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机修图 » 搜索白鲸的图片
扩展阅读
女生和渣男搞笑图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长什么样图片 2023-08-31 22:06:10

搜索白鲸的图片

发布时间: 2023-02-28 06:11:09

1. 鲸鱼的各个部位结构图。【带图片】

鲸类体长1~30余米,体形似鱼,皮肤裸露,仅吻部具有少数毛,无汗腺和皮脂腺。前肢呈鳍状,后肢完全退化,体内仅存1对小骨片。尾末皮肤左右扩展而成水平尾鳍。无耳廓,由于皮肤下有1层厚的脂肪,借此保温和减少身体比重,有利于游泳。有的种类具有背鳍。

眼小,无瞬膜,也无泪腺,视力较差。外鼻孔1~2个,位于头顶,俗称喷气孔。虽无耳廓,但听觉灵敏。肺左右各1叶。水中哺乳。胃分4室,自然环境下通常寿命达20到90岁。

(1)搜索白鲸的图片扩展阅读:

鲸鱼主要靠回声定位寻食避敌。一般以软体动物、鱼类和浮游动物为食,有的种类也能捕食海豹、海狗等。每隔一段时间,必须换气。

在鲸眼中,有一种腺体,能分泌出一种脂油眼泪,这些“泪水”把含盐的海水隔离开,使它们不像其他哺乳动物的眼睛,长期浸在海水中会有疼痛感,这是鲸类长期生活在海洋中的一种适应。

2. 有关鲸的资料和图片

鲸是哺乳动物,是海洋中最大的动物。有的鲸身体很大,最大的体长可达30多米,最小也超过5米。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16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2000公斤,我国发现了一头近4万公斤重的鲸,约有17米长.鲸的体形像鱼,呈梭形。头部大,眼小,耳廓完全退化。颈部不明显。前肢呈鳍状,后肢完全退化;多数种类背上有鳍;尾呈水平鳍状,是主要的运动器官。有齿或无齿。鼻孔一或二个,长在头顶上。整个身子没有毛(有许多种类只在嘴边尚残余一些毛)。皮肤下有一层厚的脂肪,可以保温和减小身体的比重。用肺呼吸,在水面吸气后即潜入水中,可以潜泳10~45分钟。一般以浮游生物、软体生物以及鱼类为食。胎生,通常每胎产一子,用乳汁哺育幼鲸。但许多人分其为鱼类,事实上它们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分布在世界各海洋中。鲸的繁殖能力很差,平均两年才产下一头幼鲸。由于人类的捕杀和海洋环境的污染,鲸的数量已经急剧减少。如,鲸类中体型最大的蓝鲸,在20世纪有近36万头被杀戮,目前仅存不到50头。鲸在世界各海洋均有分布。它是水栖哺乳动物,用肺呼吸,其种类分为两类,须鲸类,无齿,有鲸须,有两个鼻孔,有长须鲸、蓝鲸、座头鲸、灰鲸等种类,比较温和;齿鲸类,有齿,无鲸须,鼻孔一般一到两个,有抹香鲸、独角鲸、虎鲸等种类,比较凶猛。海洋中绝大部分氧气和大气中60%的氧气是浮游植物制造的。须鲸却是灭浮游植物的劲敌——浮游动物。另外,齿鲸也有助于保持鱼类的生态平衡。齿鲸是以鱼为食的大型软体动物。因此世界上没有鲸,人类就会灭亡。鲸类动物的共同特点是体温恒定,大约为35.4℃左右。皮肤裸出,没有体毛,仅吻部具有少许刚毛,没有汗腺和皮脂腺。皮下的脂肪很厚,可以保持体温并且减轻身体在水中的比重。头骨发达,但脑颅部小,颜面部大,前额骨和上颌骨显着延长,形成很长的吻部。颈部不明显,颈椎有愈合现象,头与躯干直接连接。前肢呈鳍状,趾不分开,没有爪,肘和腕的关节不能灵活运动,适于在水中游泳。后肢退化,但尚有骨盆和股骨的残迹,呈残存的骨片。尾巴退化成鳍,末端的皮肤左右向水平方向扩展,形成一对大的尾叶,但并不是由骨骼支持的,脊椎骨在狭长的尾干部逐渐变细,最后在进入尾鳍之前消失。尾鳍和鱼类不同,可作上下摆动,是游泳的主要器官。有些种类还具有背鳍,用来平衡身体。它们的骨骼具有海棉状组织,体腔内有较多的脂肪,可以增大身体的体积,减轻身体的比重,增大浮力。弋鲸

