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李元德的元德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1、2007年由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画册《本位艺术——李元德卷》(书号ISBN978-780526-255-01.544)
2、 2004年由河南出版社出版画册《中国画百家——李元德》。
3、2005年由北京邮政管理局发行中国邮政明信片《中国书画百杰——李元德作品选》。
4、2008年作品被国家奥组委选为奥运圣火传递图,并由中国邮政发行,《丽江胜景》——北京奥运圣火传递特种纪念邮票。
5、2005年12月作品《三峡风情系列》发表于国家级《国画家》。(天津美术出版社)
6、2006年系列作品《太行写生》发表于《水墨中国》。
7、2006年《乡关有梦系列》发表于《水墨前言》。
8、2006年作品《姑苏风韵》被荣宝斋收藏。
9、2007年作品《书香门第》、《太行夜色》分别发表于《荣宝斋》杂志第三、四期。(中国美术出版社)
10、作品《太行写生系列》分别发表于《水墨前沿》及《中华名流——中国画坛》。
11、2007年作品发表于《中国画坛》11期。
12、2007年7月北京卫视《传承创新,自成一家——画家李元德访谈》。
13、2008年6月人民美术出版社期刊《美术中国》整版主题报道梦里乡关水墨情——画家李元德专访。
14、2009年2月,中央电视台画家在线网、当代书画名家网、中国新华网、中国嘉德在线、专题推介当代中国画名家李元德。
15、中国新华网、中国网、千龙网、中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河南政府网中原网专题报道《水墨三峡动画动京华——画家李元德访谈》。
B. 太行天脊 大美长治
太行江南
别有洞天
古寺悬空
卧听飞瀑
挂壁公路
神奇太行
壮美太行
巍巍太行,绵延千里。在它的中南段,乍现出千般舞姿,万般神态,令人目不暇接。
放眼望去,这里或千峰竞秀,或万壑争奇,或壁立千仞,或深渊万丈;
伫立山峰,这里有或红日喷薄,或云海踏波,或松涛涌动,或水天一色。
太行山在这里纵情狂舞,呈现在人们面前是雄奇,是险峻,是妩媚,是秀美。大峡谷成为她俊美的容颜,“不是江南,似在江南”成为她艳丽的新妆。
这就是位于太行山中南段的长治市呈现给世人的美景。
当人们行走在太行山中南段,才会真切地感受到长治市居太行之巅的盛名、“与天为党”的豪气,以及苏轼笔下“上党从来天下脊”的美妙和霸气。
长治,一个令人魂牵梦绕的地方,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梦境,一个太行山最美的地方。
长治之美,美在山水。
长治的山,既有以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为特征的众多名山,也有林海苍莽、草木丰茂、生态优美的风景胜地。
“群峰壁立太行头”的板山,以“太行雄姿”“太行日出”“太行云海”“太行秋色”和“太行浴雪”从不同角度和季节展示了太行风光的绚丽多姿。登上板山,太行山的巍峨博大扑面而来,放眼远眺,八百里太行如汹涌的海涛。俯瞰下望,层层黄崖鳞次栉比,无尽风光尽收眼底,展示了雄浑险绝的太行雄姿。板山日出是太行山一大奇观。夏秋睛日,黎明时分,站在板山便可欣赏到日出。东方既白,太行群峰首先是出现一片红彤彤的朝霞,在朝霞的映衬下,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巨大的火球将整个太行群峰笼罩在一片火光中,群峰生辉,耀眼夺目,有“泰山日出观不得,板山日出最为奇”之说。板山云海多发生在夏秋季节。雨后放晴,雾气未散,山下蒙蒙一片,山上朗朗晴空,云雾缠绕山腰,似乎随手都可采撷。登临山顶,游人仿佛置身天国,令人心旷神怡,直可与黄山云海相媲美。深秋时光,满山灌木经霜染造,便呈现出火一样的颜色。满山铺秀,遍岭堆锦,秋色烂漫,美不胜收。有“不是香山、胜似香山”之誉。冬日来临,瑞雪纷飞,太行山雾凇挂枝,云雾漂移,重峦叠嶂,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展示出一幅壮美的水墨长卷。位于南太行东麓的壶关太行山大峡谷,是国家5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入选中国最美十大峡谷。这里是峰的海洋、石的国度、洞的世界、水的宝庄、植物生长的园地和动物生栖的天堂。八泉峡、红豆峡、青龙峡、黑龙潭和紫团山等景区共400多处景观和享誉全国的紫团参、红豆杉等300余种珍稀植物和金钱豹、黑鹳、金雕等130多种国家保护动物,构成了以雄、奇、险、秀为特色的自然风光。奇峰怪石壁立千仞,莽莽林海郁郁葱葱,悬泉飞瀑喷珠溅玉,岩溶桥洞曲径通幽,就像一幅雄奇的山水画。层层沉积丹霞岩层,记载了岁月的演变轨迹;片片三叶虫化石,解释了物种的繁衍;块块千奇百态的山岩,诉说着大自然的神奇,又像一座天然的地质博物馆。
