的土星名称)是以罗马神的农神萨杜恩命名的。中国古代称之为镇星或填星。
天王星是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之一,排列在土星外侧、海王星内侧而名列第七,颜色为灰蓝色,是一颗巨型气体行星(Gas Giant)。以直径计算,天王星是太阳系第三大行星;但若以质量计算,则比海王星轻而排行第四。天王星的命名,是取自希腊神话的天神乌拉诺斯。
海王星为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的第八个,是一个巨行星。海王星是第一个通过天体力学计算后被发现的行星。因为天王星的轨道与计算的不同,1845年约翰・可夫・亚当斯和埃班・勤维叶推算了在天王星外的一个未知行星可能的位置。1846年9月23日柏林天文台台长约翰・格弗里恩・盖尔真的在这个位置发现了一颗新的行星:海王星。
目前海王星是太阳系内离太阳第二远的行星。海王星的名字是罗马神话中的海神涅普顿(Neptune)。
冥王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离开太阳最远、最小的一颗行星,1930年被发现。因为它离太阳最远,因此也非常寒冷,这和罗马神话中的冥王普鲁托所住的地方很相似,因此称为“Pluto”。
星云:
银河系内的各种星体是起源于一团团的星云,这是德国先验主义哲学家康德在1755年提出的。
时间过去了25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为当今的科学界津津乐道。可是,这种假设,星云起源之说――――其实就是上帝创世之说的翻版而已,即万物之初全为无中生有。
尽管当年的康德表现出了反感某些宗教仪式和活动,但他毕竟是在基督教社会中成长和生活......>>
星座属于星云吗? 10分 星座与星云
星云:
彩虹星云是星云物质围绕在一颗大质量、炽热,显然
尚处于形成阶段的年轻星球,泄漏机密的红色辉光。
与不少天体一样,
猫眼星云的物质主要为氢和氦,
并拥有少
量元素。
由于氢是最丰富的元素,
因此其他重元素的比例均会以
相对于氢的数值去表示。
猎户座大星云是位于猎户座的反射星云,
1656
年由荷兰文学
家惠更斯发现,
直径约
16
光年,
视星等
4
等,距地球
150
光年。
仙女座大星云位于仙女座的一个肉眼可见的巨型旋涡星系。
又称仙女座大星云,
现称仙女星系。
仙女星系的距离
225
万光年。
星座:
射手座(又名人马座)
,
11
月
23
日
~12
月
21
日,黄道
星座之一。中心位置:赤经
19
时
0
分,赤纬
-28
°。
双鱼座是黄道星座之一,面积
889.42
平方度,占全天面积的
2.156%
,在全天
88个星座中,面积排行第十四。双鱼座每年
9
月
27
日子夜中心经过上中天。
双子座黄道带星座之一,面积
513.76
平方度,占全天面积
的
1.245%
,在全天
88
个星座中,
面积排行第三十位。
双子座中
亮于
5.5
等的恒星有
47
颗,最亮星为北河三,视星等为
1.14
。
天秤座,
9
月
23
日
――
10
月
23
日,黄道十二宫第七宫,有
时也译作
“
天平座
”
,位于处女座的东南方向,也属于黄道星座。
处女座,黄道十二星座之一。处女座
8
月
23
日到
9
月
22
日,
天文学上位于赤经
13
时
20
分,
赤纬-
5
度。
在狮子座之东,
天秤座之西。角宿一是
1
等星。
白羊座亮于
5.5
等的恒星有
28
颗,
其中
2
等星
1
颗,
3
等星
1
颗。每年
10
月
30
日子夜白羊座的中心经过上中天。白羊座虽
然不引人注目,但在古希腊很着名。
巨蟹座黄道带星座之一,面积
505.87
平方度,占全天面积
的
1.226%
。巨蟹座中亮于
5.5
等的恒星有
23
颗,最亮星为柳宿
增十(巨蟹座
β
)
,
视星等为
3.52
。
每年
1
月
30
日子夜巨蟹座中
心经过上中天。
水瓶座又称宝瓶座,
因古希腊人翻译错误,
所以译为
“
水瓶
”
。
水瓶座是十一月中旬的黄昏时刻,符号表示象征着流水。
天蝎座,
黄道十二宫之一。
它位于南半球,
在西面的天秤座
与东面的人马座之间,是一个接近银河中心的大星座。
每年
11
月中旬,尤其是
14
、
15
两日的夜晚,在狮子座反写
问号的泽塔星附近会有大量的流星出现,
这就是着名的狮子座流
星雨。
摩羯座的星座符号像是一笔划出山羊外形特征的一种古代
象形文字,骨瘦如柴的身躯,却有攀登绝壁坚强的意志忍耐力,
金牛座。
面积
797.25
平方度,
占全天面积的
1.933%
,在全天
88
个星座中,面积排行第十七。
金牛座中亮于
5.5
等的恒星有
98
颗,最亮星为毕宿五,视
星等为
0.85
。
每年
11
月
30
日子夜金牛座中心经过上中天。
金牛
座也是着名的黄道十二星座之一。...>>
如何看十二星座图? 顺着斗柄的指向,可以找到一颗亮星,即牧夫座的大角.然后到达室女座的主星角宿一.在大熊座的附近,可以找到一个叫做猎犬座的小星座,其中有一个漩涡星云,即M51,是有名的河外星系. 室女座被奉为主管农业的神,从它的主星角宿一略向西南,是由四颗星组成的乌鸦座乌鸦座的下面是长蛇座的尾部.长蛇座从东向西,横跨半个多天空,是全天最大的星座之一. 长蛇头部的东北,是着名的狮子座.它是春夜星空最辉煌的中心.狮子星座的主星,中名轩辕十四,是处于黄道上的一颗一等星.有时有明亮的行星走近时,就非常好看了. 室女座被奉为主管农业的神,从它的主星角宿一略向西南,是由四颗星组成的乌鸦座乌鸦座的下面是长蛇座的尾部.长蛇座从东向西,横跨半个多天空,是全天最大的星座之一.
在哪个网站可以找到大量,关于星空,星座,星云,的图片,最好是超清的,别给我说去网络查, 30分 美国的天文网站,记得是全世界公开的
十二星座的全部资料 详细请参:
12xz/
十二星座中谁最好看 第一位与日俱争的内在美的巨蟹座 巨蟹座的星相由四颗小暗星组成,内里还有迷人的M44星云,是十二星座之中最有内在美的星座。年纪大,外在美会慢慢减少,内在美反而增加。巨蟹座的魅力会在年纪渐长时不断增加。最有魅力的时候是外在和内在美得到最大平衡的二十八岁,此时成熟有内涵之外,又有相当迷人的外在美。 第二位着重实际内在美的处女座 处女座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星座,中央有三组由星星围起来的巨大星阵,有足够空间,放得入大量内涵。由于岁差,处女座大部分移入黄道,占领了黄道一大片地方。说到内涵,处女座重视伴侣的内涵多于财富,所以对智慧型异性情有独钟。尤其是处女座的女性,注重自己的外表亦注重内涵,不断进修充实自我。 相关推荐:你是超级帮夫运吗? 第三位视内在美为精神支柱的射手座 射手座并不大,但是由所有星星组成共四组平面,可说是由内涵组成的星座。可惜射手座偏离黄道,在黄道上的位置已不如数千年前那样重要。射手座将内涵视为生命中重要的东西,学业和修养是内涵的两大支柱,能够挤身专业人士行业,更会视为人生最大的成就。很多射手座的女生还会鄙视没有内涵的男性。 第四位内外兼备的摩羯座 摩羯座是一个由星星组成的平面,从星座外形看来,是只有内在美的星座。但实际上,很多摩羯座的女性都是内在美和外在美兼而有之,只是更侧重内在美而已。摩羯座的人通常会穿上不夸张的衣服,而且不会随潮流转换服饰。新技能和新学问却会令他们向往不已,对于独当一面的人才更是一见倾心,再见倾情。 第五位重视异性内在美的狮子座 狮子座有两组由星星组成的平面。狮子座的人爱炫耀,但是有内涵亦注重异性朋友的内在美。尤其是狮子座的女性,不会跟完全没有内涵的异性朋友交往。哪管对方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公子哥儿,只要对方显得财大气粗,好色狂妄,她们一样会不屑一顾。狮子座的男性会挑剔外表稍差,但有丰富内涵的女性为伴侣。相关推荐:你们是那种姻缘情侣,会幸福吗? 第六位较重视内在美的天秤座 天秤座是一组由星星组成的平面,可说是有外在美也有内在美,两者都是平衡。因此平秤座的人都会与外表美丽而又有内在美的人交往。完全没有内在美或外在美,都不能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即使外在美稍差,但是仍然达到他们心目中的标准就没问题,内涵方面却非常坚持,即使已经谈恋爱亦会被飞掉。 第七位内在美要求不高的双鱼座 双鱼座有两组由星星组成的细小平面。双鱼座的人对恋人的内在美要求不高,但与他们交往的人绝对不能是土包子。自己的内在美亦不多。对外在美的要求稍高。双鱼座女性喜欢有艺术天份的男性,绘画,音乐,写作等等,都能吸引她们的注意,及令她们倾心。当然还要有外在美配合。 第八位外在可以代替内在美的天蝎座 天蝎座没有由星星组成的平面。这个星座内在美不多,亦不重视对方的内在美。如果对方有性感魅力,即使没有内涵也不要紧。天蝎座女性性格较为深沉,但是不会容忍性格同样深沉的男性,能够容忍没有学识才干的男性,当然对方要有财富地位等等其他好条件,所以她们对智慧性及艺术家性异性好感不大。 第九位外在美绝对高于内在美的水瓶座 水瓶座没有由星星组成的平面。自己没有多少内在美,却有不少外在美,喜欢与同样有外在美的同性及异性朋友交往,非常重视外在美貌,即使没有恋爱意图也会和美丽的异 *** 往。至于对满腹经论而又外表稍差的异性,尤其是被称为(猪扒)的人绝对没有兴趣。 第十位会对内在美产生不安的金牛座 金牛座没有由星星组成的平面。自己的内在美有限,外在美却不错。金牛座的女性相当迷人,却稍欠内在美。金牛座女性对男性有的要求竟然是职业与学识都比自己低的人。金牛座男性......>>
星系,星云,星团,星座,分别是神马? 星系:在茫茫的宇宙海洋中,千姿百态的“岛屿”,星罗棋布,上面居住着无数颗恒星和各种天体,天文学上称为星系。我们居住的地球就在一个巨大的星系――银河系之中。在银河系之外的宇宙中,像银河这样的太空巨岛还有上亿个,它们统称为河外星系。
星团:在银河系众多的恒星中,除了以单个的形式,或组成双星、聚星的形式出现外,也有以更多的星聚集在一起的。星数超过10颗以上,彼此具有一定联系的恒星集团,称为星团。使这些恒星团结在一起的是引力。星团的成员多的可达几十万颗。它们又可以分成疏散星团和球状星团两类。银河系中遍布着星团,只是不同的地方星团的种类也不同。
星云: 星云是一种由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云雾状天体。星云中的物质密度是非常低的。如果拿地球上的标准来衡量,有些地方几乎就是真空。但星云的体积非常庞大,往往方圆达几十光年。因此,一般星云比太阳还要重得多。星云的形状千姿百态。有的星云形状很不规则,呈弥漫状,没有明确的边界,叫弥漫星云;有的星云像一个圆盘,淡淡发光,很像一个大行星,所以称为行星状星云。
生活可以将就,生活也可以讲究!