它们的眼睛都很小,没有泪腺和瞬膜,视力较差。没有外耳壳,外耳道也很细,但听觉却十分灵敏,而且能感受超声波,靠回声定位来寻找食物、联系同伴或逃避敌害。外鼻孔有1—2个,位于头顶,俗称喷气孔,一般鼻孔位置越靠后者进化程度越高。用肺呼吸,左右各有一叶肺,其中有许多毛细血管,富有弹性,能有助于氧的流通,适应在水面上进行的气体交换,每隔一段时间需要浮出水面来进行换气,也能潜水较长时间。肋骨有10一20对。胃分为4个室。肾脏大多为瘤状。雄兽的睾丸位于腹腔内。雌兽在水中产仔和哺乳,子宫为双角形,有一对乳房,位于生殖裂两侧的乳沟内,有细长的乳头,乳汁中含有丰富的钙、磷和大量的脂肪。幼仔在胚胎期间都具有牙齿,但须鲸类的牙齿到出生的时候则被须所取代,齿鲸类的牙齿则终生保留。鲸类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他具有和陆上哺乳动物相同的生理特征,例如用肺呼吸、胎生等,更配备了一些为适应水生环境所演化出的特殊生理构造。鲸目之下又区分为两个亚目,分别是须鲸亚目(suborderMysticeti,blaleenwhales)和齿鲸亚目(suborderOdo-ntoceti,toothedwhales)。这两大类的分群,再学术上主要是依据它们摄食方式之不同而定,须鲸亚目主要的形态特征是没有牙齿,但是有具大的鲸须,可用来筛选浮游生物,所以为滤食性。齿鲸亚目的主要特征为有牙齿,掠食性,其牙齿的数目与排列方式受到食性的影向会有不同,全世界现存有13科约79种。鲸鱼虽然有鱼字,其实它并不是鱼类,而是哺乳类型的动物,它有许多和鱼类极不相同的特性,例如一般鱼类是左右摆动尾鳍来使身体前进,而鲸鱼却是以上下摆动尾鳍的方式前进。它们利用前端的鳍状肢来保持身体平衡及控制力向,有些鲸鱼背部的上端还有能保持身体垂直的鳍。鲸鱼是群集动物,它们通常成群结队的在海里生活,可是当鲸鱼呼吸时,就需要游到水面上来,这时鲸鱼是利用头上的喷水孔来呼吸,呼气时,空气中的湿气会凝结而形成我们所熟悉的喷泉状。专家们甚至可以从水喷出的高度、宽度及角度,来辨识鲸鱼的种类。鲸鱼的种类很多,大致分成齿鲸和须鲸两大类。鲸鱼的表皮下有着极厚的脂肪层,那就是俗称的鲸油,它可以使鲸体保持温暖,而且也能贮存能量以供应不时之需。由于鲸鱼体内拥有许多特殊的构造,使它能够长时间的在水中屏庄呼吸、减慢心跳速度,因此当它沈到海底,总要经过一段长时间后,才会再浮出水面。除了具有贮存氧气的构造外,当身体某个部位需要大量的血液供应时,体内还会有集中供应的特殊机能。由于人类的捕杀,目前全世界13种鲸中已有至少5种濒临灭绝。为保护鲸类,国际捕鲸委员会自1986年起禁止商业捕鲸活动,但1987年这一禁令出现松动,允许“以研究为目的”的限量捕鲸活动。尽管遭广泛反对,有一些国家(尤其是日本)每年仍以“科学研究”为名大量捕杀鲸类。鲸每隔一段时间样到水面上来呼吸。它的鼻孔是在头顶上。浮出水面时,会喷出水柱。不同的鲸的水柱也会一不样。须鲸喷出的水柱又高又细,齿鲸喷出的水柱又粗又矮,有经验的人一看水柱便可以推算出鲸的种类、大小和年龄。我们也知道了鲸不是鱼类。“鲸”这个汉字的造法明白地表示,古人认为鲸是一种大鱼,“鲸鱼”一词就更不用说了。我们不能责怪造字者缺乏生物学常识,因为包括鲸、海豚和鼠海豚(体型较小的海豚)在内的鲸类动物(cetaceans)实在是同鱼太像了:长长的身体呈流线型,尾巴的形状像叶片,后肢退化缩小到没有、只在身体内部还能寻到一点残迹,这些特征无一不是适于水中生活的。夷鲸

