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清图片 » 清修佛陀唯美图片
扩展阅读
女生和渣男搞笑图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长什么样图片 2023-08-31 22:06:10

清修佛陀唯美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5-14 22:18:09

① 佛陀电视剧中佛陀伸出三个指头表示什么

那个叫做“说法印”,表示向众生宣说佛法。
佛陀的手,有各种不同的姿势,佛教称之为“印相”或“印契”。各种印相有其特定的含意,这是识别各尊佛像的重要依据。最常见的印相就是“释迦五印”,详细如下:
一、说法印:以拇指与中指(或食指、无名指)相捻,其余各指自然舒散。这一手印象征佛说法之意,所以称为说法印。
二、施无畏印:屈手上举于胸前,手指自然舒展,手掌向外。这一手印表示了佛为救济众生的大慈心愿。据说能使众生心安,无所畏怖,所以称为施无畏。
三、禅定印:又称定印。是以双手仰放下腹前,右手置于左手上,两拇指的指端相接。这一手印表示禅思,使内心安定之意。据说释迦佛在菩提树下禅思入定,修习成道时,就是采用这种姿势。在密教中,这种手印是胎藏界大日如来所用,称为“法界定印”。
四、降魔印:以右手覆于右膝,指头触地,以示降伏魔众。相传释迦在修行成道时,有魔王不断前来扰乱,以期阻止释迦的清修。后来释迦即以右手指触地,令大地为证,于是地神出来证明释迦已经修成佛道,终于使魔王惧伏。因此此印相称为降魔印。又因以手指触地,所以又称为触地印。在密宗中,这是金刚界曼荼罗内阿閦佛之印相。
五、与愿印(又作施愿印):是以手自然下伸,指端下垂,手掌向外,表示佛菩萨能给与众生愿望满足,使众生所祈求之愿都能实现之意。此印相具有慈悲之意,所以往往和施无畏印配合。以上五种手印,合称为释迦五印,这是最常见的几种印相。

② 释迦牟尼佛像的释迦牟尼佛的一生

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佛教的创始人,公元前五百余年释迦牟尼出生于北印度迦毗罗卫国,是国主净饭王的太子。成道后,被世人尊称为“释迦牟尼”,意思为“释迦族的贤哲”。 佛陀结跏趺坐,手持禅定印。佛陀略为俯首,眼神下视,面容与手臂的肌肉线条显示张力,将释迦进入深度禅定前的瞬间表情捕捉得相当入微,与众多入定唯美的佛陀风格大异其趣。此尊佛像独特之处,是佛陀的眼睑沿的中央各有一颗芝麻大小的痣,痣虽微小,微妙的是所产生的视觉震撼却相对深刻。
明代佛教造像充满人性的一面,与中国佛教走向世俗化、社会化有很大的关系。