‘贰’ 有没有关于宇宙星云和星球的,要图文并茂的
lz有没有搞明白什么是星云什么是星球?
星球就是如同太阳,地球这样的,比如说某某单科的恒星什么的
星云和星系是一样的,通常我们说的螺旋星系,棒状星云什么的,都是一样的东西,不同的称呼而已
http://tieba..com/%CF%E0%B6%D4%C2%DB/tupian/list/%E5%93%88%E5%8B%83top100
‘叁’ NASA公布绝美项链星云影像,你会想到哪些美句来形容
太空之远,太空之美:
太空的探索永远是我们人类值得探究的一件事情,因为太空的浩瀚,太空的无垠,它的这些特征都让我们想到了人类的渺小,真是渺小一粟,顿时没有什么存在的感觉,一切的烦恼在此时烟消云散,一切的大事在此时成为了空荡。
太空代表着我们人类的未来,也只有不断的探索深空,我们才能够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财富,让他们在将来可以移民,甚至利用别的星球资源,存活下去。
这就是我们人类不断探索太空的意义,也是最为正确的事情。
而NASA也是公布了绝美的项链星云影像,那么你会想到哪些美句来形容它呢?
生命的颤动,一如美妙的星云,带来的辉煌一如美丽的星空。
他在太空所留下的痕迹,让我们一望无际,而过千里。
‘肆’ 宇宙中的星云有多美,这8张美图可以了解下
WISE卫星拍摄的猎户座红外光影像
影像提供: WISE , IRSA , NASA ; 影像制作与版权 : Francesco Antonucci
说明: 猎户座大星云是一个很有趣的天体。肉眼即可见的猎户座大星云,外观像是猎户座里的一片模糊小光斑。这张合成自广域红外线巡天卫星(WISE)四个红外光波段数据的影像,证实猎户座星云是一个熙攘喧嚣的区域,蜂拥着最近形成的恒星、炙热气体及黝黑尘埃。而驱动猎户座星云 (M42)发光的主要能源,则是位在这幅主题影像中心附近的四边形星团内之恒星。影像里环拱在亮星周围的橘色辉光,源自被此区域大量复杂丝缕状尘埃所反射的星光。 包括 马头星云在内的猎户座分子云复合体,在接下来的10万年里将逐渐分道扬镳。
心脏与灵魂星云
影像提供与版权: Mario Zauner
说明: 我们银河系的心脏与灵魂都在仙后座之内吗?可能不是,但昵称为心脏与灵魂星云的二个明亮发射星云,倒真的都在仙后座之内。具有经典心脏符号外观、昵称为IC 1805的心脏星云,位在这幅主题影像的右下方,而编录号为IC 1871的灵魂星云则位在左上角。这二个星云,都拥有明亮泛红的电离 氢辉光。除此之外,在这张三色彩像里,源自硫和氧的光,分别以黄色和蓝色来呈现。影像中,还可见数个位在这二个星云中心附近的年轻疏散星团。来自这些星云的光,传到我们这里大约要用上6,000年,而这两个星云合起来的跨幅则约有300 光年。 研究像心脏与灵魂星云内的恒星及星团之工作,侧重于了解大质量恒星如何形成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周围的环境。
第谷超新星遗迹的X射线影像
影像提供: NASA / CXC / FJ Lu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et al.
说明: 那颗恒星产生了这团庞大的碎片云?影像呈现的第谷超新星遗迹,是400多年前着名天文学家第谷所记录的一个恒星爆炸事件之孑遗,而这团炽热的云气至今仍持续在扩张。这张组合轨道上的钱卓拉X射线天文卫星,在3个X射线波段拍摄的数据之主题影像,显示这团扩张气体云极端炽热,而略有差异的扩张速率,更让碎片云看起来质地有些蓬松。虽然产生SN 1572的恒星可能已尸骨无存,但一颗称为Tycho G、极为昏暗在此图里无法分辨的恒星,可能是它的伴星。找到第谷超新星前导星的遗骸极为重要,因为这个超新星的分类是第一型超新星,是可用来校准可见宇宙尺标的距离阶梯之重要梯阶。我们在第一型超新星亮度峰的了解上,咸信已颇为完整,因此让它们在 探索 遥远宇宙的暗度与距离之关系上极为重要。
夏普利斯308:恒星气泡
影像提供与版权 : Laubing
说明: 这个巨大的宇宙气泡,是由一颗炽热大质量恒星的高速恒星风所吹袭出来的。这团编录号为夏普利斯 2-308 (Sharpless 2-308)的星云,位在大犬座方向,离我们约有5,200光年远,遮住的天区略大于满月。依它的估计距离来换算,这团星云的直径大约有60光年。造成这个泡泡的大质量恒星,是位在星云中心附近的明亮沃夫-瑞叶型恒星。由于沃夫-瑞叶型恒星的质量是太阳的20倍以上,演化非常快速,它目前可能处在短暂的超新星前阶段。源自这颗沃夫-瑞叶型恒星的高速恒星风,推扫在先前演化阶段抛出的较慢速移动物质,形成了这团形如气泡的星云。这团因风袭而形成的星云,年龄在70,000年左右。在这幅大视野影像中,以蓝色渐层来呈现主要源自电离氧原子的较暗淡辐射。SH2-308另有海豚星云的雅号。
LDN 1622:猎户座的暗星云
影像提供与版权 : Tapio Lahtinen
说明: 在这片宇宙视野里,栖息着一团很有趣,以剪影之姿现踪的暗星云。不过,纵然在散发着暗淡辉光的氢气衬托下,这个编录号为林茨暗星云(LDN 1622)的天体,只有在望远镜长曝光影像里才轻易可辨。LDN 1622位我们银河系的盘面附近,在天空中的位置,离环拱着猎户座腰带和配剑数量众多的发射星云复合体周围之巴纳德圈不远。不过一般认为构成LDN 1622的不透光尘埃,远比猎户座着名的星云要近,离我们或许只有500光年远。以这个距离来换算,1度的视野对应的宽度不到10光年。最后,这团暗星云狰狞的外貌,也为它博得恶灵星云的称号。(Boogeyman Nebula恶灵星云)
Henize 70:大麦哲伦星系的超级气泡
影像提供与版权: Josep M. Drudis
说明: 大质量的大恒星,对它们所在的宇宙环境有重大的影响。恒星尤其是质量高达数十倍太阳的恒星,会翻搅混合周围的星际云气与尘埃,并对未来世代恒星的化学组成和位置,有无可磨灭的影响。在上面主题影像中,这团位在我们邻近大麦哲伦星系 (LMC)里,名为Henize 70的气泡星云,就是一个绝佳的范例。 Henize 70(亦称为N70或DEM301)其实是一个由星际气体构成,直径宽约为300光年的明亮超级气泡。Henize 70内的大质量炽热亮星之恒星风及超新星爆炸的震波,把星际物质吹成这个充填着稀薄炽热气体,而且不断扩张的宇宙气泡。因为超级气泡可扩张广及整个星系,研究这种超级气泡,让天文学家得以 探索 恒星生命循环和星系演化之间的关联。
狐皮、独角兽与圣诞树
影像提供与版权 : Stanislav Volskiy , Chilescope Team
说明: 昏暗的麒麟座内,这片令人浮想联翩的多彩星野里,到处都是光亮的氢气云。这个距离约2,700光年远、由宇宙云气和尘埃聚成的恒星形成区,编录号为NGC 2264;它内部交织着被新恒星高能星光激发出的泛红发射星云与及黝黑的星际尘埃云。当这些不透光的尘埃云位在炽热年轻恒星附近时,它们会反射星光,成为泛蓝的反射星云。这幅望远镜影像的跨幅约有3/4度(或1.5个满月),依NGC 2264的距离来换算,涵盖约40光年的区域。影像中,此区域内的着名天体包括皮毛摊在顶端附近的狐皮星云,中央有沉浸在泛蓝晕光里的明亮变星麒麟座S星(S Mon),而锥状星云则在右侧。此外,NGC 2264内的群星亦名为圣诞树星团。在这张影像里侧躺的圣诞树星团,其恒星排出的三角形顶点在锥状星云,而较宽底部的中点在麒麟座S星附近。
螺旋星云的氢和氧辐射
影像提供与版权: Andrew Campbell
说明: 螺旋星云在看你吗?没这回事,至少不是任何生物学上的行为,不过它的确看来很像一只眼睛。它之所以称为螺旋星云,是因为它貌似一个我们顺轴望进去的螺旋。实际上,我们现在知道它具有出奇复杂的几何结构,包括向外环伸展的辐射状云气丝。螺旋星云(亦称 NGC 7293)是离我们最近最明亮的行星状星云之一,而行星状星云则是类太阳恒星在生命末期时,所产生的气体云。星云中心残留下来,将来会成为白矮星的恒星核,辐射出非常高能量的光,激发先前抛出的气体辐射出荧光。这张摄于氧(蓝色)和氢(红色)辐射波段的主题照片,建构自一部位于澳洲.墨尔本郊区后院的小望远镜,在三个月期间累积的74小时影像数据。针对螺旋星云内边界进行的细部观测显示,该处有许多来源不明的复杂云气纠结。
参考资料
1.WJ网络全书
2.天文学名词