科学家认为,哺乳动物大约与恐龙差不多同时登上进化的舞台,在巨大爬行动物横行的年代里生活得不甚得意,直到一场大灭绝事件——通常认为是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上地球——毁灭了恐龙家族,才因祸得福地兴盛起来。在5000至6500万年前的第三纪,所有的哺乳动物都生活在陆地上,现代鲸类动物的祖先也不例外。由于某种原因,一些凭借四肢在大地上奔跑的动物,于5000万年前的始新世时期开始回归河流和海洋,在不足800万年的时间里,体型和生活习性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些发现特别是巴基斯坦古鲸(Pakicetidae)已经足够让科学家激动,因为它们是陆生哺乳动物与现代鲸类动物之间的过渡型,再次为进化论提供了优美的证据。不过,这些过渡型化石更加偏向于鲸那一边,要么能够水陆两栖,要么完全适应海洋生活。有两个重要的问题未能解答:鲸类动物的陆地祖先——那些只会奔跑不会游泳的最原始的鲸类动物,是什么样子?世上现存的哺乳动物中,哪一种与鲸类的亲戚关系最近?科学家致力于更详细地鲸类动物的进化历程,不同专业的人有不同的方法。根据化石的牙齿和耳朵特征,古生物学家倾向于认为,鲸与一种生活在第三纪、现已灭绝的有蹄动物mesonychians血缘最近。研究现存动物DNA特征的分子生物学家则比较偏爱河马,认为这种现代偶蹄动物才是鲸最近的亲戚。今年9月20日,Thewissen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他的小组新发现了两种巴基斯坦古鲸化石,它们完全是陆生的。就在第二天,Gingerich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了另两种也是在巴基斯坦挖出来的古鲸化石,长着发育良好的肢,可以水陆两栖。(看来每一领域的大腕来来去去也就那么几个人,而且这两位大概有点竞争的意思,同时在两份地位对等的杂志上发表主题相同的报告,倒也颇为有趣。)两人的新发现都表明,牛、河马、猪、骆驼和长颈鹿等偶蹄动物与鲸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对Gingerich来说,提出这个观点也许稍微多费了一点功夫,因为他原先主张mesonychians是鲸的近亲。在希腊,“鲸”这个字代表海洋巨兽。我们把鲸类分为两群:齿鲸类:有齿的海洋巨兽,如:抹香鲸、逆戟鲸、海豚、鼠海豚。须鲸类:有胡须的鲸。事实上这些胡须是长在嘴内的折角形齿片,用于过滤水和捕捉鲸所食用的虾和其它小动物,这些齿片就代替了牙齿。就整个海兽类而言,以鲸的种类为最多,数量也最可观。鲸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口中没有牙齿,只有须的,叫作须鲸;另一类是口中无须而一直保留牙齿的,叫作齿鲸。须鲸的种类虽少,但它们身体巨大,成为人类最主要的捕捉对象,其中有身体巨大、无与伦比的蓝鲸,有行动缓慢、头大体胖的露脊鲸,有喜游近岸、体短臂长、动作滑稽的座头鲸,还有体小吻尖的小须鲸,等等。齿鲸的种类较多,除抹香鲸外,其余身体一般都较小,如凶猛无比的虎鲸和海豚。尽管鲸的身体有长短粗细的差别,但一律呈流线型,样子都像鱼,所以人们多称它为鲸鱼。不过,鲸却是兽类。它也像人一样,不断地浮出水面呼吸空气。有时我们在海面上可以见到鲸呼气时喷出的一股股白色雾柱,有的高达十余米,状如喷泉,十分壮观。训鲸