在一座座群山之间,是一条条河流。它们或在上党盆地休憩,或在绿野中穿行,构成了一座座湖泊,形成了长治漳泽湖、沁县千泉湖、长子精卫湖等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和众多湿地保护区;构成了穿行太行山的河流和美景,与古朴的村落、远古的遗存,共同镌刻下太行山上的乡愁记忆,描绘出一幅华北独有的“北方的南方、南方的北方”“不是江南,似在江南”和百里画廊的盛景。
漳河始终与太行山演绎着“爱恨情仇”。它横切太行山而过,形成了刀劈斧削般的悬崖峭壁、幽深的峡谷和千折百绕的曲流。位于长治平顺县的太行水乡,绝壁千仞,鬼斧神工,高峡平湖,天造地设,悬瀑飞泻,浊浪滔天,集北国雄姿与南疆旖旎于一体,汇阳刚之气与阴柔之美于一地,有百里画廊之称。这里鸳鸯戏水,竹筏游弋,荷花映日,恐龙卧滩,度假山庄,荡舟垂钓,世外桃源景中有景,国保省保名胜荟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天赐绝景与国之瑰宝珠联璧合。酷似长江三峡的太行小三峡,沿途左右悬崖峭壁,奇松倒挂,水峡幽深,岩石峥嵘,多有泥沙的浊漳河,到此处却清澈见底,无论河水涨落,始终不淤泥沙,为后人留下了一个个谜团。
一座山有一座山的色彩,一座山有一座山的故事。在长治境内,一个个美丽的传统凝结成中国文化符号在山上镌刻,一个个 历史 的遗存闪耀着文化的光芒在山巅奔放。炎帝神农氏曾在此“尝百草、得五谷、教民耕种”,实现了人类从游牧到定居、从渔猎到农耕的伟大转折,开启了华夏农耕文明的 历史 。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羿射九日、愚公移山等众多史前神话传说均发端于此,被誉为“中国神话故乡”。在太行群峰的掩映之中,长治现存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3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6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4个,全国宋元之前的古建筑70%在山西,而山西的50%在长治,被誉为“古文化和古建筑博物馆”。全国现存的唐代木结构建筑仅4座,长治市平顺县的天台庵就是其中一座。
长治之美在太行,太行最美在长治。古往今来,这里的美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从曹操的“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到李白的“欲过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从韦庄的“㔉开岚翠为高垒,截断云霞作巨防”到石珝的“太行之山何崔嵬,岩幽谷隐藏风雷”,再到苏轼的“上党从来天下脊”,有着“与天为党”威名和冠绝太行美景的“太行之巅”,留下无数名人足迹和诗文,或赞颂、或慨叹、或抒臆,都集中体现出太行山的雄、奇、险、绝、幽。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在太行山上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和民族气概,使太行山从地理意义的“天下之脊”升华为政治意义上的“民族脊梁”,赋予了太行山全新的精神内涵和文化魅力。那首脍炙人口的“群峰壁立太行头,天险黄河一望收。两岸烽烟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成为一个民族的时代记忆,成为大美太行、最美长治的厚重底色。
(责编:马云梅、褚嘉琳)
C. 水墨情歌
水墨情歌——湖南山水画家周伟红印象记
我时常惊讶于水墨的神奇,用一纸几笔,凭轻重虚实,在泼洒勾涂间,顷刻绽放出动人心魄的美!并谓为我大中华之国画,千古传颂,价值连城!
