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五台山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梵文 Mañjuśrī ,音译文殊师利。意译:妙德,妙吉祥。又译:妙首,普首,濡首,敬首。曼殊是妙之意,师利是吉祥之意,简称为文殊。为我国佛教四大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之一。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他们合称为“华严三圣”。文殊菩萨智慧、辩才第一,为众菩萨之首,被称为“大智文殊菩萨”。
山西省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华严经·菩萨住处品》说:‘东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亦说:‘尔时世尊,告金刚密迹菩萨言:我灭度后,于此瞻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邦,其国有山号曰五顶,文殊童子,游行居上,为诸众生,于中说法。’而经所说清凉山及五顶山,即今中国山西五台山。此山在五台县东北,离县城一百二十里,五峰环抱,顶无森林,如垒土之合,因名五台山。地居边境,寒冷异常,无炎暑之热,又名清凉山。古之丛林,今之佛刹,皆在中台之下,其南台离中合八十里,台高三十里,顶周二里,金莲名菊,灿发如锦,亦名锦绣峰,世传是文殊菩萨所居。文殊菩萨诞辰纪念日:农历四月初四。
文殊菩萨的形象,通常是手持慧剑,骑乘狮子,比喻以智慧利剑斩断烦恼,以狮吼威风震慑魔怨。
2. 4大佛教名山里五台山有文殊菩萨的大铜像吗,其他3座山都有了
五台山有殊像寺,殊像寺的文殊殿内有一尊文殊菩萨骑过猗狻的塑像,高9.87米,是五台山台怀镇诸寺中最高的一尊彩塑文殊像。其中,狻猊高3.95米。狻猊四蹄蹬地,昂首竖耳,张口卷舌,双眼圆睁。面部、腰间、腿上呈蓝底白点,颈上长满深绿色的穗缨。它雄壮敦实,精神抖擞,作行走姿势,给人一种活泼奔腾之感。这尊文殊菩萨于天空显真容,匠人争中生智,拿出他厨房和好的乔面,照形捏制。刚捏好,文殊的真容便隐去。匠人接着用泥仿塑,却总是不很理想,便干脆把乔面头安在塑像上,并贴上一层金,于是这一塑像就有了乔面头像文殊菩萨的称谓。
是五台山最大的文殊像,但不是铜像,其他寺庙可能有小的铜像菩萨吧。
3. 五台山文殊菩萨求什么
是求子、求智慧、求事业的。
文殊菩萨,梵名Mañjuśrī ,音译作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满祖室哩,意译为妙德、妙吉祥、妙乐、法王子。又称文殊师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萨。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般若经典关系甚深,故称为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或谓其为已成之佛,如首楞严三昧经卷下载,过去久远劫有龙种上如来,于南方平等世界成无上正等觉,寿四百四十万岁而入涅盘,彼佛即今之文殊师利法王子。或谓其为实在人物,如文殊师利般涅槃经谓,此菩萨生于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家,生时屋宅化如莲花,由其母之右胁出生,后至释迦牟尼佛所出家学道。此外,亦有说文殊菩萨为诸佛菩萨之父母者。一般称文殊师利菩萨,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佛之胁侍,分别表示佛智、佛慧之别德。所乘之狮子,象征其威猛。
4. 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在哪个庙