鲸是终生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对水的依赖程度很大,以致它们一旦离开了水便无法生活。为适应水中生活,减少阻力,它们的后肢消失,前肢变成划水的浆板。身体成为流线型,酷似鱼。因而它们的潜水能力很强,海豚(小型齿鲸)可潜至100-300米的水深处,停留4-5分钟,长须鲸可在水下300-500米处呆上1小时,最大的齿鲸--抹香鲸能潜至千米以下,并在水中持续2小时之久。1955年发现在厄瓜多爾尔尔附近海中一头被海底电缆缠死的抹香鲸,其潜水深度达1133米。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附近海域的2200米水深处,发现被电缆缠绕而至死的抹香鲸,这是迄今为止哺乳动物潜水最深的记录。1969年,一条抹香鲸能在潜游1时52分以后游到海面,人们把它杀死后,在它的肚子里发现了一个小时前刚吞食的一种小鲨鱼,据分析,这种鲨鱼只生活在3192米的海洋深处。由此可见,抹香鲸可以潜入海洋3000米深处的地方。

3. 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是什么 (要带图片)

近日,一位日本摄影师展示了一张白鲸吐泡泡的照片,照片中的白鲸憨态可掬,兀自玩耍着一个圆圈状水泡。

这位日本摄影师HiroyaMinakuchi是在岛根县水族馆拍到这头白鲸吐泡泡画面的。自从白鲸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吹出一个像天使光圈状的泡泡之后,她就成了岛根水族馆里的“红人”。这头可爱的小白鲸约10岁,三年多前学会了吹气泡这门技巧,从此,凭借这独门绝技迷倒了一大批来此参观的游客。

我觉得挺可爱的~

4. 关于鲸鱼的资料和图片

内个,资料不用很多吧。

鲸类动物的共同特点是体温恒定,大约为36.0℃左右。皮肤裸出,没有体毛,仅吻部具有少许刚毛,没有汗腺和皮脂腺。皮下的脂肪很厚,可以保持体温并且减轻身体在水中的比重。头骨发达,但脑颅部小,颜面部大,前额骨和上颌骨显着延长,形成很长的吻部。颈部不明显,颈椎有愈合现象,头与躯干直接连接。前肢呈鳍状,趾不分开,没有爪,肘和腕的关节不能灵活运动,适于在水中游泳。后肢退化,但尚有骨盆和股骨的残迹,呈残存的骨片。尾巴退化成鳍,末端的皮肤左右向水平方向扩展,形成一对大的尾叶,但并不是由骨骼支持的,脊椎骨在狭长的尾干部逐渐变细,最后在进入尾鳍之前消失。尾鳍和鱼类不同,可作上下摆动,是游泳的主要器官。有些种类还具有背鳍,用来平衡身体。它们的骨骼具有海绵状组织,体腔内有较多的脂肪,可以增大身体的体积,减轻身体的比重,增大浮力。它们的眼睛都很小,没有泪腺和瞬膜,视力较差。没有外耳壳,外耳道也很细,但听觉却十分灵敏,而且能感受超声波,靠回声定位来寻找食物、联系同伴或逃避敌害。外鼻孔有1—2个,位于头顶,俗称喷气孔,一般鼻孔位置越靠后者进化程度越高。用肺呼吸,左右各有一叶肺,其中有许多毛细血管,富有弹性,能有助于氧的流通,适应在水面上进行的气体交换,每隔一段时间需要浮出水面来进行换气,也能潜水较长时间。肋骨有10一20对。胃分为4个室。肾脏大多为瘤状。雄兽的睾丸位于腹腔内。雌兽在水中产仔和哺乳,子宫为双角形,有一对乳房,位于生殖裂两侧的乳沟内,有细长的乳头,乳汁中含有丰富的钙、磷和大量的脂肪。

5. 关于鲸的介绍和图片

地球之最——蓝鲸

蓝鲸是地球上目前最大的动物,一头成年蓝鲸能长到非洲公象体重的30倍左右。蓝鲸是真正的海上巨兽,平均长度约为26迷,最高记录为33.5米,平均体重150吨。一头蓝鲸的舌头厚3米多,其重量比一头大象还要重。蓝鲸也是动物世界中绝无仅有的大力士。一头蓝鲸以每小时28千米的速度前进,可产生1250千瓦的功率,相当于一个中型火车头的拉力。曾有一头蓝鲸把一艘27米长的捕鲸快艇拖着游了8个半小时,平均时速为9千米,当时这艘快艇开足马力向后退行,却仍被它拉着向前形式了74千米。