③ 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出家

1、一个高度的智慧者对人生之旅的选择
初学之人当然应该从“释迦牟尼佛传”中去认识佛陀为什么要出家?出家后如何修行?如何为众生说法?什么时候离开世间?为什么要证入涅槃?……但是如果“看不对传记”,对释迦牟尼佛终生所说“法义”局限在“历史考证佛经源流”的原始佛教上,就是“小乘经典”──《阿含经》中,或者走入一类“密教徒”所说“即身成佛”──在这一生中就能究竟、圆满成佛,或者在“十几世中”就能圆满成佛的“错误知见”去认识“佛陀的德行”。那么你初入佛门对“法”的认识与观念就已经被“误导”。
然而释迦牟尼佛确实在两千五百年前诞生在古印度的“蓝毗尼园”中(现在是尼波尔境内),确实示现凡夫身,于出家修道前,一直以尊贵的太子身分,处在一个奢华富裕的王宫生活里(见《中阿含》大品柔软经第一)。而此养尊处优的贵族生活,对一个天赋禀异,具有灵敏观察力的智者而言,呈现在眼前的一切,却使他对现实生命的起源,充满了一连串的疑问,激发他对现实人生敏锐的求知欲。当一个人对目前的荣华富贵、名利权势视如敝屣,深感它的不实性、无常性,豁然发现另一条坦荡、悠然的云水生涯时,就是他踏上心灵之旅、开发内在精神生命的开始!
释迦牟尼佛是这样一个具有高度智慧,异于常人的思索力、观照力,身处仙人跳如云,权贵齐集于一身的皇宫生活里,而不为富贵所诱,淫乐所动。在洞悉出再美好的环境,再欢乐的时光,也要随着无情的流云,飘逝在苍穹深处,消失得无影无踪时,毅然超出这个千篇一律,充满权力是非的王宫生活,带着对真理的追求,精神生命开发的理想而展开另一种宇宙缘起的探寻。
2、释迦太子因见人间的生、老、病、死而发现人生短暂生命的真相发心出家修行
一般人要在困窘的环境下发现痛苦的根源,因为尝到痛苦的滋味而知苦、舍苦,发心出家,比较容易。对于一个从小安居于安富尊荣,无忧无虑,从来没有尝受到困苦因缘的尊贵太子,要他骤然舍弃眼前拥有的妻妾仙人跳,财势权贵,如果没有异于常人的大担当、大智慧,是不容易觉醒的,太子不但以智慧之眼看清楚了眼前奢华糜烂的皇宫生活,只不过如过眼云烟般的虚幻,并且在出城游观时(见《长阿含》大本经“一”),于道路上亲自看见头白齿落、面皱身偻的老人,身患疾症、病苦折磨的患者,四肢僵硬、悲号送终的死人,从现实人生的“生、老、病、死”中,发现短暂生命的真相。死亡,是人生最后的归宿,如果对自己的生命没有做过内在的洗炼,对自己灵性的生命没有丝毫把握,任何人到了迟暮之年,都会惧怕死亡的来临。
大部分的人,皆是在妻儿恩爱中庸庸碌碌地虚度一生,能够在今生生命中对生命的起源、生命的意义、精神生命的价值做过短暂检讨、反省的,恐怕大都要经过病苦、老年、临死之前,乃至生离死别间,才会稍微对周遭发生的人事环境做短暂的回顾、省悟!
佛经上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众生要在尝到苦的结果后,才知道“苦”是人生的真相。一个从有生命以来,就对现实的假相有着异于常人的观察力、判断力的先知先觉者,在他观察出原来这一期生命中充满了许多身心交织而产生了无数不是世人现有的凡常思虑所能解决的痛苦烦恼时,适时运用他敏捷的分辨力,改变他的人生观──慧剑斩情丝,转变这一生未来将要走的路程,扭转这一生现实生命将要造作、形成的现实因果,使他的人生之旅在三十岁(实岁二十九,又有记载十九岁)的那一年产生了急剧的变化,成为一个富贵与流浪生命者之间的人生旅程空前的转捩点。见《中阿含》浦利多品罗摩经第三)
三十岁── 正是人生的壮年时期,一个人到了三十岁之时,正是有独立思考力、判断力的时期,具备分辨人生之旅的黄金时期,可以说是已经找到了未来人生的出路。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人生最具塑造性、进取性、思想性、观照性的年龄,就是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佛陀选择三十岁出家,便说明了佛已经从世俗的王宫安乐中与出世修道的清修中划分出了一条入世与出世的明显分野。生与死不能两立,要解决人生烦恼的根源,就不能再沉迷于当前的富贵淫乐之中,要当生亲证宇宙人生的真理,便非得今生出家修道不可。佛以最实际的行动,代表了一个贵族身分者看清楚了权势内幕的纷争,对权贵生涯的觉醒,代表了一个置身于纸醉金迷皇宫生活中的千金之子领悟了未来人生应该走的方向,对无常欢乐刻骨铭心的省悟,暗示了一条人生最大的投资路线──出家,唯有从现实人生的经历中发现出苦的生机,才能彻底斩断世间的情缘,出离五欲六尘之家,方能在不断的苦修精进下,得到人生起源的答案……
3、释迦牟尼佛在出家后,是如何修行成就的呢?
在《阿含经》上告诉我们:“释迦太子”(悉达多太子)出家之后,经过追随外道仙人苦修的阶段,曾经日食一麻一麦,禅修精进,但是始终不能超脱三界生死之苦。最后在菩提树下禅坐,深入四禅之中……,终于彻底证见十二因缘法的形成与还灭的真理而了脱生死。
事实上,《阿含经》(小乘经典)所说的“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因证见十二因缘法而了脱生死”,只是对“佛在世时为因应当时的声闻弟子的根器而行‘同事摄’”,方说为“佛出家修行后,在古印度的当世之中,才了脱生死”。
但是在大乘经典中(如《华严经、法华经、佛本行集经》等经中却是又因应菩萨弟子的根器而记载,释迦牟尼佛出世在古印度的当世之中是“示现成佛而不是仅有了脱生死而已”)。
也就是说,依大乘经典记载,释迦牟尼佛出世在古印度的当时是用“大菩萨行者”的身分以“变化身”(应化身)而出世在古印度的当世之中,示现王宫生活……,又示现出家、修行、成佛。所以初学者接下来就应该进一步认识佛的究竟释义是什么?而不是将对“释迦牟尼佛”的认识,对成佛的修行经过,局限在“了脱生死”的法义当中!

