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莫泊桑简介-人物
居伊·德·莫泊桑(Henri René Albert Guy de Maupassant,1850年8月5日—1893年7月6日),19世纪后半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俄国契诃夫和美国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品有《项链》、《羊脂球》和《我的叔叔于勒》等。
莫泊桑1850年出生于法国上诺曼府滨海塞纳省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曾参加普法战争,且此经历成为他日后创作的重要主题。他一生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三百五十九篇中短篇小说及三部游记,是法国文学史上短篇小说创作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莫泊桑犯有神经痛和强烈的偏头痛,巨大的劳动强度莫泊桑简介,使他逐渐病入膏肓。直到1891年,他已不能再进行写作,在遭受疾病残酷的折磨之后,在1893年7月6日逝世,年仅43岁。
人物简介:
1850年8月5日,莫泊桑出生于诺曼底米洛美尼尔城堡的一个小贵族家庭。父亲名叫居斯塔夫·德·莫泊桑。母亲名叫洛尔·勒·普瓦特温。1851年8月17日,在教堂接受洗礼。
1854年全家定居于塞纳河滨海省格兰维尔一伊莫维尔庄园中。这个庄园为莫泊桑后来写的小说《一生》提供了背景。1859年全家离开诺曼底前往巴黎谋生。10月莫泊桑进入拿破仑公学读书。
1860年夏季,母亲携二子回到诺曼底埃特尔塔的维尔基别墅居住。年底,莫泊桑离开拿破仑公学;父母因感情不和而协议分居。1861—1862年 埃特尔塔教区的欧布尔教士为莫泊桑两兄弟担任家教。
1863年,进入伊夫托修道院办的学校六年级读书,开始创作第一部诗集。1866年暑假中搭救了溺水的英国诗人、文学批评家斯文伯恩,受到对方的热情款待。
1868年,由于写了一首有蔑视教会的诗被教会学校开除。在母亲辅导下读完高中二年课程,10月进入鲁昂中学。在创作上开始受到诗人路易·布耶和小说家福楼拜的栽培。
1869年7月27日通过中学毕业会考并获得克安大学文学学士。10月赴巴黎攻读法律专业,受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影响颇深。
1870年7月普法战争爆发,应征入伍。在战争中的经历成了他日后写作的重要素材。1871年9月退伍复员。
1872年3月进入海军部工作。10月被任命为殖民地管理处的临时雇员,但没有薪水。工作之余继续学习法律。1873年2月正式领薪水,开始了公务员生涯。在福楼拜的指导下开始学习小说创作。
1874年冬季在福楼拜寓所结识了屠格涅夫、都德、左拉、龚古尔等作家。
1875年创作历史诗剧《吕纳伯爵夫人的背叛》。4月在一群朋友中不公开上演黄色滑稽剧《玫瑰花瓣·土耳其人之家》。短篇恐怖小说《剥皮的手》在《洛林季风桥年鉴》上发表,莫泊桑署名为约瑟夫·普律尼埃。
1876年3月在《文学共和国》上以居伊·德·华勒蒙的笔名发表诗歌《水边》。10月到法国南部诉安蒂伯居住。完成独幕诗剧《排演》。结识阿莱克斯、瑟阿尔、厄尼克、于斯曼等青年作家,以左拉为偶像经常出人巴黎郊区左拉的梅塘别墅聚会,号称“梅塘集团”。开始出现脱发症。
1877年2月完成剧本《鲁恩伯爵夫人的背叛》。4月16日与阿莱克斯、瑟阿尔、厄尼克、于斯曼等青年作家在特拉普饭店举办自然主义作家晚宴,左拉、福楼拜、龚古尔等作家出席。这次聚餐成了自然主义诞生的标志。5月《玫瑰花瓣·土耳其人之家》在贝克剧场上演。8月被医生诊断患有恶疾,经海军部准假,赴瑞士洛埃施进行温泉治疗。12月打算写小说《一生》。
1878年1月完成对剧本《鲁恩伯爵夫人的背叛》的修改,但该剧未能上演。1879年2月1日到公共教育部任职。2月19日剧本《旧日的故事》在巴朗德剧院首演。3月10日剧本《旧日的故事》出版。夏季,“梅塘集团”6位作家约定以普法战争为背景,各自创作一篇小说,并以《梅塘之夜》为总题名合集出版。同年莫泊桑被授予学术界奖章。10月28日在《文学共和国》上发表文章《居斯塔夫·福楼拜》。12月在《现代与自然主义者杂志》上发表诗歌《一位少女》(即1876年发表的《水边》),埃塘泊法庭认为该诗有伤风化,传令莫泊桑出庭,福楼拜出面干预并劝告莫泊桑。