口技专家——白鲸
白鲸是鲸类王国中最优秀的“口技”专家,它们能发出几百种声音,而且发出的声音变化多端,让人惊叹不已。为了了解白鲸的声音,科学家在河口三角洲白鲸度假地进行了现场水下录音,结果大大出乎人的想象。他们竟然听到了猛兽的吼声、牛的哞哞声、猪的呼噜声、马的嘶鸣声、鸟儿的吱吱声、女人的尖叫声、病人的呻吟声、婴孩的哭泣声……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白鲸还可以发出铰链声、铃声、汽笛声等。

海中霸王——虎鲸
虎鲸属于齿鲸类,是鲸类中较小的一种。它最大全长不过10米,重7吨—8吨。虎鲸的口很大,上、下颌各有二十几枚10厘米-13厘米的锐利牙齿,大嘴一张,尖齿毕露,现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虎鲸身体强壮,行动敏捷。凭着它每小时55公里、在追捕猎物时还可以加快一辈的游泳速度,不管海洋中什么动物,只要被它发现就难逃虎口,小到鱼虾海鸟,大到鲨鱼海象甚至大型鲸类都是它经常扑食的对象。它的胃口之大令人惊骇,有人曾在一头长7米的虎鲸胃里发现13头海豚、14只海豹;还有人发现过一头虎鲸竟能一次吞下60头海狗崽子。
说来也奇怪,在自然海域中虎鲸凶猛异常,但是在人工饲养环境经过人的调教、训练之后,它却变得十分驯服,并能根据人的指令作各种技艺表演(如跳水、顶球、伴随乐曲在水中翩翩起舞等)。自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它们又成为海洋公园和水旅馆中的"水族明星"而名声大噪。同时,经过特殊训练的虎鲸还能根据人的指令打捞沉入海底的鱼雷和火箭。

温顺的座头鲸
座头鲸的配偶为一夫一妻制,雌兽每2年生育一次,怀孕期约为10个月,每胎产1仔。当雌兽带着幼仔时,往往另有1只雄兽紧跟其后,它的任务是对入侵的其他鲸或小船进行拦截,不过要是遇上凶恶而狡猾的虎鲸时,它就无能为力了。更令人叹服的是雌兽在哺乳期间为幼仔的成长提供一切营养,而它自己却很长时间没有吃东西了,直到几个月以后才开始寻找食物。
座头鲸是有社会性的一种动物,性情十分温顺可亲,常以相互触摸来表达感情,但在与敌害格斗时,则用特长的鳍状肢,或者强有力的尾巴猛击对方,甚至用头部去顶撞,结果常造成皮肉破裂,鲜血直流。它游泳的速度很慢,每小时约为8~15公里,在海面缓缓游动时,就像一座冰山一样,身体的大部分沉在水下,有时又像是一个自由飘浮的小岛,人们在海岸上也能看到它露出海面的身体。它露出水面呼吸时,从鼻孔里会喷出一股短粗而灼热的一种油和水蒸汽混合的气体,把周围的海水也一起卷出海面,形成一股蔚为壮观的水柱,同时发出洪亮的类似蒸汽机发出的声音,被称之为“喷潮”或“雾柱”。有时它还兴奋得全身跃出水面,高度可达6米,落水时溅起的水花声在几公里外都能听到,动作从容不迫,优美动人。