④ 佛主如何闭关,释迦牟尼佛菩提树下清修

释迦牟尼佛并没有闭关, 只是抛弃王族决心出家修行, 六年苦行森林, 出来之后发现了这不是修行的办法,于是找到了菩提树决定禅坐,如果没觉悟就不起来。 过了7天夜睹天上的星星, 佛陀当时以破我执, 当时还有法执没破, 正当放下了法执,他就成了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

⑤ 莫辞清修三年苦,冲天一飞振大羽,富贵必从勤苦得。慧根出自闻思修 2011年 我在归元寺,抽的求高人指点

莫辞清修三年苦:不要怕苦怕累,要有所成,必须经几年努力。
冲天一飞振大羽:比喻成功之时,像大鹏展翅冲天。
富贵必从勤苦得:富贵都是从勤劳吃苦中得来。
慧根出自闻思修:人生的智慧是从广学多闻而得的。
宗旨是:经过一番努力会成功。 既然是佛签,就应多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行善积德,前途一定光明,人生必会吉祥如意。

⑥ 释迦牟尼(佛陀)雕像左手手心朝上和朝下有什么区别,请看我提问的配图

佛教的像,很讲究手的刻划和塑造。佛像的手,有各种不同的姿势,佛教称之为“印相”或“印契”。各种印相有其特定的含意,这是识别各尊佛像的重要依据。最常见的印相就是“释迦五印”,详细如下:

一、说法印:以拇指与中指(或食指、无名指)相捻,其余各指自然舒散。这一手印象征佛说法之意,所以称为说法印。

二、施无畏印:屈手上举于胸前,手指自然舒展,手掌向外。这一手印表示了佛为救济众生的大慈心愿。据说能使众生心安,无所畏怖,所以称为施无畏。

三、禅定印:又称定印。是以双手仰放下腹前,右手置于左手上,两拇指的指端相接。这一手印表示禅思,使内心安定之意。据说释迦佛在菩提树下禅思入定,修习成道时,就是采用这种姿势。在密教中,这种手印是胎藏界大日如来所用,称为“法界定印”。

四、降魔印:以右手覆于右膝,指头触地,以示降伏魔众。相传释迦在修行成道时,有魔王不断前来扰乱,以期阻止释迦的清修。后来释迦即以右手指触地,令大地为证,于是地神出来证明释迦已经修成佛道,终于使魔王惧伏。因此此印相称为降魔印。又因以手指触地,所以又称为触地印。在密宗中,这是金刚界曼荼罗内阿閦佛之印相。