五台山五个台顶各建一座寺庙。即东台望海寺、南台普济寺、西台法雷寺、北台灵应寺、中台演教寺。也因为五台山是文殊菩萨演教的地方,所以这五个台顶上的寺庙均供奉文殊菩萨,但五个文殊的法号不同:东台望海寺供聪明文殊、南台普济寺供智慧文殊、西台法雷寺供狮子吼文殊、北台灵应寺供无垢文殊、中台演教寺供孺童文殊。从此以后,凡到五台山朝拜的人,都要到五个台顶寺庙里礼拜,叫做朝台。
到了五台山,就是到了文殊菩萨的道场,差不多可以说庙庙都供文殊。文殊菩萨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般若经典关系甚深,故称为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文殊菩萨是大智慧的象征,能开发智慧,提高悟性,尤其能帮助小孩学业有成、官人福禄双增、商人增财增福。记住常念文殊菩萨心咒(也叫聪明智慧咒):“翁啊拉巴扎纳谛”,可以开启聪明智慧的。
5. 五台山的五位文殊菩萨,有什么不同之处
在以往系列的文章里,“源易缘”曾介绍过,五台顶上所建的寺庙,分别是东台顶的望海寺,西台顶的法雷寺、南台顶的普济寺、北台顶的灵应寺、中台顶的演教寺。
细心的读者从文章中注意到,这些台顶上的寺院里,正殿虽然供奉的都是文殊菩萨,但名字却各有不同。
比如,东台望海寺供奉的是聪明文殊、西台法雷寺中供奉的是狮子文殊、南台普济寺供奉的是智慧文殊、北台灵应寺供奉的是无垢文殊,中台供奉的则是孺童文殊菩萨。
佛教是清静之地,无垢文殊菩萨供奉北台顶灵应寺。“源易缘”留心到,北台叶斗峰不仅是五台中最高的峰顶,也是华北地区的最高山峰。
登临北台峰顶,山上绿草茵茵,大地清洁,一片纯净,可谓一尘不染,一片清静清凉净土。
因此在民间,也就有了“登北台,拜文殊,会让心地纯净”的说法。
6. 五台山文殊菩萨的介绍
文殊菩萨http://ke..com/link?url=SUqv-yXo9FdzKp__0-9QQOFSU4tnl5gWknJRlzn_9LCqQi3
7. 五台山文殊菩萨有哪五个化身
文殊菩萨的五个法身分别叫黄文殊、四臂文殊、白文殊、黑文殊、红黄文殊。是山西五台山黛螺顶的正殿。五台山有五个山峰,峰顶平坦,叫做五台。每个峰上供奉一位文殊菩萨,东台望海寺供聪明文殊、南台普济寺供智慧文殊、西台法雷寺供狮子文殊、北台灵应寺供无垢文殊、中台演教寺供孺童文殊。黛螺顶是五个台内的一座小山峰,顶上的寺庙里把五位文殊像塑在一起,一同供奉,因此正殿叫做五方文殊殿。
8. 文殊菩萨是五台山供奉的吗
五台山原先并不叫五台山,而是叫紫府山,也称作五峰山道场。至于五峰山更名为五台山,这里面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据传说,远古时代的五峰山一带气候异常恶劣,常年酷暑,当地百姓苦不堪言,时逢文殊菩萨在那里讲经说法,见到黎民百姓的疾苦,深表同情,于是发大愿拯救百姓脱离苦海。文殊菩萨装扮成一个化缘的和尚,行程万里到东海龙王那里寻求帮助。他在龙宫门口发现了一块能散发凉风的巨大青石,于是便把它带了回来。当他把那块大青石(东海龙王的歇龙宝石)放置在五峰山一道山谷里时,刹那间,那里一下就变成了草丰水美、清凉无比的天然牧场。此后,那条山谷也被起名叫做清凉谷。人们在山谷里建了一座寺院,将那清凉石圈在院内。后来,隋文帝听说此事后,便下诏在五座山峰的台顶各建一座寺院供奉文殊菩萨。即东台顶的聪明文殊,西台顶的狮子吼文殊,南台顶的智慧文殊,北台顶的无垢文殊,中台顶的孺童文殊。在东台顶能看日出,西台顶能赏明月,南台顶能观山花,北台顶能望瑞雪。这就是五台山的由来。相传文殊菩萨曾在五台山住过,以后就成为他的道场。
9. 为什么不在五台山造一座高大的文殊菩萨像
五台山的庙大多供奉文殊菩萨。最有名的是殊像庙,供奉的是五台山最大的文殊菩萨像。
五台山五个台顶都有庙,每个庙里都供奉文殊菩萨,人们到五台山旅游,有的要登五个台顶礼拜五个文殊菩萨像,这叫“大朝台”。但是人们体力有限,于是就在一个小的山坡上将五个台顶的文殊菩萨像集中到一起,这就是黛螺顶。人们可以到黛螺顶礼拜五个文殊菩萨像,这就叫“小朝台”。所以不登黛螺顶,就不算到过五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