团结的抹香鲸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艘美国军舰在夜间行驶时,忽然舰身强烈地震动起来,不少官兵以为触礁或是碰上了水雷,于是纷纷行动,准备跳水逃命。经过检查,才发现军舰撞上了一头正在酣睡的抹香鲸。
抹香鲸是齿鲸中最大的一种,头极大,前端钝,所以又称为巨头鲸,抹香鲸这种头重脚轻的体型极适宜潜水,它常因追猎巨乌贼而“屏气潜水”长达1.5小时,可潜到2200米的深海,故它是哺乳动物潜水冠军。抹香鲸捕食大王乌贼是最惊心动魄的一场恶斗, 双方搏斗时会一起跃出水面,简直像一座平地而起的山,一般前者往往取胜,但有时后者凭借烟幕而逃之夭夭,人们发现在抹香鲸胃中的大王乌贼没有被牙齿咬啮的痕迹,还有人在抹香鲸腹中度过一天一夜居然没有死。这说明,抹香鲸虽有强大牙齿,但并不完全靠牙齿咀嚼食物。抹香鲸体内有时还“怀”有怪胎,一般为灰色或微黑色的蜡状物,刚从体内取出时非常难闻,干燥后呈琥珀色,带甜酸味。这就是有名的龙涎香。龙涎香本身无多大香味,但燃烧时却香气四溢,被它熏过的东西,芳香持久不散,抹香鲸名字便是由此而来。
抹香鲸非常注重团结,如果有一个伙伴遇难了,鲸群会不顾自生危险去救遇难的伙伴。即使救不了了,也会陪着遇难的伙伴死去。

活跃的伪虎鲸
体形似虎鲸而较小,体长约5米,体重约665千克。全身的体色均为黑色。
伪虎鲸是快速,活跃的泳者。当它浮升时,经常将整个头部与躯体的大部分扬升出水;有时甚至连胸鳍都看得见。浮现时,经常张开大口,露出成排的牙齿。有时会突然停止前进,或急转弯,尤其是在猎食时。会接近船只以进行探察,会船首乘浪或船尾乘浪。经常跃身击浪,通常会转体以侧身击水,造成几乎与其挺性同样大的水花。兴奋时,会幽雅地跃离水面,并鲸尾击浪。似乎容易搁浅,有时为数相当惊人(曾有一次800多只的罕见案例)。喜群居,同伴间眷恋性很强,很少单独活动。

鲸的习性
鲸吃什么?
鲸每年都要花上几个月的时间去南极海洋找东西吃。别看鲸是庞大的动物,它最喜欢吃的东西却是在南极海洋里生存的一种小虾。一般叫做南极虾。南极虾在夏天产卵,虾卵两年之后长成5-6厘米的成虾。这种虾每年的产量相当于世界总捕捉鱼量,真是非常可观。科学们估计,在南极海域大约有4亿吨以上的这种虾。南极虾是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钙,铁营养物。严格按科学标准分,南极虾并不是一种虾,而是一种像虾的属“甲壳类”的小鱼。须鲸最爱吃的是蟒虾一类的浮游动物,这类虾也被称作鲸食。它身体不大,长7—8厘米,全身橘黄色。它的最大特点是在一定条件下繁殖很快。由于其繁殖快、成长又快,所以数量无比巨大。在生产力高的海域,稠密的蟒虾常使海水变红,船过都不起浪。有时这种密集区可连绵数海里,一望无际,使辽阔的海面变得像红褐色的肉汤一样。这对巨大的须鲸来说是最理想的食物。鲸都是大肚子汉,一头蓝鲸一顿饭就要吃一吨鳞虾,一天按吃四次计算,就需要四吨。一头长须鲸一次也要吃750公斤,一天吃四次也需要三吨。鳞虾个体虽小,但常言说积砂成丘,无数小虾集中起来也足以使鲸丰餐足食。在自然界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藻,藻类需要营养盐,彼此相关,形成一条食物链。
虎鲸的牙齿非常坚强,但却不如鲨鱼的牙齿那样锋利,因此主要用于攫取而不是咀嚼,而被它叼住的食物都是整个吞下的。猎食的对象主要是各种海洋兽类,如海豚、海豹、海狮、海狗、海象等,有时也捕食企鹅、乌贼和鳕鱼、鲆鱼、鲽鱼、鲭鱼、沙丁鱼等各种海洋鱼类。
鲸是怎么呼吸的?
鲸是哺乳动物而不是鱼,它们没有鳃,是用肺来呼吸的。鲸的“鼻孔”叫做喷水孔,都长在头顶上。有些鲸只有一个喷水孔,而另一些鲸,例如蓝鲸,则有两个喷水孔。和人类不同,鲸类呼吸是“随意”的。就是说,它们可以自主选择什么时候进行呼吸。这一点对鲸类十分重要,因为它们无法在水下呼吸,每隔几分钟就要浮出水面一次,喷出气水混合物,再吸入新鲜空气。
一头巨鲸一次可吸入15000升空气,一次呼吸后能潜入水中20—60分钟,当潜水返回水面时,就要将体内大量压力很大和温度较高的废气呼出来,再吸入新鲜空气。这15000升的废气呼出时,力量很大,把鼻槽里的海水也跟着喷射出来,呼出的气流遇到外界较低的气温就化成水汽,形成一股美丽的喷泉,称为“喷潮”。
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有经验的渔民根据水柱的形状,就可以判断鲸的种类和大小。