3.天文实验室 ( 成功大学 物理学系 ;苏汉宗)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伍’ 求宇宙的图片,并附说明
http://ke..com/pic/1/117499578243633.jpg这个西方,宇宙这个词在英语中叫cosmos,在俄语中叫кocMoc ,在德语中叫kosmos ,在法语中叫cosmos。它们都源自希腊语的κoσμoζ,古希腊人认为宇宙的创生乃是从浑沌中产生出秩序来,κoσμoζ其原意就是秩序。但在英语中更经常用来表示“宇宙”的词是universe。此词与universitas有关。在中世纪,人们把沿着同一方向朝同一目标共同行动的一群人称为universitas。在最广泛的意义上,universitas 又指一切现成的东西所构成的统一整体,那就是universe,即宇宙。universe和cosmos常常表示相同的意义,所不同的是,前者强调的是物质现象的总和,而后者则强调整体宇宙的结构或构造。
宇宙观念的发展 宇宙结构观念的发展 远古时代,人们对宇宙结构的认识处于十分幼稚的状态,他们通常按照自己的生活环境对宇宙的构造作了幼稚的推测。在中国西周时期,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人们提出的早期盖天说认为,天穹像一口锅,倒扣在平坦的大地上;后来又发展为后期盖天说,认为大地的形状也是拱形的。公元前7世纪 ,巴比伦人认为,天和地都是拱形的,大地被海洋所环绕,而其中央则是高山。古埃及人把宇宙想象成以天为盒盖、大地为盒底的大盒子,大地的中央则是尼罗河。古印度人想象圆盘形的大地负在几只大象上,而象则站在巨大的龟背上,公元前7世纪末,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大地是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圆盘,上面笼罩着拱形的天穹。
最早认识到大地是球形的是古希腊人。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从美学观念出发,认为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主张天体和我们所居住的大地都是球形的。这一观念为后来许多古希腊学者所继承,但直到1519~1522年,葡萄牙的F.麦哲伦率领探险队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后 ,地球是球形的观念才最终证实。
公元2世纪,C.托勒密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地心说。这一学说认为地球在宇宙的中央安然不动,月亮、太阳和诸行星以及最外层的恒星天都在以不同速度绕着地球旋转。为了说明行星视运动的不均匀性,他还认为行星在本轮上绕其中心转动,而本轮中心则沿均轮绕地球转动。地心说曾在欧洲流传了1000多年。1543年,N.哥白尼提出科学的日心说,认为太阳位于宇宙中心,而地球则是一颗沿圆轨道绕太阳公转的普通行星。1609年,J.开普勒揭示了地球和诸行星都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公转,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同年,伽利略·伽利雷则率先用望远镜观测天空,用大量观测事实证实了日心说的正确性。1687年,I.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深刻揭示了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力学原因,使日心说有了牢固的力学基础。在这以后,人们逐渐建立起了科学的太阳系概念。
在哥白尼的宇宙图像中,恒星只是位于最外层恒星天上的光点。1584年,乔尔丹诺·布鲁诺大胆取消了这层恒星天,认为恒星都是遥远的太阳。18世纪上半叶,由于E.哈雷对恒星自行的发展和J.布拉得雷对恒星遥远距离的科学估计,布鲁诺的推测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赞同。18世纪中叶,T.赖特、I.康德和J.H.朗伯推测说,布满全天的恒星和银河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天体系统。弗里德里希·威廉·赫歇尔首创用取样统计的方法,用望远镜数出了天空中大量选定区域的星数以及亮星与暗星的比例,1785年首先获得了一幅扁而平、轮廓参差、太阳居中的银河系结构图,从而奠定了银河系概念的基础。在此后一个半世纪中,H.沙普利发现了太阳不在银河系中心、J.H.奥尔特发现了银河系的自转和旋臂,以及许多人对银河系直径、厚度的测定,科学的银河系概念才最终确立。
18世纪中叶,康德等人还提出,在整个宇宙中,存在着无数像我们的天体系统(指银河系)那样的天体系统。而当时看去呈云雾状的“星云”很可能正是这样的天体系统。此后经历了长达170年的曲折的探索历程,直到1924年,才由E.P.哈勃用造父视差法测仙女座大星云等的距离确认了河外星系的存在。
近半个世纪,人们通过对河外星系的研究,不仅已发现了星系团、超星系团等更高层次的天体系统,而且已使我们的视野扩展到远达200亿光年的宇宙深处。
宇宙演化观念的发展在中国,早在西汉时期,《淮南子·俶真训》指出:“有始者,有未始有有始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始者”,认为世界有它的开辟之时,有它的开辟以前的时期,也有它的开辟以前的以前的时期。《淮南子·天文训》中还具体勾画了世界从无形的物质状态到浑沌状态再到天地万物生成演变的过程。在古希腊,也存在着类似的见解。例如留基伯就提出,由于原子在空虚的空间中作旋涡运动,结果轻的物质逃逸到外部的虚空,而其余的物质则构成了球形的天体,从而形成了我们的世界。
太阳系概念确立以后,人们开始从科学的角度来探讨太阳系的起源。1644年,R.笛卡尔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旋涡说;1745年,G.L.L.布丰提出了一个因大彗星与太阳掠碰导致形成行星系统的太阳系起源说;1755年和1796年,康德和拉普拉斯则各自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现代探讨太阳系起源z的新星云说正是在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1911年,E.赫茨普龙建立了第一幅银河星团的颜色星等图;1913年,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则绘出了恒星的光谱-光度图,即赫罗图。罗素在获得此图后便提出了一个恒星从红巨星开始,先收缩进入主序,后沿主序下滑,最终成为红矮星的恒星演化学说。1924年 ,亚瑟·斯坦利·爱丁顿提出了恒星的质光关系;1937~1939年,C.F.魏茨泽克和贝特揭示了恒星的能源来自于氢聚变为氦的原子核反应。这两个发现导致了罗素理论被否定,并导致了科学的恒星演化理论的诞生。对于星系起源的研究,起步较迟,目前普遍认为,它是我们的宇宙开始形成的后期由原星系演化而来的。
1917年,A.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运用他刚创立的广义相对论建立了一个“静态、有限、无界”的宇宙模型,奠定了现代宇宙学的基础。1922年,G.D.弗里德曼发现,根据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场方程,宇宙不一定是静态的,它可以是膨胀的,也可以是振荡的。前者对应于开放的宇宙,后者对应于闭合的宇宙。1927年,G.勒梅特也提出了一个膨胀宇宙模型.1929年 哈勃发现了星系红移与它的距离成正比,建立了着名的哈勃定律。这一发现是对膨胀宇宙模型的有力支持。20世纪中叶,G.伽莫夫等人提出了热大爆炸宇宙模型,他们还预言,根据这一模型,应能观测到宇宙空间目前残存着温度很低的背景辐射。1965年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证实了伽莫夫等人的预言。从此,许多人把大爆炸宇宙模型看成标准宇宙模型。1980年,美国的古斯在热大爆炸宇宙模型的 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暴涨宇宙模型。这一模型可以解释目前已知的大多数重要观测事实。