有人曾质疑于我,作为一个文化艺术水平尚低的人、小城镇当暴发户矿老板的我,为何会与水墨丹青结缘???
友人也曾问过我,国画大家如此之多,为何我独钟情于湖南湘潭易俗河的烟斗哥周伟红的山水作品???
我说是周伟红的山水画品质撼人!是周伟红那种带着些许闷骚味仰视他人的思想行为诱人!
看吧!《世界锑都—冷水江》之百米山水长卷,青山雄厚延绵万里、河川苍茫蕴情迂回,近疆辽阔广袤无限、远山莽莽极目无形,好一幅锦绣山河极具价值之美作。《红色韶山—曙光》更是独具匠心的大胆创作,一张红宣纸,水墨染寥廓,数笔树葱茏,赤色抹岳麓,意境尽昭然,几次上展评,屡屡获殊荣!40平方米的巨幅创作——《春和景明》的山欢水笑在眼前,雾锁烟笼绕川涧,树林隐隐疏平去,一抹阳光东边来。该作品的构思与手法均获当地同行高度赞赏!还有他那记录时代发展与典型故事的《风雪战歌》、《江边有支动人的歌》、《矮寨春天》、《唻唻》、《再忆故乡》、《太行秋韵》和《伟红—家山》系列、、、、、、诸多获奖作品,一一展示出周伟红独特的个性创作风格,其用心写意出的那种精神,勾勒出的那番意境,涂点出的那方灵动,足以让画前的你真心赞许!也只有他——周伟红创作的画作,才具有让你在接近它的瞬间,就会感受到这宣纸上的山水充满着最动人的东西——生命!
曾有哲学家如是说,美是充满生命的人和物!
而周伟红的挥毫涂抹之作,正是一种精、气、神的综合表现!他通过描绘大地苍生的动感与静态的N种美,把那山那水那人那些个动植物甚至那些事件,在林林总总或粗粗淡淡或疏疏密密中,轻勾重点再挑复染,创作出于平静中风起云涌、于妖娆中雍容富贵、于澎湃中喷涌丰盛、于灿烂中洋溢欢腾的春夏秋冬四时美景图画!
一位电视台朋友告诉我,周伟红给他的第一印象——乱发披肩、唐装不鲜、手持烟斗、沉默寡言,那时的周伟红没能提起他多少兴趣,但在他亲临现场,看周伟红轻描淡写的画完《家山秋韵》并即兴吟诗做题“秋风送我一山金,借问黄昏岭上吟;省却丹青繁复笔,只留空白作烟云。“,顿时,在全场哗然赞美不已中被折服。那跃然纸上的金山碧水暖阳,淡弱远山衬托浓墨近景,透出盛秋的华彩神韵,真是养眼养心一副好作品。自此伊始,我那位电视台朋友也和我一样,成了周伟红的铁杆山水粉丝。
”在你的心中画一幅,大瀑布,让我的情感,任意、宣泄“ !周伟红是一个用心创作的画者,从他的类散文诗里完全可读出他的艺术潜质。
“新月如眉挂柳梢,江南景色镜中娇; 雨湖一夜成霜露,引得仙凫下九霄。“周伟红的诗文就如一只只翩翩起舞的彩蝶,与他那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山水画作不时结伴深情拥舞,让你在赏山、赏水的同时,再赏上一曲他的诗歌,其中韵味,恰如我们在品尝美酒佳肴的同时又知遇红颜知己!
