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牦牛的品种介绍
分布:四川省九龙、康定等地。
主要特性:分为高大和多毛两个类型,毛多型产绒量比一般牦牛高5~10倍。额宽头较短,额毛丛生卷曲,公母有角,角间距大。四肢、胸前、腹侧裙毛着地,全身背毛为多(3/4)黑色,少数黑白相间。颈粗短,鬐甲稍高,有肩峰,胸极深,背腰平直,尻欠宽而略斜,尾根着生低,尾短。四肢相对较短。3.5岁公牛体高114厘米,母牛为110厘米,公牛体重为270千克,母牛为240千克。成年阉割牛屠宰率为55﹪,净肉率为46﹪,骨肉比为1:5.5,眼肌面积为88.6平方厘米;公牛分别为58﹪、48﹪、1:4.8和83.7平方厘米;母牛分别为56﹪、49﹪、1:6.0和58.3平方厘米。驮载60~70千克。泌乳期5个月,产奶量为350千克,乳脂率5~7.5﹪。公牛产毛量为13.9千克,母牛为1.8千克,阉牛为4.3千克,绒、毛各半。母牛初配年龄为2~3岁,公牛为4~5岁,一般3年2胎,繁殖率为68﹪,成活率为62﹪。 主要产于西藏自治区东部高山深谷地区的高山草场。以嘉黎县产的牦牛最为优良。西藏自治区东部、南部山原地区,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寒湿润草场上均有分布。
头较粗重,额宽平,面稍凹,眼圆有神,嘴方大,唇薄,绝大多数有角,角形向外折向上、开张,角间距大,母牦牛角较细。公、母均无肉垂。前胸开阔,胸深,肋开张,背腰平直,腹大而不下垂,尻部较窄、倾斜。尾根低,尾短。四肢强健有力,蹄小而圆,蹄叉紧,蹄质坚实。前胸、臂胸腹体侧着生长毛及地,尾毛丛生帚状。高山牦牛产乳高峰期为每年的七八两月牧草茂盛期,以第二胎的产乳量最高。每年六七月份剪毛一次,毛和绒的比例为1:1~2。经调教的阉牦牛,性温驯,驮力强,耐劳,供长途驮载货物运输。一般参100~200千克,边走边放牧采食,日行15公里左右,可连续驮运数月,往返行程一二千公里。高山牦牛对其分布区高海拔、低含氧、温差大牧草生长期短的不良环境适应性很强,是当地人民生产、生活所不可缺的重要畜种。
产肉性能:经草地放牧不同,11月上旬在嘉黎测定的成年阉牛之头,达中等瞟情,平均体重379.1千克,平均体重208.5千克。
役用性能:经调教的阉牦牛,性温驯,驮力强,耐劳,供长途驮载货物运输。产毛性能:西藏高山牦牛每年六七月份剪毛一次(带犊阳孕后期母牦牛,只抓绒不剪毛)。 产于青海南部、北部两高寒地区,包括果洛藏族自治州和玉树藏族自治州两个州的十二个县,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泽库县和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崐族自治州的天峻县和格尔木市唐古拉山公社,海北藏族自治州的祁连县和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兴海县西的公社,大多在海拔3700米,甚至4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
体型外貌上带有野牦牛的特征。体态结构紧凑,前躯发达,后躯较差。头大,额宽。角粗;皮松厚;耆甲高长宽,前肢短而端正,后肢呈刀状;体侧下部密生粗长毛,犹如穿统裙,尾短并生蓬松长毛。公牦牛头粗重,呈长方形;,颈短厚且深,睾丸较小,接近腹部、不下垂;母牦牛头长,眼大而圆,额宽、有角、颈长而薄,乳房小、呈碗碟状,乳头短小,乳静脉不明显。毛色多为黑褐色,占71.8%,嘴唇、眼眶周围和背线处的短毛为灰白色或污白色。 主要分布于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邻的吉尔吉斯东南部地区。蔡立认为是牦牛在中国青藏高原被驯化后,越过昆仑山脉,经由帕米尔进入吉尔吉斯的。
㈡ 牦牛是哪个地区的特有
牦牛是中国四川、青海、西藏、新疆等省特有的。
除了中国,与中国毗邻的蒙古、原苏联中亚地区以及印度、不丹、锡金、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家均有少量分布。中国是世界牦牛的发源地,全世界90%的牦牛生活在中国青藏高原及毗邻的6个省区。
其中青海490万头,占全国牦牛总数的38%,居全国第一;西藏390万头,占30%,居全国第二;四川310万头,占23%,居全国第三;甘肃88万头,占7%,居全国第四;新疆17万头,占1.3%,居全国第五;云南5万头,占0.4%,居全国第六。
牦牛的介绍
牦牛能充分利用高寒草地牧草资源,对其生态环境条件具有极强适应性,耐粗、耐劳,在空气稀薄、寒冷、牧草生长期短等恶劣环境条件下能生活自如、繁衍后代。牦牛头大,角粗,皮松厚,髻甲高长宽,前肢短而端正,后肢呈刀状,体侧下部逆生粗长毛,尾短并着生蓬松长毛。
公牦牛头粗重,呈长方形,颈短厚且深,睾丸较大,接近腹部,不下垂。母牦牛头长,眼大而圆,额宽,有角,颈长而薄,乳房小,呈碗碟状,乳头短小,乳静脉不明显。
牦牛的形状如水牛,牦牛体长2~3米,尾长37~46厘米,肩高1.3米以上,体重约1000千克。躯体强健,颈短,头大,额长而平,四肢短粗。雌雄均具角,全身褐黑色或棕黑色,天祝白牦牛是牦牛中最特别一种,全身呈白色。
㈢ 牦牛的牦牛简介
牦牛被称作高原之舟,是西藏高山草原特有的牛种,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牦牛全身一般呈黑褐色,身体两侧和胸、腹、尾毛长而密,四肢短而粗健。牦牛生长在海拔3000米一5000米的高寒地区,能耐零下30℃一40℃的严寒,而爬上6400米处的冰川则是牦牛爬高的极限。牦牛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哺乳动物。
牦牛分为野牦牛和家牦牛,野牦牛又叫野牛,学名Bos mutus(Poěphagrt mutrs),英文名wild yak,藏名音译亚归。偶蹄目,牛科,牛亚科、牦牛属。是家牦牛的野生同类,典型的高寒动物,性极耐寒。青藏高原特有牛种,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野牦牛体形笨重、粗壮,但比印度野牛略小,体长为200—260厘米,尾长约80—100厘米,肩高160—180厘米,体重500—600千克,雄性个体明显大于雌性个体。野牦牛具有耐苦、耐寒、耐饥、耐渴的本领,对高山草原环境条件有很强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