宇宙图景 当代天文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宇宙是有层次结构的、物质形态多样的、不断运动发展的天体系统。
层次结构 行星是最基本的天体系统。太阳系中共有九大行星: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冥王星(目前只有极少数科学家同意开除它,降为矮行星)。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有卫星绕其运转,地球有一个卫星 月球,土星的卫星最多,已确认的有26颗。行星 小行星 彗星和流星体都围绕中心天体太阳运转,构成太阳系。太阳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其直径约140万千米,最大的行星木星的直径约14万千米。太阳系的大小约120亿千米(以冥王星作边界)。有证据表明,太阳系外也存在其他行星系统。2500亿颗类似太阳的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更巨大的天体系统——银河系。银河系中大部分恒星和星际物质集中在一个扁球状的空间内,从侧面看很像一个“铁饼”,正面看去�则呈旋涡状。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太阳位于银河系的一个旋臂中,距银心约3万光年。银河系外还有许多类似的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常简称星系。现已观测到大约有10亿个。星系也聚集成大大小小的集团,叫星系团。平均而言,每个星系团约有百余个星系,直径达上千万光年。现已发现上万个星系团。包括银河系在内约40个星系构成的一个小星系团叫本星系群。若干星系团集聚在一起构成更大、更高一层次的天体系统叫超星系团。超星系团往往具有扁长的外形,其长径可达数亿光年。通常超星系团内只含有几个星系团,只有少数超星系团拥有几十个星系团。本星系群和其附近的约50个星系团构成的超星系团叫做本超星系团。目前天文观测范围已经扩展到200亿光年的广阔空间,它称为总星系。
多样性 天体千差万别,宇宙物质千姿百态。太阳系天体中,水星、金星表面温度约达700K,遥远的冥王星向日面的温度最高时也只有50K;金星表面笼罩着浓密的二氧化碳大气和硫酸云雾,气压约50个大气压,水星、火星表面大气却极其稀薄,水星的大气压甚至小于2×10-9毫巴;类地行星(水星、金星、火星)都有一个固体表面,类木行星却是一个流体行星;土星的平均密度为0.70克/厘米3,比水的密度还小,木星、天王星、海王星的平均密 度略大于水的密度,而水星、金星、地球等的密度则达到水的密度的5倍以上;多数行星都是顺向自转,而金星是逆向自转;地球表面生机盎然,其他行星则是空寂荒凉的世界。
太阳在恒星世界中是颗普遍而又典型的恒星。已经发现,有些红巨星的直径为太阳直径的几千倍。中子星直径只有太阳的几万分之一;超巨星的光度高达太阳光度的数百万倍,白矮星光度却不到太阳的几十万分之一。红超巨星的物质密度小到只有水的密度的百万分之一,而白矮星、中子星的密度分别可高达水的密度的十万倍和百万亿倍。太阳的表面温度约为6000K,O型星表面温度达30000K,而红外星的表面温度只有约600K。太阳的普遍磁场强度平均为1×10-4特斯拉,有些磁白矮星的磁场通常为几千、几万高斯(1高斯=10-4特斯拉),而脉冲星的磁场强度可高达十万亿高斯。有些恒星光度基本不变,有些恒星光度在不断变化,称变星。有的变星光度变化是有周期的,周期从1小时到几百天不等。有些变星的光度变化是突发性的,其中变化最剧烈的是新星和超新星,在几天内,其光度可增加几万倍甚至上亿倍。
恒星在空间常常聚集成双星或三五成群的聚星,它们可能占恒星总数的1/3。也有由几十、几百乃至几十万个恒星聚在一起的星团。宇宙物质除了以密集形式形成恒星、行星等之外,还以弥漫的形式形成星际物质。星际物质包括星际气体和尘埃,平均每立方厘米只有一个原子,其中高度密集的地方形成形状各异的各种星云。宇宙中除发出可见光的恒星、星云等天体外,还存在紫外天体、红外天体、X射线源、γ射线源以及射电源。
星系按形态可分为椭圆星系、旋涡星系、棒旋星系、透镜星系和不规则星系等类型。60年代又发现许多正在经历着爆炸过程或正在抛射巨量物质的河外天体,统称为活动星系,其中包括各种射电星系、塞佛特星系、N型星系、马卡良星系、蝎虎座BL型天体,以及类星体等等。许多星系核有规模巨大的活动:速度达几千千米/秒的气流,总能量达1055焦耳的能量输出,规模巨大的物质和粒子抛射,强烈的光变等等。在宇宙中有种种极端物理状态:超高温、超高压、超高密、超真空、超强磁场、超高速运动、超高速自转、超大尺度时间和空间、超流、超导等。为我们认识客观物质世界提供了理想的实验环境。
运动和发展 宇宙天体处于永恒的运动和发展之中,天体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例如自转、各自的空间运动(本动)、绕系统中心的公转以及参与整个天体系统的运动等。月球一方面自转一方面围绕地球运转,同时又跟随地球一起围绕太阳运转。太阳一方面自转,一方面又向着武仙座方向以20千米/秒的速度运动,同时又带着整个太阳系以250千米/秒的速度绕银河系中心运转,运转一周约需2.2亿年。银河系也在自转,同时也有相对于邻近的星系的运动。本超星系团也可能在膨胀和自转。总星系也在膨胀。
现代天文学已经揭示了天体的起源和演化的历程。当代关于太阳系起源学说认为,太阳系很可能是50亿年前银河系中的一团尘埃气体云(原始太阳星云)由于引力收缩而逐渐形成的(见太阳系起源)。恒星是由星云产生的,它的一生经历了引力收缩阶段、主序阶段、红巨星阶段、晚期阶段和临终阶段。星系的起源和宇宙起源密切相关,流行的看法是:在宇宙发生热大爆炸后40万年,温度降到4000K,宇宙从辐射为主时期转化为物质为主时期,这时或由于密度涨落形成的引力不稳定性,或由于宇宙湍流的作用而逐步形成原星系,然后再演化为星系团和星系。热大爆炸宇宙模型描绘了我们的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史:我们的宇宙起源于20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当时温度极高、密度极大。随着宇宙的膨胀,它经历了从热到冷、从密到稀、从辐射为主时期到物质为主时期的演变过程,直至10~20亿年前,才进入大规模形成星系的阶段,此后逐渐形成了我们当今看到的宇宙。1980年提出的暴涨宇宙模型则是热大爆炸宇宙模型的补充。它认为在宇宙极早期,在我们的宇宙诞生后约10-36秒的时候,它曾经历了一个暴涨阶段。
哲学分析 宇宙概念 有些宇宙学家认为,我们的宇宙是唯一的宇宙;大爆炸不是在宇宙空间的哪一点爆炸,而是整个宇宙自身的爆炸。但是,新提出的暴涨模型表明,我们的宇宙仅是整个暴涨区域的非常小的一部分,暴涨后的区域尺度要大于1026厘米,而那时我们的宇宙只有10厘米。还有可能这个暴涨区域是一个更大的始于无规则混沌状态的物质体系的一部分。这种情况恰如科学史上人类的认识从太阳系宇宙扩展到星系宇宙,再扩展到大尺度宇宙那样,今天的科学又正在努力把人类的认识进一步向某种探索中的“暴涨宇宙”、“无规则的混沌宇宙”推移。我们的宇宙不是唯一的宇宙,而是某种更大的物质体系的一部分,大爆炸不是整个宇宙自身的爆炸,而是那个更大物质体系的一部分的爆炸。因此,有必要区分哲学和自然科学两个不同层次的宇宙概念。哲学宇宙概念所反映的是无限多样、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自然科学宇宙概念所涉及的则是人类在一定时代观测所及的最大天体系统。两种宇宙概念之间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随着自然科学宇宙概念的发展,人们将逐步深化和接近对无限宇宙的认识。弄清两种宇宙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宇宙无限论,反对宇宙有限论、神创论、机械论、不可知论、哲学代替论和取消论,都有积极意义。