”慢步天门观景台,乘兴挥毫雅韵开; 满纸烟云随笔载,直把诗情入画来。“豪放灵韵南北兼容的配画诗句与画意通融,朗朗上口。反之,周伟红的山水画作一如他的诗文,只把真情凝做画,展纸挥毫绘人生!
朴实、粗犷、简练、浑厚的画风。是他不断学习,探索,创新,追求,历经近20年潜心修炼,逐渐形成他今天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才得以在这个拥有”全国书画名城“之美誉的湖南湘潭谋得方寸之地力求发展!
周伟红成功了。他凭着对画作艺术的执着追求、凭着谨慎谦虚不止学习的精神,就在当下,已经取得阶段性的可喜成绩,”妻子、房子、儿子、车子、票子“样样拥有,真可谓是五子登科一应俱全,幸福生活天天享受着。他的作品也在湖南省内甚至在国内获奖颇多,并多次远赴新加坡、香港成功联展,多数作品被广大玩家收藏,同时,部分精品力作被美国、中国驻利比亚使馆收藏。
周伟红没有满足于现状,他甘做画作艺术的苦行僧,也更愿身体力行的去帮助别人。他在继续苦心修炼匠心创作的同时,广结善缘力尽爱心回报社会,积极参与筹建白石爱心书画联谊会并亲自担任艺术总监,凡湖南湘潭的爱心艺术作品拍卖会及其他外地县市的爱心行为活动,总有他的身影或他的优秀作品参与其中,凡拍卖所得尽数捐献,有时还把自个腰包掏空做了支持,以至于尔偶会闹出个回家车费还暗地里找同行朋友借的笑话!用他自己的话说:于艺术当用心作画,于社会则用爱践行!入木三分的真情表白,没有丝毫的故意做作,言简意赅得让我们不得不从心眼里赞叹称佩!
“ 满山红叶满山秋,踏遍峰峦云未收。极目危岩高百丈,众山一览小如丘。“
如果说周伟红的诗有一种翱翔大地的气势,那周伟红的画作更是这种气势中质的精华。而成就他今天独特气质的就是他的灵韵山水气魄画作。也正是他那积极向上鲲鹏万里的诗情画意之势、之境、之质,才孕育出他与众不同的优秀画作。
看周伟红及其画作,读其诗句,我个人喜用咀嚼的目光去品读他的人、品赏他的画、品味他的诗。唯在这样的不紧不慢中,才可以看出:他的情在他的画里,他的诗在他的画里,他的爱更在他的画里!
我有收藏他的作品,我很多朋友也在收藏他的作品,我们都以拥有他的作品数量来确定未来财富指数的高低!!!!!!