1880年2月14日到埃塘泊法庭候审,总检察长写信给法兰西检察官,依法提出免予起诉的命令。4月17日小说合集《梅塘之夜》出版,莫泊桑的短篇小说《羊脂球》轰动文坛。几天后其诗集也相继出版。5月30日中篇小说《一个巴黎市民的星期天》开始在《高卢人报》上连载。6月1日教育部准许莫泊桑六个月假期,莫泊桑赴科西嘉旅行,写成短篇小说《科西嘉的强盗》,莫泊桑从此离职成为专职作家。8月结识克蕾芒丝女士。
1881年从克劳札勒街搬至巴蒂涅奥勒地区的都隆街83号居住。5月小说集《泰利埃妓馆》出版,《一个农场女佣的故事》、《一家人》等8篇中短篇小说问世。7—9月,作为《高卢人报》特派记者赴北非阿尔及利亚等地参观访问。从这年开始,长期为《吉尔·布拉斯报》等多种报刊撰稿,直至1891年。
1882年5月小说集《菲菲小姐》出版,《女疯子》、《一个诺曼底佬》、《皮埃罗》等短篇小说问世。夏天到布列塔尼旅行。1883年2月27日与约瑟芬·利泽尔曼的私生子在巴黎出生。3月在《当代名流》上发表研究左拉的文章。4月第一部长篇小说《一生》出版。小说集《菲菲小姐》(增订版)、《山鹏的故事》、《月光》等先后出版莫泊桑简介,《骑马》、《我的叔叔于勒》、《两个朋友》、《米隆老爹》、《勋章到手了!》、《珠宝》、《绳子》等短篇问世。这年莫泊桑遭受眼疾、偏头痛、神经痛等多种疾病的折磨。
1884年离开都隆街到蒙夏宁居住。相继出版游记《阳光下》,小说集《哈丽特小姐》和《隆多丽姊妹》,《项链》、《伞》、《幸福》、《遗产》、《衣橱》、《小酒桶》、《俘虏》、《散步》、《索瓦热老婆婆》等多部短篇小说问世。
1885年3月小说集《白天与夜晚的故事》出版。4月长篇小说《漂亮朋友》开始在《吉尔·布拉斯报》上连载。4—6月与画家热尔韦等人出游意大利西西里等地,购买游艇并命名为“漂亮朋友”号。5月长篇小说《漂亮朋友》单行本出版。12月小说集《帕朗先生》出版。
1886年1月小说集《图瓦》出版。5月小说集《小罗克》出版。12月下旬长篇小说《温泉》开始在《吉尔·布拉斯报》上连载。年底,应罗思柴尔德男爵邀请,访问英国。
1887年1月长篇小说《温泉》出版。5月小说集《奥尔拉》出版。夏天到伦敦、牛津等地游览。9月撰写论文《小说研究》和长篇小说《两兄弟》的部分。10月至次年1月前往北非旅行。
1888年 1月《小说研究》在《费加罗报》的文艺副刊上发表,长篇小说《两兄弟》出版。同年出版《在水上》、《于松夫人的蔷薇》。ll—12月乘“漂亮朋友”号游艇出游,途经热那亚、那不勒斯、阿尔及利亚、突尼斯等地。
1889年2月小说集《左手》出版。5月长篇小说《如死一般强》出版。8月艾尔维精神病发作,莫泊桑将其送往医院治疗。9—10月乘“漂亮朋友”号游艇再次出游,访问突尼斯、意大利。论文《十九世纪小说发展》在1899年《博览》杂志上发表。这年莫泊桑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出现严重的幻觉现象。
1890年3月游记《漂泊的日子》出版。4月短篇小说集《无益的美》出版。6月长篇小说《我们的心灵》出版。由于病情日益恶化,原定本年度出访西班牙与埃及的计划被迫取消,但年内多次接待一位神秘的“穿灰衣的女人”。性格变坏,经常发脾气.与维克多·雨果大道的新居的房主打官司,借口是房子太吵闹。
1891年3月与人合写的三幕剧《穆索特》在吉姆纳斯剧场首演成功。6月到狄沃纳、香泊勒等地温泉治疗。12月身体各部位剧烈疼痛,难以忍受,几乎到了要疯狂的地步。圣诞节前与他巴黎的两位女友玛丽·卜纳、阿尔伯·卡安到圣一玛格丽特岛过节。
1892年新年元旦,莫泊桑在尼斯母亲家用晚餐。1月2日深夜试图割断喉咙自杀。1月8日作为精神病人被送进巴黎帕西医院就治。
1893年7月6日因精神病严重发作,与世长辞。7月8日其遗体被埋葬在巴黎蒙巴纳斯公墓的第二十六区。
个人生活
家庭
莫泊桑出生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狄埃卜城附近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他的祖辈都是贵族,但到他父亲这一代时没落了。父亲做了交易所的经纪人。他的母亲出身书香门第,爱好文学,经常对文学作品发表评论,见解独特。莫泊桑出生不久,他的父母由于经常闹矛盾分居了,他和母亲住在海边的一栋别墅里。幼年时的莫泊桑喜欢在苹果园里玩耍,在草原观看打猎,喜欢和农民、渔夫、船夫、猎人在一起聊天、干活。这些经历使莫泊桑从小就熟悉了农村生活。从童年时代起,母亲就培养他写诗,到儿子成为作家时,她仍然是莫泊桑的文学顾问、批评者和助手,所以他的母亲是他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第一位老师。