宇宙的创生 有些宇宙学家认为,暴涨模型最彻底的改革也许是观测宇宙中所有的物质和能量从无中产生的观点,这种观点之所以在以前不能为人们接受,是因为存在着许多守恒定律,特别是重子数守恒和能量守恒。但随着大统一理论的发展,重子数有可能是不守恒的,而宇宙中的引力能可粗略地说是负的,并精确地抵消非引力能,总能量为零。因此就不存在已知的守恒律阻止观测宇宙从无中演化出来的问题。这种“无中生有”的观点在哲学上包括两个方面:①本体论方面。如果认为“无”是绝对的虚无,则是错误的。这不仅违反了人类已知的科学实践,而且也违反了暴涨模型本身。按照该模型,我们所研究的观测宇宙仅仅是整个暴涨区域的很小的一部分,在观测宇宙之外并不是绝对的“无”。现在观测宇宙的物质是从假真空状态释放出来的能量转化而来的,这种真空能恰恰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和能量形式,并不是创生于绝对的“无”。如果进一步说这种真空能起源于“无”,因而整个观测宇宙归根到底起源于“无”,那么这个“无”也只能是一种未知的物质和能量形式。②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暴涨模型所涉及的宇宙概念是自然科学的宇宙概念。这个宇宙不论多么巨大,作为一个有限的物质体系 ,也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暴涨模型把传统的大爆炸宇宙学与大统一理论结合起来,认为观测宇宙中的物质与能量形式不是永恒的,应研究它们的起源。它把“无”作为一种未知的物质和能量形式,把“无”和“有”作为一对逻辑范畴,探讨我们的宇宙如何从“无”——未知的物质和能量形式,转化为“有”——已知的物质和能量形式,这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有一定意义。
时空起源 有些人认为,时间和空间不是永恒的,而是从没有时间和没有空间的状态产生的。根据现有的物理理论,在小于10-43秒和10-33厘米的范围内,就没有一个“钟”和一把“尺子”能加以测量,因此时间和空间概念失效了,是一个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物理世界。这种观点提出已知的时空形式有其适用的界限是完全正确的。正像历史上的牛顿时空观发展到相对论时空观那样,今天随着科学实践的发展也必然要求建立新的时空观。由于在大爆炸后10-43秒以内,广义相对论失效,必须考虑引力的量子效应,因此有些人试图通过时空的量子化的途径来探讨已知的时空形式的起源。这些工作都是有益的,但我们决不能因为人类时空观念的发展或者在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上无法度量新的时空形式,而否定作为物质存在形式的时间、空间的客观存在。
人和宇宙 从本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人择原理的提出和讨论,出现了人类存在和宇宙产生的关系问题。人择原理认为 ,可能存在许多具有不同物理参数和初始条件的宇宙,但只有物理参数和初始条件取特定值的宇宙才能演化出人类,因此我们只能看到一种允许人类存在的宇宙。人择原理用人类的存在去约束过去可能有的初始条件和物理定律,减少它们的任意性,使一些宇宙学现象得到解释,这在科学方法论上有一定的意义。但有人提出,宇宙的产生依赖于作为观测者的人类的存在。这种观点值得商榷。现在根据暴涨模型,那些被传统大爆炸模型作为初始条件的状态,有可能从极早期宇宙的演化中产生出来,而且宇宙的演化几乎变得与初始条件的一些细节无关。这样就使上述那种利用初始条件的困难来否定宇宙客观实在性的观点失去了基础。但有些人认为,由于暴涨引起的巨大距离尺度,使得从整体上去观测宇宙的结构成为不可能。这种担心有其理由,但如果暴涨模型正确的话,随着科学实践的发展,一定有可能突破人类认识上的困难。
宇宙
宇宙,是我们所在的空间,“宇”字的本义就是指“上下四方”。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
而地球仅是太阳系的第三颗行星;
而太阳系又仅仅定居于银河系巨大旋臂的一侧;
而银河系,在宇宙所有星系中,也许很不起眼……
这一切,组成了我们的宇宙:
宇宙,是所有天体共同的家园。
宇宙,又是我们所在的时间,“宙”的本意就是指“古往今来”。
因为,我们的宇宙不是从来就有的,它也有着诞生和成长的过程。现代科学发现,我们的宇宙大概形成于二百亿年以前。在一次无比壮观的大爆炸中,我们的宇宙诞生了!(这就是着名的“大爆炸”理论。)
‘陆’ 宇宙中的着名星云——最美丽的天体系统
宇宙很大,科学很酷,我是地理大雄君。
我们已经知道,星云是宇宙中的尘埃和气体云,那太空中有哪些着名的星云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吧。
编号为IC 2177的海鸥星云是位于独角兽座和大犬座之间的一片弥散星云,它因外形像飞行中的海鸥而得名。
这个星云是由威尔士业余天文学家艾萨克·罗伯茨发现的,海鸥星云非常大,中心非常明亮,这光芒据推测是非常炽热的年轻恒星发出的高能辐射,这些辐射风使得云层散发出梦幻般的色彩。
海鸥星云距离地球约3700光年。它的主要成分是三团巨大的气体云,最独特的是形成“翅膀”的部分,从一个翅膀顶部到另一个翅膀顶部跨度约100光年。
也许你没有听过鹰状星云,但你一定听过创世之柱。编号为M16的鹰状星云以其创世之柱、恒星尖顶等结构而闻名世界。
鹰状星云是弥散发射星云,该星云是由瑞士天文学家谢塞于1745年发现的,它位于距地球7,000光年的塞尔彭斯 星座 。
该星云本身跨度约70 55光年,其中的创造之柱结构非常大,大约四到五光年高。
1995年,哈勃太空望远镜对鹰状星云的精美影像展示震惊了整个世界,创造之柱也被评为哈勃望远镜拍摄的十大照片之一。图像中的蓝色表示氧气,红色表示硫,绿色表示氮和氢。创造之柱被沐浴在其外部的一群年轻恒星所发出的灼热紫外线中。
蟹状星云是金牛座的一个超新星遗迹,编号为M1,该星云是由英国天文学家约翰·贝维斯在1731年发现的。
该星云是在公元1054年的一次剧烈超新星爆发中形成的,在中国和日本都对这次爆发有过记载,该星云位于金牛座左侧牛角尖附近,它的中央有一颗快速旋转的中子星,这就是那次超新星爆发的残骸。
而这个中子星也是脉冲星,它能发出从伽马射线到射电波的所有的电磁波段,这些辐射脉冲激发了星云中的气体,使我们在电磁波谱上能够看到完整的星云图像。
玫瑰星云距离地球约5,000光年,位于麒麟座一个大分子云的末端,直径大约是130光年,总共有约2,500颗恒星存在于这个区域内。
它是一个发射星云,它的外形就像一朵鲜艳欲滴、刚刚盛开的玫瑰。在诸多以花朵为名的星云中,玫瑰星云大概是最有名的一个了。玫瑰星云的“花瓣”区域是新恒星诞生的摇篮,而它那优美、迷人的形状,则是因为中心的年轻恒星所发出的辐射而形成。
编号为M42的猎户座大星云属于弥漫星云,距离我们1300光年。猎户座大星云的光芒和其他的发射星云相似,都是气体原子受到紫外辐射,受激而发光。猎户座大星云的视星等达到了4等,是为数不多的仅凭肉眼就看到的星云,在冬天更容易看到,当然,由于肉眼难以分辨细节,所以古代的天文学家一直以为该星云是一颗恒星。
M78星云其实是以《奥特曼》而出名,昭和系列的奥特曼基本都来自M78星云,当然,这是虚构的情节。
现实中编号为M78星云是位于猎户座的反射星云,它距离地球约1600光年,它最初由天文学家梅尚在1780年发现,目前计算推测它的长度约为5光年。
好了,今天关于天文地理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对天文地理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别忘了关注地理大雄君哦,我们下期再见吧!