五、与愿印(又作施愿印):是以手自然下伸,指端下垂,手掌向外,表示佛菩萨能给与众生愿望满足,使众生所祈求之愿都能实现之意。此印相具有慈悲之意,所以往往和施无畏印配合。以上五种手印,合称为释迦五印,这是最常见的几种印相。

——所以您发的图,第一张是“与愿印”+“无畏印”,第二张图是“说法印”。

⑦ 寺庙的商业化是破戒违背佛陀原教旨吗

《人物周刊》:您认为判断一个僧人是否是“高僧”的标准是什么?中国现代、当代史中有哪些您仰慕的高僧?

济群法师:现代人,往往将“高僧”和“名僧”混为一谈。这个问题古已有之。早在南北朝时期,慧皎所着《高僧传》中,即对“高而不名 ”和“名而不高”作了区分。所以,我们不能仅凭名声来作出判断,就像社会上的很多名人,其道德素养未必能作为大众楷模。当然,也有很多既高又名,名至实归的大德。

我所理解的高僧,是依戒定慧三无漏学修行有成者。首先是持戒,具足清净无染的言行;其次是得定,拥有祥和寂静的心态;第三是具慧,拥有透视人生、超越生死的智慧。除了这些内在学养,还要有济世的悲心,平等关爱社会大众。所以说,是否高僧,主要取决于自身的生命品质,而非外在的身份、地位、名声。

在近现代,我所仰慕的高僧有许多,如太虚大师的博大胸怀、弘一律师的严谨作风、虚云老和尚的苦修精神,都是我深深景仰的。

《人物周刊》:具体地说,您认为一个出家人、特别是寺庙的方丈、高僧,他/她的主业应该是什么?他/她在社会生活当中应该扮演(担当)怎样的角色?

济群法师:作为一个出家人,主业就是内修和外弘。内修,即通过修行完成生命自身的觉醒和解脱;外弘,即帮助大众达到同样的目标。换言之,就是自觉觉他。如何才能抵达这一高尚的人生目标?首先要听闻佛法获得正确的人生观念,其次是以佛法观念重新认识人生,然后通过戒定慧的修行消除生命的迷惑与烦恼,从而完成生命的觉醒和解脱。作为出家人,我们不仅要关心自己,还要看到芸芸众生也深陷于迷惑和烦恼中。所以,要在自己自觉的基础上,发起帮助一切众生的愿望,并将之作为尽未来际的使命。

作为寺院的方丈、高僧,首先是一个出家人,自然也离不开内修和外弘两大任务。当然,应该比普通僧众做得更出色,因为他们还肩负着领众修行的责任。至于在社会上,则应担当精神导师的角色,起到化导社会、净化人心的作用。

清修还是旅游的发展之争

对少年济群来说,到了鼓山涌泉寺,他出家的心愿才真正机缘成熟。他从普雨老和尚正式剃度出家。当时的职责是在客堂当“照客”。这个差事,有点像宾馆的服务员,负责扫地、打开水、倒茶、洗茶杯,还管客房的钥匙,给客人开门。

鼓山涌泉寺是福州五大丛林之一,千百年来高僧辈出。“文革”期间,寺院被园林管理部门接收了,寺院中的和尚有的被遣送回家,有的被迫还俗,有的在批斗声中上吊自杀,有的被园林部门收编为职工,不准他们穿僧装,尼众必须重新蓄发。济群刚出家时,在涌泉寺看到的出家人几乎都是穿俗装。济群的剃度师父普雨老和尚,“文革”中被打为黑教头,守在寺院中,做邮差、挑粪、种地,每月政府发给他20元生活费,但老和尚一直坚守在鼓山,不论社会风浪多大都没有离开。1979年,在老和尚的努力下,涌泉寺率先落实了宗教政策,归还僧众管理,济群就是那时来鼓山剃度的。

济群出家几年后,他的父母也相继遁入空门。1980年,济群成为中国佛学院的第一批学生。

《人物周刊》:我注意到,苏州西园寺作为您的弘法基地,也是众多僧侣的清修之地,但同时又是一个着名的风景点,这中间如何平衡?

