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海星是通过什么移动的
海星是通过身体底部的管足来移动身体的。
躺在海底的海星,看上去没有脚,其实,只要把它的身体翻过来,就能见到许多小小的管足。管足的前端有吸盘,海星就是通过管足的一吸一放向前移动。 海星走得很慢每分钟只能在海底移动5至8厘米。
海星是标志性的海洋生物之一,广泛分布于全世界个大洋中(包括北冰洋),资料说现存的海星有6000多种。大部分海星是肉食动物,小部分属于杂食动物。
(1)海星的动的动态图片扩展阅读:
海星进食的方法:
海星没有眼睛,更多的是随机主义者。但是海星有感光细胞,所以你会发现翻砂海星白天爱躲沙子里,晚上会出来,他捕食主要靠的是嗅觉和触觉。
大部分海星吃东西是翻出半透明的胃,然后包裹食物,再慢慢消化。不同海星的食物完全不同,翻砂海星捕食砂层的微生物和食物微粒,也有专门吃珊瑚的海星。
Ⅱ 海星会动吗
海生无脊椎动物的统称,非属鱼类。体扁,星形。具腕。现存1,800种,见于各海洋,太平洋北部的种类最多。辐径1∼65公分,多数20∼30公分(8∼12吋)。腕中空,有短棘和叉棘覆盖;下面的沟内有成行的管足(有的末端有吸盘),使海星能向任何方向爬行,甚至爬上陡峭的面。低等海星取食沿腕沟进入口的食物粒。高等种类的胃能翻至食饵上进行体外消化,或整个吞入。内骨骼由石灰骨板组成。通过皮肤进行呼吸。腕端有感光点。多数雌雄异体,少数雌雄同体;有的行无性分裂生殖。
英文名字starfish
亦译星鱼;亦作sea star
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海星纲(Asteroidea),下分海燕和海盘车两科,不过人们都俗称其为海星或“星鱼”。
海星[1]主要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浅海底沙地或礁石上,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物。
我们对它并不陌生。然而,我们对它的生态却了解甚少。海星看上去不像是动物,而且从其外观和缓慢的动作来看,很难想象出,海星竟是一种贪婪的食肉动物,它对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进化还起着非同凡响的重要作用。这也就是它为何在世界上广泛分布的原因。
海星海星是棘皮动物属于类 海星 “海星”和“海之星”的名称 海星图片[2]基本上是参照之类的海星。然而,常见的使用经常发现这些名称也施加到它们正确地称为“脆性分”或“篮子分”的海蛇尾。约1800种类的海星生活在世界上所有的海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北极,南大洋地区发生。海星发生在广泛的深度范围内的潮间带至深海深(6000米)。
海星是其中最熟悉的海底发现的海洋动物。虽然有些品种有许多比这更多的武器,他们通常有一个中心盘和5个武器。反口或上表面可以是光滑的,粒状或刺状的和覆盖有重叠板。许多物种在各种深浅不同的红色或橙色,颜色鲜艳,有些是蓝色,灰色,褐色或黄褐色的。海星有操作的脚管,口服或下表面的中心处由一个液压系统和嘴。他们是机会主义捕食者,大多是对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食肉动物。若干种具有特殊的进食行为,包括暂停供给和适应在特定的猎物为食。他们有复杂的生命周期和可复制性和无性繁殖。大多数可再生损坏或丢失武器。