D. 水墨画名家排行榜
“中华国宝书画文化复兴工程”的前十名书画艺术家--刘咸宜、张为熙、梁兆金、刘玉妹、霍玉山、潘世钊、高瑀、刘奇新、吴凤、李家原
(排名不分先后)
5.1 刘咸宜
中国着名国画艺术家,师从崔子善、李可染、傅抱石等名师,是这些着名国画大师的得意弟子。刘咸宜大师作品多次应邀赴美参展,曾为美国前总统卡特当场挥笔作画并赠送,受到卡特总统的赞赏,并亲笔写感谢信表示感谢和高度赞扬。其多幅作品还作为国礼赠送给美国政界、商界、艺术界等着名人士,受到当地媒体热评。
5.2 张为熙
中国着名国画艺术家、中国老年书画研究院会员。张为熙自幼酷爱绘画艺术,师承国画名家崔子范(国画大师吴昌硕嫡传弟子)。作品多次在全国各大画展参赛并获奖,在全国各大展赛中入选并获金、银、铜奖,其中作品《水清鱼壮》获全国老年书画比赛金奖,作品《挚友相会》获得“感动中国・魅力夕阳”首届中国老年书画名家作品大赛金奖。多幅作品被入编世界权威书画典籍,入选个人书画大展赛典籍。
如今,张为熙先生的作品,市场价值已高达1.5万元/平方尺。张为熙先生创作的作品相继在国内美术作品大赛中获奖,分别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念馆等国家级博物馆及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国际友人收藏。
5.3 梁兆金
出生于1957年,于80年代中期拜张大千得意门生俞致贞为师。他秉袭张大千所创“大风堂画派”、“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的创作风格,集文人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其作品不拘泥于一技一派,追求意境的感染力和画幅的整体效果,被其师褒扬为:“最接近恩师张大千50岁时期的‘瑰丽’画风”。纵观梁兆金的画作,所显现的胸襟、气象、境界,正是历代画坛许多国宝级大师所共同追求的艺术境界。
张大千老师曾用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临摹古人名作,长期置身故宫与敦煌临摹古画与壁画,不仅完整的吸收了前人技艺,更造就了他独特的画风。梁兆金今天的成就得益于他严格遵循张大千艺术之路,对基于中国画传统之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走兽、工笔等无所不能,无一不精,无愧于当代实力派全能型画家之称号。其多幅作品被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台湾领导人马英九等其他多位两岸领导人也多有收藏。
梁兆金在国外举办多次个展,回国后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称赞,称其为:“最有代表性的中国画家,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国画的魅力” 。如今,其大部分书画作品真迹已被“中华民族友好促进会”选定为国际交流礼品而不再进入国内书画市场。
5.4 刘玉妹
中国着名国画艺术家,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研习书画。她的作品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她成功的以经典的笔墨意趣传达了中国画的现代艺术精神,深深得益于经典样式而又善于出新,故而她的画能够直接的感动人心,深得中外书画收藏家的喜爱。刘玉妹大师师承国画名家刘立杰,是中国着名国画大师齐白石的嫡传弟子,深得齐白石大师真传,其绘画作品多有齐白石大师的神韵。多幅国画作品被所属书画研究院以及中外友人收藏。多幅作品入选《当代中国文艺家大辞典》等全国各大书画典籍。
刘玉妹作品《寿三千》曾引起藏界极大反响,此国画中的桃子,又称蟠桃,泛指西王母所居处之仙桃。《山海经》载:“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相传西王母寿辰常举行蟠桃盛会,各方神仙群往祝寿。所以蟠桃又称寿桃,寓意幸福、富裕、长寿。此作风格大气,颇有齐白石大师的神韵,被当代着名书画家评价为:“此桃丝毫不逊色于齐白石大师的风格”。
5.5 霍玉山
中国着名国画艺术家,师承朱乃正,国画大师吴作人嫡传弟子。其绘画境界开阔,寓意深远,以凝练而准确的形象融会着中西艺术的深厚造诣。他禀赋深厚,学贯中西,刻意探求,大胆创新。他以“法由我变,艺为人生”的艺术观,循着“师造化,夺天工”的创作道路,继承和发展传统,为“中国水墨画”开拓了新的风貌,从理论和实践上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是我国当代美术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代杰出的美术家和美术教育家,他在中国画创造方面可谓是别创一格,自成一家。霍玉山是继吴作人之后中国国画界的又一领军人物。