‘柒’ 美极了!宇宙中十大最美星云 你最喜欢哪个
宇宙 作为一种天体自然科学,广义来说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 宇宙 到底有多大?这个问题人类一直都在不断探索希望可以解开。宇宙是由一切天体组成的,你们知道宇宙中有哪些美丽的星云吗?接下来本站我就为大家盘点了以下宇宙中最美星云,排名不分先后,赶紧一起来看看吧~~~
宇宙中十大最美星云
一、猫眼星云
这个星云是最被广为研究的星云之一,它的视星等为+8.1,拥有高表面光度。其赤经及赤纬分别为17h 58.6m及+66°38',其高赤纬度代表北半球的观测者可较易看到。不少大型望远镜均坐落于北半球地区范围,由于该星云处于接近正北黄极点的位置,在良好天气的情况下,只要在黄极点附近寻找,应该不难找到。
直径方面,较亮的内星云部分直径约为20角秒,其扩张星云晕物质直径约为386角秒(6.4角分)。它的星云晕物质是原有恒星演化为红巨星阶段时喷出的。根据观测结果,星云主体的密度约为每立方厘米有5,000颗粒子,温度约为8,000 K1,外层星云晕的温度更高,达15,000 K,而密度方面则比内部更低。
星云中央拥有一颗O型恒星,其温度约为80,000 K,光度约为太阳的10,000倍,半径为太阳的0.65倍。据光谱学分析,由于受恒星风的影响,中央恒星的质量正以每秒20兆吨的速度不断流失,相等于每年3.2×10?7太阳质量,恒星风的风力时速为每秒1,900公里。根据计算结果,中央恒星的质量与太阳差不多,约为一个太阳质量,演化前的恒星质量估计约为太阳的五倍。
二、双胞胎星系
双胞胎星系(2MASX J00482185-2507365 occulting pair) 由两个重叠的螺旋星系构成,位于玉夫座星系(NGC 253)附近。两个重叠星系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比玉夫座星系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更远,背景星系2MASX J00482185-2507365位于redshift z=0.06,前景星系位于玉夫座星系和背景星系之间。这对星系照亮了其中一个螺旋星云的可见柱状物周围的尘埃带。布满行星和恒星的柱状物周围向外无限延伸的尘埃带,为银河系外的天文学研究提供了新探索领域。这些尘埃臂的半径是这个星系半径的六倍。HST图上显示了这个尘埃臂和背景星系的横截面。
三、恒星仙境
由于未知的原因,NGC 6357正在形成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巨大的恒星。这个复杂的恒星形成仙境是由大量的尘埃和气体组成的,围绕着巨大的星团的巨大空洞。复杂的模式是由星际风,辐射压力,磁场和重力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特色形象不仅包括可见光由夏威夷UKIRT望远镜拍摄(蓝色)当着天空的调查的一部分,但红外光线从美国宇航局的Spitzer Space Telescope(橙色)和美国宇航局的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的X射线光的轨道(粉红色)。NGC 6357跨越了大约100光年,距离蝎子星座大约有5500光年远。1000万年内,NGC 6357所看到的最大质量恒星将爆炸。
四、马头星云
由恒星风和辐射雕刻而成的星际尘埃云偶然形成了这个可辨认的形状。它的名字叫Horsehead Nebula,它距离我们大约1500光年,嵌在巨大的猎户星云复合体。约五光年的“高”,黑暗星云编号为巴纳德33,可见,仅仅因为它的尘埃是映衬在明亮的发射星云IC 434。
星星在乌云中形成。对比蓝色反射星云NGC 2023,围绕着一颗热的年轻恒星,在左下角。华丽的彩色图像结合窄带和宽带图像记录使用三个不同的望远镜。
五、独角兽和圣诞树
炽热的氢气云填补这个多彩的影像在昏暗而又奇特的独角兽星座Monoceros。一个恒星形成区的编号为NGC 2264,宇宙气体和尘埃的复杂混乱,距离我们大约2700光年远,和红色的发射星云所激发的高能光线和黑暗的星际尘埃云的新生恒星。在那些模糊的尘埃云靠近炽热的年轻恒星的地方,它们也反射星光,形成蓝色反射星云。
高高的,可伸缩的马赛克图像矗立在大约3 / 4度或近1.5个满月,在NGC 2264的范围内覆盖了40光年。其宇宙的人物角色包括狐皮星云的尘埃,曲皮位于中心的左侧,明亮的变星的麒麟座沉浸在狐狸皮毛的蓝色薄雾,和锥状星云,向下从顶部的框架。当然,NGC 2264的恒星也被称为圣诞树星团。由恒星追踪的三角树形状在锥星云上有其顶点。树的基础更广泛的中心附近的麒麟座。
六、哈勃车轮星系
对一些人来说,它看起来像一辆马车的轮子。事实上,由于其外表的椭圆形的外观,一个中央星系的存在,看起来像一个车轮的辐条和连接,右边的星系被称为银河系。然而,对于其他人来说,它看起来像一个复杂的星系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待解释。
随着左边的两个星系,它们是一组星系约4亿光年,在玉夫座的一部分。大星系的边缘跨度超过100000光年,是由恒星形成区域充满了极其明亮和巨大的恒星。图为,车轮的环形引力破坏的一个较小的星系通过一个大的一个造成的结果,压缩星际气体和尘埃,导致恒星形成的波移动就像在池塘水面的涟漪。
七、仙女座星系M31
离我们银河系最近的主要星系是什么?仙女座。事实上,我们的星系看起来很像仙女座星系。这两个星系共同支配着当地的星系群。仙女座的漫射光是由组成它的亿万颗恒星引起的。环绕仙女座图像的几种不同的恒星实际上是我们的星系中的恒星,它们位于背景对象的前面。
被称为M31,因为它是在梅西尔的名单中的第三十一个天体仙女常。M31非常遥远,需要二百万年的光从那里到达我们。虽然可见没有援助的特色形象,M31是几帧有小望远镜数字镶嵌。关于M31仍然未知,包括具体多少亿年它还将与我们的银河系。
八、室女座草帽星系
草帽星系 M104的赤经为12时40.0分,赤纬为一11°37' ,距离大约为4000万光年(12.5兆秒差距),角大小为9'×4'。最早发现草帽星系的是法国天文学家梅襄,他于1781年5月11日发现了它。梅襄在给另外一位天文学家的信中这样写道:“我在乌鸦座的上方发现了一个星云,它似乎不含有恒星”。
英国着名天文学家威廉· 赫歇尔也注意到这个天体,他在自己的观测日记中这样描写它:“一个暗弱的弥漫的卵形的天体,有一暗条将星云的核心和整个星云分隔开”。因为梅西叶天体表中没有包括这个星云,因此他赋予这个天体一个他自己的编号:43H.I.,表示是赫歇尔发现的I型天体(亮星云)第43号。以后,德雷耶尔在星云星团新总表(即NGC星表)中收入了这个天体,是4594号天体。由于这个天体的奇特和有趣,法国着名天文学家弗拉马利翁又建议把它列人梅西叶天体表中,算作第104号天体。因此,现在人们把它称为 M104或NGC4594。
九、天鹰座行星状星云
行星状星云从小型的望远镜中看起来只是一个像行星般的简单圆盘。但是从哈伯太空望远镜 所获得的影像,却显示出如照片中的灿烂气圈。它是一个如太阳般的恒星在即将死亡之前,所展现出令人赞叹的高度对称形状。这一张被选作哈勃太空望远镜十周年纪念的NGC 6751合成假色照片,是一个美丽的典型例子,它具有行星状星云所特有的复杂特征。照片中的颜色是用来表示气体的相对温度的,从蓝色,橘色到红色,分别表示从最热到最冷的气体。从中央高温恒星(约摄氏14万度)所发出的强烈的恒星风与辐射,将星云切割成彩带般的形状。这个星云的实际大小有0.8光年,大约有600个太阳系那么大。NGC 6751位于天鹰座内,与地球相距约6500光年。星云象一只巨人眼睛一样在天鹰座发光, 它的中心可见一颗恒星。星云是被它抛射出来的气体。蓝色的区域是最热的气体, 它在中央的星附近形成一个环状。橘红表则为凉爽一些的气体。在星云以内的这些更凉爽的云的起源仍然是不明确的,但是它们的形状说明,由星风从中央星吹向四周是很清楚的。
十、明星泡泡
从一个热的,大质量恒星的快速风吹,这个宇宙泡沫是巨大的。编号为Sharpless 2-308位于距离地球约5200光年的大犬星座(大犬座)和覆盖稍微比满月的天空。其直径约为60光年,估计距离为。产生泡沫的大明星,Wolf Rayet的明星,是明亮的星云中央附近的。
Wolf Rayet的恒星质量超过太阳的20倍,被认为是短暂的,恒星演化的前超新星阶段。快风从这个明星Wolf Rayet创造的泡泡状的星云,它们把移动缓慢的演化早期阶段的材料。风吹起的星云约有70000岁。在膨胀图像中捕获的相对微弱的辐射主要是由被映射到蓝色色调的电离氧原子的发光所支配的。
宇宙其他星云
1、仙王座亮星云
NGC 7023是位于1300光年远的仙王座恒星丰产区。它的赤经为 21h 0.5m,赤纬为 68° 10′,大小 18′。NGC 7023其实是存在于LBN 487星云之内的一个星团,并被一颗+7等的恒星SAO 19158所照亮。位置接近米拉型变星仙王座T和+3.23等的明亮变星仙王座β (上卫增一)。
2、宝瓶座螺旋星云