婚恋
莫泊桑终生未娶,有三个私生子,只供养不承认。
② 莫泊桑背景
背景
(1) 衬托主体事物的景物
(2) 对事态的发生、发展、变化起重要作用的客观情况
(3) 后台
(4) 舞台背面的布景
《我的叔叔于勒》背景材料
莫泊桑,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850—1893)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参加过普法战争。曾在海军部和教育部工作。创作上得到福楼拜的指教,也受过自然主义的影响。一生共写了近三百篇短篇小说,和六部长篇小说。成名作《羊脂球》以普法战争为背景,描写一群人结伴旅行的经过,揭露了贵族资产者寡廉鲜耻。《我的叔叔于勒》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世态、炎凉;《项链》讽刺小资产者的虚荣并谴责金钱万能的社会制度。他的作品构思精巧,布局严谨,长于心理刻画和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生动,具有典型意义,博得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对后世作家有很大影响。
③ 莫泊桑的家庭背景
莫泊桑1850年8月5日生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母亲出身并非名门望族,但是殷实的资产阶级家庭,聪慧绝伦、温文尔雅,通晓四、五种外语,酷爱文学艺术,与福楼拜是莫逆之交。莫泊桑出生不久,父母因感情不和而分居,莫泊桑跟随母亲,在母亲身边度过了幸福的童年。10岁时,莫泊桑就开始听母亲为他朗读莎翁的作品。莫泊桑不少短篇都是母亲为他提供的题材,即便在他成名以后,母亲仍是他的忠实的读者和直言不讳的批评者。 莫泊桑的父亲偷香窃玉、穷奢极侈,侵吞母亲的财产,以致造成父母间关系的最后决裂。这就是莫泊桑日后写了大量以父母离异而造成家庭悲剧为题材的短篇小说的原因。④ 蛮子大妈为何让害死她儿子的德国士兵,住进自己的家中
因为农人们都不大有什么仇恨,这种仇恨仅仅是属于高等人士的。至于微末的人们,因为本来贫穷而又被新的负担压得透不过气来,所以他们付出的代价最高;
因为素来人数最多,所以他们成群地被人屠杀而且真地做了炮灰;因为都是最弱小和最没有抵抗力的,所以他们终于最为悲惨地受到战争的残酷祸殃;
有了这类情形,他们所以都不大了解种种好战的狂热,不大了解那种激动人心的光荣以及那些号称具有政治性的策略;这些策略在半年之间,每每使得交战国的双方无论谁胜谁败,都同样变得精疲力竭。
——莫泊桑《蛮子大妈》
一、莫泊桑写作背景
1870年7月19日,法兰西第二帝国向普鲁士宣战,俾斯麦一声令下,德国士兵毅然开赴前线。
一个多月后的9月1日,由于法军统帅指挥失策,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率领的近十万名法军在色当被普鲁士士兵俘虏。
第二天,拿破仑三世正式向俾斯麦签订了投降书。
俾斯麦后来回忆到,拿破仑三世在投降时,曾给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写了一封信,上面提到:''我亲爱的兄弟,因为我未能死在我的军中,所以我只得把自己的佩剑献给陛下。我希望继续做陛下的好兄弟——拿破仑。''
拿破仑三世的愿望注定无法实现,他的国民无法容忍如此懦弱的君主,9月4日,法国国内发生内乱,大资产阶级联合起来推翻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军官并未接过信,他下令让十二位士兵将蛮子大妈推到了火墙边,在一排枪声过后,蛮子大妈死在了自己的家门口,但她并未倒下,当军官走向满身鲜血的她时,她的手中仍然死死攥着那些信。
……
