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武汉的汉南区在哪里
汉南区在汉阳最南边,参考下图
㈡ 汉南属于武汉哪个镇
汉南隶属于湖北省武汉市。其行政区类别为市辖区
地处武汉市西南部,三面环水,东南濒临长江,与嘉鱼县、江夏区隔江相望,北抵通顺河,与蔡甸区相邻,西面、南面以东荆河为界,并与仙桃、洪湖两市毗连。
中华民国初年(1911年),废汉阳府,置湖北江汉道、政府建道,境内属湖北江汉道汉阳县。中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废道设行政督察区,境内属湖北省第一行政督察区蒲圻专员公署汉阳县。
1991年5月动工兴建,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在开发区设立湖北武汉出口加工区。
2013年12月,武汉市委、市政府决定由开发区整体托管汉南区,实施一体化发展,开发区规划控制面积由202.7平方公里扩大为489.7平方公里,下辖7个街道,人口近40万。
(上图取自2019年3月30日。)
(2)搜索汉南南的图片扩展阅读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位于武汉西南,为承载中法合资神龙项目而建。
1991年5月动工兴建;
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在开发区设立湖北武汉出口加工区。
2013年12月,武汉市委、市政府决定由开发区整体托管汉南区,实施一体化发展,开发区规划控制面积由202.7平方公里扩大为489.7平方公里,下辖7个街道,人口近40万。
㈢ 汉南区的行政区划
1949年5月前,汉南地区为国民政府汉阳县所辖新滩乡和合成乡,新中国成立后将两乡合并,成立汉阳县新滩区。1956年12月新滩区改称邓南区。1957年10月,孝感地区在邓南区所辖东城垸围堤垦荒,建立东城垸农场。1966年9月,东西湖农管局围垦汉南垸,建立汉南农场(即今汉南、银莲湖农场)。
1978年3月,东城垸农场划属武汉市,与汉南农场联成武汉市汉水南部的农场区,设立武汉市汉南农场管理局,以长江北岸、东荆河以南,划属汉南农场管理局管理。将原东城垸农场东荆河北岸的长江分场(现更名为桐湖农场)划属汉阳县(现蔡甸区),将东荆河南岸的南丰、东荆、王家寨三个分场合并成东城垸农场,将纱帽、乌金两个分场合并为乌金农场,将汉南农场分为汉南农场和银莲湖农场。1979年,境内的汉阳县邓南公社划入代管,设陡端口、大咀、邓南、水洪4个公社。
1984年政社分开,设立汉南区(1985年2月18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政府驻地为纱帽,与汉南农场管理局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成立汉南区后,将乌金农场的纱帽镇(自然镇)和程家山、朱家山两个大队合并设立纱帽镇。
1984年5月,陡端口、大咀、邓南、水洪4个公社改设乡制。
1985年在4个农场设立区政府办事处。1986年,撤销陡端口乡,所辖村划入纱帽镇;撤销邓南乡,设立邓家口镇,政府驻地为邓家口镇。1997年12月撤纱帽镇,改设纱帽街,街办事处驻地为原镇政府驻地。
2001年6月,撤销大咀乡,将大咀乡辖域并入纱帽街;撤销水洪乡,将水洪乡辖域并入邓家口镇。
2005年1月17日,设立湘口街道办事处,驻地湘口,管辖范围为原汉南农场和银莲湖农场辖域范围;设立东荆街道办事处,驻地东荆,管辖范围为原东城垸办事处辖域及原乌金办事处的部分区域;原乌金办事处东至长江干堤,南到纱帽河,西至蚂蚁河,北到汉南区与蔡甸区交界处的部分区域划归纱帽街道办事处,余下的区域与原东城垸办事处合并设立为东荆街道办事处。
2006年6月12日,撤邓家口镇,改设邓南街,驻地仍为南庄。2007年至今,汉南区行政区划未调整。 2012年,全区医疗机构13家、床位510张,平均每千人口拥有病床位数5张,病床使用率为88%。全区门诊人次数265702人次,入院16188人次,诊断符合率95 %。全区医疗单位在职在编785人,其中,硕士毕业生1人,本科学历80人,专科学历288人,中专及以下学历416人;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21人,中级职称198人,初级职称498人,技术工人67人,享受区政府和卫生局颁发特殊津贴13人,其中:区管专家1人,区管拔尖人才2人,学科带头人10人。
㈣ 康熙通宝满汉南草书满文南价格
康熙通宝
满汉南小平铜钱
存世稀罕
本品为大开门传世真品无疑
市场参考价
一千元人民币
㈤ 武汉汉南有什么景点