NGC 7293是由一颗类太阳恒星在生命末期所产生的螺旋星云,是离我们最近的行星状星云。 这颗恒星的外层气壳被抛入太空中,从地球所在的位置看出去,正好象是看入一个螺旋梯之中。 而注定要成为白矮星的恒星核心遗骸,发射出非常高能量的辐射,造成先前抛射出的云气发出萤光。 螺旋星云位在北天的宝瓶座内,大小约有2.5光年,距离我们约有650光年远。 从螺旋星云内侧区域的特写影像,可以发现它有许多成因不明的复杂云气结。
3、猎犬座M51星系
猎犬座这个漂亮的M51星系是着名的旋涡星系,它是由Charles Messier首先发现的天体之一:1773年10月13日,他在观测一颗彗星时,发现了它,并且将它形容为一个“非常暗的星云,不含恒星”,很难观测到。它的伴星系,NGC 5195,在1781年被他的朋友——Pierre Méchain发现,因此也在1784年版的Messier星表中被提到:“这是个双星云,每部分都有个明亮核心,两者相距4'35"。两者的‘大气’相互连接,其中一个比另一个更暗。”
William Herschel也给NGC 5195分配了自己的名字:H I.186。星系距地球只有2000万光年。星系在大型望远镜中呈蓝色。星系两条旋臂的其中一条连接它的伴星系NGC5195,共同构成一个看起来像微弱的双星云一样的结构。星系明亮的核用双筒镜就可见,为8等;旋臂为11等,用一架口径8英寸(20厘米)的望远镜可以看到涡状星系的旋臂结构 。
4、杜鹃座47星团
恒星聚集在一起形成球状星团,在我们银河系中有 200多个球状星团绕着银河中心运转。, 下图为球状星团NGC 104(也称杜鹃座47)是第二亮的球状星团 (仅次于半人马座的 Omega星团 ,Omega Centauri)。, 位于小麦哲伦星云的旁边,只有在南半球才可以看到它。杜鹃座47所发出来的光要走 2万年才会到达地球。在图中很容易就可以找到许多红巨星。
5、双鱼座星系
双鱼座矮星系是属于本星系群的一个不规则矮星系,它也是三角座星系(M33)的卫星星系,因为位在双鱼座的位置上,所以被称为双鱼座矮星系。它以287Km/s的速度接近银河系,因此呈现蓝移。它可能是位于转折型的一种星系,介于矮椭球星系和矮不规则星系之间的星系。这种星系可能很罕见,但在统计上是可以接受的,属于二者之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
看完上述我为大家盘点的宇宙中十大最美星云,你们是不是都被这些星云的美丽所惊艳到啦!不管是猫眼星云还是马头星云以及其他的宇宙星云,它们的存在都是宇宙的美景~~
‘捌’ 关于宇宙的图片
哈勃太空望远镜20年照片精选(图)2010年04月25日08:56国际在线北京时间4月2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1990年4月24日,美国宇航局成功发射哈勃太空望远镜,今天哈勃迎来20岁生日,这架太空望远镜对天体物理学观测作出了巨大贡献。以下为哈勃20年来的照片精选。
美宇航局为纪念哈勃20周年发布的最新太空照片
这张图片是美宇航局为纪念哈勃20周年发布的最新太空照片,显示了船底座星云恒星形成区的局部。这一图景令人想起哈勃拍摄的经典的“创造之柱”,而且更为壮观。这张图片反映的是,一个三光年高的气体和尘埃柱体的上部。
美国时间4月24号,哈勃太空望远镜迎来了它第20个生日。1990年,哈勃太空望远镜被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送入了太空轨道,从此充当起人类观测宇宙的眼睛。20年来,人们凭借它对天体精确的观测能力,揭示了更多宇宙的奥秘。
自古以来人类就有探索外太空的梦想,“哈勃”望远镜是有史以来最大、最精确的天文望远镜,是实现这个梦想最有力的工具。“哈勃”望远镜的全名是哈勃太空望远镜。它是美国航空航天局和欧洲航天局的合作项目,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能长期在太空中进行观测的轨道天文台。它的名字是为了纪念在20世纪初期发现宇宙膨胀的美国天文学家艾德温·哈勃。
在太空望远镜发明以前,人们观测太空受到很大限制,因为地球大气层对电磁波传输有较大的影响。空间望远镜的概念最早出现上个世纪40年代,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直到1990年4月25号,“哈勃”望远镜才正式发射升空。“哈勃”直径10米,造价近30亿美元,以2.8万公里的时速沿太空轨道运行。它的出现使天文学家成功地摆脱地面条件的限制,获得了更加清晰与更广泛的观测图像。人们对“哈勃”的赞誉不计其数,它被称为美国宇航局的“骄子”,天文“皇冠上的瑰宝”等等,说它改写了人类太空探测史也并不为过。
哈勃望远镜是在宇宙中工作时间最长的人造卫星,迄今为止,它已经绕地球11万圈,拍下超过100万张图片和光谱。自从20年前发射升空之后,“哈勃”已经成为天文史上最重要的仪器。它成功弥补了地面观测的不足,帮助天文学家解决了许多天文学上的基本问题,使得人类对天文物理有更多的认识。它拍摄的恒星的照片清晰度是地面天文望远镜的10倍以上,打个比方说,1.6万公里以外的一只萤火虫都难逃它的“法眼”。
哈勃望远镜接收地面控制中心的指令并将各种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回地球,这个地面控制中心在美国马里兰州的霍普金斯大学内,科学家们再把处理过后的数据用于各项研究。“哈勃”创造了一个个太空观测奇迹,包括发现黑洞存在的证据,探测到恒星和星系的早期形成过程,观测到迄今为止人类已发现的最遥远、距离地球130亿光年的古老星系。比如拿黑洞来说。“哈勃”望远镜最早的核心计划之一就是要建立起由黑洞驱动的类星体和星系之间的关系。科学家们依靠“哈勃”所获得数据和影像构建的模型证实了黑洞的存在。
“哈勃”望远镜可以说已经到了“晚年”。它每隔几年就需要进行维修,如今已经历了5次大修,最近一次维护是在2009年5月。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在这次太空之旅中,宇航员通过5次太空行走对哈勃太空望远镜进行了最后一次维护,更换了大量设备和辅助仪器。这是对哈勃望远镜的最后一次维护,预计能将它的使用寿命延长至2013年后。届时发射的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能接续哈勃望远镜的天文任务。
“韦伯”是美国宇航局带头,与欧洲航天局和加拿大航天局合作的项目。“韦伯”原计划于2011年发射升空,但因为制造方面的问题,不得不延迟到2013年,目前费用已经升到了80亿美元。“韦伯”不像哈勃望远镜那样是围绕地球上空旋转,而是飘荡在从地球到太阳的背面的150万千米的空间。“韦伯”望远镜据称在许多研究计划上的功能都将远超过哈勃,会比“哈勃”观测得更远,但因其是个红外空间观测站,将只观测红外线,在光谱的可见光和紫外线领域内无法取代哈勃的功能。
‘玖’ 这是什么星云/星系/星球
呈现出规则椭圆形,应该是星系,星云大多数不规则,星球是圆的
‘拾’ 环状星云详细资料大全
环状星云(Plaary nebulae),也被称之为“Messier 57”,意为行星状星云,因此类星云中心有颗高温星,外围环绕着一圈云状物质,就好像行星绕着太阳似的而得名,也有因其形状像一个光环,所以又称为环状星云。
50亿年后,在太阳演化的末期,太阳将会失去外层气体物质,中心形成一颗炽热的致密白矮星。白矮星发出的辐射能够激发环绕在其周围的气体物质发出多彩的光线。随着气体物质的逐渐远离,就会变得越来越暗淡,当太阳熄火后就会形成这样的环状星云。
基本介绍
- 中文名 :环状星云
- 别称 :M57或NGC6720
- 位置 :天琴座内
- 主环大小 :约一光年
- 发现者 :弗里德里希·威廉·赫歇尔
- 原文 :Plaary nebulae
- 赤经 :18h53.6m
- 赤纬 :+33°02′
- 视星等 :9等
- 视大小 :1′
- 距地距离 :2300光年
成因
其成因系由超新星爆炸所致,当一颗质量在太阳的1.4~2倍的恒星发生爆炸时,其外部物质被抛向太空,形成圆形的星云,而星球的核心部份则被压缩成密度极大、温度极高的中子星,把抛出到周围的物质照亮而无人看到,即为环状星云,这和气状星云、系外星云的性质完全不同,此类星云在数量上远比他类星云星团为少。特征描述
主环大小约一光年,视星等8.8等(照相星等9.7等),距地球约2000光年。因形象美丽的圆环,故又被称为“戒指星云”。以现时膨胀的速度测定,M57是在6000年至8000年前的一次恒星(中心星)爆发而形成的。 M57由于较小,所以较难辨认出来;需要借助放大100倍以上的倍率才能把椭圆环显现,在大口径望远镜中和十分好的大气条件下,可在星云背景中看见几颗非常暗淡的前景星或背景星;用分阶段曝光手法,更能拍到其物质晕,首先以电脑合成的照片是日本的“昴”望远镜(Subaru)(1999年),然而天文爱好者亦能通过数码感光器材与滤镜合成以中等口径(四吋至六吋)望远镜拍到这十分暗弱的外环。发现过程