海星占据整个生态和生物学的几个重要角色。海星,如赭色海星(Pisaster赭)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关键物种在生态概念的一个例子。整个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热带冠长棘海星(棘planci)的是一个贪婪的捕食珊瑚。其他的海燕科的成员,如海星,发育生物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
Ⅲ 海星怎么游动的阿
海星的移动方式是爬行而非游动。
从海星的捕食过程可见:
海星平时在海底缓慢行进或静伏海底,不动声色,一旦遇到牡蛎等贝类,就突然跃起,用腕紧紧抓住猎物,接着用其强而有力的吸盘管足把紧闭的贝壳使劲拉开,拉力可达1千克以上,然后用贲门(胃)由口翻出体外,挤入贝壳,包着贝类的身体,分泌消化液,慢慢的消化比它口大数十倍的猎物。吃完猎物,将胃和已消化的食物慢慢由口收回体内,而将贝壳和大量的食物残渣遗弃在体外。由于海星采用体外消化食物的方式,因此就不愁对付比它口大数十倍的食物了。
Ⅳ 海星是什么动物
海星是海滨最常见的棘皮动物,外形似五角星,亦称星鱼,西方也称轮星鱼。海星体色鲜艳,多呈鲜红、深蓝、玫瑰色、橙色,还有的在粉红色的底色上点缀着紫色的虫纹状花纹和镶边,也有的在蓝色中有红斑和红边。海星的五个角称作腕,有的种类腕不只5个,多者达26个。腕在中央的汇合处就是它的体盘。背面微微隆起,颜色深而鲜艳;腹面微微下凹,有口的一面,叫口面,色较淡。
海星
海星的种类很多,全世界有1600多种,我国沿海有50~60种。有五角星似的罗氏海盘车、凸起如帽的面包海星、皮棘如瘤的瘤海星、生有镶边的砂海星、腕短而色蓝的海燕、腕细如爪的鸡爪海星和状如荷叶的荷叶海星等。多数都不甚大,直径10~25厘米,也有少数种类直径可达1米。
海星每条腕的腹面中央各有一条沟,沟内有许多管足,末端有吸盘,数目很多,成百上千,里面充满液体,全身相通,形成一个复杂的水管系统。靠水压的作用使管足蠕动而产生运动,在海底每分钟可缓慢地爬行10厘米,最快20厘米。海星吸附在岩石上时,将管足内的液体排到专门的囊中,使管足内部形成真空,所以吸附得非常牢固,即使狂风巨浪也奈何不了它。当海星需要活动时,液体再流回到短足中,身体就可以自由活动了。每个管足都有神经纤维控制,靠肌肉的局部收缩或舒张,能使海星沿360度的弧形自由活动。海星的腕上分布有感觉细胞,能接受外界的信息。它的五只腕动作并不完全一致,其中有一只腕特别活跃,不停地伸缩,有人认为这只腕起着头的作用,支配其他器官;一旦这只腕被砍掉,会有另一只腕取代其作用。平时海星总是腹面着地慢慢活动,捕捉食物或逃避敌害。五条水管汇合之处就是海星的口。
海星貌似温文尔雅,实则不少种都是凶猛的肉食者
海星貌似温文尔雅,实则不少种都是凶猛的肉食者。它们捕食温顺的贝、游动的小鱼、美丽的珊瑚和多刺的海胆等。海星的食量很大,一只海盘车幼体一天吃的食物量相当本身重量的一半多,因此它们相当贪婪。一旦发现蛤等猎物,就用活动的腕将其捉住,并调整蛤的位置,使它壳顶朝下,腹缘朝上,然后用强有力的腕和管足将壳打开,将胃翻出来,伸进蛤壳内,安静地美餐以后,再把胃拉回体内。虽然蛤的强有力的闭壳肌能使双壳紧闭,以保护自己,但海星的拉力更大。一只直径22.5厘米的海盘车就有40~504牛顿的拉力,且能坚持6个小时之久。海星的耐力也相当惊人。据实验,一只直径40多厘米的海星,用两夜一天的时间将一只需要50牛顿的拉力才能打开的模拟蛤打开了。海星的胃能从直径0.2毫米的小孔里钻进去取食,所以一般贝类一旦被海星捕获就难逃灭顶之灾,即使一时不能将贝壳打开,海星也会将贝类紧紧围住使它窒息而死。因此海星是贝类养殖的大害。海星肛门很小,不能消化的残渣大多经口排出。