鲸是怎么哺育宝宝的?
鲸和人类一样,也有肚脐。它们像所有哺乳动物那样生儿育女,哺育幼崽。肚脐是脐带留下的印记。像所有鲸类一样,蓝鲸是热血动物,用乳汁哺育小鲸。蓝鲸的乳汁,据说味道很像鱼、肝、氧化镁乳液和蓖麻油的混合物,听起来不怎么样吧,可对于鲸宝宝,妈妈的乳汁却是美味而又营养的。一头鲸宝宝每天要吃190升乳汁。等到鲸宝宝长到六个月时,它们就可以捕食鳞虾之类的小动物了。

鲸是怎么睡觉的?
所有的鲸类都有惊人的适应能力,这对于它们在海洋里的生存非常有益。鲸类可不会像人类那样睡眠。如果真的睡了,它们就会被淹死。通常,它们只是在洋面附近打几个盹,就算睡过觉了。鲸的身体里有厚厚的鲸脂层,因此,即使在寒冷的水域中,也能保持身体的温暖。
鲸是怎么确定方位的?
人类已经获得了不少有关鲸的知识,而且每天都有更多的新发现。不过,仍然有些问题,至今没有答案。 我们知道蓝鲸常常从觅食的极地水域,迁移到气候温和的温暖水域,并在那里生儿育女。可是,没有人确切地知道,蓝鲸究竟是如何走完这么长的路程的。或许它们具有识别地球磁场的能力,以此作为自己的导航系统。也可能它们用眼睛来认路,不过蓝鲸的视力可不怎么好。一些科学家提出,蓝鲸可能是利用声音来感知周围的地形,因为它们总是发出非常响亮的声音。它们发出声音,声波碰到障碍物后折回,蓝鲸接收到返回的声波,准确地判断方向或发现目标。这种确定方位的方法叫做回声定位。
也有人认为,蓝鲸的歌声是用来与其他鲸类进行交流或寻求伴侣的。如果有一天,你在海上,有幸听到一种奇妙的“喀哒”声,别忘了,那正是鲸的歌声。

大海的歌手——鲸
冬天的大海似乎平静了许多,鱼儿们也仿佛深藏海底。远远的海面上不时升起一股股水柱,它们有的垂直向上,有的倾斜而出,又矮又粗。是谁使庄严的大海又增添了几分神秘?原来是海洋最大的哺乳动物——鲸。它在“喷潮”,也就是在用肺呼吸。
鲸,不仅使大海更加神秘,它自己就有不少让人类解不开的谜。你看,为了适应大海这个生活环境,它长了一个多么绝妙的流线型身体!它那庞大的身躯是那样威武,让人感到恐惧。可是,你知道吗?它们有时却是非常调皮的。它们会一直追逐着大海中的一只小艇,甚至把它团团围住,不让小艇离开。这时候的鲸可绝对没有什么歹意。原来是小艇的甲板上有人在吹奏着长笛,那美妙的音乐使鲸深深地陶醉。更有意思的是有一只鲸居然忘乎所以地随着长笛唱起了“歌”。鲸这样酷爱音乐,引起了人们的好奇。他们聚集在海边,等鲸群经过时放声高歌,并演奏各种乐器,鲸果然中了“计”。它们靠近人群默默地欣赏着美妙的音乐,然后彬彬有礼地转身离去。
这奇怪的现象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兴趣。经过十几年的研究探索,人们才了解到,鲸在冬天开始“唱歌”。随着天气的变冷,它们逐渐改变“歌曲”的内容。有时是高音歌手的独唱;有时是深沉的低音合唱;有时是诙谐地模仿门的吱嗄声、钟表的滴嗒声或小鸟的唧啾声;有时却像在嘤嘤地啜泣或演唱一曲高昂的悲歌。不管它们怎样改变着曲调的内容,但每一年的冬季开始,它们总会精确无误地重复着上一年的开始曲,真可谓是“老调重弹”了。让人感到更奇怪的是,某一地区的鲸总是唱着同一曲调。但这些曲调逐年发生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把它们今年的曲调和前几年的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已经“面目全非”了。
科学家经过大量的工作,把窃听来的鲸的歌声推演了十四条简单的编曲规律。由“鲸的歌声”录制的唱片已风靡全球。
鲸的歌声吸引着千千万万热爱科学的人们,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去探索鲸的奥秘。