环状星云的发现者是英国着名天文学家弗里德里希·威廉·赫歇尔( Friedrich Wilhelm Herschel )。当时,赫歇尔还是英国皇家乐队的一名钢琴师,但他酷爱天文学,经常用望远镜观测星空。1779年夏季的一天晚上,当赫歇尔把望远镜对准天琴座的时候,在密密麻麻的恒星当中,发现了一个略带淡绿色、边缘较清晰的呈小圆面的天体。他模模糊糊地看出它应该是一个星云。但这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星云呢?赫歇尔也不知道。由于他的望远镜分辨率太差了,他看不清楚星云的细节,只是看它的模样与大行星很相像,于是赫歇尔就把这类星云命名为行星状星云。事实上,行星状星云与行星毫无关联,然而这个不恰当的名称却被人们一直沿用下来。与赫歇尔同时代的法国天文学家安东尼·达尔奎耶与赫歇尔同时也发现了这个天体,他是在观测1779年出现的彗星时看到它的。法国天文学家梅西叶把这个天体收入自己编制的星表中,排在第57位,简称M57。 环状星云 随着观测能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后来又陆续发现了不少行星状星云,截至2005年,观测的总数为1000多个。天文学家估计在我们的银河系中大概一共有四五万个行星状星云,只是由于它们都隐藏在太空深处,实在是太小太暗了,以致我们目前还不能发现它们。寻找方法
要看环状星云的话,先要找到它。环状星云位于天琴座。夏天的夜晚是观察天琴座的最佳时间。夏夜的星空丰富多彩,最重要的特点是,一条发出淡淡白光的银河横跨天空,面积不大的天琴座就位于银河的近旁。 织女星是天琴座α星,它在全天21颗最亮恒星表中排名第5。织女星与另外两颗亮星,一个是在全天21颗最亮恒星表中名列第12的天鹰座的牛郎星,另一个是名列第20的天鹅座的天津四,三颗亮星组成了着名的夏季大三角。织女星在银河的西岸,牛郎星在银河的东岸,两星隔着银河遥遥相望,而天津四则在朦朦胧胧的银河当中熠熠发光。 夏季大三角在夏夜星空中特别醒目,我们通过夏季大三角很容易就能找到织女星和天琴座。环状星云M57就隐藏在明亮的织女星东南方大约7度远的地方。 环状星云的视直径仅1′多,视星等为9.3等,距离我们1410光年。环状星云美丽异常,而且用小型望远镜就能观测到,因此它成为广大天文爱好者最喜爱观测和拍摄的对象之一。在小型望远镜中,它是什么样子呢?当年赫歇尔描述它是“一个有洞穴的星云或者是星环”,“星云中心有一个对称的同心的黑斑。星云可能是由恒星组成的星环,呈椭圆形,短轴与长轴之比约为83:100。” 在现代大型天文望远镜里,M57是一个非常美丽动人的椭圆形光环。光环的内边缘为淡绿色,外边缘为红色,两边缘之间的中间部分是淡淡的黄色,宛如一个精工细作的工艺品戒圈。因此也有人称它为指环圈星云。环的中心有一颗目视星等为14等的白矮星,它就是环状星云的中心星,是一颗表面温度高达十几万度的高热星。在中心星的辐射下,环绕在中心星周围的星云物质中的气体原子受到激发而发光,不同的气体原子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环的内边缘距中心星较近,紫外辐射较强,星云气体中的氧和氮原子受激发出绿色的光;环的外边缘距中心星较远,紫外辐射弱一些,星云气体中的氢原子受激发出红色的光。 天文学家还发现,环状星云事实上是一个球状星云,由于我们是从遥远的地方去看这个球状的气体壳层,显然,我们看到的星云外围部分的物质要比中心部分的厚得多。因此,我们就将这个球状气体星云看成了环状星云。天文研究
根据美国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照片,环状星云的外形并不像百吉饼,而是像果酱甜甜圈,因为星云的中央充斥着大量物质。星云是由尘土、氢气、氦气以及其他气体构成的一个星际云。 研究小组领导人、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位于田纳西州的纳什维尔)的罗伯特-奥德尔表示:“这个星云的外形并不像百吉饼,而是像果酱甜甜圈,因为中央充斥着大量物质。”奥德尔和他的研究小组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以及一些地面望远镜获取这个标志性星云的更清晰图像。照片显示环状星云是一个更为复杂的结构,超过天文学家此前的想法。借助于新观测数据,他们绘制了迄今最为准确的环状星云3D模型。 奥德尔表示:“借助于哈勃望远镜提供的细节,我们发现了这个经典星云与此前认为的完全不同的形状。哈勃望远镜获取的新观测数据提供了有关这个星云的更多细节,我们也因此得知这个星云并不像我们此前认为的那么简单。” 环状星云距地球大约2000光年,宽度大约1光年。这个星云坐落于天琴座,是天文学家的一个宠儿。此前借助望远镜进行的观测就已经发现环状星云中央区域存在大量物质。这一次,哈勃望远镜的宽视场照相机3号提供了较过去观测更为丰富的细节,让科学家进一步了解这个星云。 奥德尔的研究小组认为这个环环绕一个蓝色足球形结构。这个结构的每一端都突入到环的对边。环状星云斜对地球,因此,天文学家能够看到它的“正脸”。在哈勃望远镜拍摄的照片中,蓝色结构是发光的氦气。环中央的白点是白矮星产生的辐射,导致氦气发光。这颗白矮星是一颗类日恒星的残余,耗尽了氢气燃料并且剥离了外层的气体层。 哈勃望远镜所拍照片的细节让奥德尔的研究小组感到吃惊。照片显示环内缘一带分布着暗淡的不规则密集气体结,好似脚踏车轮的轮辐。这些气体须在膨胀的炙热气体进入白矮星释放的冷却气体时形成,受到白矮星紫外光辐射侵蚀的可能性不大。 哈勃望远镜拍摄的照片允许研究人员将气体结与明亮主环周围的光柱进行比较。在其他行星状星云内,天文学家也曾发现类似的密集气体结。对环状星云的命运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太阳在未来60亿年的演化。奥德尔说:“在变成一颗白矮星时,太阳也会剥离外层的气体层,温度逐渐升高。一旦温度达到足以照亮气体的程度,物质会进一步远离太阳。距离更远意味着太阳的星云更为暗淡。” 根据新观测,环状星云外形好似扭曲的甜甜圈 环状星云(也被称之为“Messier 57”)图像,展示了生动的外形和色彩。从地球的角度观察,这个星云呈简单的椭圆外形,边缘较为粗糙。根据哈勃太空望远镜以及一些地面望远镜进行的新观测,环状星云的外形好似一个扭曲的甜甜圈 环状星云的合成图像,结合了哈勃望远镜宽视场照相机3号以及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大双筒望远镜获取的新观测数据。在这幅图像中,色彩绚烂的环状星云与周围的暗淡太空形成鲜明颜色对比。大双筒望远镜是格雷厄姆山国际天文台的一部分 这幅图像展示了环状星云的侧向几何外形和结构,星云的宽大晕轮和内部区域,低密度物质团向外伸出,远离地球,中央的白点是白矮星产生的辐射,导致氦气发光数字巡天项目获取的一幅图像,展示了环状星云及其周围太空。其他环状星云
天琴座
位置:赤经18h51m.7;赤纬+32°58'(1950年分点);光度9.3等;视直径83"×59";距离1800光年。 位置在天琴座β与γ之间靠近β约2/5处,寻找时需用4~5cm 40倍以上之寻星镜,方能约略的呈现圆面来,5cm 7倍双筒镜虽亦能见,但只是和恒星像差不多而不易分别。 6cm 40倍镜则可看出圆面中隐约有小黑点,8cm 60~100倍则可看成圆环状,15cm 100~150倍则更清楚,且可看出椭圆形环的长轴两端略暗的区别来。如用20cm镜尚可看到环内13等的中心星来,另外还有一颗15.5等的暗星则需60cm以上的大望远镜了。 此星云现仍在以每秒19km的速度膨胀中,从分光观测中发现此星云只有连续光谱,既无辉线也没有暗线(吸收线),似乎缺乏氢及氦的特殊天体。 虽然它的视直径只有1'多一点,看起来很小,光度也只有9.3等,但感光作用却很强,用300mm以上的镜头,使用柯达Tri X底片,曝光3~5分钟追踪即可照出环状来。狐狸座
位置:赤经19h57m.4;赤纬+22°35'(1950年分点);光度7.6等;视直径8'×6';距离720光年。 位置在没有亮星的狐狸座,寻找时可由天琴座的γ星与天鹅座头部的β连线再延伸相等距离处,在它北边25'有颗14号星,以此星为中心约1.°5的半径上又有12、13、16、17号四颗五等星围绕成半圆形,也可把这五颗星连线成M形,则M27就在中间的14号星之南约一个月亮直径处,寻找并不很困难。 因M27为M天体的环状星云中最亮最大者(约有月亮直径的1/4),即或用5cm 7倍的双筒镜也可看出长方形,6cm 40倍镜看来长方形的中间稍细,8cm 40倍即可分辨出不是长方形而是圆形,两边成弧状向内凹进去,15cm镜可见星云中浓淡不均,20cm镜则可看到13等的中心星了。 由于它的形状两头大中间细,好像体育用的哑铃,故称之为“哑铃状星云”(mb bell nebula)。 此星云实直径约1~2光年,现仍以每年0".068的速度继续膨胀中,依此速度倒推约在3~4000年前发生爆炸,其中心星光度虽只有13等,但其温度却高达85,000度(绝对温度)。该星云现正以每秒41km的速度向我们接近中。 由于它的面积大且亮,也是摄影的好对象,50mm的标准镜头用柯达Tri X曝光20秒,固定摄影即可照出能认出位置的照片来,200mm F4的镜头用追踪法曝光10分钟约可看出长方形,口径10cm以上F5的望远镜直接焦点曝光10分钟追踪,即可照出哑铃的形状来,口径愈大愈清楚。 在图中尚有M56球状星团及M29及M39两个疏散星团,因篇幅所限不作介绍,仅标出位置以供寻找时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