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农用工具名称和图片
常见的农用工具有:犁、耙、镰刀、磨和风车等等。
下面是详细的图文介绍:
犁是一种耕地的农具,是由在一根横梁端部的厚重的刃构成。其通常系在一组牵引它的牲畜或机动车上,也有用人力来驱动的,用来破碎土块并耕出槽沟从而为播种做好准备。
现在经过改良,除了手摇式而外还有一种为电动的风车。
B. 唐代发明的农业生产工具有哪些
唐朝发明的农业工具:
1、曲辕犁,是唐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耕犁。其辕曲,因以名,区别于直辕犁。因其首先在苏州等地推广应用,又称为江东犁。曲辕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改进。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牲畜。
唐朝农业生产工具又有新的进步。曲辕犁就出现在唐朝。还出现了新的灌溉工具水车和筒车。唐朝前期,仅见于记载的重要水利工程就高达一百六十多项。其中着名的如玉梁渠、绛岩湖、镜湖等。天宝年间,唐朝耕地面积达到八百五十万顷。粮食产量也有提高。天宝八年,官仓存粮达九千六百万石。长安洛阳米价最低时每斗仅十三文,青州、齐州每斗仅五文。唐朝后期,由于人口南移加上土地开垦及大修水利,南方的粮食产量大幅增加。
C. 中国古代各时期耕种工具和灌溉工具
1、耒:古代的一种翻土、开沟渠农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用以松土,可看作犁的前身。《周易·系辞》说神农氏“揉木为耒”,而《世本》则以为黄帝时“始作耒”。
现在所知,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中,已发现有保留于黄土上的耒痕。甲骨文中耒字作方,刻画出商代木耒的大致形象。
双齿之上有一横木,表明使用时以脚踏之,以利于耒齿扎入土中,也即古人所说的“跖耒而耕”。耒在战国文献中也很常见,据《考工记》,耒通高为六尺六寸,合今1.4米左右。青铜耒是从木耒发展而来的,后来又发展到铁耒,并演化到犁。
2、耜:曲柄起土的农器,即手犁。各地曾出土木耜、骨耜,青铜耜出现于商代晚期,实际出土的都是耜头。形制为扁状尖头,后部有銎,用以装在厚实的长条木板上。
木板肩部连接弯曲而前倾的长柄。柄与耜头连接处有一段短木末端安横木。使用时,手执横木,脚踩耜头短木,使耜头入土起土。
3、耒耜:耒为上部,耜为下部,把耒和耜两种农具连在一起,形似现在的铲,但作用是用来翻地的。比如双齿耒耜。
4、铲:铲土、耘苗、除草和松碎表土的农具,现在还在使用。
5、锛:开垦土地的农具,也用于砍伐树木。最早是石制的。青铜锛不仅用于农业,而且也是平土的主要工具。后来还用于木工,古代没有刨子,要使木料平整不是用刨,而是用锛。
6、镰:割庄稼或草的农具:由刀片和木把构成,有的刀片上带有小锯齿镰刀,也就是镰刀,现在还在用。
7、耨:古代锄草的农具,形似锄。《吕氏春秋》:“人耨必以旱,使地肥而土缓。”
8、锸:就是锹,掘土的工具。“锸,插也,插地起土也”。可见是一种起土、穿土、培土等主要的农业生产工具。
9、杵:和臼一样,是捣谷用的工具。据说,是由伏羲发明的,也有说是由黄帝的臣下雍父制造的。杵还有一个重要的用途。在“版筑”这种中国传统土木建筑施工法中,通过把土捣实,来修筑墙壁或打基础。而杵就是把土捣实的工具。
(3)度搜索农用工具的图片扩展阅读:
人类使用工具的历史远远早于农业发明的历史。在原始的渔猎采集时代,人类就发明了木石工具。最初用于挖掘植物块茎的木棒逐渐演变成“耒”,经过改进后成为“耜”。这就是原始耕作工具的雏形。
中国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有很强的连续性,犁的发展演进的连续性更加明显。从耒耜到石犁,再到青铜犁、铁犁、直辕犁、曲辕犁,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一种形制的发生发展伴随着与其它形制共存、发展高潮到逐渐被新的形制所取代。
D. 有一种农用工具,是人工脱粒用的,主要是用于敲打作物,如豆子, 名字叫镰揪(发音),有没相关图片。
双节手上一节长敲打那头短可以绕着长节顶端钉子做的轴做360度旋转。
E. 现代农业工具有哪些越全越详细越好!谢谢!
花生联合收获机
现今我国花生种植面积非常广,以前大部分都是依靠人工收获,不仅收购效率低、劳动强度高,而且大大增加了种植成本,打个比方来说一个正常的劳动力者,每天按照8小时的工作量来算,一天可收获0.5亩,但使用花生联合收获机则可以完成花生种植的所有收获工作,节约劳动力,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效益。
玉米收获机
我国玉米种植具有种植地块小、种植行距不统一、收获期籽粒含水率较高等特点,而玉米收获机是在玉米成熟期,根据玉米种植方式用机械对玉米一次性完成茎秆切割、摘穗、剥皮、摘穗、堆集、茎杆一次还田及收割后旋耕土地等生产环节的作业机具。
小麦播种机
在小麦春耕生长中,各种型号的播种机机械设备是农民种植生产所必须的生产工具,而小麦播种机就是通过播种机械系统将小麦种子种植在土地中的一种机械设备,主要有拖拉机配套带动实行播种,并且伴有施肥机械,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12行、14行、16行、18行、24 行、36行机械播种,适用于平原和丘陵地区小麦的施肥和播种,具有通用性能良好,适应范围广,播种均匀等特点,从而达到节约种子,增加产量的目的。
大蒜播种机
大蒜播种机由种子箱、传送器、平沟器、开沟器、锥形轮、传动链条、齿轮、接地轮、支架和牵引架组成,牵引架后面设置支架,支架上面设置箱,支架下面设置接地轮,接地轮同轴设置齿轮。箱下面内部设置传送器,传送器下面设置有开沟器,箱一侧箱体上设置有锥形轮,锥形轮的轮轴穿过箱体和传送器相连,锥形轮通过传动链条和齿轮相连。开沟器正后方设置有平沟器,平沟器用来对播入的大蒜种进行掩埋。
F. 中国古代有哪几种重要的农业耕种工具
中国古代有这些重要的农业耕种工具:
1、杵臼:杵和臼都是远古使用的捣谷工具。臼是舂米的器具,用石头或木头制成,中间凹下。
2、水碾:靠水力推动的碾子,利用水力带动旋转的碾子。多用以碾谷物。明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十八:“水碾,水轮转碾也。” 清 顾炎武 《与潘次耕书》:“彼地有水而不能用,当事遣人到南方,求能造水车、水碾、水磨之人。”
3、风扇车:风扇车是一种能产生风 (或气流)的机械,也叫“飏(扬)扇”、“扬谷器”、扇车或扬车。发明于汉代,由人力驱动,用于清选粮食。
4、耧:耧是古代的播种用的农具。由牲畜牵引,后面有人扶着,可以同时完成开沟和下种两项工作。一次种一垄或,多垄,传统的最多达5垄。
5、镰:割庄稼或草的农具,由刀片和木把构成,有的刀片上带有小锯齿镰刀。另外镰也可以指一种冷兵器,是枪和镰刀相结合的兵器。镰刀原属农具,由农具演化成武术器械出现的较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