6. 求白鲸的资料和图片,谢谢

关于鲸的总体介绍:


鲸是海洋中的巨型生物,与海豚同围哺乳动物,(但体型上较海豚大,嘴行较短,前肢进化呈平鳍状,后肢退化,有贝鳍,尾巴宽大且平,一个气孔。上属鲸目(齿鲸亚目及须鲸亚目及已灭绝的古鲸亚目)——须鲸亚目及已灭绝的古鲸亚目,一般上无法归属的鲸类均归类于齿鲸亚目海豚科中。


分布上较广,大约全球海域均可看到其踪迹,为海洋性,行为上都采取群体活动较多,鲜少单独行动。和海豚一样,觅食时候喜欢玩乐,如跃身击浪、鲸尾扬升、鲸尾击浪及浮窥等等。


鲸的种类:


栖息于南大洋的鲸分为两大类:须鲸类和齿鲸类,约有12种之多。较大型的须鲸有蓝鲸、鳍鲸、黑板须鲸、缟臂鲸、巨臂鲸和露脊鲸等;较大的齿鲸有抹香鲸和逆戟鲸等。


其中个头最大的是蓝鲸,数量最多的是鳍鲸。巨臂鲸和露脊鲸现在几乎被捕尽杀绝,幸存者为数不多。


鲸在南大洋中的分布比较广泛,几乎南极辐合带以南都有它们的踪迹。他们的分布与磷虾群的分布有密切关系。蓝鲸主要分布在浮冰带,生活在最南部的是巨臂鲸和黑板须鲸,缟臂鲸可以在南极洲海域越冬,露脊鲸主要分布在亚南极地区;齿鲸类分布在南极辐合带,随季节变化而迁徙。


鲸的生活习性:


长须鲸习惯于独自生活,同一海域中,雌雄共存。雄性长须鲸也可用“歌声”吸引数百公里外的雌性长须鲸来到食物丰富的繁殖地与雄性长须鲸交配。由于鲸的“歌声”频率与某些军用或商用声纳的频率相仿声纳很可能会干扰长须鲸的繁殖,从而使这种本来繁殖率就较低的物种处境更加艰难。


角鲸,腹部呈白色,背部为黑色,并夹杂着蓝灰色或黑灰色的斑点花纹,在它的头上长着一个约1~2米的长角,实为牙齿,目前大多数人认为角鲸的长牙仅仅是一种第二性征的标志而已,它类似于陆地上的雄性狮子头上的鬃毛。(习性尚有待考察)


鲸鱼原来被认为是在陆地上用四肢行走的动物,后来因觅食问题,而“下海”,多实行一夫一妻制,像“大翅鲸”通常单独生活,而其他鲸鱼也有群体生活的。他们怀孕期一般在12个月左右,一胎一子,幼鲸哺乳期为10个月,寿命约60~70年。


鲸鱼回游在寒带和暖代的一定水域,并有固定的回游路线。夏天在寒带生活,补充营养后,秋天时为了繁殖往温暖海域开始移动。

点击打开图片是大图


鲸吃糠虾、乌贼、鱼等,而杀人鲸吃企鹅、海豹、海豚、鲸等,尤其喜欢吃鲸的舌头。野生的杀人鲸性情凶暴,但从小饲养便可以驯服,智商颇高可以用来表演。