济群法师:现在各地政府都大力发展旅游,大环境如此。但西园戒幢律寺并没有特别在旅游方面下功夫,没有跟旅游部门“主动挂钩 ”(笑),所以游客不是很多,比很多名刹古寺差得远。这里的普仁大和尚发愿弘扬佛教文化,专门成立了佛学研究所,一方面是教育培养人才,一方面是弘法净化社会。西园寺的僧人不参与旅游服务,所有给游客提供方便的服务都由在家人承担。

济群法师:我对少林寺的情况并不了解,所以无法具体评价这件事。目前,确实存在鼓励寺院发展旅游经济的大环境。过去我们很重视寺院的清净,但是清净跟发展之间,有时也会有深层次的矛盾。以西园寺为例,这里游客不算多,每年收入如果维持僧人的生存和清修还是没问题的,但如果要建设发展,就需要资金来源。西园寺最近新盖了“三宝楼”,未来将成为大规模的教学和弘法场所,这个楼的基建成本就是几千万。钱从哪里来,就一定有困难。又想保持清净,又要保持发展,这中间确实有很多无奈。

但无论如何,如果放弃佛教之本,一味追逐利益,那肯定是“不如法”(违背佛教教义)的。

寺院,佛教也称为“道场”,是提供出家人清修的地方。对社会的外化功能主要有二:一是净化世间,普度众生。为社会提供正确的人生观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众生净化心灵,解决人生烦恼和困惑。二是承担相应的慈善事业。因为寺院的信誉度较高,可以牵头组织善行义举,这在传统寺院中表现得特别明显,你们一定在电影电视及文学作品中看过,古代的饥荒之年,寺院会出面散粥,并为一些贫苦的读书人提供帮助等等。目前,台湾教界在佛教慈善事业方面就做得比较好。

⑧ 佛和菩萨有什么区别

佛和等觉菩萨的区别如下:

佛圆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无住处,涅槃有余涅槃,无余涅槃。
等觉菩萨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有余涅槃,无余涅槃。

佛彻断烦恼障和所知障现行、随眠永断分段生死和不可思议变异生死。

等觉菩萨还有最后一分烦恼障和所知障细微随眠未断,虽然已断分段生死,尚有微细变异生死。

佛的第八识无垢识能与五遍行、五别境、善十一这二十二个心所法相应。
等觉菩萨的第八识异熟识只与五遍行心心所相应。

佛的八个识都能与五别境之慧心所相应,而得四种广大无边的智慧。

等觉菩萨只能使第六识与第七识与慧心所相应,其智慧远远劣于成佛所得之妙观察智和平等性智慧。

佛圆证法身、报身、应化身,菩萨不能得如佛一样连种子都清净无染的法身,但是可以得无量意生身。

佛的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统统都是现量了别。
等觉菩萨的前五识是现量、第六识通现量、比量、非量,第七识为非量、第八识为现量。

佛的八个识统统能缘过去、现在、未来境。

等觉菩萨的前五识只能缘现在境,第六识缘过去、现在、未来境、第七识唯缘现在本质境及影像,行相非世境转。

佛的第六识具足五心,其余七个识具足四心,没有寻求心。

等觉菩萨的前五识具足二、三、四或者五心,第六识具足五心,第七识具足决定、等流、染净三心,第八识具足率尔、决定、等流三心。

其中,以佛的八识能与五别境等二十一个心所法相应为最重要。这是佛与菩萨的最大区别之一。



(8)清修佛陀唯美图片扩展阅读:

佛佛有三身,分别是: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和释迦牟尼佛。

1、法身佛:

毗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为即是中道之理体也,佛以法为身,故称法身,法身处于常寂光净土。

2、报身佛:

卢舍那佛,义曰:光明遍照,又作“净满”。报身佛是表示证得了绝对真理获得佛果而显示了佛的智慧的佛身。

是行六度万行功德而显佛之实智也。对于初地以上菩萨应现之报身,报身处于实报庄严土。

3、应身佛:

释迦牟尼佛,是表示随缘教化,度脱世间众生而现的佛身,特指释迦牟尼的生身。

⑨ 佛陀的祖国释迦族为什么会被灭族

净空法师-----琉璃王,释迦牟尼佛在世,他是大国王,他跟释迦族有冤仇。

下面括号里头说,“如琉璃王为报宿怨,欲尽杀释种”。经上有这个故事,琉璃王,释迦牟尼佛在世,他是大国王,他跟释迦族有冤仇。怨是过去生中结的,这在《释迦谱》里头都有记载,不是前世,也不是再前世,这是过去很长很长的时间。琉璃王这一群,那个时候他们在畜生道,在一个鱼池里面,他们是一群鱼,琉璃王就是这个鱼里面的头目。释迦族在那个时候是些渔夫,捕鱼的人,有一次他们想把这个池塘的鱼统统打捞起来,把池塘的水放掉,鱼全部杀掉。这一群被杀的这些鱼怨恨不灭,生生世世记着要报仇。释迦牟尼佛出世了,生在释迦这一族;那些鱼呢?鱼现在变成人,琉璃王这一族。无量劫前的怨恨,小小的一点事情一挑拨就变成战争,释迦佛想阻止这个战争,阻止不住,如是因,如是业,如是果,如是报,救不了,怎么劝不听、不接受,一定要把这族灭掉。最后释迦佛就劝大家逃亡,所以他的家族逃到西藏,在后藏,以后就没有回去,就在西藏落户,所以释迦族也算是中国人。这桩事情,当年章嘉大师告诉我的,释迦族整个这一族逃到后藏。这是用这些事来告诉我们,冤家宜解不宜结,什么样的怨恨都要把它看破,要化解,决定不能结怨,结怨后果太凄惨,生生世世多少世都不能够解决,愈结愈深,连佛菩萨都无可奈何。

所以这里讲,“指世间冤报之事,互为祸害”。“既造业因,必结恶果,报应虽不立即显现于当时”,故云‘虽不临时’。“但因果不虚,决当报偿于后世”。这个事情麻烦,果报能够降临在当时都是属于轻的,愈积愈厚。

⑩ 和尚在庙里怎么过生活呢

给您提供一份中央报纸的报道吧

北师大学士、北大硕士、清华博士、中科院博士、北航教授、德国大学教授……高材生争相到龙泉寺出家。他们自称居士、净人、沙弥、比丘,他们在这里种菜、扫地、搬运,念阿弥陀佛,也看孔孟,也读老庄,还写博客、也织围脖……出世乎?

高材生寺庙"上大学","此地方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


图/龙泉寺净人 正阳

在柳智宇的选择引发全国对大学生前途命运深思这一年夏天,另一名85后净人正阳从哈尔滨中医药大学毕业后直奔龙泉寺。大学毕业,站在开拓事业的 起点上,工作、金钱、房子、车子、爱情等在前面招手,正阳转身而去。学医的正阳曾以治病救人为己任,"但后来发现真正需要去解决的不是身体上的问题,而是 心灵上的问题。"佛学解答了正阳的难题,父母也支持了正阳出家的决定,"行,你想去就去吧!"