作品《秋雨过后》《远方的呼唤》《闲着没事》《清爽的风》分别获“金色秋天--油画艺术精品展金奖”,“迎新春·中国画·精品展”金奖,“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奖”,“庆祝澳门回归10周年,迎新春国际美术精品展”银奖,其作品为海内外收藏家、博物馆所搜求。多次应邀赴世界各地讲学、举办个展或联展、参观访问、文化交流等活动。
霍玉山作为国画界的领军人物,其作品在书画市场炙手可热。2005年前,霍玉山先生六平尺的绘画作品大约在8000元左右,2010年,其六平尺的书法作品在多家拍卖公司上拍,作品底价50000元,最后都以15万元以上价格成交,霍玉山先生的书法作品被誉为“当代最美国画”,他的成功证明了中国国画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更预示了书画投资市场的美好远景。
5.6 潘世钊
中国着名国画艺术家,美协会员。师承国画名家纪云梓,国画大师张仃嫡传弟子。作品屡获国内外各大书画展金奖,其中作品《福禄同享》《福寿延年》分别荣获山东省老年书画摄影大赛优秀奖,“北京东方兰亭国际书画艺术中心--感动中国魅力夕阳中国老年书画名家作品典藏编委会”金奖,并入编此书,被授予“感动中国·中华杰出功勋书画家”荣誉称号,同时被中国书画艺术教育研究院永久珍惜收藏。
潘世钊的作品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充满活力,充满朝气,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他的作品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喜爱。现其花鸟作品均价每平尺近15000元人民币。其作品多次被中国最具权威的拍卖公司以较高的价格拍出,并多次获得全国书画大赛金奖,许多作品被各地政府机构及海内外知名人士收藏,足以说明潘世钊的作品极具观赏价值、收藏价值和商业价值。
5.7 高瑀
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中心副馆长,中国第六种字体《茝巅文》书法研究院副院长。高瑀先生书法风格与欧阳中石书法风格一脉相承,是欧阳中石最得意门生,书风妍婉秀美,潇洒俊逸。笔落在纸上,龙蛇游走,跌宕起伏,如行云流水,气韵飞动,极尽刚柔相济之大美。厚重处,泼墨积水,有种肆意宣泄任笔挥洒的美感。淡雅处,枯笔飞白,线条奇崛,苍古豪放,极具书法气势。结构巧中有拙,拙中藏巧,耐人品味。高瑀通过毛笔的提按顿挫、平移绞转从而构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其中《骏嶪腾飞》、《医者仁心》、《龙马精神》等作品被国家多个重要单位永久珍稀收藏,参加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多个国家及地区的书画展并荣获金奖,受到全世界书画艺术家及收藏单位的高度赞誉。
5.8 刘奇新
当代着名书法艺术家,师承书法名家、中国书画家协会主席刘金才,为王子元、于右任门下嫡传弟子。十几年前就以其深厚的文化学养、扎实的书法功力,以及卓然的书法作品《清平乐.六盘山》在“庆祝建国五十周年海内外书画大赛”上荣获金奖。十几年来,刘奇新在书法艺术道路上大步迈进,艺术造诣深得恩师刘金才以及王子元、于右任真传,并在继承和发扬恩师艺术精髓的基础上,突破创新。
业内着名书法专家曾对刘奇新有过这样的评价:刘奇新是当代书坛难得一见的书法奇才,他能够在继承家师真传的基础上有自己独创的艺术风格,这是十分难得的,未来几十年之后必将成为和他的恩师刘金才、王子元、于右任一样优秀的书法大家。
5.9 吴凤
中国着名书法艺术家,天津书法家协会会员,“梅花组合篆书”创始人。
2007年创作了八仙过海、毛主席诗词等“梅花组合篆书”,2008年又创作了迎奥运贺词组合篆书,这些作品分别受到了书法专家和书法大家的称赞和认可,从此奠定了他自己独有的书法艺术--“梅花组合篆书”,使得其作品成为了研究中国古代梅花篆字书法的一块“活化石”。
吴凤是近几年书法界的“红人”,其独创的“梅花组合篆书”让其声誉海内外,独领风骚。其书法作品广受书法专家及书法界同仁的称赞和认可,更被广大书法爱好者争相追捧。
5.10 李家原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东方书画家协会会长、北京当代东方书画艺术交流中心主任、北京大学、郑州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推介的“中国书法50家”之一、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栏目首席评委、北京电视台“天下收藏”首席嘉宾,热衷于公益书画事业。