好评率:100% 武汉动物园 武汉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武汉 中山公园 武汉江汉路 广武汉墓 广武汉墓群 武汉“八七”会议会址 武汉卓刀泉 武汉古德寺 武汉莲溪寺 武汉墨水湖 武汉辛亥革命军政府旧址 武汉国民政府旧址 武汉咸宁温泉 武汉赤壁古战场 武汉荆州古城 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龙泉山风景区 武汉晴川阁 武汉长春观 武汉宝通寺 武汉古琴台 武汉龟山 武汉归元寺 武汉东湖 武汉动物园 武汉木兰山 武汉黄鹤楼 武汉完全小吃手册 火辣辣的武汉市井文化 武汉夜生活指南 武汉市酒吧集中营 春游武汉攻略 江城武汉——武汉印象 武汉三山小记(珞珈山,小洪山,龟山) 武汉赏樱攻略 武汉的感觉 去武汉一定得吃的四样东西 武汉是位于长江、汉水交汇之处的一颗璀璨明珠,是湖北省省会和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我国6大中心城市之一。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1°22′,地形属于残丘性河湖冲积平原,形状酷似一只翩翩起舞的彩蝶。全市东西最大横距为134公里,南北最大纵距为155公里,面积8467平方公里,1996年底人口716万,其中城区面积3963.5平方公里,人口486万。市以下设9个城区、2个郊区、2个县。城区有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洪山区。青山区、蔡甸区、江夏区,郊区胡东西湖区、汉南区,市属县为黄陂县和新洲县。武汉属亚热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热冬寒。每年7月气温最高,日均温28.8℃;1月气温最低,日均温3.7℃。每年3~6月和9~11月,是旅游的最佳时期。 武汉也称为"江城"。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诗中写道:"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从此"江城"成为武汉的代称。 武汉襟江带河,交通便利,又誉为"九省通衢"之地。在幅员辽阔的祖国版图上,武汉位于东半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中心,南北东西方向的广州、北京、上海、重庆、西安等特大城市,均距武汉约1200公里。这种居中的地理位置,加上黄金水道长江与南北铁路大动脉京广线在这里交叉成"十"字结构,再加上不断完善的公路网和航空港建设,使武汉成为了我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综合立体交通枢纽。在全国国土开发和建设布局的基本框架中,武汉处于沿江主轴线和京广二级轴线的结合部位,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维系四方的作用。 武汉通常被称为“武汉三镇”,“三镇”指的是武昌、汉口、汉阳这三块被长江和汉江隔开的地方。汉口是武汉最繁华最热闹的商业区,也是华中地区商品集散的中心;武昌是武汉高等学府集中的文化区,是武汉现代城市文化的体现;汉阳则是市政府重点发展的开发区,凸现着武汉的未来。武汉的绝大部分景点都集中在武昌和汉阳,向中外游客展现“江城”风情万种的迷人风采和魅力。 武汉市旅游部门整合全省的旅游资源,开发了“一绝、两特、三精”(一绝品即武当山,两特品即楚文化、清江民俗风情,三精品即长江三峡、神农架、三国文化)特色旅游项目,让旅游者在山、水、民风之间体验楚文化的独特风韵。 悠久的历史文化,给这座美丽的城市留下了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全市有名胜古迹339外,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商朝盘龙城遗址、辛亥革命军政府旧址和中共"八七"会议旧址3处。 武汉城区周围有大小湖泊100多个,且沿长江两岸对称分布,就像串串晶莹的珍珠,把江城点缀得更加美丽。着名的湖泊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东湖和墨水湖、莲花湖、月湖等。市境内还有大小山岳70余座。这些自然景观和体现武汉历史文化的文人景观,构成了有地方特色的3大类旅游资源,山水园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武汉现已经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