与正阳水到渠成的出家不同,28岁的卢函出家之路颇费周折。卢函是心理医生,大学毕业后在陆军总院做网络成瘾的心理治疗,后来自营心理咨询公司,还协助政府成立心理医院。当时的他,最大的梦想是成为资深心理专家,帮助人解决心理困惑。

如果不是哥哥在2007年突然出家,他的梦想里不会有"佛"。卢函和哥哥只差一岁,两人感情一直很好。当哥哥告诉他要出家时,他默默地想,家里 只有两个儿子,"以后我要一个人照顾父母了。"后来,"母亲整天以泪洗面,父亲因此不再跟哥哥联系。"卢函开始试着去了解佛法,他想弄明白也是毕业于名校 的哥哥为什么会决然出家?

2008年四川大地震,龙泉寺在援助物资同时,带去了心理方面的救助,并获得一个特别救助奖,这感动了卢函,也促使他的人生观慢慢发生转变," 没学佛之前会用心理学的角度看,比如人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每个人的价值?人一辈子能做些什么?包括思考自己,再做二十年就能成为所谓的专家?但还是 很多在物质层面,精神上的要少很多。"2010年末他开始系统学习佛法,开始有了出家的想法。


图/学诚法师探望母亲(图片来自学诚法师博客)

今年春节,卢函鼓起勇气告诉父母他要出家,话音刚落,父母就哭了,泪流满面。哭完之后,父亲说,"我尊重你的选择,让你去选择自己的人生。"三 个人在家过了最后一个俗年,初四的时候卢函就来到了龙泉寺。走的那天,父母和亲人来送卢函,"我当着他们的面就磕了几个头,当时我就看到他俩眼泪止不住 了。我觉得他们一方面会为这两个儿子感到骄傲和自豪,一方面他们会觉得站在一个信佛的角度,这是一个最好的事情。当然肯定会有不舍、担心。"

卢函拜别父母,正式进入了龙泉寺。今年五月,卢函父母搬进了龙泉寺,他们也都皈依了佛门。龙泉寺中也常见法师家属来访,在我们拜访龙泉寺的时 候,正值方丈学诚法师的母亲也在寺清修,学诚法师回寺之时也不忘与母亲小叙,他说,“孝道有世间的孝道,有出世间的孝道。”,法师举例说,“现在社会上的 人,即使没有出家也算是出家了,他没有跟他的父母在一起那也就是出家了,就是住的地方不一样。”龙泉寺正考虑建敬老院,以解决出家僧众父母的养老之忧。

网络佛学院
"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图/贤威法师在龙泉寺图书馆

剃了头发,进入佛门还不能当法师,要先当沙弥。卢函的哥哥虽已剃度,但也还只是沙弥。他与寺中最德高望重的比丘唯一区别在于还没受大戒,沙弥只持十戒,而比丘要持足两百五十条戒律。

在龙泉寺,比丘法师除了各自修行外,还要承担管理工作。龙泉寺的僧众和居士是一套不同的管理班子,在方丈学诚法师之下是书记会,相当于公司理事 会,统管整个龙泉寺。龙泉寺的书记一共有五位,由方丈指定。平时方丈不在的时候五大书记法师轮值负责处理寺中事务,贤威法师是书记会秘书,通常由他来执行 具体事务。

贤威是受过具足戒的比丘,出家之前他是中科院硕博连读的高材生,学习脑科学的他本可以成为一名科学家。然科研不能解答他心里的疑惑,实验室的佛 经和成为居士的专家也让他开始从佛教里去探求,"生命是什么?"当他发现佛法比科学讲得更深之时,接受唯物教育长大的贤威认可了"无限生命"的命 题,2006年8月他来龙泉寺当义工,第二年就退学上山。


图/龙泉寺电脑室僧人们正在上网

但上山不代表与俗世完全脱节,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离不开手机,龙泉寺亦然。龙泉寺中有八部手机,按照工作需要发给相关法师使用,贤威就拿着其中一 部手机与我们联系。但是,这不是他的专属,"一旦调离岗位,手机即行归还。"沙弥和净人不许使用手机,若与外界的联系,可以借用"客堂"的两部电话。僧众 之间联系则通过电话留言或寺里专用的步话机进行。