李家原公开出版的专着有《毛笔行书实用对联精选》,《优秀散文诗硬笔书法字帖》等,主编出版了《中国书法艺术大观》、《中国老年书画家大典》等大型书画作品集。2001年9月,李家原入选中国书协会员,其书法创作历程在中央电视台“翰墨飘香--中国书法50家”专题节目中播出。2006年5月,李家原丈二巨幅《毛泽东词沁园春·雪》被人民大会堂收藏悬挂。更值得称颂的是,多年来,李家原一直坚持从事青少年书法教育,培养了大批书法人才和青少年书法爱好者。他专注于小楷创作,字形端妍秀美,书体清新雅逸,30米长卷《金刚经》《道德经》等深受好评。作品曾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全国政协礼堂、美术馆、艺术馆等多方收藏。作品获国际书法大展、第二届楹联书法大展、第二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第五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等国内外各大画展金奖。
E. 吕大江的着名画作
作品《太行初春》入选全国八届美展,《悠悠岁月》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新世纪美术展”并收入画集,《家山晨雾》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新时代美展”并收入画集,创作组画《漳河畔》获国家级及省级美展大奖。
1963年作品《老来红》获全国美展优秀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并赴欧洲、非洲七国展出。
1982年作品《晚归》赴美国旧金山、芝加哥、纽约展出,并收入画集。
1984年作品《夜走太行》被评为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同年《故乡情》等10幅作品赴香港展出。
1985年120幅新作在天津、河北、湖北等地举办巡回个展。
1986年作品《草满池塘水满陂》赴日本展出,并收入画集;同年作品《苇》《屋的节奏》被选送北京参加“现代书画学会”年展。
1987年作品《午夜》参加“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教师作品展。”
1994年其新作的《黑色太行系列》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大型个展;展出期间举办了专题研讨会,众多专家、学者、美术评论家对展出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国内外30余家报刊杂志予以刊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与你同行》、《文艺广角》也进行了专题报道。
1996年春以“中国美术家协会代表团”成员身份赴美访问,进行展览和学术交流,并出席在纽约举办的“世界艺术博览会”。同年9月赴新加坡参加高峰画廓为其举办的盛大个展,获得极大成功。被广大收藏家称作“几年来空前的,从来没有过的成功展出”。他们对《黑色太行系列》兴趣极大,被踊跃收藏。1996年10月应邀赴香港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同时新加坡《联合早报》《联合晚报》《新民日报》;香港《文汇报》《亚洲艺术新闻》等10家报刊、杂志均以整版篇幅刊登连载专题介绍。
1997年作品《山情》在《太平洋春季大拍》中以12万元高价被新加坡客商购走,创下该次拍卖会中青年最高价格。1998年作品《夜走太行》被收入《中国美术全集》。
1999年3月在厦门、珠海、潮州、汕头举办《吕云所风情展》在国内外出版有《吕云所画集》、《太行人太行情写太行风,吕云所作品集》、《吕云所牧牛图》专辑。《中国当代山水画库·吕云所专辑》、《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精品毓·吕云所专揖》等。
2001年由天津美协、天津美院、天津青年美协主办《2001年吕大江画展》。
2003年《春消息》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当代花鸟画大展”,《玉树蒙春》入选全国十届美展并获天津展区银奖,《少女与猫》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第二届人物画展”。
2005年9月荣获“天津十佳青年美术家”称号。许多作品被国内外美术博物馆及个人收藏,在《美术观察》、《美术》、《国画家》、《中国画家》、《书画典藏》、《收藏家》、《美术世界》、《新视角》、《水墨潮》、《国画艺术》、《水墨前沿》、《中国书画报》、《东方书画报》等许多报刊杂志刊登介绍。传略被收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等辞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