从朋友口中,了解了整件事情经过的莫泊桑,望着这座满是疮痍的古堡时,他的心再不复先前的快乐——烈火烧灼的痕迹依旧清晰可见。
正如战争中死去孩子的父母一样,仍承受着满心的伤痛。
⑤ 莫泊桑的个人简介
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6多篇中短篇小说, 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 “短篇小说之王”,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莫泊桑出身于一个没落贵族之家,母亲醉心文艺,并有很深的文学修养,尤其喜爱诗歌,在其影响下,莫泊桑少年时代便憧憬作一名诗人。他13岁开始写诗。
在鲁昂读中学时,他又受老师、诗人路易·布那影响,开始多种体裁的文学习作,后在福楼拜亲自指导下练习写作,参加了以左拉为首的自然主义作家集团的活动。1870年,莫泊桑参加了普法战争,退伍后,在工作之余,依然从事文学写作。
他以《羊脂球》(1880)入选《梅塘晚会》短篇小说集,一跃登上法国文坛,其创作盛期是80年代。10年间,他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一生》(1883)、《俊友》(1885)、《温 泉》(1886)、《 皮埃尔和若望》(1887)、《像死一般坚强》(1889)、《我们的心》(1890)。这些作品揭露了第三共和国的黑暗内幕:内阁要员从金融巨头的利益出发,欺骗议会和民众,发动掠夺非洲殖民地摩洛哥的帝国主义战争;抨击了统治集团的腐朽、贪婪、尔虞我诈的荒淫无耻。莫泊桑还创作了350多部中短篇小说,在揭露上层统治者及其毒化下的社会风气的同时,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小人物寄予深切同情。
短篇的主题大致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是讽刺虚荣心和拜金主义,如《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第二是描写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赞颂其正直、淳朴、宽厚的品格,如《归来》;第三是描写普法战争,反映法国人民爱国情绪,如《羊脂球》。
莫泊桑短篇小说布局结构的精巧。典型细节的选用、叙事抒情的手法以及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文笔,都给后世作家提供了楷模。
另外,他敏锐的观察也是令人称道的,自从他拜师福楼拜之后,每逢星期日就带着新习作,从巴黎长途奔波到鲁昂近郊的福楼拜的住处去,聆听福楼拜对他前一周交上的习作的点评。福楼拜对他的要求非常严格,首先要求他敏锐透彻的观察事物。莫泊桑遵从师教,逐渐善于“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后来,当他在谈到作家应该细致、敏锐的观察事物时,说:“必须详细的观察你想要表达的一切东西,时间要长,而且要全神贯注,才能从其中发现迄今还没有人看到与说过的那些方面。为了描写烧的很旺的火或平地上的一棵树,我们就需要站在这堆火或这棵树的面前,一直到我们觉得它们不再跟别的火焰和别的树木一样为止。”
一次,福楼拜还建议莫泊桑做这样的锻炼:骑马出去跑一圈,一两个钟头之后回来,把自己所看到的一切记下来。莫泊桑按照这个办法锻炼自己的观察力有一年之久。
⑥ 谁知道莫泊桑的《小狗皮埃罗》和《月光》的创作背景
莫泊桑是在诺曼底小镇长大的,那里的自然风光和生活环境给了他很打影响。他的小说对人情世态风俗习惯有很精细的描写,莫泊桑经历过普法战争,做过小职员,对社会各个阶层有深刻的认识,《小狗皮埃罗》正是莫泊桑对人性丑陋的抨击,费弗尔太太的自私吝啬完全遮盖住人性的善良与同情。
《月光》理尼央憎恨女人却渴望爱情。当他看到外甥女与情人出现在美丽的月夜下时,他退却了,醒悟了,大自然都如此眷顾爱情,难道他自己就不能容忍吗。莫泊桑是一位月光诗人,他的很多作品中都以月光为背景,用诗人的笔触描写银色的月光,恋人少女与美丽的月光和而为一。对莫泊桑而言月光有特殊的含义,一个冰冷寂寞的圆球,却始终充满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