图/龙泉寺非编室 僧人正在剪辑视频

寺里还有一种联络方式:网络。对外,与龙泉寺有关的QQ群近两百个,它们承担着各自的功能:义工报名、出家联谊、网络学佛、法会事务……群中基 本上为寺中居士,再配一名法师督导。对内,由于方丈学诚法师被喻为中国最擅长使用网络的和尚,因而寺中很多工作也与网络有关,网站更新、博客维护、数字图 书馆建设……若因工作需要僧人可申请上网,申请内容包括上网时长和工作内容。经书记法师批准之后,会分发给申请者一个账号,可以记录他所浏览的所有页面, 过时网络自动切断。龙泉寺官网还开通了"网络佛学院",内设视频、录音,只要上网均可学修。

在我们惊叹于寺院高科技、现代化之余,我们也发现,作为一座适应于现代社会发展和致力于传统文化传播的寺院,龙泉寺的管理与众各别。

现代寺庙大学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数日的走访,我们感受到龙泉寺几近"共产主义"的生活模式:一是龙泉寺不收门票,也 不参与凤凰岭景区的门票分成。二是龙泉寺的和尚没有单资,衣食住行皆由寺庙统一配给,生病也由寺庙安排就诊用药。学诚法师认为,"没有钱就没有挂碍,没有 负担。大家不花钱不会有贫富分化。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图/龙泉寺僧众组织观看视频

正是在这种衣食无忧的环境中,龙泉寺的僧团才得以安心学修。"像一座佛教大学"--无论僧众、居士还是我们,对龙泉寺都有这样的印象。这也是学诚法师的建设思路之一。龙泉寺不依赖于法物流通,不依赖于香火布施,而要建设成为一座真正的道场。


图/龙泉寺阅览室

寺中按照不同层级的学修需求,分为准净人、净人、沙弥、比丘班级,定时上课,沙弥给净人讲,比丘给沙弥讲,学诚法师本人也给比丘班亲授课业。层层联动,教学相长。学习课程既有佛经,也不缺乏儒家四书五经和道家经典老庄。

基于学修班管理的需要,龙泉寺还打造了一套有别于传统寺庙,不同于公司管理,类似于学校管理的"领导班子"--班导法师负责制。为各个班级配 备"班主任",由法师兼任,负责安排大家学修工作及进行教育辅导。当然,日常事务还是由书记会下属的四大班首和八大执事来负责,前者管禅堂、佛堂修行,后 者管全寺各项事务。


图/龙泉寺僧人上早课

贤威是沙弥班的老师,而他只是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他解释道:"出家之后,僧团不问年龄,主要看你修心的体验。比如出家十年和你出家一年的,体 验是完全不同的。"贤威的比丘同修不少人也是来自名校的"高材僧":居士工程部负责法师是北航教授、现任监院是清华博士、方丈秘书贤清是清华大学硕博连读 的研究生、贤庆法师来自北大哲学系……这也正是坊间将龙泉寺称为"清华北大分校"的原因。

我们终是俗人,无法完全理解可以"开得起名车,买得起好房"的精英为什么云集龙泉寺?贤威向我们开示说,"世间的人总是被各种烦恼所束缚,而佛 法找到了烦恼的根源--所有的烦恼来源于对自我的执着。学佛的最终目的,一方面是要把自身烦恼清除,另一方面是要帮助所有的众生清除烦恼。"

说话的时候,贤威的眼神从不聚集,时常空旷的望着某个天际的角落,没有一丝浮躁。贤威之思也与余秋雨所感知的佛教魅力相似--看破王道社稷、铁 血征战、家族荣辱……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到与每一个人始终相关的生命课题上来,触及了人共同的难题,"永远聚集于人间的生、老、病、死,探究着摆脱人生苦难 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