长有15~21个腕的浅绿色棘冠海星专以美丽的珊瑚为食。一只直径不过60厘米的海星,一个月就要吃掉1立方米的造礁珊瑚。世界上已有10%左右的珊瑚环礁被海星毁灭了。澳大利亚库克敦和汤斯维尔之间的120个大珊瑚礁,也已有90%被它毁灭。这说明棘冠海星的破坏性相当大。
渔民对海星无不深恶痛绝。每遇之必手撕刀砍,将其大卸八块,再投弃大海,满以为这样可以将其置于死地。谁知这会事与愿违。海星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无论是被砍去或是被其他动物咬掉一只腕,不久它都会生出新腕。再生能力很强的砂海星,只要有1厘米长的腕就会长成一个完整的新海星。这就等于说将它砍成几块,就帮它新添几个新成员。只有将它放在陆地上晒干沤肥才可使它永不能复活。
海星有很强的再生能力
海星为什么会有这种魔术般的再生能力?科学家发现,当海星受伤时,后备细胞就被激活了,这些细胞中包含身体所失部分的全部基因,并和其他组织合作,重新生出失去的腕或其他部分。一般说生物越简单再生能力就越强,研究海星的再生能力,对研究人体组织的再生会有很大启迪。
五角海星
当然海星并非被人或其他动物撕成小块后靠再生能力产生新个体,而是以有性繁殖增加它新一代的成员。在繁殖季节,雌海星腹面朝上,用腕的末端吸附在岩礁的底或侧面,体盘突起,形成一个小小的“筐”,卵就产在筐里。附近雄海星排出的精子顺水进入筐内,与卵子结合形成合子。从此,雌海星开始了为期2个月的孵化过程,身体的轻微活动主要为保持筐内的水质清洁和通气。刚孵出的海星叫短腕幼虫,只有3个黏着的腕,以后经过变态出现5个突起,再逐渐变成5个腕。孵化2个月后小海星就可以到处活动了,此时雌海星才得以“翻身”,恢复口面朝下的正常姿态,但仍和小海星待在一起。几天以后,长到1毫米的小海星更为活跃,就纷纷离“巢”各自开创自己的天下去了。
海星也并非一点用处也没有,可以用它沤肥或加工成粉状饲料。近来用其腕内的卵加工成海星黄罐头,营养价值很高,含蛋白质15.92%,脂肪11.13%。海星所含的二十五碳五烯酸等成分对高血脂症及心脑血管病患者有一定疗效。用海星幽门盲囊加工成的海星酱,可称得上色、味、营养俱全。
海星
Ⅳ 海星长什么样子
海星纲动物身体的直径在12-24厘米,但大小在不同种变化很大、直径的变化幅度在1-80厘米之间。
体表黄褐色,但也有的种具明亮红、桔、蓝、紫等色,或几种颜色的混合色。身体呈五星形,例如海盘车,由中央盘向外伸出五个腕。
太阳海星的腕可多达40个。多数种类的腕靠近中央盘处较宽,末端渐细,少数相近。腕的长度一般为中央盘直径的1-3倍,但也有的腕达4-5倍。
有的种类腕很短,以致使身体呈五角形,如面包海星。由腕到中央盘的中心区称步带区,也称辐射区。
(5)海星的动的动态图片扩展阅读:
海星类为雌雄异体,共有10个生殖腺,每个生殖腺由一丛葡萄状管组成。在非成熟期腺体很小,位于五个腕的基部。在生殖期,腺体很大,几乎充满了整个的腕。
生殖腺雄性常白色,雌性多橙色,每个生殖腺有一个生殖孔位于反口面腕基部中央盘上。槭海星类每个腕有许多生殖腺,排列成行,生殖孔开口在口面。
少数种类为雌雄同体,例如一种海燕,但雄性先熟,即年幼时产生雄性生殖细胞,年龄较大后变成雌性个体,产生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